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丽华  钱红继  赵佳 《全科护理》2013,(33):3089-309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救治护理.[方法]对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病人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细心护理3例病人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及时准确地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病情、立即汇报、迅速给予相应治疗,并做好急救护理、补液护理和病情观察、药物饮食和心理护理等可以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徐志群 《全科护理》2013,11(14):1262-1263
[目的]观察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积极进行补液、止血,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从心理、饮食、休息、口腔等方面给予护理。[结果]46例病人治愈,2例病人病情好转后成功转入其他医院,所有病人于1个月后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密切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病情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侯艳丽 《全科护理》2012,(30):2822-2823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病情观察,对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总结护理经验,减少病人再次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择有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病人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同样的护理外,再给予预见性早期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抢救病人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次数、出血量、病人及家属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减少出血次数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55例胃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加强观察与护理。[结果]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病人,54例病人在住院1周内全部达到止血目的,住院期间未发生再次出血。[结论]加强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5.
李萍 《家庭护士》2009,7(7):576-578
[目的]总结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病情好转85倒,死亡17例.[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依据老年病理特点进行整体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施金萍 《全科护理》2015,(9):807-808
[目的]总结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3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结果]27例病人出院,3例死亡,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治疗结果均表示满意。[结论]保证静脉通路的开放,护士及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汇报给医生,为治疗提供准确的临床依据,可以提高病人的救治率,促进疾病的恢复,详尽的心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7.
文晓霞  赵晓伟  胡孔琼 《全科护理》2013,(18):1652-1653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1例支架置入术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采用系统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11例病人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支架置入术后进行抗凝治疗是防止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关键措施,同时在抗凝治疗基础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制定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生长抑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确诊为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病人15例,使用生长抑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结果]通过药物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止血迅速、疗效肯定等优点,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的护理,提高了工作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靳丽华 《全科护理》2013,11(13):1183-1184
[目的]总结生长抑素持续泵入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3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给予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生长抑素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微量注射泵的护理、基础护理。[结果]有效27例,无效9例。[结论]加强生长抑素持续泵入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总结其急救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3年来收治上消化道出血病人40例的急救和护理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病人经综合治疗和系统护理,38例控制出血,安全度过急性出血期,2例出血未能有效控制,紧急手术,术后1例因肝肾衰竭死亡.[结论]在急性出血阶段,其治疗效果和预后决定于及时治疗和系统有效的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垂体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促卵泡激素(FS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变化规律,研究垂体激素变化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方法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的急性期血FSH、TSH、ACTH水平并与36例胃肠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健康人作对照,观察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FSH、TSH、ACTH水平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的血FSH、TSH水平较胃肠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的血ACTH水平较胃肠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可使下丘脑-垂体功能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内环境紊乱,ACTH的升高,可能引起皮质醇升高,导致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内镜金属钛夹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7月-2004年3月应用OlympusGIFl30电子胃镜、Olympus钛夹(MD850型)及推进器(HX-5LR-I)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41例。结果 41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经内镜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即时止血率达100%。41例患者共用金属夹92枚,平均每例2.24枚。结论 应用经内镜金属钛夹止血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均有出血前用药史,呕血53例,仅黑便5例,消化性溃疡43例,急性糜烂性胃炎5例,胃癌3例,食管癌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例,其他3例。仅1例手术后并发肺栓塞死亡,其余均内科综合治疗出血停止后出院。结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与非甾体抗炎药有关,以消化性溃疡多见,急性胃黏膜损害及肿瘤亦占相当比例,内科综合治疗效果好,积极预防有望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OTSC金属夹闭合术在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1日通过OTSC金属夹治疗的16例难治性ANVUGIB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贲门黏膜撕裂并出血2例,胃溃疡出血7例,胃癌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6例。结果 16例患者均成功的进行了内镜下止血,成功率100.0%,止血夹自安装至释放成功平均所需时间仅为5.0~6.0 min。结论 OTSC在难治性ANVUGIB患者中的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内镜诊治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配合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0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行急诊内镜检查及治疗,术中给予相应的配合及护理。结果206例病人有200例明确诊断,189例内镜下止血成功。结论急诊内镜是诊断和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护士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诊断和治疗中的配合与护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产OLYMPUS GIF-XP20型纤维胃镜检查对2007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行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定性检查。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以消化性溃疡为主(其中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9例);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24 h内行胃镜检查者定位诊断率100%;24~48 h内检查者定位诊断率为90.6%;超过48 h以上检查者诊断率为85.5%。Hp阳性60例,阳性率58.8%。本组1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成功插镜率100%。结论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多由于消化性溃疡所致,与Hp感染相关。早期纤维胃镜可明确出血病因,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是小儿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比较胃镜下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喷洒与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92例ANVUGIB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胃镜下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的临床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胃镜下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喷洒的临床药物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显效率57.45%(27/47)和总有效率91.49%(43/47)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8.51%(4/47)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91.49%(43/47)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再出血率6.38%(3/47)和急诊手术率2.13%(1/47)则均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不适、大便频繁、胀气和血压不稳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65%(5/4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镜下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治疗ANVUGIB较喷洒给药疗效更为确切,且预后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金属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48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金属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1年6月-2003年9月随机急性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现出血灶和内镜下治疗后即时大出血患者共计48例。其中男38例,女10例。上消化道出血30例,下消化道出血18例,发现出血灶后立即行钛夹止血,最多7枚,最少2枚,平均枚3.5枚。结果 48例共使用金属钛夹163枚,48h后再出血1例(金属钛夹已脱落),再经内镜下钛夹止血成功。总有效率100%。结论 金属钛夹对急性血管性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312例非门脉高压性呕血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呕血24h内进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病因。结果非门脉高压性呕血中消化性溃疡为首要病因(55.8%),其次为急性胃黏膜病变(22.4%)。胃黏膜下血管病变、食管病变及上消化道癌也是引起该类出血的原因之一。结论非门脉高压性呕血病因仍以消化性溃疡为首,急性胃黏膜病变,胃黏膜下血管病变,各种伴幽门通过障碍,食管病变的上消化道出血均可表现为大量呕血,临床医师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急性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期间急诊就诊的226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166例,女60例;分为急性心肌损伤组70例和无急性心肌损伤组15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获得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