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性血流感染监测中的临床意义,为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昌平区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血培养的1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29例)和阴性组(158例),血培养采血当日测定PCT、CRP,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血培养阳性组分为革兰阳性菌组(9例)与革兰阴性菌组(20例),并对两亚组患者的PCT、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血培养阳性组PCT水平(中位数5.80ng/mL)明显高于阴性组(中位数0.4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组CRP水平(中位数59.63mg/L)亦明显高于阴性组(中位数28.6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31~0.905),而CRP的AUC为0.664(95%CI:0.554~0.773)。革兰阳性菌组PCT水平(中位数2.45ng/mL)与革兰阴性菌组(中位数7.90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组CRP水平(中位数59.63mg/L)与革兰阴性菌组(中位数53.88mg/L)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CRP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具有参考价值,而PCT较CRP有更高的准确性,故血流感染早期检测PCT能及时、有效地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联合测定外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内毒素对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的脓毒症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ICU血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者152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血流感染组,分别观察患者入科后第1天的外周血PCT、CRP、内毒素和三者联合后的水平在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1)共收集血流感染病例152例,革兰阴性菌共93例(61.18%),以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3例(28.29%),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8.55%);真菌16例(10.53%).(2)对三组患者的炎症指标进行比较,革兰阴性菌组内毒素阳性60例(64.52%),革兰阳性菌及真菌组均未检测到内毒素阳性值.革兰阴性菌PCT为7.760 (3.365,28.585) ng/mL,革兰阳性菌为0.705 (0.265,3.225) ng/mL,真菌为1.245 (0.543,1.998) ng/mL,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RP在革兰阴性菌为(126.01±66.53) mg/L,革兰阳性菌(77.58±54.21) mg/L,真菌(140.14±71.21) mg/L,血流感染真菌组升高更为明显.(3)比较各细菌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诊断效应,区分革兰阳性菌组和真菌组的ROC曲线显示,AUCPCT+CRP=0.791,PCT截点为0.92 ng/mL,CRP截点为68.00 mg/L,敏感性为50%,特异性为95.5%;区分革兰阴性菌组和真菌组的ROC曲线显示:AUCPCT+CRP+LPS=0.947,PCT截点为2.16ng/mL,CRP截点为94.10 mg/L时,内毒素阳性为截点,敏感性为82.8%,特异性为100%;区分革兰阴性菌组和革兰阳性菌组的ROC曲线显示AUCPCT+CRP+LPS=90.2%,PCT截点为2.68 ng/mL,CRP截点为106.5 mg/L,内毒素阳性为截点,敏感性为74.2%,特异性为97.7%.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的血流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早期联合外周血PCT、CRP、内毒素检测,与单一炎症因子相比,可明显提高对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区分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所致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采集的136例血培养阳性病例,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70例(革兰阳性组),革兰阴性菌感染66例(革兰阴性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24h、3d、7d血清PCT、CRP、NEU%水平和血清PCT浓度分布,分析血清PCT、CRP和NEU%鉴别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感染临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入院后24h、3d、7d革兰阴性组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h两组患者的CRP和NE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3d、7d革兰阴性组的血清CRP和NEU%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组PCT浓度在2~10mg/mL、≥10mg/mL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以PCT≥0.5mg/mL、CRP10mg/L和NEU%70%作为临界值时,鉴别诊断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感染的灵敏度分别为78.57%、95.71%和75.71%;特异度分别为87.88%、48.48%和36.36%。以三者同时超过临界值作为诊断标准,灵敏度为98.57%(69/70),特异度为93.94%(62/66)。结论血清PCT、CRP和NEU%水平测定可用于区分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菌感染,特别是PCT≥0.5ng/mL、CRP10mg/L和NEU%70%同时存在时,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可能性极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浆降钙素原(PCT)、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浆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CD64)、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时的水平,探讨这些感染指标在鉴别诊断2种不同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4例患者,按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组(25例)、革兰阴性菌组(89例)和阴性对照组(90例),同时测定各组PCT、CRP、CD64、IL-6和TNF-α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T等感染指标的诊断性能。结果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和阴性对照组PCT平均浓度分别为10.01、5.80和1.06μg/L,3组之间差异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IL-6和TNF-α水平3组之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CD64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但革兰阴性菌组和革兰阳性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CT的Cut-off值为0.41μg/L时,鉴别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5.1%、82.2%,均高于其他4项指标。PCT、CRP、IL-6、TNF-α鉴别革兰阳性菌(≤Cut-off值)和革兰阴性菌(Cut-off值)感染的Cut-off值分别为1.25μg/L、79.34 mg/L、27.4 pg/m L、20.5 pg/m L,此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1、0.625、0.654、0.61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6%、83.1%、88.5%、90.4%,其中PCT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9.7%和72%,阳性预测值也达到了88.6%。结论 PCT可用于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也可以初步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但诊断性能较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血流感染(BSI)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29例血培养阳性BSI患者和23例血培养阴性者,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PCT水平,分析血清PCT检测在BSI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29例血培养阳性BSI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感染69例,占53.49%,革兰阴性菌感染60例,占46.51%。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为2.13(0.57~9.12)ng/mL,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者血清PCT水平[0.24(0.09~1.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为6.02(1.37~20.04)ng/mL,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清PCT临界值为4.32ng/m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为0.779~0.923时,此时血清PCT鉴别BSI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敏感度为82.30%,1-特异度为75.62%。结论血清PCT检测在BSI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早期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BBI),以及与BBI患者病原菌种类之间的相关性,为BBI起始抗感染经验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236例诊断为BBI住院患者根据病原菌种类,分为革兰阳性菌组(80例)和革兰阴性菌组(156例),同期血培养阴性的局部感染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血清PCT水平,同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血清PCT水平诊断BBI的效能,以及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所致BBI的价值。结果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和对照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1.67±0.84)、(8.36±2.38)、(0.17±0.11)pg/mL。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血清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革兰阴性菌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绘制血清PCT诊断BBI,以及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ROC曲线,得到AUC面积为分别为0.849(95%CI为0.783~0.915)和0.731(95%CI为0.622~0.839)。当PCT为2.63ng/mL时,血清PCT水平鉴别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所致的BB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和79.3%。当PCT2.63ng/mL时,由革兰阴性菌导致的BBI的概率是阳性革兰菌的6.68倍。结论血清PCT水平不仅能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BBI,而且还能用来判断病原体的种类,当血清PCT水平高于2.63ng/mL时,革兰阴性菌导致的BBI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急性发热患者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86例急性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菌血症组(n=52)、局部感染组(n=276)和非感染组(n=58)。比较各组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的面积(AUC)评价其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佳临界值及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结果菌血症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血症组CRP和WBC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血症组血清PCT0.5ng/ml的比例明显低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0.5~2.0ng/mL、2.0~10.0ng/mL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和WBC的AUC分别为0.858、0.723、0.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菌血症,血清PCT水平的最佳阳性阈值为0.4ng/mL,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分别为90.4%、64.2%、49.5%、94.5%及0.546。结论在诊断菌血症方面,血清PCT水平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一个快速且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血培养对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ICU病房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所有患者PCT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7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62例,占57.94%(62/107),革兰阳性菌感染者40例,占37.38%(40/107);真菌感染者5例,占4.68%(5/107)。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378,P=0.000)。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检测结果高于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患者,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检测结果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07例感染者中,PCT的阳性率为78.50%(84/107)。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5,P=0.020)。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检测阳性率高于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检测阳性率高于真菌感染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当临界值为3.15 ng/m L时,血清PCT检测用于判断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5,灵敏度为84.0%,特异性为92.0%,阳性预测值为91.0%,阴性预测值为85.0%,阳性拟然比为10.50,阴性拟然比为0.17,约登指数为0.76。结论血清PCT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对ICU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能否提示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为临床早期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某院血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98例,分为革兰阴性菌组与革兰阳性菌组,观察两组间的PCT水平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共分析了98例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其中革兰阴性菌组(n=51)的PCT中位数是20.65ng/ml,革兰阳性菌组(n=47)的PCT中位数是1.30ng/ml,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取PCT 6.10ng/ml作为阈值时,革兰阴性菌区别革兰阳性菌的敏感度为66.7%,特异性为72.3%。结论 PCT结果可以提示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有助于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在血培养结果出来前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早期诊断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选择109例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组,109例其他局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并进行血培养与菌种鉴定,评价PCT联合CRP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PCT、CRP水平和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流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P<0.05)。以0.35ng/mL和10mg/L分别作为PCT和CRP的cut-off值时,二者联合诊断血流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1)。结论 PCT联合CRP检测对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必要时可调低PCT的判断水平,从而提升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菌血症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该院951例同时送检血液培养和PCT检测的标本检测结果,分析PCT水平与血培养结果的关系,同时比较PCT在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之间的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PCT的诊断效能。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T和血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25.4%和9.8%;PCT区分血培养阴性与阳性、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540ng/mL、2.065ng/mL。血培养阴性与阳性组、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组之间PCT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快速排除和诊断血流感染,同时有助于区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所致的感染,为菌血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信息,从而改善和提高菌血症诊断的准确性,避免非必需的抗菌药物治疗,对临床诊疗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降钙素原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细菌感染患者的PCT、C反应蛋白(CRP),并相互比较。结果感染组白细胞(WBC)、PCT、CRP均明显升高(P0.001),而两感染组之间WBC、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组比革兰阳性菌感染组PCT有所升高(P0.05),临床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中的ROC曲线左上方最高点的观察值为5.66μg/L,诊断敏感度79%,特异度65%。结论细菌感染患者PCT升高,比CRP更敏感。且革兰阴性菌感染升高更明显,在临床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为5.66μg/L,这有利于为抗生素的选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检测对于各类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同时进行PCT和CRP检测的新生儿,其中血流感染24例,肺炎27例(肺炎组),并选取排除血流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健康新生儿2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感染性疾病患儿和健康新生儿的PCT和CRP水平。通过诊断试验四格表分别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正常对照组的PCT和CRP水平分别为(0.48±0.01)ng/m L、(1.17±0.09)mg/L,血流感染组分别为(1.51±0.57)ng/m L、(8.98±2.64)mg/L,肺炎组分别为(0.87±0.27)ng/m L、(6.67±1.67)mg/L。后两组的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改变.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细菌感染患者的PCT、C反应蛋白(CRP),并相互比较.结果 感染组白细胞(WBC)、PCT、CRP均明显升高(P<0.001),而两感染组之间WBC、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组比革兰阳性菌感染组PCT有所升高(P<0.05),临床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中的ROC曲线左上方最高点的观察值为5.66μg/L,诊断敏感度79%,特异度65%.结论 细菌感染患者PCT升高,比CRP更敏感.且革兰阴性菌感染升高更明显,在临床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为5.66μg/L,这有利于为抗生素的选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改变.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细菌感染患者的PCT、C反应蛋白(CRP),并相互比较.结果 感染组白细胞(WBC)、PCT、CRP均明显升高(P<0.001),而两感染组之间WBC、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组比革兰阳性菌感染组PCT有所升高(P<0.05),临床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中的ROC曲线左上方最高点的观察值为5.66μg/L,诊断敏感度79%,特异度65%.结论 细菌感染患者PCT升高,比CRP更敏感.且革兰阴性菌感染升高更明显,在临床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为5.66μg/L,这有利于为抗生素的选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绝对数、NEU比率在早期辅助诊断血流感染(BS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中送检血培养并同时检测PCT、CRP和血常规的患者1 835例。按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血培养阳性组和血培养阴性组,比较两组中PCT、CRP、WBC、NEU和NEU比率的水平变化,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血培养阳性患者189例,革兰阴性菌109株(57.7%),革兰阳性菌60株(31.7%),念珠菌20株(10.6%)。血培养阳性组PCT、CRP、WBC、NEU和NUE比率的中位数分别为6.04 ng/mL、90.00 mg/L、10.00×10~9/L、8.22×10~9/L、0.857 1;血培养阴性组PCT、CRP、WBC、NEU和NUE比率的中位数分别为0.31 ng/mL、38.52 mg/L、8.96×10~9/L、6.33×10~9/L、0.769 8。血培养阳性组的各项结果均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P0.05)。革兰阴性细菌组患者血清PCT 9.12(1.57~32.38)ng/mL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细菌组2.62(1.00~12.90)ng/mL(P0.05)和念珠菌组1.40(0.67~12.88)ng/mL(P0.05),且肠杆菌科细菌患者的PCT值11.45(2.20~37.58)ng/mL明显高于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1.93(0.70~13.37)ng/mL(P0.05)。细菌组的CRP 92.17(45.11~151.08)mg/L明显高于念珠菌组56.65(23.32~101.05)mg/L(P0.05),且革兰阳性细菌组CRP 93.93(46.67,147.86)mg/L高于念珠菌组(P0.05)。以血培养阳性为阳性标准绘制ROC曲线,PCT、CRP、WBC、NEU和NUE比率的AUC分别为0.793、0.662、0.555、0.591和0.665(P0.05),对BSI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PCT、CRP和NUE比率的诊断价值最大。结论 PCT、CRP可作为BSI的辅助诊断指标,PCT水平对BSI的早期诊断价值更高。早期检测PCT和CRP可以及时帮助BSI患者判断病原菌类型,及早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水平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联合血培养分析早期感染致病菌类型。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939例接受HSCT的血液病患者参与研究,其中对照组668例,感染组271例。检测患者PCT、CRP、D二聚体水平,评估PCT和CRP在骨髓移植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感染组PCT水平[2.06(0.57,5.72)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19(0.12,0.30) ng/ml](P<0.001); CRP水平[69.56 (23.68, 121.67)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41.02(13.43,93.96)mg/L](P<0.001);D二聚体水平[441(246,873)m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35(183,713.5)mg/ml](P<0.001)。鉴别HSCT后患者是否感染,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7,有临床诊断价值(P<0.05),最佳截断值为0.51 ng/ml;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91,有临床诊断价值(P<0.05),最佳截断值为49.2 mg/L。血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感染94例,革兰阴性菌感染158例,真菌感染19例。PCT水平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中最高[4.57(1.46,10.77)ng/ml],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0.65(0.29,1.32)ng/ml]和真菌感染患者[2.10(1.57,2.88)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PCT水平为1.63 ng/ml是鉴别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最佳截断值。结论血清PCT能很好区分HSCT术后患者是否感染及感染菌群类型,对患者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肝素结合蛋白(HBP)在血流感染及其感染严重程度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确诊为血流感染并血培养为阳性的患者57例(血流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名(对照组)和非细菌感染患者50例(非细菌感染组)作为对照,测定各组的HBP、PCT水平,比较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者的PCT和HBP水平,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比较各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检测指标对血流感染的检测效能;对血流感染者进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段,采用SNK和单因素多项Logistic回归比较SOFA评分和PCT、HBP的关系。结果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中的PCT和HBP平均水平分别是6.8(4.2~15.6)ng/mL和(105.3±51.8)ng/mL,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中的PCT和HBP平均水平是6.2(4.5~7.8)ng/mL和(168.1±79.2)ng/mL。PCT和HBP对诊断血流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91.2%、73.7%,特异性分别为94.0%、88.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3、0.880,SOFA评分19~24分和13~18分的患者PCT结果高于1~6分和7~12分的患者,但19~24分和13~18分的患者PC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P结果随着评分升高血清水平也升高。结论 PCT比HBP在诊断血流感染方面具有优势,但HBP能更好地显示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30);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BP、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病原菌培养检出革兰阳性菌感染34例,占75.6%,革兰阴性菌感染11例,占24.4%。观察组患者血清HBP、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HBP、PCT水平也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PCT、CRP对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5、0.890、0.871,灵敏度为86.7%、88.9%、62.2%,特异度为93.3%、73.3%、93.3%。HBP对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PCT和CRP,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最佳临界值为HBP27.52μg/L,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61.8%。结论血清HBP、PCT和CRP可作为诊断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细菌感染的重要检测指标,其中HBP对鉴别革兰阴性菌感染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住院患者的血培养及血清PCT和CRP水平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比较血培养结果与PCT及CRP水平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比较PCT及CRP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PCT水平分别为3.26(0.83-12.00)μg/L,0.31(0.21-0.43)μg/L(P0.000)。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CRP水平为77.52(24.92-129.58)mg/L,31.84(11.79-45.05)mg/L(P0.004)。PCT和CRP对血流感染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72μg/L和57.08mg/L,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和0.75。血培养革兰阴性细菌组与阳性细菌组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P和PCT均可作为血流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指标,且PCT诊断血流感染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CRP。PCT对革兰阴性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阳性细菌血流感染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