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肿瘤专科护士化疗防护现状,探索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本院内科组及外科组共88名临床一线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存在防护设施配备不足,护士化疗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接触化疗药物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较差等问题。对化疗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掌握及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肿瘤内科组护士明显优于肿瘤外科组护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健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规程,配备防护设施,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应通过岗前培训,掌握化疗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防护行为,减少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知识、信念和行为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4月15日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在岗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护理人员共2452名,回收有效问卷2204份,参与率为89.89%,有效回收率为100.00%。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知识、信念、行为3个维度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9.41%、88.47%和63.53%。主管护师知识掌握率最高(81.21%),护士掌握率最低(77.79%),不同职称护士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防护行为知识回答正确率最高(67.09%),副主任护师最低(59.27%),不同职称护士防护行为执行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士知识、信念、防护行为回答正确率均最高(81.29%,95.19%,76.02%),妇产科护士知识回答正确率最低(76.89%),其他辅助科室护士信念回答正确率最低(81.41%),儿科护士防护行为回答正确率最低(45.50%),不同专科护士知识、信念、行为知识回答正确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知识和防护行为有待提升,管理者应深入了解相关影响因素,制订更科学、完善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体系,指导临床将职业防护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部分医院导管室护士化疗职业防护现状。方法 2017年7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20余所医院的446名导管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化疗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结果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占79.37%,78.25%的护士具有本科以上学历。47.76%的护士护龄≥21年,45.29%的护士接触化疗药物仅1~5年。在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上,除"规范的化疗药物防护可减少对护士身体的伤害"外的完全知晓率为60.54%外,其他知识的完全知晓率均较低。护士对硬件防护的重视程度较高,尤其是对于防护用品及生物安全柜的赞同率,高达93.94%和84.08%。护士的职业防护行为一般,仅有少数护士(8.30%~14.57%)会坚持配戴护目镜、穿防水防护衣,坚持在生物安全柜中配药、坚持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集中配药。结论导管室护士对化疗药物知识熟悉程度不足;对化疗药物防护态度认真且积极,但防护行为的实际实施率不高。医院应加强培训、安装必要的防护装备、改善导管室护士的工作环境,从而保障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西安市三甲综合医院低年资护士化疗职业防护行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三甲综合医院低年资护士化疗职业防护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402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护士年龄(24.08±3.06)岁;低年资护士化疗职业防护行为得分10~68(48.47±10.60)分;其中年龄、接触化疗药物年限、接触药物时机、科室配备化疗防护设备、每年参加培训次数等共9个因素对低年资护士化疗防护行为有显著影响(P0.01,P0.05)。结论:三甲综合医院低年资护士化疗防护行为一般,受护士年龄、接触化疗药物年限、科室配备化疗防护设备、化疗相关培训等因素影响,因此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低年资护士职业防护行为,从而提高化疗相关职业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珠海市各医院护士使用化疗药物的防护现状,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珠海市7所医院抽取320名接触化疗药物的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问卷调查。结果:医院安全防护现状:护士所在医院无任何化疗药物安全防护指引和操作规程者占46.8%;医院无配制中心者占87.5%,医院岗前培训无化疗药物安全防护内容者占41.2%,未进行过化疗药物安全防护知识年度培训者占70.0%;护士对医院化疗防护工作满意度仅为38.4%。结论:珠海市各医院护士化疗职业安全防护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临床一线年轻护士化疗防护认知现状,探索有效培训及保障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化疗防护认知调查问卷对94名年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年轻护士对化疗防护知识掌握不全、自我防护意识不足、规范操作执行率较差,管理部门存在培训不到位、防护设施配备不全等不足。结论管理者应加强职业防护、重视化疗防护,健全管理制度,通过多模式、多途径的培训方法,提高年轻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帮助年轻护士掌握化疗防护相关知识,规范防护行为,降低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7.
肿瘤科护士化疗职业防护培训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士在医院接受化疗职业防护的培训情况,为医院制定培训内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乌鲁木齐市三所三甲综合医院的肿瘤科110名护士和一所肿瘤专科医院抽取的110名护士进行化疗职业防护培训情况的调查。结果:综合医院岗前培训时间为(0.39±0.12)h,专科医院为(0.50±0.13)h。护士对防护知识学习的来源只有15.91%来自岗前培训,18.18%来自在岗培训。96.82%的护士认为医院应该定期举行化疗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结论:护士化疗职业防护培训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护士对培训的需求,医院应引起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培训的次数和内容,使护士能够按照防护标准做好化疗职业防护,减少化疗药物对护士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护士主导的化疗职业防护联合干预效果,为提高临床护士化疗职业防护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00名接触化疗药物的临床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名。对照组执行临床常规防护;干预组接受护士主导的化疗职业防护联合干预,即以护士需求为导向、开展包括护士长、骨干护士、临床医生、药剂师参与的理论授课、操作培训以及科室经验交流会、护士小组讨论会等联合干预措施。采用自制临床护士职业防护问卷,分析干预前、后护士化疗职业防护状况的改变。结果干预后两组护士化疗职业防护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士化疗职业防护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由(25.14±5.03)、(18.90±4.08)、(46.70±11.39)分提高到(27.20±3.24)、(24.58±2.60)、(52.98±8.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联合干预能提高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化疗职业防护水平,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初期对化疗职业防护的认知现状,为护理教学及临床带教与医院岗前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00名新入职护士进行化疗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仅13%的新入职护士认为学校对化疗药物的介绍及防护知识的传授很重视;37%的新入职护士可以正确指出配置化疗药物时所需的防护设备及用具;大多数新入职护士化疗防护知识知晓率较低,自我防护意识差。结论:新入职护士化疗职业防护知识严重缺乏,学校和医院应引起重视,增加化疗防护课程和岗前培训内容,制定健全的化疗防护制度,使新入职护士能够提高化疗职业防护意识,减少化疗药物对护士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接触抗肿瘤药物对护士职业防护知识、态度、行为及自身健康的影响,为开展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状况个案调查表对418名综合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71.29%的护士接触过抗肿瘤药物,频繁接触和较频繁接触的护士占24.88%,接触抗肿瘤药物4年以上的护士占66.03%;接触抗肿瘤药物频繁程度不同护士职业防护知识、态度、行为及健康状况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抗肿瘤药物年限不同护士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知识、态度、行为及健康状况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士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的培训,规范护士职业防护行为,重视抗肿瘤药物对护士健康的不利影响,将护士的职业危害降至最低,保证其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