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心痛定治疗硬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毛海燕  尹敏  都兴红 《护理研究》2002,16(3):170-171
硬膜外麻醉是外科手术病人常用的麻醉方式。术后由于麻醉、精神紧张、疼痛等原因 ,致使相当一部分病人发生尿潴留。针对这种情况 ,我院自 1998年底至 2 0 0 0年初 ,应用心痛定治疗硬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实施硬膜外麻醉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手术病人共 82例 ,其中男 48例 ,女 3 4例 ;年龄最小的 16岁 ,最大的63岁 ,平均年龄 48岁 ;下肢手术病人 68例 ,腹部手术病人 14例。排除不习惯床上排尿及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者[1:2 70 ] 。1.2 方法 将 82例病人随机分为 2…  相似文献   

2.
徐爱玲 《家庭护士》2008,6(1):236-237
尿潴留是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正常情况下人的排尿功能是受于骶髓2~骶髓4的神经中枢,和位于大脑的中枢神经总的控制 ,因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骶神经功能恢复稍慢而出现尿潴留[1].现将我科2005年-2006年预防尿潴留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由于肛门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复杂的生理功能,混合痔常常采用手术治疗。尿潴留是混合痔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达52%[1]。Ringdal等[2]研究发现,39%术后病人不能自行有效排尿,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44%。生理状态下,由于第2骶髓~第4骶髓发出的盆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使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从而引起排尿。尿潴留的发生与病人的心理状况、手术的牵拉和刺激、肛管内敷料填塞过多、  相似文献   

4.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在正常情况下 ,人的排尿功能受骶髓[1] 和大脑中枢的控制 ,骨科一部分病人在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后会出现尿潴留的现象 ,由于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很多 ,所以在对病人尿潴留的护理中应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避免处理不当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现将引起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做以下综述。1 神经性因素1.1 麻醉 骨科大手术较小手术后易发生尿潴留 (均为术前未留置导尿管 ) ,因手术较大 ,暴露范围大 ,需要良好的肌肉松弛 ,如椎管、下肢手术等 ,一般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 ,对会阴部、盆腔骶神经都有麻醉作…  相似文献   

5.
徐爱玲 《全科护理》2008,(3):236-237
尿潴留是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正常情况下人的排尿功能是受于骶髓2~骶髓4的神经中枢,和位于大脑的中枢神经总的控制,因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骶神经功能恢复稍慢而出现尿潴留。现将我科2005年-2006年预防尿潴留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恒  徐静 《护理研究》2012,26(1):70
硬膜外麻醉是当前国内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有着设备简单、应用范围广、对生理干扰小等优点,尤其在基层医院应用广泛.但是硬膜外麻醉也有着各种并发症,尿潴留就是其中之一[1],人的排尿功能是受骶髓2~骶髓4神经中枢和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控制,当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骶神经亦被麻醉且恢复较慢,易出现术后尿潴留[2],临床研究显示,90%以上病人有尿潴留现象.因此,对我科需要实施硬膜外麻醉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电针足三里对腹部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腹部术后 ,病人胃肠道运动从抑制到完全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术后并发腹胀是临床上常见而比较棘手的护理问题 ,如处理不好 ,对胃肠吻合口和腹壁的愈合均有不良影响[1] 。为观察电针足三里对腹部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 ,对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住院期间的 112例腹部术后病人进行了对比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为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病人 112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 5 6例。实验组病人中男 35例 ,女 2 1例 ;年龄 11~ 79岁 ,平均 4 6 9± 17 2岁 ;胃肠手术 30…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 ,可发生多部位栓塞 ,而肺栓塞常危及生命。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 ,而手术应激 ,术后强迫体位 ,输液及各种引流管道的存在常限制病人活动。我们采用术后 6h内被动肢体锻炼 ,效果确定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997~ 2 0 0 0年 ,剖宫产分娩 1 72 2例为对照组 ,年龄 2 3~36岁 ,体重 6 0~ 90kg。初产妇 1 6 1 1例 ,经产妇 1 1 1例。发生DVT 2 1例。其中 ,1 5例曾有下肢输液史 ,左下肢发病 1 7例 ,右下肢 3例 ,双侧同时发生 1例。 2 0 0 1~ 2 0 0 3年 ,剖宫产1 0 1 0例为实验组 ,年龄 2 2~ 3…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4年1月~2005年9月,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252例,其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6例,由于发现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无1例发生肺栓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22~68岁,平均47岁,高血压6例。血栓均发生于右下肢,表现患肢肿胀、疼痛5例,肿胀疼痛不明显1例,6例均经彩超确诊。2护理2.1体位麻醉完全清醒后即改半卧位,虽能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改善呼吸,但可以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引起DVT。而采取半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可改善下肢静脉回流。2.2患肢护理急性期卧床休息,并抬高下肢20°~30°,膝关节屈曲10°~15°,可使髂静脉…  相似文献   

10.
何玉明 《华西医学》2001,16(3):342-342
腰骶丛阻滞麻醉在许多经典麻醉著作中均有介绍 ,但在婴儿麻醉中应用报道较少。本文就我院 1997年至 1998年4月 80例小儿腰骶丛阻滞麻醉的临床资料报导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 1 病人资料 本组 80例臀部及腹股沟以下部位手术患儿、ASAⅠ—Ⅱ级 ,男 6 8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5 8天 ,最大 5岁。 1岁以下 9例 ,1~ 3岁 35例 ,3~ 5岁 36例。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 5 6例 ,臀部手术 5例 ,下肢骨折内固定术 19例。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 5 6例 ,臀部手术 5例 ,下肢骨折内固定术 19例。手术最长时间 3小时 ,最短 40分钟 ,平均 110 +12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TES(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urgery)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使用PTE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其中伴高髂嵴24例,均无中央椎管骨性狭窄及椎间不稳。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住院天数;对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下肢疼痛情况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年,用Macnab法进行疗效评级,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手术时间为(56.3±11.5) min/节段,术中中位透视次数为5(3~14)次,中位出血量为5(2~20) mL,中位住院天数为3(2~4) d,术后平均随访(26.2±2.0)个月。下肢疼痛术前中位VAS评分为9(6~10)分,术后即刻为1(0~3)分,术后2年时为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周有3例患者出现下肢疼痛反跳,均在术后2个月内缓解。术后2年,疗效优良率达98.1%(51/52)。无神经损伤、感染、腹腔脏器损伤、大血管破裂等并发症发生,无患者复发。结论:PTE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包括伴高髂嵴的病例)有效而安全,该术式具有定位简单、穿刺容易、步骤简略、较少透视的特点,学习曲线较短。  相似文献   

12.
隔姜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春香  彭安梅 《现代护理》2003,9(2):160-160
尿潴留 ,中医称之为癃闭 ,是以排尿困难 ,甚则小便不通为主症的一类疾患 ,是临床急症。临床上一般常采用局部热敷、局部按摩、听流水声等方法 ,诱导病人自行排尿 ,但是 ,上述方法效果多不满意 ,因此许多患者最后不得不采用导尿术 ,而导尿无疑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感染的机会。隔姜灸为传统的中医疗法 ,为此 ,我们从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7月采用隔姜灸治疗术后尿潴留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6例患者均来自同济医院住院手术病人 ,均为女性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4 5岁 ,平均年龄 2 4岁 ;手术方式 :以腹部和下腹部为主…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肛肠科腰俞麻醉术后尿潴留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肛肠科腰俞麻醉后尿潴留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常用的处理方法,效果常不理想,最后只能利用导尿措施解决,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尿潴留,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997年5月~2001年5月在本院行肛肠手术腰俞麻醉术后出现尿潴留的病人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患者年龄在25~67岁之间,平均年龄41岁,其中35~50有7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的年龄、职业、性别等均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对照组术后出现尿潴留时予局部热敷、肌注654-2针治疗。针刺组尿潴留后取梁丘、阳陵泉、足三里、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牵引术后病人引起尿潴留的原因与减少导尿机率的护理对策.方法将180例接受腰椎牵引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骶管注射给药后接受腰椎牵引治疗的病人90例为治疗组.未用骶管给药直接牵引整复者为对照组90例,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重、骶管给药与否、牵引方法、牵引时机、排尿时间、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术后女性病人导尿率高于男性病人,且骶管给药向会阴部传感的术后病人较之向腰及下肢部放射者导尿率为高.影响腰椎牵引术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体重、骶管给药传感部位、牵引时机、术后饮食状况.结论女性病人较男性易发生尿潴留,且与骶管给药传感部位有关.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以4~5小时为佳.加强术前宣教及训练床上排尿习惯、术后饮食指导,以降低术后导尿率.  相似文献   

15.
腰椎牵引术后病人尿潴留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宁华英  宁华秀 《现代护理》2003,9(3):183-185
目的 探讨腰椎牵引术后病人引起尿潴留的原因与减少导尿机率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180例接受腰椎牵引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骶管注射给药后接受腰椎牵引治疗的病人90例为治疗组。未用骶管给药直接牵引整复者为对照组90例,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重、骶管给药与否、牵引方法、牵引时机、排尿时间、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术后女性病人导尿率高于男性病人,且骶管给药向会阴部传感的术后病人较之向腰及下肢部放射者导尿率为高。影响腰椎牵引术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体重、骶管给药传感部位、牵引时机、术后饮食状况。结论 女性病人较男性易发生尿潴留,且与骶管给药传感部位有关。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以4—5小时为佳。加强术前宣教及训练床上排尿习惯、术后饮食指导,以降低术后导尿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减少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科住院的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术后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给予术后早期夹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后再启开至术后48h拔管。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及首次排尿平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术后关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20 0 4年 6月 ,我院从一例腰推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出屎肠球菌 ,报道如下 :患者 ,男性 ,6 6岁 ,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2 0 0 4年 5月 7日因腰 4 ,5、腰 5骶 1推间盘突出入住我院骨科。入院后对其进行控制血糖、降血压等对症治疗。 5月 18日骨科为其实施了稚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AF钉内固定手术。术后患者出现尿潴留、大便失禁、AF钉刺激神经根致左踝活动受限。6月 11日行AF钉取出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 ,体温正常 ,伤口敷料干燥 ;6月 19日 ,伤口敷料湿渗 ,查见渗出液自引流口处渗出 ,考虑为脑脊液渗出 ;6月 2 4日 ,患者…  相似文献   

18.
睾丸扭转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泌尿外科急症,易被误诊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急性附睾睾丸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睾丸坏死而影响患者生育能力。我院2003~2005年收治睾丸扭转9例,其中5例病程初期误诊。现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最小3岁,最大20岁,平均15·6岁;病程18小时~20天。3例发作于夜间,2例发作于剧烈活动后。1·2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5例均以睾丸疼痛为首发症状,其中1例反复发作,可自行好转,疼痛消失后睾丸无变化;1例伴有右下腹疼痛,在当地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术后腹部及睾丸疼痛无缓解,术后第7天转…  相似文献   

19.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昱春  童波 《临床医学》2005,25(4):76-76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 matory ileus,EPII)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方法与其它肠梗阻截然不同。以往这种类型肠梗阻往往被人们忽视,为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总结近 5 年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男20例,女15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0 2岁。胆囊手术2例,胃手术 7 例,小肠手术 15 例,阑尾切除术11例。全组均在 5~7 天排气或排便后出现肠梗阻症状。轻度腹胀6 例,重度腹胀 25 例,阵发性腹痛 6 例,轻度腹痛 20例,腹部见肠型9例,有恶心、呕吐 14 例,肠鸣音减弱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杂交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术前做好病情的观察、心理护理及患肢护理;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患肢缺血再灌注的观察及溶栓导管护理和伤口处理。[结果]41例病人均取出血栓,术后留置导管溶栓,2例病人就诊时因足趾严重缺血,经积极取栓手术治疗无效而截肢,但仍在最大程度保留了肢体,其余39例病人采用杂交手术治疗后,下肢动脉均通畅,无残留血栓;其中3例病人在下肢动脉血流重建术后6h~12h出现骨膜室综合征行小腿切开减张术。随访1个月~6个月,其中2例病人足趾末端出现干性坏疽,其余37例病人恢复保住了肢体。[结论]加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杂交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