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07年3月-2010年12月施行的15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结果 术后共14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病率为9.33%(14/150),包括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1例、腹腔内出血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胃排空障碍3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加强手术的精细化操作、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的管理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腹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 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出血的4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45例患者中有13例发生迟发性腹腔性出血,出血时间为术后1~4周.其中5例为术后1周以后出现间歇性出血,经CT、DSA诊断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经DSA栓塞止血后治愈;8例术后3~4周出现反复呕血,经胃镜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吻合溃疡出血,在内镜下止血成功.结论 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腹腔出血病因复杂,CT、DSA及胃镜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DSA及内镜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可避免再次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原因,探讨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方法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结合文献并总结分析近期4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手术治疗,1例经DSA定位TEA治疗,1例保守治疗,均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病因复杂,一旦发生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手术或血管栓塞,以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胃癌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微创优势,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共计对312例胃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有10例患者发生了术中出血,3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均成功救治。现总结这组病例资料,对腹腔镜胃癌手术中和术后常见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处理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出血是常见而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出血大多发生于术后48h之内。术后迟发性腹腔大出血是指术后2周或更长时间发生的腹腔大出血,比较少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于2010年以来收治了2例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腹腔大出血患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评价腹腔镜应用于胃癌根治术病人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6年3月西京消化病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及开腹胃癌根治术的2966例病人的资料。并发症按Clavien-Dindo分级系统,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病人按1∶1比例行倾向评分匹配后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共有2966例病人纳入研究,其中腹腔镜组687例,开腹组2279例。匹配后共1354例病人纳入研究(两组各677例),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7.0%比24.2%,P=0.001),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a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比6.1%,P=0.818)。按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TNM分期、体质量指数、分化程度、胃切除范围、肿瘤长径、手术时间、送检淋巴结数目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在大多数层内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多因素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为术后并发症减少的保护性因素,年龄≥60岁、ASA分级Ⅲ级、术中出血≥200 ml为胃癌根治术后总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T分期为T 2~T 4a期、术中出血≥200 ml是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少,安全可行且具有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术中胃镜辅助治疗食管癌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9年3月成都军区总医院6例食管癌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胃镜辅助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4岁。6例食管癌手术后患者均于术后24 h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需再次手术止血,在胃镜辅助下查找出血点,通过直接缝扎、局部药物注射、微波凝固和金属夹进行止血处理,再次手术后观察止血效果。结果再次手术后6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立即停止,血压回升,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和胸胃穿孔等并发症,痊愈出院。随访6例,随访时间3个月~1年,随访期间1例死于放、化疗并发症,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胃镜辅助手术治疗食管癌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能准确查找出血部位,通过缝扎、局部药物注射,微波凝固治疗、金属夹止血的应用,控制出血迅速可靠,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为441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本组441例患者中术后46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0.4%,其中吻合口瘘14例,吻合口出血5例,吻合口狭窄3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胰瘘1例,腹腔出血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淋巴瘘2例,肠梗阻3例,腹腔感染3例,切口感染5例,胃瘫2例,肺部感染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肥胖、手术方式、术前合并疾病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是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肥胖、术前合并疾病、手术时间(P<0.05)。与无并发症的患者相比,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长,且住院花费增加(P<0.05)。结论:高龄、肥胖、术前合并疾病情况、手术时间是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吻合口瘘较常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老年胃癌患者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对60例老年胃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行胃癌根治术40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10例胃空肠吻合术6例,剖腹或腹腔镜探查术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其中切口感染4例,胃瘫2例,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瘘及狭窄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心肌梗死2例,死亡2例。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手术耐受力差、术后并发症高。早期诊断,术前充分评估病情和积极控制合并症,提高对手术耐受力,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并规范手术操作,可提高老年胃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7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合并幽门梗阻的病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高达9.21%,显著高于术前未合并幽门梗阻病人的2.23%(P〈0.05)。25例确诊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后均给予非手术综合治疗,均治愈。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胃癌根治术后相对少见的近期并发症,术前合并幽门梗阻及行毕Ⅱ式吻合术为其易发因素。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动态检查一般能明确诊断,确诊后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空肠营养管的置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肿瘤外科住院并术前诊断为远端胃癌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全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并在术中置入空肠营养管,术中通过胃管引导,胃管与营养管的固定、分离,在直视下置入空肠营养管。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全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并且术中均成功置入空肠营养管,置管时间10~15 min,平均13.5 min;空肠营养管留置时间5~7 d,平均6 d;3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梗阻、吻合口狭窄、肠漏、肠梗阻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全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空肠营养管的置入方法操作简单,术中及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少,为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胰腺炎是胃癌根治术后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其发展快,如不及时准确治疗将导致术后其他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甚至死亡,本文分析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8年10月治疗的15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胰腺炎患者的l临床资料,以探讨术后创伤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浙江省肿瘤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出血的2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例病人中有14例为术后早期出血,其中消化道出血4例,腹腔内出血10例;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止血,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栓塞止血,其余10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止血,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有6例病人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均为腹腔内出血;其中1例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破裂出血,经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后止血;有3例为术后吻合口漏引起出血,经手术止血后2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1例病人为血管夹在拔除腹腔引流管时脱落引起出血,经手术治疗止血成功;1例病人腹腔内出血原因不明,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出血病因复杂,需根据不同病因灵活选择止血方法,DSA及胃镜检查可帮助诊断及治疗,有时可避免再次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腹腔镜胃癌手术已经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1]。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胃周大血管破裂出血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术后并发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危及生命[2]。在有条件和有治疗经验的医院目前多采用介入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3]。我科2010年5月~2018年6月共收治腹腔镜胃癌术后迟发性动脉大出血4例,其中本院手术3例(同期我科腹腔镜胃癌手术1200例,术后迟发性动脉大出血发生率0.25%),外院手术1例。现总结临床资料,分析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鲁才章 《腹部外科》1993,6(2):62-63
17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采用了外科手术治疗,除1例因术后第3天并发结肠脾曲综合征而再次手术治愈外,余16例均痊愈,未发生近期并发症。1例胃癌出血的患者,血红蛋白45/L,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术后随访3年,一般情况好。认为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只要诊断准确、把握好手术时机,术后积极支持治疗,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就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手术时机以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中No.12组淋巴结清扫的技巧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102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中清扫No.12组淋巴结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2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No.12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为443枚,人均4.3枚;102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No.12组淋巴结发生转移22例,转移率为21.6%。发生胰瘘4例、淋巴管瘘6例,无吻合口漏、胆漏、术后黄疸、出血等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No.12组淋巴结进行规范区域淋巴清扫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胃癌根治术后胃乏力症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回顾分析11例胃癌根治术后胃乏力症的临床资料。结果示胃乏力症占胃癌根治术后的5.2%。11例胃乏力症均发生于术后4~8d,症状持续11~26d,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上消化道造影是可靠的检查方法;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40min,术中平均出血100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平均23.5枚,两切端无癌细胞残留。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择 1996年 9月~ 2 0 0 1年 9月住院期间上腹部大手术术后胃肠吻合口出血的 36例病人 (均经胃镜检查证实 ) ,运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观察其对术后合并出血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36例术后并发胃肠吻合口出血 ,手术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等。其中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2 8~79岁 ,平均 6 2 .3岁。上消化道出血均经胃镜证实 (详见表1)。出血量分为大量 (>80 0ml)、中量 (5 0 0~ 80 0ml)和少量 (<5 0 0ml) (详见表 1)。表 1 上腹部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分组例数 (男/女 )年龄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附加胆囊切除术的必要性。 方法 选取 1999年 ~2001年我院保留迷走神经肝胆支的胃癌根治术 80例,测量术前、术后空腹胆囊容积、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结石情况并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术后空腹胆囊收缩功能较术前明显降低(P<0. 01),术后 2年检查发现有 8例(10. 12% )胆囊结石发生。 结论 胃癌根治术附加保留迷走神经肝胆支不能完全预防术后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发生;胃癌根治术附加胆囊切除术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