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明胶海绵促进肉芽生长的可能机理。方法:将修饰后明胶海绵、生肌玉红膏、生肌玉红明胶海绵敷于大鼠背部机械性皮肤全层创面,控制组以凡士林纱布覆盖,于造模后第3、7、14天,测试创面愈合率、肉芽组织中Ⅰ、Ⅲ胶原含量、bGFG阳性细胞数、羟脯氨酸含量。结果:造模第3天时,羟脯氨酸含量、bFGF阳性细胞数、Ⅰ型胶原含量,生肌玉红明胶海绵组均显著高于生肌玉红膏组及控制组;第7天时,各实验组指标均显著高于控制组,其中创面愈合率、Ⅰ型胶原含量、bGFG阳性细胞数、羟脯氨酸含量,生肌玉红明胶海绵组显著高于生肌玉红膏组;第14天时,Ⅰ型胶原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异,bFGF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余各指标均显著优于生肌玉红膏组。结论:生肌玉红明胶海绵通过调节创面bFGF水平,Ⅰ、Ⅲ型胶原含量,促进创面肉芽生长,有利愈合,减少瘢痕,疗效优于传统生肌玉红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对肛瘘术后创面pH值的影响。方法将64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术后7d,采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对照组术后采用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两组刨面pH值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pH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肌玉红膏可以降低肛瘘术后创面pH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肌玉红胶原海绵促进肉芽生长与创面愈合的可能机理.方法 修饰后胶原海绵、生肌玉红膏、生肌玉红胶原海绵敷于大鼠背部机械性皮肤全层创面,控制组以凡士林纱布覆盖,于造模后3、7、14d,测试创面愈合率、肉芽组织中Ⅰ、Ⅲ胶原含量、bFGF阳性细胞数、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造模第3天时,羟脯氨酸含量、bFGF阳性细胞数、I型胶原含量,生肌玉红胶原海绵组均显著高于生肌玉红膏组及控制组;第7天时,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控制组,其中创面愈合率、Ⅰ型胶原含量、bFGF阳性细胞数、羟脯氨酸含量,生肌玉红胶原海绵组显著高于生肌玉红膏组;第14天时,Ⅰ型胶原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异,创面愈合率、bFGF阳性细胞数、Ⅲ型胶原含量、羟脯氨酸含量,生肌玉红胶原海绵组显著高于控制组.结论 生肌玉红胶原海绵促进创面愈合与减少瘢痕形成的机制之一可能是调节创面bFGF水平与调节创面Ⅰ、Ⅲ型胶原含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生肌玉红明胶海绵促进机械性创面肉芽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生肌玉红明胶海绵促进创面肉芽生长的疗效.方法 修饰后明胶海绵、生肌玉红膏、生肌玉红明胶海绵敷于大鼠背部机械性皮肤全层创面,控制组以凡士林纱布覆盖,于造模后3、7、14天,测试创面愈合率、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血红蛋白含量、毛细血管数、rhVEGF165阳性细胞数.结果 生肌玉红明胶海绵在造模后3天时,创面愈合率、毛细血管数、rhVEGF165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生肌玉红膏组及控制组,造模后14天时,各项指标高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 01).结论 生肌玉红明胶海绵在创伤早期通过调节创面肉芽VEGF含量,提高促进为血管生成及改善创面微循环而促进创面肉芽生长,有利愈合,疗效较传统生肌玉红膏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外敷生肌玉红膏治疗肛瘘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肛瘘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外敷生肌玉红膏覆盖创面,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布敷于创面,每天换药2次.记录创面正常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时间、上皮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7、14、21天创面愈合面积,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经外敷生肌玉红膏治疗后,其总有效率(包括治愈、好转)为93.3%,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时间、上皮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敷生肌玉红膏能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纱条合三黄膏纱条交替换药对褥疮的疗效.方法:将30例褥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三黄膏砂条合生肌玉红膏纱条每天交替敷于创面,每天换药1次;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敷于创面,每天换药1次,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在21天内有13例完全治愈,治愈率86.67%;对照组在21天内有10例完全治愈,治愈率66.67%,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三黄膏纱条合生肌玉红膏纱条交替用药对褥疮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改良生肌玉红膏与生肌玉红膏对于老年患者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80例老年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行Miligan-Morgan术后,分别用改良生肌玉红纱条、生肌玉红纱条对2组患者换药,采集患者出院时创面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第7天VAS疼痛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创面愈合天数显著缩短,术后第7天疼痛程度降低(均P 0.05)。结论改良生肌玉红膏能有效缩短老年患者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天数以及缓解术后疼痛,临床效果确切,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肿止痛汤熏洗坐浴联合生肌玉红膏创面换药在环状混合痔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环状混合痔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对照组给予生肌玉红膏创面换药,观察组给予生肌玉红膏创面换药联合消肿止痛汤熏洗坐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创面疼痛VAS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 d观察组VAS评分0.97±0.31分,低于对照组的1.31±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1.22±2.39天,短于对照组的13.01±2.4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消肿止痛汤熏洗坐浴联合生肌玉红膏创面换药在环状混合痔术后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对结核性痈瘘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结核性痈瘘术后患者按单双日就诊时间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术后采用生肌玉红膏换药,对照组(20例)术后采用凡士林油膏换药,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渗液干净、肉芽组织出现、上皮组织出现、创面愈合各不同阶段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1d,治疗组创面愈合率为70.0%,对照组为15.0%。统计结果显示,生肌玉红膏在减少创面渗液、增加愈合率、缩短愈合天数等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肌玉红膏对结核性痈瘘术后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促进体表慢性溃疡愈合的临床疗效及改善创面微循环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慢性难愈性体表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给予生肌玉红膏覆盖创面,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疗程均为15d。分别于治疗后第3、7、14天切取溃疡中心肉芽,采用MPIAS2500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检测创面肉芽微血管密度(MVD),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血红蛋白(Hb)含量,722分光光度仪检测羟脯氨酸(Hyp)含量,并采用照相法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治疗组MVD、创面肉芽Hb含量、肉芽Hyp含量及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生肌玉红膏能通过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体表慢性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烧烫伤软膏促进小鼠烧烫伤及大鼠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①小鼠造成背部Ⅲ°烫伤,分别涂抹烧烫伤软膏、京万红软膏、凡士林,观察创面愈合天数,并测量给药后不同时间创面的面积。②小鼠造成背部Ⅲ°烧伤,用药后观察创面愈合天数及毛生长百分率。③大鼠造成背部Ⅲ°烫伤,用药后观察创面愈合天数及毛生长百分率。结果:烧烫伤软膏与京万红软膏作用相近。结论:烧烫伤软膏对小鼠烧烫伤和大鼠烫伤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与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浅Ⅱ度、深Ⅱ度及其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烧伤病人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分为两组,A组病人创面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B组病人创面用湿润烧伤膏,观察两组的止痛、创面炎症控制、抑菌效果、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止痛效果B组优于A组(P〈0.01);换药中创面炎症控制方面A组优于B组;Ⅱ度创面A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40.3%,治疗中降至9.6%,B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9.6%,治疗中升至60.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感染创面A组用药后细菌定量少于B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浅Ⅱ度A组(12±2.9)天,B组(15±2.8)天(P〈0.05),深Ⅱ度创面,A组(27±3.5)天,B组(49±8.3)天(P〈0.01);换药次数,A组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在止痛效果方面优于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建议在浅Ⅱ度、面积小的创面使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在预防、控制创面感染,加快创面愈合等方面优于湿润烧伤膏,适用于深Ⅱ度及感染创面。  相似文献   

13.
银离子敷料用于肛周脓肿切开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肛周脓肿切开术后银离子敷料(AquacelAg)与凡士林油纱填塞术腔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74例患肛周脓肿患儿在肛周脓肿局部切开引流术后第2天按序号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银离子敷料填塞术腔,对照组应用凡士林油纱传统方法填塞术腔。观察两组患儿的出血量、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切口愈合时间及治愈率。结果:填塞期出血量和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比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治愈率高(P〈0.05)。结论:银离子敷料有利于肛周脓肿术后的伤口的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预防急性软组织创伤创面感染的作用。方法将80例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创伤(创面)分为A组40例(治疗组),B组40例(对照组)。A组常规创面清创后利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覆盖创面;B组常规对创面进行清创然后用生物敷料A覆盖后包扎换药。伤后、术前及术后第7天取创面标本做细菌培养;观察伤后7d内创面的红肿程度,7d后两组按照创面情况选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修复创面,骨外露或肌腱等外露者采取皮瓣修复创面,其余采取游离皮移植修复。结果手术后7d,A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6例,细菌感染率为15.0%;B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22例,细菌感染率为55.0%。A组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66,P=0.000)。术后A组创面肿胀较B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35,P=0.042)。A组病人创面修复愈合平均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6,P=0.001)。结论急性软组织创伤(创面)使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较有效地降低创面感染率,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5.
德莫林对大白鼠烫伤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德莫林对大白鼠烫伤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同体对照的试验方法,Wistar雄性大白鼠,体重(250±50)g,在鼠背部制成对称深Ⅱ度烧伤创面,面积约10%TBSA。治疗组创面用1g/100cm2德莫林治疗,对照组创面常规涂抹磺胺嘧啶银霜。观察治疗5、7、10、14、18d时创面皮肤的愈合情况及愈合率。结果治疗组创面肉芽组织增生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创面,治疗组创面伤后5、7、10、14、18d时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P〈0.05)。结论德莫林对烧伤创面的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祛腐生肌膏对感染创面的作用,为中医古方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制作感染创面动物模型,形成36个创面,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个创面。实验组用祛腐生肌膏,药物对照组用红霉素软膏,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换药治疗,分别于伤后7天在创面肉芽组织取材,测定肉芽组织蛋白质含量,计数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检查脓液中吞噬细胞数,记录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结果祛腐生肌膏可以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的增殖(P〈0.01);增加创面蛋白质含量(P〈0.01),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创面愈合率(P〈0.01),缩短创面愈合时间(P〈0.01)。结论祛腐生肌膏具有促进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其机制包括促进组织修复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增殖,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补益气血中药治疗大鼠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建立难愈性创面大鼠模型,观察益气健脾、补益气血中药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对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的影响:并设模型对照组与一般创面对照组。结果:模型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一般创面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延长(P〈0.01):各中药治疗组创面愈合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5或P〈0.01)。益气健脾的代表方四君子汤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四物汤与八珍汤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5),而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健脾、补益气血中药可以促进大鼠难愈性创面的愈合,且以益气健脾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蔡季  杨兆飞  张亮  彭谋  江超珍  万少平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1):32-33,36,F0004
目的 观察硫糖脂Sulfatide对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A组伤后24h取材行HE染色;观察伤口炎症细胞的聚集情况,B组9d(24X9h)后取材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生成差异;C组观察至伤口完全愈合,比较伤口愈合速率。鼠脊背部备皮约4×4cm的区域,在距脊柱两旁1cm处各作长1cm的纵行切口,左侧切口作为实验组用含0.01%sulfatide的硫酸红霉素软膏干预,右侧为对照。结果实验组炎性细胞聚集、胶原生成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创伤后5d实验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伤口完全愈合的时问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Sulfatide能促进皮肤伤口炎性细胞聚集及胶原生成,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9.
痔瘘洗剂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痔瘘洗剂对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改善创面症状的作用。方法:将65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术后予痔瘘洗剂和PP粉熏洗伤口,观察术后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和用药7d后44面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用药7d后伤口症状显著改善(P〈0.05)。结论:痔瘘洗剂术后熏洗具有促进肛瘘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和改善创面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驻极体对创面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有体对猪浅Ⅱ度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凡士林油纱布(对照组(和+700V之驻体薄膜(且)覆盖在猪背部24个浅Ⅱ度创面上,地术后第1,2,3,5,7d,分别测定创面上皮细胞DNA含量;光镜下观察上皮细胞生长情况;科用微机计算创面面积的缩小及肉眼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面积缩小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光镜下显示实验组上皮细胞生长旺盛,术后每天 其DN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