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 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9年1月至2011年7月),获得CRP诊断新生儿确诊败血症的文献。采用QUADAS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和RevMan 5.0软件检验各文献间的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其95%C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20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9(95%CI:0.65~0.72)和0.87(95%CI:0.86~0.89),SROC AUC为0.88,Q*指数为0.81。CRP>8 mg·L-1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95%CI:0.82~0.92)和0.86 (95%CI:0.81~0.90),SROC AUC为0.94,Q*指数为0.88;CRP≥8 mg·L-1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4(95%CI:0.47~0.61)和0.81(95%CI:0.76~0.85),SROC AUC为0.80,Q*指数为0.74;两者合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95%CI:0.65~0.74)和0.83(95%CI:0.80~0.86),SROC AUC为0.88,Q*指数为0.82。在纳入文献中标本来源和检测方法的差异等非阈值效应因素是产生异质性的原因。结论 CRP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相似文献   

2.
降钙素原对新生儿脓毒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 图书馆、PubMed、Ovid、Springer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09年10月)中的文献,按照诊断试验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研究背景、设计信息和诊断参数信息)。数据分析采用Meta-DiSc 1.4和SPSS 12.0软件,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对所有研究予以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及其95%CI。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最后进行敏感度分析和不同组间敏感度比较。结果 共检索出相关英文文献446篇,中文文献98篇,其他语种文献21篇。阅读标题和摘要,按照纳入标准,最终获取文献33篇(英文文献18篇,中文文献11篇,其他语种文献4篇),入选新生儿3 599例。3篇文献新生儿出生时检测脐血PCT水平临床诊断早发型脓毒症,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和SROC AUC分别为77.7%、82.8%和0.833 7;8篇文献新生儿出生后至12 h检测血清PCT水平临床诊断早发型脓毒症,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和SROC AUC分别为76.7%、87.1%和0.896 5;4篇文献新生儿出生后12~24 h检测血清PCT水平临床诊断早发型脓毒症,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和 SROC AUC分别为76.6%、88.5%和0.884 4;6篇文献新生儿出生后24~48 h检测血清PCT水平临床诊断早发型脓毒症,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和SROC AUC分别为69.8%、88.2%和0.894 7;15篇文献新生儿出生后≥72 h检测血清PCT水平临床诊断晚发型脓毒症,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和SROC AUC分别为79.0%、92.3%和0.963 2;15篇文献新生儿出生后≥72 h检测血清PCT水平确诊晚发型脓毒症,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和SROC AUC分别为84.5%、80.9%和0.934 5。PCT检测敏感度分析表明,国家、研究人群、疾病严重程度和PCT检测阈值的不同是产生异质性的原因。结论 PCT对新生儿脓毒症诊断效能较高,临床可多应用该诊断指标,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同时临床上需要注意联合PCT和其他诊断指标,进一步提高新生儿脓毒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对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获得PCT对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3年7月,按照QUADAS 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Meta-Disc 1.4 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进行汇总和异质性检验,绘制综合受试者特征曲线(SROC),行敏感性分析和异质性原因分析。使用Stata 12.0软件判断发表偏移并绘制漏斗图。结果 12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中文5篇,英文7篇)。①汇总敏感度0.95(95%CI:0.92~0.97),特异度0.89(95%CI:0.86~0.92),阳性似然比11.09(95%CI:5.73~21.49),阴性似然比0.07(95%CI:0.05~0.11),诊断比值比122.01(95%CI:65.08~228.75),SROC 曲线下面积(AUC)0.977 7,Q*指数0.933。②分别剔除样本量<50文献、中文文献和回顾性研究文献的敏感性分析显示,上述诊断参数的95%CI与原数据有较大重叠。③特异度、阳性似然比的文献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研究地域、PCT检测方法和细菌性脑膜炎诊断标准可能不是异质性产生的原因。④以PCT 5 μg·L-1界值诊断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SROC AUC和Q*指数最大。结论 PCT在鉴别诊断儿童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使用PCT鉴别诊断儿童细菌性脑膜炎仍需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妊娠晚期孕妇和新生儿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的价值,为GBS感染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收集RT-PCR用于妊娠晚期孕妇及生后7 d内新生儿GBS并与细菌培养金标准比较的诊断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5月。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诊断参数,采用Meta 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汇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RT-PCR检测GBS的诊断价值。结果 17篇文献(20项研究)进入Meta分析,其中英文15篇,中文2篇,共纳入研究对象5 660例,5 938个研究标本。1Meta分析结果显示,RT-PCR检测GBS的汇总敏感度为0.92(95%CI:0.90~0.94),特异度为0.94(95%CI:0.93~0.95),阳性似然比为13.81(95%CI:8.80~21.69),阴性似然比为0.11(95%CI:0.06~0.20),SROC AUC为0.972 1,Q*指数为0.923 3。2分别剔除样本量100、中文语种、样本采集时间不明确和靶基因不明的文献行敏感性分析,显示剔除文献后各诊断参数95%CI与原数据基本重叠。3各诊断参数的文献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异质性,亚组分析提示研究对象和靶基因可解释部分异质性来源,样本类型可能不是异质性的来源。结论现有证据显示,RT-PCR检测GBS价值较高,可作为妊娠晚期孕妇和新生儿诊断GBS感染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为参考试验,评价QuantiFERON-TB Gold test(QFT)和T-SPOT.TB两种IFN-γ释放试验诊断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0年3月。全面检索IFN-γ释放试验诊断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文献,按照诊断试验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特征信息(研究背景、设计信息和诊断参数信息)。根据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对纳入文献予以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汇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优势比及其95%CI,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285篇,按照文献纳入标准,最终纳入13篇文献(英文文献12篇和中文文献1篇)。10篇文献报道了QFT试验对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汇总敏感度为0.40(95%CI:0.37~0.44)、汇总特异度为0.87(95%CI:0.85~0.88)、汇总阳性似然比为6.21(95%CI:3.07~12.54)、汇总阴性似然比为0.46(95%CI:0.31~0.68)、汇总诊断优势比为15.58(95%CI:7.47~32.48),SROC AUC为0.8931。4篇文献报道了T-SPOT.TB试验对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汇总敏感度为0.74(95%CI:0.68~0.79)、汇总特异度为0.84(95%CI:0.81~0.87)、汇总阳性似然比为4.66(95%CI:1.27~17.12)、汇总阴性似然比为0.42(95%CI:0.18~0.99)、汇总诊断优势比为13.71(95%CI:3.71~50.72),SROCAUC为0.8306。结论 IFN-γ释放试验适用于进一步鉴别诊断儿童是否处于潜伏结核菌感染,不适合儿童潜伏结核菌感染的筛查。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应用血CK或其同工酶(CK MM)筛查新生儿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临床研究较少,其准确性尚不明确。 目的:系统评价血CK或CK MM筛查新生儿DMD的准确性。 设计:系统评价/Meta分析。 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起始时间均为1975年1月1日,Medline(PubMed)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11 月5日,其他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纳入以血CK或CK MM筛查新生儿DMD的诊断准确性研究。采用QUADAS 2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及临床适用性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应用Stata 15.0和Meta 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诊断比值比(DOR),并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计算AUC和Q指数值。 主要结局指标: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CK筛查DMD纳入11篇文献,共1 351 953例新生儿;敏感度97%(95%CI:88%~99%),特异度100%(95%CI:100%~100%),PLR 1 131(95%CI:370~3 455),NLR 0.01(95%CI:0.00~0.19),DOR 16 476 (95%CI:4 115~65 963),AUC为0.995 4,Q指数为0.974 0;Deeks检验P=0.12,发表偏倚的可能较小。CK MM筛查DMD纳入5篇文献,共156 547例新生儿;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95%CI:100%~100%),PLR 3 925(95%CI: 3 925~3 925),NLR 0.00(95%CI:0.00~0.00),DOR 23 094 (95%CI:5 773~92 384);AUC为0.925 2,Q指数为0.859 4。 结论:应用血CK或CK MM筛查新生儿DMD的准确性高,有助于早期诊断DMD。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粪便钙卫蛋白(FC)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诊断作用。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结合手动检索作为补充,搜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5月。采用QUADAS标准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Meta-Disc 1.4和Stata 15.0软件行Meta分析,包括评价特异度、敏感度、似然比和诊断比值比,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异质性测试,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及Fagan图。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1 719例新生儿。其中,低质量文献4篇,高质量文献2篇,其余均为中等质量。纳入研究间异质性较高,不存在阈值效应及发表偏倚。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FC对NEC诊断的汇总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80(95% CI:0.78~0.82)、0.86(95% CI:0.83~0.89),阴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19(95% CI:0.14~0.26)、4.71(95% CI:3.57~6.23)、29.56(95% CI:17.98~48.61)。S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1,Q*指数为0.8456。Fagan图显示FC不增高时NEC发生概率为13%,FC增高时NEC发生概率提高为86%。Meta回归分析发现异质性来源于其他非协变量因素。结论 FC对NEC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潜力及效能。FC测定可用于NEC的诊断,但应与临床表现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影像学检查[超声、肝胆核素显像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胆道闭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biliary atresia,bile duct atresia”和“胆道闭锁,胆管闭锁”建立的检索式检索英文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起于建库)和中文CBM数据库(起于2000年1月1日),止于2020年4月26日,按胆道闭锁临床实践指南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使用QUADAS-2量表对纳入文献偏倚风险及临床适用性进行评价。提取文献数据,计算诊断参数。结果30篇超声文献进入Meta分析:肝门三角征(24篇文献),敏感度79%(95%CI:68%~86%),特异度97%(95%CI:94%~98%),I2>97%,诊断比值比(DOR)=103(95%CI:52~203),SROC曲线提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7(95%CI:0.95~098),Deeks检测P=0.28,发表偏倚的可能较小;胆囊形态、胆囊大小、胆总管有无和肝动脉直径各有9、12、5和6篇文献,敏感度分别为73%、78%、92%和83%,特异度分别为94%、76%、76%和78%,I2均>70%,DOR分别为42、11、12和17,SROC曲线提示AUC分别为0.94、0.81、0.92和0.87。32篇肝胆核素显像文献进入Meta分析,敏感度98%(95%CI:95%~99%),特异度75%(95%CI:69%~81%),I2>75%,DOR=140(95%CI:50~392),SROC曲线提示AUC为0.93(95%CI:0.91~0.95),Deeks检测P=0.05,发表偏倚的可能较小;按检查前口服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使用99m锝造影剂、肠道内显影和肠道或胆囊显影行亚组分析,各有18、28、18和11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敏感度97%~99%,特异度75%~78%,I2均>75%,DOR分别为239、251、246和109。7篇MRCP文献进入Meta分析,敏感度92%(95%CI:79%~97%),特异度82%(95%CI:63%~92%),I2为75%和83%,DOR=52(95%CI:7~382),SROC曲线提示AUC为0.94(95%CI:0.91~0.96)。结论超声探测到肝门三角征较其他超声特征(胆囊形态、肝动脉直径、胆总管有无和胆囊大小)对诊断胆道闭锁有明确的优势;无论是检查前口服肝酶诱导剂、采用99m锝造影剂、肠道内显影或胆囊显影, 肝胆核素显像对胆道闭锁误诊率仍很高;MRCP对诊断胆道闭锁的结果不稳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定量评估支气管镜介导标本对儿童结核病(TB)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2月,并回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QUADAS-2量表行文献偏倚风险评估。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作为TB诊断的金标准,评估支气管镜介导标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黏膜组织及支气管黏膜刷检)及不同检测方法诊断儿童TB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以胃液作为对照标本。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建立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 (AUC)等。采用Stata 12.0软件绘制Deek′s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14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纳入2 781份(1 082例患儿)的支气管镜介导标本。①14篇文献报道了支气管镜介导所有标本对儿童TB的诊断,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38(95%CI:0.35~0.41)和1.00(95%CI:0.99~1.00);按照标本及检测方法行亚组分析,支气管黏膜组织活检的敏感度为0.51(95%CI:0.40~0.61),特异度为1.00(95%CI:0.81~1.00);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涂片和PCR的敏感度分别为0.36(95%CI:0.32~0.40)、0.21(95%CI:0.15~0.28)和0.58(95%CI:0.46~0.69),特异度分别为1.00(95%CI:0.99~1.00)、1.00(95%CI:0.98~1.00)和1.00(95%CI:0.84~1.00)。②10篇文献报道胃液对儿童TB的诊断,胃液培养敏感度为0.52(95%CI:0.47~0.57),特异度为1.00(95%CI:0.98~1.00);涂片敏感度为0.25(95%CI:0.16~0.36),特异度为1.00(95%CI:0.95~1.00)。③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所有检测方法诊断TB的SROC AUC为0.883 9;胃液所有检测方法诊断TB的SROC AUC为0.873 7。④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涂片和胃液诊断TB文献的Deeks′检验P分别为0.005、0.014和0.147。结论 支气管镜介导的标本对儿童TB的诊断价值是肯定的,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作为最常用的标本采用培养和涂片对TB诊断的敏感度不优于胃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近年来公开报道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胆道闭锁的相关研究做一荟萃分析,初步评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诊断胆道闭锁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检索式对中英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按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使用QUADAS-2量表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提取文献数据,拟合SROC曲线。结果本荟萃分析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32篇,按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数据分析的研究共7项,结果提示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胆道闭锁拟合S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5%CI:0.88~0.93),灵敏度为84%(95%CI:72%~92%),特异度为83%(95%CI:70%~91%)。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胆道闭锁的临床应用前景可观,但目前尚缺乏前瞻性、高质量的临床诊断试验,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其诊断价值尚有待进一步验证。儿童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方法目前尚没有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CYP1A1*2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 Med、OVI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CYP1A1*2A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的相关研究(1999年1月至2015年4月),应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文献相关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英文11篇,中文1篇),包含的总病例数为3 3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YP1A1*2A等位基因模型(OR=1.31,95%CI:1.07~1.61)、显性模型(OR=1.33,95%CI:1.13~1.56)和共显性模型(OR=1.30,95%CI:1.10~1.54)中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相关。基于种族来源的亚组分析结果发现,亚洲人的显性模型(OR=1.57,95%CI:1.19~2.08)和共显性模型(OR=1.61,95%CI:1.20~2.17),以及白种人的等位基因模型(OR=1.31,95%CI:1.04~1.63)和显性模型(OR=1.22,95%CI:1.00~1.49)与增加儿童ALL发生风险相关。结论 CYP1A1*2A多态性可能是儿童ALL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益生菌在降低极低出生体重(VLBW)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ENTRAL)、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3月,查找所有研究预防性使用益生菌对降低VLBW早产儿NE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项研究(4 607例VLBW早产儿),Meta分析发现预防性使用益生菌能显著降低VLBW早产儿NEC的发病率[RR=0.47;95%CI(0.35~0.62);PRR=0.63;95%CI(0.51~0.78),PRR=0.87;95%CI(0.72~1.06);P=0.17]及NEC相关病死率[RR=0.68;95%CI(0.31~1.48),P=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性使用益生菌能降低VLBW早产儿NE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其对早产儿的长期影响仍需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锌与我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生的关系。方法系统收集2000~2015年涉及我国儿童ADHD血清锌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包括ADHD病例2 177例,对照2 900例。Meta分析显示,ADHD组儿童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合并效应值SMD=-1.33,95%CI:-2.22~-0.44,P=0.003)。敏感性分析显示两组在血清锌水平上的差异结果可靠,Egger's检验显示无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儿童血清锌水平的下降可能与ADH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424 名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纳入该研究,其中存活390 例,死亡34 例。收集患儿PCIS 评分系统的相关生理参数及结局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PCIS 评分系统对并发症和结局的分辨力。结果 存活组患儿PCIS 评分明显高于死亡组患儿(P结论 PCIS 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症及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但根据现有评分体系不能充分反映重症手足口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IL-8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患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共140例(败血症组49例,局部感染组91例)为研究对象,非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3 d后血清中IL-6和IL-8水平的差异,分析各指标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价值。结果治疗前败血症组IL-6、IL-8水平均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IL-6和IL-8在局部感染组中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后,败血症组IL-6水平均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局部感染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8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ROC曲线分析显示:当IL-6取32 pg/m L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7.8%、79.6%、81.6%;当IL-8取54 pg/m L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7.6%、63.8%、67.2%;IL-6+IL-8联合诊断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1.4%、86.2%、82.6%。结论 IL-6、IL-8参与炎症反应,且两者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IL-6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价值高于IL-8,且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再发KD的认识。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儿童再发KD与初发时临床特点的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计算各观察指标合并比值比(OR)或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结果 最终纳入9个病例对照研究,KD患儿样本总量为12 059例,其中再发KD患儿206例(男127例,占61.7%;女79例,占38.3%)。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初发时相比,再发时发热时程缩短(WMD=-1.81,95%CI:-2.99~-0.64),手足硬肿率降低(OR=0.46,95%CI:0.26~0.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KD患儿再发时与初发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4,95%CI:0.84~2.14,P=0.22)。结论 目前证据显示再发KD患儿热程更短,手足硬肿率较低;KD再发以男童多见;再发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风险未见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3月.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访至12~24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全身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病死率、生长发育延迟发生率(分别RR=0.73,95%CI:0.61~0.89;RR=0.70,95%CI:0.54~0.93);选择性头部或全身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脑瘫发生率(分别RR= 0.65,95%CI:0.46~0.94;RR=0.67,95%CI:0.52~0.86).1个随访至6~7岁的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亚低温治疗降低了病死率及死亡/严重伤残合并发生率(P<0.05).亚低温治疗组窦性心动过缓、血小板减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增高,而心律失常、低血压、血栓或出血、低血钾、脓毒症、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亚低温治疗HIE患儿随访至12~24月龄时其疗效明显,但其对患儿儿童期的影响尚待深入研究.该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InSure 技术治疗极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失败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InSure 技术治疗的71 例RDS 极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治疗成功组42 例,失败组29 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并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InSure 技术失败率为41%。失败组在出生体重、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率、经阴道分娩率明显低于成功组(PP2、PaO2/FiO2、PaO2/PAO2 均明显低于成功组(P2 较成功组明显增高(POR=22.240、95%CI=2.124~232.901)、PaCO2>54 mm Hg(OR=9.360、95%CI=1.958~44.741)、及PaO2/FiO2OR=6.570、95%CI=1.027~42.003)是InSure 技术治疗RDS 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失败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BPD 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成功组(P结论 InSure技术治疗极早产儿RDS 失败的高危因素包括低出生体重、高PaCO2 及低PaO2/FiO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方法 对31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进行持续主流PetCO2监测,并同时配对检测85例次动脉血血气分析,评估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31例机械通气新生儿PetCO2均值(41±10 mm Hg)低于PaCO2均值(46±11 mm Hg)(Pr=0.92,Pn=48)时,PetCO2和PaCO2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85,Pn=37)时,PetCO2和PaCO2也有显著正相关性(r=0.91,P结论 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中,PetCO2和PaCO2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中国人群心脏转录因子(NKX2.5、GATA4、TBX5、FOG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Google学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重庆维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获取中国人群目标基因SNP与CHD关系的文献。当同一位点研究文献数≥2时,采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将各研究结果合并,计算合并OR及95%CI。若位点只在单篇文献中提及,则提取文献相关数据计算该位点SNP与CHD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GATA4中rs1139244和rs867858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及rs904018的基因型频率在CHD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其余基因位点SNP在CHD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NKX2.5中rs118026695和rs703752、GATA4中rs884662、rs12825、rs12458、rs3203358、rs4841588及TBX5中rs6489956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现有FOG2基因位点的SNP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人群NKX2.5、GATA4、TBX5基因的一些现有位点的SNP与CHD的发生有关;尚未发现FOG2基因现有位点的SNP与CH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