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目的 构建具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标签的α1抗胰蛋白酶Z突变型(ATZ)的真核表达载体,在人胚胎肾细胞(HEK 293T)中验证表达情况及检测其对细胞的影响.方法以pcDNA3.1-zeo+-ATZ质粒为模版,设计引物,PCR扩增出ATZ的cDNA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 pEGFP-C1中,构建带有GFP标签的ATZ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ATZ,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的HEK 293T细胞,Western blot、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GFP-ATZ在细胞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及其对细胞形态和分裂的影响.结果 ATZ片段成功插入pEGFP-C1表达质粒,在表达GFP的HEK 293T细胞内,绿色荧光呈弥散的全细胞分布,而表达GFP-ATZ的细胞绿色荧光分布于细胞质内;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特异性条带,分子量大小与GFP-ATZ预期相符;GFP-ATZ的过度表达引起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改变、分裂障碍、聚集体出现甚至死亡.结论 成功构建了具有绿色荧光标记的ATZ真核表达载体,GFP-ATZ的表达具有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2.
3.
同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系统型是一种CD30^ 的T细胞淋巴瘤,它有一系列的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和临床特征,临床病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一种新的酪氨酸激酶)阳性的系统型ALCL,另一种是ALK阴性的系统型ALCL。ALK的表达往往是病人染色体易位,即t(2;5)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3个不同细胞株用于垫料毒性实验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选择一种比较敏感的细胞用以进行垫料物质的细胞毒性研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垫料物质丙酮提取物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小鼠H22-H2D8细胞株和小鼠S180-S2D9细胞,孵育72h后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计算细胞存活率,比较3种细胞对不同垫料丙酮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反应。结果:在1—40mg/ml浓度范围,H22-H2D8对各种垫料物质细胞毒性反应最敏感。结论:H22-H2D8细胞可作为垫料物质细胞毒性研究的细胞株。  相似文献   

5.
陈贤祯  程浩 《医学综述》2006,12(19):1205-1207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的测定是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方法,在表位鉴定、疫苗效果评价、预测移植排斥反应等研究中广泛应用,因此有效地检测其功能非常重要,本文综合叙述了主流的检测方法及其各自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诱导1d、3d、5d LAK细胞作ANAE、ACP、POX及PAS细胞化学染色,同时采用LDH释放法对LAK细胞的细胞毒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随诱导天数的延长,LAK细胞胞质中ANAE、ACP和PAS的反应物逐渐增多、增强、阳性率也逐渐增高,不同天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OX均为阴性反应。细胞毒性试验证实,随诱导天数的延长LAX细胞杀伤活性逐渐增强。这表明LAK细胞的细胞化学活性与其细胞毒性密切  相似文献   

7.
通过磷酸钙法用含HBVS基因的质粒pRc/CMVS与含筛选标记基因-neo基因的质粒pSV2-neo对BALB/C近交系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细胞进行了质粒共转染,并经G418筛选得到了G418抗性细胞,即P815-S细胞,斑点杂交和免疫组化实验分别证实P815-S细胞内有HBVS基因的存在;P815-S细胞浆内和膜上有HBsAg的表达。表明了P815-S细胞要作为体外检测BALB/C小鼠H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沙蚕毒素类农药巴丹对Vero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活性氧(ROS)在其引起的细胞损伤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以10μmol/L~1000μmol/L浓度的巴丹作用于Vero细胞4h、8h、12h、24h、48h后,通过MTT法观察细胞存活率,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细胞形态的影响。不同浓度作用8h、16h、24h、48h后通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检测法观察巴丹对Vero细胞的杀伤率。不同浓度作用1h后,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巴丹对Vero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结果能引起Vero细胞LDH漏出率升高、细胞增殖率下降、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巴丹对Vero细胞存在明显的毒性作用,ROS在其引起的细胞损伤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The anticancer activity of trichostain A (TSA) on human B 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 and its mechanism were explored. The effect of TSA on the growth of Raji cells and normal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NPBMNC) was studied by MTT assay. The effect of TSA on the apoptosis of Raji cells and NPBMNC was studi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 The effect of TSA on the cell cycle of Raji cells was studied by propidium iodid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SA potently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of Raji cells at microgram concentrations and induced apoptosis of Raji cells in a time- and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Treatment with TSA induced accumulation of cells in G0/G1 or G2/M and a concomitant decrease of cell population in S phase. However, NPBMNC was less sensitive to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TSA than Raji cell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SA may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Raji cells by regulating the cell cycle and inducing the cell apoptosis. Moreover, TSA demonstrates low toxicity in NPBMNC but selectively induces apoptosis of Raji cells.  相似文献   

10.
LAK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已经与手术、化疗、放疗等并列而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模式。为监控L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质量、疗效,LAK细胞活性的测定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比较经典的LAK细胞活性检测方法是同位素检测法,而此法有同位素污染、半衰期限制、操作繁琐、费时较长等缺点。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检测细胞毒细胞的活性,国外已有类似报道,但国内报道甚少。本研究即应用FCM检测LAK细胞活性,并与’H-Td…  相似文献   

11.
使用WEHI细胞和MTT试验检查单核细胞的细胞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蓖麻毒素修饰物的制备和细胞毒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霖  王文学 《医学争鸣》1996,17(3):178-180
为了降低蓖麻毒素的毒性,保留其抗肿瘤活性。采用3-N-羟基丙酸琥珀酰亚胺酯修饰RT,实验观察修饰前后RT的急性及体外对三株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RT-PDP小鼠腹腔LD50为68.2μg/kg,比RT大2.45倍,并且对人子宫颈癌细胞胃癌及小鼠乳腺癌细胞的均有较强杀伤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镉对大鼠肾细胞毒性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氯化镉对NRK大鼠肾细胞毒性作用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CdCl2对NRK细胞染毒后,用MTT方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并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观察镉的细胞毒性和对脂质过氧化影响。结果MTT实验显示CdCl2对NRK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染毒浓度增加而增强,呈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CdCl2染毒后使细胞培养液中LDH、MDA浓度高于对照组,而SOD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CdCl2对NRK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对NRK肾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MtbAK细胞与CD3AK、LAK细胞体外增殖和杀瘤活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结核杆菌抗原激活的杀伤细胞(Mtb AK)、CD3AK及L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方法:分别用结核杆菌抗原(Mtb-Ag)、CD3 mAb和rIL-2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rIL-2的RPMI 1640培养液中诱导扩增MtbAk、CD3AK和LAK细胞,用计数法动态观察细胞扩增情况,在流式细胞仪上分析MtbAK中的γδ T细胞比例,以MTT法检测三种扩增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与CD3AK和LAK细胞相比,MtbAK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较高的细胞毒活性.结论:MtbAK细胞在体外更易于扩增,具有较高的杀瘤活性,有可能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过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8.
结核杆菌抗原活化的γδ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活化的γδ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结核杆菌抗原(Mtb-Ag)、IL-2、PHA做为刺激原,活化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活化后淋巴细胞的表型,用MTT法测定活化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Mtb体外活化PBMC可于18天获得大量淋巴细胞,且γδT细胞占有较高比例,对肿瘤细胞有较高杀伤活性。结论:用Mtb为刺激原可获得大量γδT细胞,且在体外  相似文献   

19.
将小鼠细胞毒T细胞用含有不同浓度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RPMI1640液进行孵育,观察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对细胞毒T细胞的增殖及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对细胞毒T细胞的增殖及细胞毒性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去除了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后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