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110例老年MCA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记录狭窄MCA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和1a内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MCA狭窄血管变化情况相比,观察组好转患者多于对照组,进展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4、6.111,均P0.05)。观察组中缺血性血管事件再发2例(3.6%),对照组9例(16.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P0.05)。结论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对MCA狭窄进行强化治疗,具有逆转或稳定的作用,并能减少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收集我院10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50例)在常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2组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同时,2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均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而高剂量(40mg/d)阿托伐他汀可能导致血糖异常,低剂量(20mg/d)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血糖升高无影响,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在标准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片20 mg/d,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血脂、hsCRP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6个月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6个月时,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均P0.05)。3组间治疗前内-中膜厚度(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6个月时IMT及低回声斑块比率显著降低,高回声斑块率显著增高(均P0.05)。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患者第6个月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3组间NIHSS评分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瑞舒伐他汀的降脂及抗炎作用比阿托伐他汀更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rteri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了解其临床特点,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我院收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改善微循环、抗凝血、降低颅内压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指标、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较对照组的TC、LDL和TG水平显著降低,HDL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神经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后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治疗组93例,2组均应用拜阿司匹林100mg,1次/d,并且对于其他卒中危险因素均给予积极干预.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d.以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作为研究终点,随访2年.结果 治疗组缺血性脑卒中的2年复发率(12.4%)明显低于对照组(22.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理、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3—2015-03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的hs-CRP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BI)评价预后。结果(1)2组治疗前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项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能显著降低患者的hs-CRP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龄脑梗死(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年龄80岁的高龄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脂指标、血浆Hcy水平、血清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和临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U=5.220,χ~2=7.652,P0.05),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对照组仅有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915~3.622,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2.548~3.253,P0.05);2组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3.335~3.926,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156~3.638,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CI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不仅可对患者的血脂指标发挥调节作用,而且能够降低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从而发挥保护脑血管功能、降低脑组织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IS)对患者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86例老年C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8-异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4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2/43)(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C、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余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8-iso-PGF2α、ox-L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8-iso-PGF2α显著降低,对照组则显著增高(P<0.01);两组治疗前ox-LDL均显著增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老年CIS患者具有确切疗效,且能够有效缓解或减轻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程度,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观察对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拜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28d后评价相关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善(P0.05),同期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且血清APN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有利于提高血清APN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常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NES、hs-CR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降低hs-CRP(高敏C反应蛋白)、NSE(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5—2015-05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组,n=41)和B组(瑞舒伐他汀组,n=41)。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联合阿司匹林(100mg/d),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联合阿司匹林(100mg/d),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中层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比较2组6个月内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IMT和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IMT和斑块面积显著小于A组(P0.05);治疗前2组TG、TC、LDL-C和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G、TC、LDL-C和HDL-C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6个月内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能够很好地降低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治疗剂量为10mg/d瑞舒伐他汀稳定及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优于10mg/d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脑血管介入治疗后近‐中期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影响。方法全脑血管造影术并脑血管介入手术246例(其中颈动脉支架182例,椎动脉支架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组123例和对照组123例,强化组术前7 d至术后6个月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80 mg晚一次口服,对照组术前7 d至术后6个月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20 m g晚一次口服,分别于7 d前、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监测肝功能、肌酸激酶,术后3个月、6个月超声或脑血管造影评估支架稳定情况、血管再狭窄情况及随访记录术后3个月、6个月主要脑血管事件。结果2组监测肝功能、肌酸激酶未见明显异常差别,术后3个月、6个月血管超声或脑血管造影评估支架稳定情况、血管再狭窄情况强化组未出现血管再狭窄,对照组出现8例血管再狭窄,记录介入治疗后近‐中期随访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率,强化组未发生脑血管疾病事件,对照组为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手术前及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脑卒中发生风险,中远期血管再狭窄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拮抗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2-06—2014-12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n=48)与对照组(n=47)。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颅内外动脉IMT(内膜中层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获得改善,组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颅内外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外段IM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拮抗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提高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改善血脂水平,减小IMT,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后患者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脑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成功完成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的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例。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硫酸氢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术后1月、3月、6月、12月比较观察两组血清CRP、血脂的变化及主要的脑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血脂及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脑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血脂及血清CR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调脂、稳定斑块,可有效预防支架置入后脑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5—2014-08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2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薄、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数量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使用阿托伐他汀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与颈动脉局部状况,减少、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8—2016-08许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各47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比较2组CVR、神经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CVR与血清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舒张血管,减少斑块破裂,提高脑血管储备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在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1—2014-12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88例,DSA检查前3d开始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qn;氟伐他汀组92例,DSA检查前3d开始服用氟伐他汀钠胶囊40mg,qn。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肾功能、肝功能、肌酶变化及CIN的发病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在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后CIN的有效性方面较氟伐他汀组效果更好,阿托伐他汀组术前后Scr、Ccr变化值与氟伐他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IN发病率分别为对照组11.4%(10/88),常规组17.3%(16/92),阿托伐他汀组的CIN发病率小于氟伐他汀组(P0.05)。2组术后7dALT、AST、CK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升高(P0.05),但氟伐他汀组手术前后ALT、AST升高值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后CIN方面,阿托伐他汀较氟伐他汀更能有效地减轻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损害,明显降低全脑血管造影术后CIN的发病率,而且对于肝脏的损害更轻,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12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血脂水平与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显著改善其生存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病48h内)患者68例,男46例,女22例,平均年龄(61.0±7.5)岁。随机数字法均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硝苯地平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甘露醇行降颅内压、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治疗后的血清指标。结果治疗12周末,2组患者血浆hs-CRP及血清MMP-9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组间比较,阿托伐他汀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阿托伐他汀组较治疗前TC、TG、LDL-C、IMT有所下降,HDL-C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12周末组间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阿托伐他汀组重型(17.11±3.01)、中型(7.13±2.48)、轻型(2.66±0.99)显著低于对照组,MBI评分(96.31±7.53)显著高于对照组(87.22±6.21);2组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头晕、便秘等(对照组分别为1、1、3例,阿托伐他汀组分别为1、2、1例,P0.05),患者未停止给药或特殊治疗,不良症状耐受。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疗效明确、能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改善患者脑梗死早期预后,能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安全不良反应小,作为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核心药物值得基层医院、门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3-10—2015-10收住我院的脑梗死患者144例,入院后经检查均显示合并高脂血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70)与对照组(n=7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TC)等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近期疗效相当,但瑞舒伐他汀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