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橡皮筋牵引法治疗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11月选择性地应用橡皮筋牵引法治疗13例患者.创面部位:手3例,腋窝1例,小腿3例,足6例;其中,掌骨外露1例,肌腱外露1例.创面大小:3.0 Cln×5.0 cm~7.0 em×15.0 cm.均采用橡皮筋牵引法治疗.距皮肤边缘约0.3 cm,以丝线全层缝合打结,将消毒的市售橡皮筋(40%甲醛气体消毒6h),拴在缝合的丝线结上,利用橡皮筋的持续牵引力牵引皮肤.皮肤被延展后,如皮缘能够对合,则直接缝合创缘,不能对合的可在创面缩小、肉芽生长良好后,游离植皮.结果 7例患者创缘对合后,直接缝合,其中包括1例骨外露,1例肌腱外露.6例患者创面缩小,在肉芽生长良好后游离植皮.结论 橡皮筋牵引法在治疗体表皮肤缺损方面,是一种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小腿骨钢板外露并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VSD)在小腿骨折钢板固定术后皮肤或软组织缺损,骨钢板外露并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1例有皮肤或软组织缺损并感染的小腿骨钢板外露患者采用清创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后,在创面上行二期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伤口。结果21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修复,经随访1年以上无感染复发及破溃。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创面污染,是控制感染和治疗骨外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旭  张连民 《现代保健》2012,(17):156-157
目的:探讨创面VSD负压引流技术在创伤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48例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均行急诊彻底清创后应用VSD负压引流,治疗一周左右后行修剪直接缝合或二期植皮、皮瓣修复,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结果:34例患者持续引流一周后创面修剪直接缝合或植皮后创面愈合;8例患者经过二次植皮后创面愈合;6例患者因创伤重合并骨外露经皮瓣修复后创面愈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封闭创面,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肉芽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联合游离植皮术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61例深度烧伤患者分组,VSD治疗组33例手术清创后采用VSD技术封闭创面,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后植皮,采用VSD技术加压植皮区;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换药方法,引流分泌物,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肉芽组织新鲜后植皮,加压包扎植皮区。结果在接受VSD技术治疗的33例中,无一例发生局部及全身过敏反应和异常出血情况。经过一次(7—10d)封闭负压治疗,除2例因创面组织缺损较大,血运欠佳等原因,需再一次清创后继续负压闭式引流外,其余31例病例创面肉芽组织鲜红,其后采用植皮术,效果良好。VSD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至植皮所用时间、疼痛评分、局部治疗费用分别为(8±0.9)d和(14±1.2)d、(5.7±1.6)分和(3.1±1.1)分、(1.5±0.4)万元和(0.6±0.2)万元;植皮成活率、创面细菌培养率分别为6.5%和28.6%、97.0%和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方法简便,易于掌握,能促进烧伤创面肉芽组织生长,降低烧伤创面感染率,可尽快植皮,提高植皮成活,并可减轻患者痛苦。因此,值得在深度创面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负压VSD封闭引流术在四肢创伤应用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创伤科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因四肢创伤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63例病人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急性创伤致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行VSD后一次性植皮全部成活。感染创面并肌腱、骨外露患者经VSD覆盖负压吸引1~3次后感染全部得到控制。一次性植皮后12例全部成活,5例部分存活且无肌腱、骨外露,少部分未成活的小创面经再次植皮后完全消灭创面。结论对于四肢性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及创面感染患者,及时处理后行VSD覆盖负压吸引,一次性游离植皮大部分成活,是临床上治疗四肢创伤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应用组织瓣移植或游离植皮治疗感染性骨外露的效果。方法32例感染性骨外露创面先行清创及高负压封闭引流术5~15d后应用组织瓣移植或游离植皮方法覆盖骨外露创面。结果本组32例创面经高负压封闭引流5~15d后,感染得到控制,除骨外露处无肉芽组织生长外,其骨外露周边软组织缺损处均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细菌培养阴性,再次手术行组织瓣移植或游离植皮全部一次成活。结论高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有效控制或消除感染、减少敷料更换、刺激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为组织瓣移植或游离植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临床上治疗感染性骨外露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
交腿皮瓣移植术适用于因创伤和慢性骨髓炎导致的小腿软组织缺损、骨质外露,以健侧皮肤为供皮区,等待创面长出肉芽,然后游离植皮。我院72例交腿皮瓣移植术,修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术式,总结运用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体会。方法选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3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小为8cm×5cm,最大为26cm×16cm。皮瓣面积最小为10cm×6cm,最大为27cm×16cm。对皮瓣的外形、血液循环和感觉进行观测研究。结果本组35例.皮瓣完全成活32例;2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和皮片移植而愈合;1例完全坏死。35例中随访到26例,外形恢复满意。皮瓣质地柔软,厚度适中,有弹性,有排汗功能。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分辨觉为12-15mm左右。供区植皮对下肢功能无影响。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疗效。方法2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创面先行清创及封闭式负压吸引7~14d后应用组织瓣覆盖骨外露创面。结果24例创面经封闭式负压吸引7~14d感染得到控制,骨外露及周边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细菌培养阴性,再次手术行游离植皮及组织瓣移植全部一次成活。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吸引可以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组织瓣移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吸引(VSD)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疗效.方法 对24例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创面先行清创及VSD治疗,负压维持在40 kPa.结果 24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其中6例仍有明显骨外露者再次行VSD治疗1~2次,均于肉芽组织大致覆盖创面后行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或组织瓣移植修复创面,全部一次成功.随访3个月至2年,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使用VSD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创面污染,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及患者的痛苦,为二期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跟骨髓炎及跟部创面的方法。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对15例跟骨髓炎及跟部皮肤缺损创面应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跟骨骨髓炎8例,跟部创面7例。用隐神经营养学管逆行岛状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13例。皮瓣切取面积4.0cm×6.0cm-8.0cm×10.0cm。结果:术后15例皮瓣12例全部成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2例跟骨骨髓炎未愈合,但皮瓣无坏死,感染,其中1例经抗生素填塞,换药后愈合,1次再次行骨髓炎扩创+冲洗引流后好转。随访:6—18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外形满意,颜色接近正常,患者对皮瓣外形及治疗效果满意。供皮区植皮全部成活,外形满意。结论: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治疗跟骨骨髓炎及跟骨创面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中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6例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7~15d后,行游离植皮术.结果 36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1次引流后创面成活,一期直接游离中厚皮片植皮均取得成功;另3例患者创面血供经再次治疗后以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愈合;1例骨外露者行转移皮瓣愈合.结论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快速控制感染,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筋膜瓣转移后植皮治疗手指皮肤缺损合并肌腱与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手指皮肤缺损合并肌腱与骨外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采取筋膜瓣转移后植皮治疗.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情况.结果:5~7d之后,32例患者中有28例皮瓣均全部成活,供区创面均实现I期愈合;2例术后出现感染,但经局部换药治疗之后痊愈;2例术后2d有淤血、肿胀出现,经消肿、活血、减压以及维持制动等特殊处理之后均全部得以顺利成活.随访半年,全部患者的指端外形均十分美观,且手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将筋膜瓣转移后植皮治疗应用于手指皮肤缺损合并肌腱与骨外露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易于成活、并且能够有效恢复手功能及美观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临床应用于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皮瓣面积为6cm×9cm~7cm×13cm,通过皮下隧道或明道逆行转移皮瓣,修复9例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结果9例皮瓣8例成活,1例皮瓣远端1/4坏死,经换药后二期植皮每合。随访10~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外露或软组织缺损创面均得以满意修复,功能和外形满意。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是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指背动脉筋膜皮瓣修复同指中末节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指背动脉筋膜皮瓣修复同指中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指背动脉筋膜皮瓣修复同指中末节皮肤缺损12例,其中食指8例,中指3例,环指1例;顺行5例,逆行7例;切取面积为1.5cm×1.2cm-3.0cm×2.0cm。结果本组12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18个月。皮瓣修复术后外形满意,并渐恢复了保护性感觉,供区无明显畸形,各指间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应用指背动脉筋膜皮瓣修复同指中末节皮肤缺损,术式操作简单,避免发生指动脉的损伤,疗程短,痛苦少。同指转移随意性强,多指远端同时损伤的修复其优越性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次性负压引流敷料在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愈合及二期游离植皮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5例创伤后一期行清创缝合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吸引术持续吸引坏死及液化组织,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二期游离植皮患者,不采用传统植皮后荷包加压包扎固定,而采用持续恒定负压吸引治疗。7~10天后,拆除负压吸引敷料,游离植皮皮片全部成活。结果:(1)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持续吸引可将坏死及液化组织吸收并可加速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2)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在游离植皮术后可以起到有效加压作用,同时可以去除创面渗出,有效减少创面感染可能性,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廖纪稳  王强  周仲侠 《现代保健》2010,(18):185-186
目的总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手外伤皮肤缺损急诊处理的治疗经验。方法清创后视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方法覆盖创面,手部创口修复不外乎直接缝合、游离植皮、皮瓣转移和缩短残指直接缝合等。结果本组评定优36例,良好21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91.9%。结论严格无菌操作,重视创面清理,掌握适宜的手外科技术,处理方法简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各种创伤所引起的四肢软组织缺损,因处理不及时或失当,均会形成肉芽创面伴骨外露,对此以往常要等局部条件好转后再行植皮等治疗。因等待时间较长,创面暴露,并有炎性分泌物浸泡容易引起骨髓炎,骨坏死。临床处理被动。我们自1989年6月至1996年6月采用注射针头固定转移的肌筋膜皮瓣治疗肉芽创面骨外露2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0~61岁,平均286岁。创面位置:小腿16例,踝关节2例,膝关节1例,足3例,上肢3例。肉芽创面骨外露范围:20~180cm2。手术时间:伤后2周内手术20例,余5例因创面及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指背皮肤缺损用带蒂岛状筋膜瓣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对12例手指背皮肤缺损病人取同手指顺行或逆行的岛状筋膜瓣,将筋膜瓣转位,覆盖裸骨的指背创面,并与周围软组织缝合固定,在其表面植中厚游离皮片,打包固定。筋膜瓣供区皮肤直接原位缝合。结果本组12例病人,13个手指背筋膜瓣,其表面所植皮片完全成活10个筋膜瓣,2例所植皮片边缘少许变黑坏死,经局部换药愈合。1例植皮片大部坏死,择期用指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治愈,供筋膜瓣区皮肤完全愈合。因供筋膜区皮肤切口呈纵S形,故切口愈合后不影响伤指的屈曲。结论带蒂岛状筋膜瓣修复手指背皮肤缺损是可行的,筋膜瓣上游离植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损伤小、安全简单、避免植皮手术的乳腺癌根治术中、术后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结合网状皮片和皮瓣的共同优势,将乳腺癌缺损创面两侧的皮瓣做成网状推进皮瓣,在无张力下相对推进,覆盖创面修复缺损。结果 19例网状推进皮瓣全部成活,避免了植皮手术。网孔起到了引流效果,减少了引流管的数量。切口长分别为1.0cm、1.5cm、2.Ocm左右的网孔,平均分别在9d、12d、16d被新生组织长入填充愈合。网孔越大,皮瓣扩张的面积越大,但网孔愈合时间相对延长。术后皮瓣弹性好,无胸廓紧缩感,术后不影响按时放化疗。结论 网状推进皮瓣是修复乳腺癌术中、术后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可避免植皮手术,适合不同面积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