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入室风险管理与流程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手术部门。介入手术以其无创伤、见效快、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特别是心脏支架、冠脉及脑血管等造影技术就成为减轻患者痛苦的最佳检查方法之一。但介入手术也是一个高风险手术,因病情不同,稍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引起纠纷。近5年来,我院加强对介入室风险管理与流程优化,有效降低风险系数,提高工作效益,使患者在介入室手术得到安全、优质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心血管介入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对介入治疗知识的不了解以及手术本身的刺激,几乎所有心脏介入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等,对手术的实施和预后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笔者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为有的放矢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46例接受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神经介入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李平 《中国实用医药》2014,(24):217-218
目的:对肝癌介入化疗护理中循征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肝癌介入化疗患者63例,均采用循征护理方法,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3例患者经循征护理后均顺利完成介入化疗过程,平均手术用时(31.2±0.5)min;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8.6±0.4)d。结论现阶段中晚期肝癌患者常需采用介入化疗方法展开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循征护理可确保手术顺利开展,降低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促使其寿命显著延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和手术在治疗子宫颈癌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43例采用介入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的晚期子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院2007年前采取单纯治疗的43例晚期子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前3年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差异明显,5年时的生存率差别不大,P>0.05。且观察组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均不严重,不影响手术治疗按期进行。结论介入化疗可以在手术前对癌症进行减症处理,使手术清除效果更佳,降低了术后复发率,患者术后生存率也更高。  相似文献   

6.
经皮子宫动脉介入插管治疗宫颈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插管介入化疗与栓塞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eldinger法对17例宫颈癌患者行介入治疗,其中16例介入后3~4周行手术治疗。结果宫颈癌介入治疗有效率为82.3%,介入后手术切除率94.1%。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介入化疗与栓塞是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手段,可为手术根治创造条件,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与对比开胸直视手术与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开胸直视手术的患者656例,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患者102例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介入封堵进行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费用、并发症等均少于开胸直视手术,手术成功率更高,P<0.05。结论使用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3,(28):208-209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介入手术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来本院采用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再结合精心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血管患者采用介入手术治疗同时结合精心护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病的发生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心脏介入手术作为心脏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有效治疗手段,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在介入术中,血管迷走反射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但由于发生突然,进展迅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因此加强对血管迷走发射的认识与预防,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是保证手术成功重要环节。本文就我院2002年1月~2004年6月开展的1165例心脏介入手术中发生的21例血管迷走反射并发症的术中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血管性介入治疗异位妊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30例,进行常规手术切除病变部位;介入组患者30例,进行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对两种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介入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成功比例、手术治疗后3个月HSG输卵管通畅率比例、手术后15个月输卵管再通手术比例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患者满意度、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1例因手术治疗导致重症不良反应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血管性介入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手术成功比例较高,手术治疗后3个月HSG输卵管通畅率比例、手术后15个月输卵管再通手术比例同手术治疗结果相似。同时可显著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适宜临床应用治疗。  相似文献   

11.
心脏介入患者心理问题调查与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对介入治疗知识的不了解以及手术本身的刺激,几乎所有心脏介入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等,对手术的实施和愈后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为有的放矢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5年在本院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共84例,其中男65例,女19例,年龄34~76岁,平均55岁。医保患者58例,自费患者26例。1.2方法设立心理问题调查表:根据可能影响介入手术实施和愈后的心理因素,设立调查表。项目有:对介入手术了解的情况;对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的方法及要点,为临床提供心脏介入术的成功率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整理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的166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资料,总结心脏介入术后的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的方法和要点。结果 166例心脏介入术治疗患者经过精心的术后护理和针对性地采取并发症预防措施,均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小。结论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尽量以轻松、健康、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整个术后治疗阶段,根据心脏介入术后易导致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提前护理的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大大提高心脏介入术的成功率,取得医患满意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诊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本院心血管中心的1360例心脏介入诊疗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36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例术后4 h后死亡,其他患者经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均顺利出院。结论了解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活动和护理需求,对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全方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介入超声在治疗暴发性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98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介入超声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17例,总有效为1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为84%。结论介入超声在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安全性高等优势,是暴发性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开胸直视手术与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筛选,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实验组行介入治疗,对照组常规开胸直视下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并发症、总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临床用血量、总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别,但在总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总住院费用、临床用血量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介入封堵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有积极应用价值,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戴庆研 《黑龙江医药》2014,(6):1505-150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心血管病诊疗中心行介入治疗的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100例患者介入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心脏听诊无杂音,出院前均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手术成功率100%,术后4-7天均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先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于黎明 《河北医药》2011,33(18):2775-2776
目的评价血管腔内介入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多节段下肢ASO患者行血管腔内介入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并选择30例同期患者行单纯外科手术治疗,2组随访6~18个月,比较2组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改变、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通畅情况。结果血管腔内介入联合外科手术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ABI、有效率和通畅率与外科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腔内介入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多节段ASO创伤小,疗效显著,手术并发症少,术后长期通畅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行心脏介入治疗的不同年龄段心脏病患者8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对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心脏介入术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手术前(P <0.05),且年龄越大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越低。结论心脏介入术治疗会对心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应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介入化疗对宫颈癌的辅助治疗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73例IIb-IV期宫颈癌患者在术前予以动脉插管化疗及栓塞治疗,有宫颈癌根治术适应证者接受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73例宫颈癌介入化疗总有效率78.1%;疗程结束后,65例(89.0%)接受手术治疗,8例(11.0%)改为全程放疗;介入化疗过程中,5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31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5年生存率82.2%。结论宫颈癌介入化疗对缩小癌灶有一定效果,介入化疗后联合放疗及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1月一2012年12月收治的心脏介入术治疗患者68例,按照患者不同年龄阶段进行观察,总结其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患者手术后生存质量均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患者生存质量渐趋下降,〉55岁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相较于年轻者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脏介入术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予以有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