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李苏 《吉林医学》2007,28(17):1855-1856
目的:探索无抽搐电休克对广泛性焦虑症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治疗的态度。方法:用抗焦虑剂合并无抽搐电休克8例为研究组,单用抗焦虑剂治疗12例为对照组,分别与治疗后的1、2、4周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N)评定并作比较。结果:治疗第一周研究组和对照组HAMA减分率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在治疗结束时的减分率分别为72.5%、72.2%,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不良反应量表评分无差异。结论:无抽搐电休克对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快速、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艺术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采用书法、绘画辅助干预治疗,对69例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艺术行为治疗和非艺术行为治疗,对照观察12周,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结果:PANSS量表各项评分的减分率在入组3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阴性症状的改善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SCL-90量表因子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论:艺术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能起到促进康复、改善社会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9例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安神定志丸和西药氟西汀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焦虑量表评分、总体疗效及心功能分级的变化。结果: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5),心功能恢复到I级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结合放松训练对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以供日后护理工作进行参考。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10日至2016年8月23日收治的116名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心理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放松训练进行护理。对患者治疗及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CL-90)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a、SaS和SCL-90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实验组患者的HaMa、SaS和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结合放松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应用,可以作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李志宏 《大家健康》2013,(11):110-111
目的脑波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230例焦虑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脑波治疗结合药物(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用SCL-90评估病情并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减分率分别为1/2和1/3,两组除偏执因子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因子均有明显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焦虑症前提下配合脑波治疗,比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效果好。脑波治疗对改善患者思维能力方面作用不明显,对焦虑症是一种效果明显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化障碍的新途径,联合小剂量经典抗抑郁剂,以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依从性和临床疗效。方法:用解郁丸与小剂量丙咪嗪剂(每日≤50mg)联合用药,再用同一剂量的丙咪嗪进行对照研究。以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为诊断工具,用汉密尔顿量表(HAMD)排除抑郁症,结合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躯体化症状因子分〉2.0(标准T分〉60分),符合CCMD-3诊断标准者,确诊为躯体化障碍,输入计算机,随机分成治疗组(解郁丸+丙咪嗪)和对照组(丙咪嗪)予以口服药物治疗。门诊治疗,开放式观察。治疗前分别用症状总体量表(CGI)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确定基础分,治疗后前4周每2周评分1次,后8周每4周评分1次。4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CGI量表分值变化,评定疗效。结果:共收集确诊躯体化障碍58例,其中男17例.女41例。随机分组后,治疗组年龄28~59岁,平均36.4±13.8岁;对照组年龄25—63岁,平均34.7±14.6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两组CGI、SCL-90基础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2周后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2)。12周后用CGI量表评分疗效肯定,结果显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量表减分率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躯体化障碍所致各种症状与病人的情绪有较紧密关联,用解郁丸合并小剂量经典抗抑郁药疗效显著,优于单一用丙咪嗪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情志疗法对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新生儿身高、体重的影响。方法:2013年3月-2015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调查发现GSI>160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联合情志疗法,对照组给予中药,分别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SCL-90评分、随访治愈率、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两组间先兆流产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周后治疗组SCL-90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减分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辩证联合情志疗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程序化心理护理对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广泛性焦虑症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2例,进行为期4周的对照研究,分别实施医院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和医院常规治疗护理联合程序化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HAMA评分(10.23±1.688)分,较对照组的(14.32±2.662)分明显改善,且差异显著;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程序化心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并心理疏导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者9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下,对照组采用西药劳拉西泮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采用一定的心理疏导。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比较患者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1),且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lt;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并心理疏导,对于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抑郁焦虑障碍患者不同的靶症状,选用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发挥其治疗最佳效应,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87例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诊断标准,且排除精神病性抑郁、难治性抑郁和强迫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针对患者不同的靶症状,依据《中国精神障碍治疗指南》选用相应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2周、6周、12周后进行简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药物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SCL-90及CGI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后研究组CGI评分的减分率为69.4%,对照组CGI评分减分率为6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副反应量表(SERS)评分常见副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焦虑障碍靶症状可能是患者个体差异的外在表现,针对临床靶症状治疗,疗效可靠,药物不良反应小,治疗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