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探讨脑梗死(CI)病人血浆胆固醇酚基转移酶(ICAT)活性与脂蛋白及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CI病人111例,男70例,女观例,年龄45-80岁。按病程分为急性期组54例和恢复期组57例。按梗死部位分为皮层动脉梗死(CAI)组51例和穿通动脉梗死(PAI)组60例。正常对照组36名,男22名,女14名,年龄46-68岁。采用改良的Nopki酶学方法——外加底物法测定血浆ICAl?活性障位:nmul·Inl‘·h-’),并检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亚组分(HDly-C,HDh-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pLC)、载脂蛋白AI(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通过 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和发色底物法(RLISA),测定96例脑卒中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者的白细胞PAI-1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血浆PAI-1活性。结果 脑梗死(CI)组血浆PAI-1活性明显高于脑出血(CH)组及对照组,CI和CH组中均以纯合子4G/4G基因型患者的PAI-1血浆活性水平为最高,5G/5G基因型最低,杂合子4G/5G基因型居中;4G纯合子基因型与其它二型 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4G/5G与5G/5G基因型之间比较无显著意义。CI组4G/4G纯合子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CI组基因型与CH组及CH组与对照组基因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I组女性4G纯合子基因型患者血浆PAI-1活性与同型男性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纯合子4G/4G基因型可能是CI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4G纯合子个体可能具有较高的CI发病倾向,尤其可能与女性CI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近二年来应用力源精纯溶栓酶(昆明白马制药厂)是新型强力单份溶血栓、微循环治疗剂,共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取取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 49例,女 1例,年龄 44- 70岁,平均 57岁。合并高血压20例,糖尿病5例。起病时间3-72h以内,病历选择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及经CT证实。对照组男50例,年龄42-76岁,平均69岁,有高血压史15例,糖尿病6例。病情分级:两组均有不同程度偏瘫及语言障碍。肌力…  相似文献   

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1-2013-05间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0例,男78例,女32例,年龄61~86岁,平均(73±8.5)岁,病程5~23 a,平均病程(16±11.5)a.合并脑梗死66例,合并冠心病65例,合并糖尿病32例.本组患者按颈动脉内膜中层是否增厚分为观察组(70例)与正常组(40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探讨脑梗死 (CI)患者与胰岛素抗体 (IAb)及胰岛素抗性 (IR)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 ,测定 50例脑梗死与 30例脑动脉硬化 (AS)及正常对照组血浆IAb及IR。结果 CI及AS血浆I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脑梗死伴高血压者血浆IAb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CI、AS患者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 ,且脑梗死伴高血压组与单纯脑梗死比较 ,其IR更明显。结论 IAb、IR参与了CI、AS的发病过程 ,IR可能是CI及A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6年7月~1999年12月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5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不用任何预防性应激性溃疡的药物,治疗组应用洛赛克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应激性溃疡,治疗组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降低了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死亡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2-83(平均64)岁;出血部位:基底节17例,丘脑9例,皮层下4例。对照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45-80(平均68)岁;出血部位:基底节14例,丘脑7例,皮层下3例。全部病例均为发病24h内急诊入院并经计算机…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患者神经肽Y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脑出血(CH)、脑梗死(CI)、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神经肽Y(NPY)水平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脑血管病(CVD)患者138例,其中CH组46例,CI组62例,SAH组30例。用放免法检测血浆NPY浓度。结果CI组、CH组、SAH组NP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于发病后24h内均显著升高,1~3d或4~7d达高峰,8~15d开始下降,15d后仍在较高水平;重型与大灶组显著高于中、轻型与小灶组;发病积分≥6分组显著高于<6分组,伴高血压组显著高于不伴高血压;伴消化道出血组显著高于不伴消化道出血组。结论NPY参与了CVD及其伴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6月至1998年4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组)及单纯西医(西医组)对比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70例,结果显示,中西医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刀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经头颅gy确诊后入选,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组35人,男20人,女15人,年龄41-84岁,平均月岁;病程l-7天,平均4天;病灶位于脑皮层门倒,皮层下阴例;按(中医内科学)辨证分型标准[2],分为中经络24例,中脏腑11例。西医组35例,男18例,女间倒,年龄40-83岁,平均56.5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08-2013‐12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END 27例,发生率为28.1%,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与END发生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50%比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NIHSS评分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END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OR=2.171,95% CI=1.08~4.361,P=0.029)、糖尿病(OR=3.842,95% CI=1.638~9.012,P=0.002)、心房颤动(OR=6.573,95% CI=1.073~40.286,P=0.041)、颈动脉狭窄≥50%(OR=4.242,95% CI=0.762~23.617,P=0.099)和 NIHSS 评分(OR=3.629,95% CI=0.795~16.577,P=0.096)。结论入院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和高NIHSS评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更易发生END。  相似文献   

10.
气象因素与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发病与气象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青岛市1998~2002年6186例脑血管病患者[脑出血(CH)1179例、脑梗死(C1)48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86例]的发病时间及同期的月平均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资料。圆分布分析脑血管病发病的季节规律;直线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气象因素与脑血管病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CH冬季高发,平均角在1月份(P〈0.05);CI及SAH均于秋季高发,平均角在10门份(均P〈0.05)。CH多发于低气温、高气压的气象条件(r=-0.370、0.349,均P〈0.05),CI多发于高温、高气压、低湿度的气象条件(r=0.308、0.264、-0.370,均P〈0.05)。影响月发病人数的气象因素,CH是月平均气压、相对湿度和风速,CI是月平均气压和气温。结论 气象因素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在脑血管病的预防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其发病的季节特点。气象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不宜用来进行预测发病人数。  相似文献   

11.
自1996年6月至1998年4月对2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用经皮锥颅穿刺抽吸术(下称手术组)治疗,并与2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保守治疗(下称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发现手术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活病人生存质量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两组病例均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组22例,年龄42~71月岁,平均59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对照组24例,年龄40~70岁,平均58.5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7例。1.2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两组病人CT扫描所见,手术组基底节区血肿18例,皮层下血肿4例,其中破入脑室者…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合并脑梗死(C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784例糖尿病、97例糖尿病合并CI和625例CI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糖尿病合并CI的临床特点。结果 ①糖尿病患者CI的发生率与性别无关,而随年龄增加、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升高。②3组中,糖尿病合并CI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高于另外2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低于另外2组。③糖尿病合并CI组多发性脑醒死、脑白质疏松及脑萎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CI组,且死亡率最高。结论 糖尿病对脑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血压、血糖控制不良、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者发生CI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CI以多发性脑梗死多见,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3.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又称Binswanger病。本文对41例临床结合CT诊断为SAE的病例作一简要总结,并就其发病因素、临床和CT加以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系1995年4月一1998年6月住院患者,男34例,女7例,年龄43-76岁,平均59.5岁,其中54岁以下2例,55-60岁18例,61-70岁12例,71岁以上9例。入选病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持续高血压史、动脉硬化、多次卒中及糖尿病史等,即存在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或确有系统的血管病变;(2)进行性痴呆;(3…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是发病率较高、对中老年健康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之一,在其发病过程中存在着高凝状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肯定危险因素之一,为探讨高血压患者抗凝及纤溶指标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测定高血压患者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LG)和血浆 D-二聚体(D-Dimer)含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1高血压组60例,男性 38例,女性 22例,年龄 38-81 岁,系我院住院病人,依据目前多采用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1]作出高血压病诊断,高血压病史3-40年…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97年以来用尼莫地平针(山东新华制药厂生产),配合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6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64例,男26例,女38例,年龄38-81岁(平均56岁)。其中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病16例,意识不清8例,失语2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压8例,年龄40-76岁,平均52岁。意识不清2例,失语6例,均有肢体瘫痪,并经头颅CT证明脑内有梗塞灶,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二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年龄对视动性眼震(OKN)的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选择正常成人,其中男46例,女106例。按年龄分成3组:20-39岁、40-59岁、69-79岁,每组50人。均有3组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OKN测试。结果 3种试验条件下60-79岁组的增益值(Gain,平均慢相速度和靶速度的比值)均低于20-39岁组及40-59岁组(P<0.05)。结论 年龄对OKN试验的主要参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我院2007‐12—2012‐12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高压氧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52例,女46例,年龄46~79岁,平均55.7岁;均有高血压史;伤后就诊时间2~48 h ,平均9h,均经头部CT检查。血肿量30~80mL,血肿量由多田公式计算。分为高压氧治疗组(A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46例。2组在出血部位、血肿量、GCS评分、出血时间、手术方式、年龄、民族、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  相似文献   

18.
利多卡因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及量效关系(附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1996年1月~1998年5月对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的SO例脑梗塞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的利多卡因治疗,结果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对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为脑梗塞(发病72小时以内)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A。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A:、A。组男、女分别为22、18例,年龄48~75(平均6534)岁,52~76(平均64.32)岁。既往有高血压史者16、18例,冠心病史者3、6例,糖尿病史者7、6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2.78岁。既往有高血压者lod,冠心病史者4例,糖…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临床分析(附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临床分析(附23例报告)沈士华,王根法糖尿病是缺血性脑血管致病因素之一。我院共收治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2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3例,女10例,年龄61~82岁,平均67岁,糖尿病史11例,平均3.4~5...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意外(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现已公认为世界各国成人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且近年来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年轻趋势。我院应用血栓通治疗脑梗塞26例(观察组)与20例应用血管扩张剂及血液稀释剂小分子右旋糖酥(对照组)治疗对比。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头部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两组。观察组(Ⅰ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1岁。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1-28天,平均3天。原发病,脑血栓形成24例,脑栓塞2例。对照组(Ⅱ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