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降低致残率。方法: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在积极的内科治疗稳定病情的基础上,采用以创面清创换药,改善局部血运和促进局部组织生长,或采用整形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结果:52例糖尿病足溃疡创面,除1例因溃疡坏疽创面较深大合并骨髓炎行截肢外,其余均顺利修复。平均随访90.4%,疗效满意率91.5%,出现溃疡复发或有新的皮肤溃疡者8.5%。结论:在全身治疗稳定病情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创面处理和整形外科手术的综合治疗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早期愈合,缩短病程和降低致残率切实可行的方法。重视糖尿病足患者溃疡愈合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部位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42例Wagner分级2~4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取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方法,收集入院首次临床检查资料,留取入院每次清创后足溃疡照片,比较治疗30d内不同部位的足溃疡创面缩小率。结果发生在足背、足踝、足弓、足趾、足前掌及足跟的Wagner分级为2级的溃疡创面缩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在足趾的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缩小率最小,足踝部及足背部溃疡创面缩小率较大。Wagner分级为2、3级的非受压组溃疡创面缩小率显著大于受压组(均P0.01)。结论不同部位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存在差异,治疗糖尿病足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减压措施有利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红花黄色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足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因其治疗效果差,而成为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病程长,愈合慢。据国外报道,糖尿病患者中约15%有不同程度足溃疡,大约1%的糖尿病患者被截肢。我国糖尿病足溃疡及其引起的截肢病人近年来也有增多趋势,糖尿病足病在许多国家已是截肢的首位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首发糖尿病足溃疡患者5年内复发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首次诊断为糖尿病足溃疡出院后5年内患者糖尿病足溃疡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204例糖尿病足患者5年足溃疡复发率39.0%,再次发生足部溃疡距首发时间中位数36个月;再发溃疡的原因自发和外伤各为50.0%。吸烟、糖尿病足溃疡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患者再发溃疡的独立预测因素(RR为1.775~1.930,均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首次发生溃疡后,易再次发生足部溃疡,其中外伤是导致再发溃疡的重要诱因。吸烟、糖尿病足溃疡病程≥2个月、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再发糖尿病足溃疡风险较大,应给予针对性干预,避免再发溃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氢溴酸山莨菪碱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在控制血糖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8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采用氢溴酸山莨菪碱湿敷创面,B组30例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外喷创面,C组20例常规治疗。结果:A组、B组肉芽开始出现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相近,且均快于C组。结论:氢溴酸山莨菪碱可促进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愈合,提高溃疡的治愈率,疗效与表皮生长因子相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点状植皮治疗人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将20例Wagner分级2~4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组溃疡创面持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观察组溃疡创面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点状植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率明显增加(98.39%±1.61%vs 78.80%±1.8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56.40±5.33天vs 74.70±8.55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点状植皮可以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降低了截肢率。  相似文献   

7.
程绣  郗玉芝  张英 《中国美容医学》2013,(19):1987-198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发病率也正逐年增高.在非外伤性足溃疡中占45%~60%[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2].全球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长,而糖尿病足溃疡是最常见的糖尿病足病,愈合困难,住院时间长,花费大,预后差[2].因此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和护理甚为重要.光子治疗仪是利用光化学作用,减少创面渗出和减轻炎症,促进肉芽生长和创面愈合,此方法已广泛用于压疮、烧伤创面、外科切口等方面.我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选择符合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法2~4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4例,予以外科清创,光子治疗仪照射,刃厚皮片游离移植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怀集县人民医院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基层医院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怀集县人民医院住院糖尿病足患者154例,收集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农村糖尿病足患者出院后愈合、死亡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154例糖尿病足患者中愈合121例,愈合率为78.6%;1年、3年、5年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1%、11.0%、11.7%,低蛋白血症(OR=3.467)、高密度脂蛋白(OR=3.478)、溃疡数目(OR=5.182)是影响农村糖尿病足患者溃疡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RR=0.246)、糖尿病肾病(RR=0.209)、溃疡数目(RR=0.226)是影响糖尿病足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高密度脂蛋白是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基层医院糖尿病足患者,预后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其中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肾病、溃疡数目非单发和高密度脂蛋白均显著影响患者预后,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足溃疡愈合,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将9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均进行全身基础治疗,待局部伤口床准备充分,伤口进入重塑期后对照组使用湿性敷料换药;观察组使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创面,外敷碳敷料加压包扎换药。8周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溃疡面积缩小率及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愈合天数较短、创面感染发生率较低且治疗花费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能够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缩短愈合天数及减轻患者换药疼痛。  相似文献   

10.
由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WGDF)主办的第8届世界ISDF(国际糖尿病足研讨会)大会于2019年5月22日-25日在荷兰海牙召开,此次大会颁布了2019《IWGDF糖尿病足预防和治疗指南》。该指南对2015版进行了更新,涉及以下6个章节:预防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减压,足部溃疡和糖尿病患者周围动脉疾病的诊断、预后和管理,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促进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愈合的干预措施及糖尿病足溃疡的分类。该文对该指南进行相关解读,以期为国内糖尿病足研究者提供最前沿信息。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的发生率大约12%-25%[1],足溃疡合并感染是导致下肢截肢的重要因素,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致残及心理和生理创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溃疡的常规治疗包括严格控制血糖、抗感染、足部护理、局部清创换药等.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足溃疡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血管病变,多数糖尿病足患者因为失治或误治,没有很好的控制血糖而发生肢体溃疡、坏死、甚至截肢,恰当的外科治疗可以有效的阻断病情的恶化,减少截肢的发生。我科于2007年9月~2010年收治3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经外科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较高的截肢率和致残率,是临床疑难病。本文报告1 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以供分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述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抑制剂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DPP-4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DPP-4抑制剂能促进溃疡创面愈合,其可能作用机制包括:抑制创面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恢复创面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平衡;促进内皮祖细胞的募集以及血管新生;调节由于慢性创面所致的免疫反应及优化细胞外基质构建。目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DPP-4抑制剂可作为一种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辅助治疗手段。结论 DPP-4抑制剂具有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作用,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及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抑制剂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DPP-4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DPP-4抑制剂能促进溃疡创面愈合,其可能作用机制包括:抑制创面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恢复创面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平衡;促进内皮祖细胞的募集以及血管新生;调节由于慢性创面所致的免疫反应及优化细胞外基质构建。目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DPP-4抑制剂可作为一种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辅助治疗手段。结论 DPP-4抑制剂具有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作用,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及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神经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0例神经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VSD治疗组和普通换药组,比较两组的创面缩小情况、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和治疗费用的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对VSD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应用VSD治疗组创面缩小明显,肉芽组织生长快,治疗费用少.结论 应用VSD治疗神经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相较于普通换药治疗创面愈合快,预后好,花费少,值得临床广泛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是指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1].在西方国家,5% ~ 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溃疡,大约1%糖尿病患者被截肢[2].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血管、神经病变,常易发生感染、足部坏疽等,治疗棘手.传统的清创换药、抗感染等治疗手段存在疗程长、感染不易控制、创面迁延难愈合等弊端,处理不当易导致全足坏疽甚至高位截肢.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科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自体皮片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递增,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最新一项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有2.85亿,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将高达4.39亿[1]。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神经损害、微循环障碍、局部感染等[2],伤口的正常愈合机制遭受破坏,导致糖尿病足溃疡数量迅速上升[3,4],截肢率居高不下。在日本,因糖尿病足引起的截肢率为21.4%[5],在香港则高达30.3%[6]。糖尿病足溃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汤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糖尿病基础治疗联合中医综合外治法加用化浊解毒汤口服,疗程30 d,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30 d后,30例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明显改善(P0.05),创面情况明显改善,创面愈合率82.55%,总有效率93.33%。结论:化浊解毒汤联合中医综合外治方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明确足溃疡与糖尿病患者全因和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9月)和相关网站,收集所有探讨足溃疡与糖尿病患者全因及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关系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在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后,使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或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18 169例糖尿病患者,随访长度8 2133.2人年,随访期间全因死亡事件3 71 6例.足溃疡使糖尿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RR=1.89,95%CI(1.63~2.19),P<0.01]、心肌梗死致死率增加[RR=2.22,95%CI(1.09~4.53),P<0.01].结论 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升高.应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积极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管理,从而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