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COPD患者11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7)和干预组(n=60)。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干预组给予为期3个月的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1周,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比较,除出院后1个月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的比较中,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和自我管理技能维度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知识水平维度在出院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干预能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循证实践在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70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6个月的延续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以循证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对照组按目前院内的随访方案接受延续护理。结果: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3个维度以及总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循证为基础的延续护理能提高PCI术后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204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电话随访。干预组基于微信平台针对疾病认知、术后康复指导、家庭保健3大主题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比同期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高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实施PCI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7),观察组通过追踪随访,用电话和家访的方式施以延续护理,以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袁与健康行为量表,评价出院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1年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及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明显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从而形成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模式对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期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感、健康状态、遵医行为、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出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健康状态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健康状态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健康状态得分均高于出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PCI术后患者15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编号,奇数为干预组和偶数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6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和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在出院3个月、6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时间影响呈上升趋势。结论: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服药依从性,有益于疾病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互联网+随访管理系统促进区域性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接受常规术后康复+随访管理系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同期40例采用常规术后康复联合互联网+随访管理系统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评分(HHS)和自我管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评分,比较干预3个月结束时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3个月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个月时,两组HHS评分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个月时,两组ESCA评分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结束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随访管理系统可促进区域性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危险因素控制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影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首次接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住院护理、出院指导及电话随访,干预组实施由延续护理干预小组成员主导的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干预,使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分别于入组时、干预结束时、干预后6个月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干预结束时通过测量相关指标分析评价两组患者吸烟、饮酒、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控制状况,并于随访终点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再发生率。结果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各维度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指标控制方面,干预结束时后两组进行比较,除体重指数及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PCI术后患者的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是PCI术后一种有效的延续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出院延续护理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自我护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出院后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自我护理行为测定量表(SCBS)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肝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LC)(V2.0)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ESCA、SCBC总分及各分项评分明显高于出院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QOL-LC评分及各分项评分明显优于出院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自我护理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580-4582
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膜透析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院外延续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过渡期护理干预的方式。两组出院6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比较,组间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6个月后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采用过渡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估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的老年骨折术后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延续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并将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估系统应用于此护理中。比较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后肢体功能恢复、术后复发症情况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随访3个月后,延续组患者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骨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7.14%显著优于对照组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均有提升,延续组护理干预后的ESCA评分比对照组提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可促进老年骨折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术后并发症情况,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药物治疗依从性效果。方法将160例老年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实验组(81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常规药物治疗,6个月电话随访1次;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12个月内,根据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原因,实施电话随访,共8次(如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服药依从性欠佳则随时予增加随访次数)。比较出院后12个月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再住院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群的微课教育及随访在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便提高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的质量。方法组建延续护理小组,制订延续护理方案,将本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微课教育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2周后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再次门急诊率和再入院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2周后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再次门急诊率和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群的微课教育及随访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再次门急诊率和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PCI)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8月在我院行PCI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观察组采取品管圈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6个月、出院12个月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2个月时的服药依从性、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生存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生存质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12个月时生存质量、服药依从性、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患者更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遵医行为,减少心脏不良事件事件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12个月、18个月治疗依从性、血糖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12个月治疗依从性中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自我管理及血糖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18个月治疗依从性、血糖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达到远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首次确诊冠心病行PCI术的患者105例,出院后随访,最终完成随访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试验组实行同伴教育+常规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并分别于出院前及出院后3,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及资料收集。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6个月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得分较出院前均有提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6个月血糖、血压、体重指数和腰围显著低于出院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两组出院前后均有所降低,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助于激发与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动机及自我效能,达到患者作出行为改变,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疾病带来的个人负担、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健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促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2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等同知情原则分为观察组77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建立患者自我管理手册、进行家庭访视、电话随访;对照组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时按常规方法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自制问卷评价与比较2个月、5个月时患者的自护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适度活动、饮食控制、吸烟饮酒减少、监测体重、血压管理等自我管理能力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促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后出院的肝硬化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1~4个月通过电话随访开展肝硬化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对主要亲属陪护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情况。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不进行主动的电话干预。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2组患者出院时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4个月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患互动宣教模式对2型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自我管理及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随访,干预组给予院外延续护患互动宣教模式。比较两组住院和出院2年后自我管理能力、血糖值及糖尿病足患病率。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总体行为、用药管理、足部护理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延续护患互动宣教对2型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自我管理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应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对出院后居家老年卧床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卧床患者按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由外展小组评估患者并制订家庭康复护理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实验组按照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方法,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管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出院后6个月、1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环境领域、社会领域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方法对老年卧床患者实施出院家庭康复管理,能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