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71年Combes等报道首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该患者具有持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血症,肾活检及免疫荧光检查,在肾小球内发现HBsAg补体3(C3)和免疫球蛋白G(IgG)存积,光镜下为膜型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理改变,认为HBsAg可能通过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引起肾小球肾炎,并称之为乙肝病毒免疫复合物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流行的高发区[1],HBV感染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 nephritis,HBV-GN)[2,3]。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4],HBV感染与多种病理类型肾炎相关,如膜性肾病(HBVMN)、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HBV-MPGN)、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HBV-MsPGN)、IgA肾病(HBV-IgA)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是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继发性。肾小球性。肾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与遗传背景、免疫复合物介导、HBV直接感染及自身免疫紊乱等有关。肾脏病理改变以膜性肾病(MN)最多见,其次是膜增生性。肾炎(MPGN),其他如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局灶增生性肾炎,轻微病变及新月体肾炎等也有报道。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治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以伴发肾小球疾病。文献中报道过HBV感染并发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包括了膜性肾病、膜增殖型肾炎、IgA肾病、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新月体肾炎等,但一般认为膜性肾病、膜增殖型肾炎这两种病理类型与HBV感染关系较为密切,然而目前仍无直接证据证实HBV可以导致肾小球疾病。因此,命名上目前仍采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病)(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的名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病理情况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诊断的69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69例HBV-GN患者中,男48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2.29:1,平均年龄(38.2±16.0)岁。病理表现为膜性肾病者19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者14例,系膜增生性肾炎者13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者13例,其他病理类型10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25例。结论HBV-GN中以男性居多,表现为肾功能不全者少见,69例中仅6例SCr〉200μmol/L。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最多,其次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小球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以下5种: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微小病变型肾病(minimal change glomerulonephropathy,MCD)、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包括Ig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和非Ig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ar sclerosis,FSGS)和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有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等.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肾脏病理改变以膜性肾病最多见,其次是膜增生性肾炎及系膜增生性肾炎[1].然而对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伴乙肝病毒抗原沉积却罕见报道.本研究报道10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HCV)与肾小球疾病的关系,远不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那样研究得深入,为此,我们应用逆转录套式(或巢式)多聚酶链反应(nestedRT-PCR)方法检测血清及肾组织中的HCV-mRNA、以阐明HCV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 一、材料和方法 肾穿刺活检组织及血清标本各13份,均取自血清抗HCV抗体阳性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年龄为14~30岁,男10例,女3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8例,轻度系膜增生型IgA肾病3例,肾小球微小病变1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Ⅰ型)1例。肾组织及血清标本均保存于  相似文献   

9.
膜性肾病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相关性肾炎的主要病理类型〔1〕。HBV感染血症与小儿膜性肾病之间的相关性已明确。我们的一项研究显示 ,HBV感染血症与我国成人膜性肾病的发病也有联系〔2〕。本文报告我院自 1996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经肾活检诊断HBV相关性膜性肾病 2 9例临床病理表现 ,通过与 32例特发性膜性肾病做比较 ,研究其临床病理特点。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1996年 3月~ 2 0 0 0年 3月我院经肾活检诊断HBV相关性膜性肾病 2 9例 ,HBV相关性肾炎诊断标准见参考文献〔3〕。其中 7例曾应用地高辛标记HBVDN…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的国家,肾脏是除肝脏以外乙型肝炎病毒最常侵犯的器官,因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肾炎称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本病是除狼疮性肾炎之外较为常见的继发性肾炎。由于其发病率较高、治疗困难而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医药为主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具有一定的疗效,现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71年Combes首次报道一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GN)以来,已报道HBV感染与膜性肾炎(mGN).膜增生肾炎MPGN)、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及lgA肾病关系密切。许多研究表明,MGN病人中HBsAg血症发生率高达20—100%,尤以儿童明显,MpGN、MspGN,lgA肾病病人中电很高。原发性肾小球肾  相似文献   

12.
正在继发性肾脏病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占据大量比例,且随着该病患者的增加,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该病的发病年龄段为任何年龄,但通常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为男性患者。但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时,临床上至今无具有明显效果的特效药物,甚至会造成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或者加重病情[2]。近几年临床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时采用肝肾清毒饮与霉酚酸酯、拉米夫定及糖皮质激素相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71年combes等首次报道一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膜性肾病以来,已证实携带HBV的肾小球肾炎(肾炎)患者肾活检组织中可存在乙型肝炎抗原(HBAg,如HBsAg、HBeAg或HBcAg。特别是在明确小儿膜性肾病与HBV感染血症之间存在强相关之后,现已将HBV相关性肾炎作为一个独立疾病个体来认识。HBV相关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属免疫复合物性肾炎,也有人提出细胞免疫、病毒直接作用等机制。近十年来,HBV对肾脏的直接作用的问题尤其受到普遍关注。现将其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研究已40余年。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可能与病毒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HBV-GN诊断标准为:(1)血清HBV抗原阳性;(2)确诊为肾小球肾炎;(3)肾组织中找到HBV抗原,其中(2),(3)为必要条件。在诊断HBV-GN时应注意排除肾组织HBV标志物假阳性;排除HBV肾组织沉积伴发原发性肾炎;注意与狼疮肾炎的鉴别。HBV-GN的肾脏病理以膜性肾病及膜增生性肾炎常见。HBV-GN以肾病综合征及轻微的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儿童HBV-GN患者的病程多呈自限性,而成人HBV-GN则常呈缓慢进展,常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关于HBV-GN治疗的临床报道很多,多为无对照或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尚无统一的治疗原则可循。抗病毒治疗对HBV-GN有一定疗效,而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尚存争议。抗病毒药[干扰素或核苷类]+免疫抑制剂[激素和(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中药(辨证施治)的治疗模式,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1923年Preble等报道约40%的肥胖患者伴有蛋白尿,其后陆续有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证实肥胖可引起肾脏损伤,并命名为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relatednephropathy,0RG)。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Bvirusassociatedglomerulonephritis,HBV-GN)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一种主要肝外病变,常由乙型肝炎病毒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近5年收治的16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转归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血清HBV标志物阴性者5例(31.25%),阳性者11例(68.75%);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2例(75.00%),慢性肾炎综合征4例(25.00%);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12例(75.00%),其中10例为非典型膜性肾病(62.50%),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2例(12.50%),IgA肾病1例(6.25%),膜增殖性肾炎1例(6.25%);免疫荧光: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成分(C3、C1q)全阳性者11例(68.75%),部分阳性者5例(31.25%);肾组织内HBAg:HBsAg阳性者16例(100%),HBsAg HBcAg阳性者9例(56.25%),HBsAg HBeAg阳性者4例(25.00%),HBsAg HBcAg HBeAg阳性者2例(12.50%).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完全缓解1例(6.25%),显著缓解4例(25.00%),部分缓解3例(18.75%),无效8例(50.00%),总缓解率(包括完全缓解、显著缓解及部分缓解)50.00%.结论:血清HBV标志物阳性不是诊断本病的必备条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主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特别是非典型膜性肾病最为多见;免疫荧光呈现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现象;肾组织中以HBsAg沉积最为常见,其次为HBcAg,HBeAg最少;无论乙型肝炎的治疗或继发肾病的治疗均较困难、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7.
滋肝补肾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滋肝补肾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及HBV-DNA定量。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滋肝补肾中药与西药拉米夫定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对治疗HBV-GN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是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较常见的一种.我国HBV感染率较高,HBV感染对肾脏的影响应引起重视.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以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引发的继发性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是慢性HBV感染患者最常见肝外损伤之一。我国是乙肝高发国,HBV-GN已是常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1],加深对此方面的认识将有利于HBV-GN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拟对黄葵胶囊治疗HBV-GN的疗效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炎)发病的联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30例原发性肾炎 患肾活检冰冻切片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沉积情况。按血清HBV感染标志物检测情况分血清阳性和阴性两组进行分析,以及按发病年龄和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在230例原发性肾炎中,肾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阳性率分别为18.7%和16.8%,乙肝肝炎抗原(HBAg)总阳性率为20%。血清HBV感染标志物阳性率为39.6%。血清阳性组的肾组织内HBAg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阴性组,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显示,这种相关性在小儿组和成人组中同样存在,相关的病理类型见于膜性肾病。结论:血清HBV感染与原发性肾炎(包括成人原发性肾炎 ,特别是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