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HMG—HCG捉排卵治疗席汉氏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年12月至1994年5月应用hMG-hCG治疗3例席汉氏综合征患者。共8个治疗周期,均促排卵成功,1例妊娠。1个治疗周期发生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果提示在hMG治疗前应给予雌-孕激素替代治疗3个周期以上;诱发排卵成败的关键是选择最佳的时机使用hCG;排卵后应继续使用小剂量hCG或孕酮维持黄体功能;同时应重视OHSS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hMG/hCG治疗无排卵性不孕12例报告青海省人民医院妇科杨于恒,卓玛,徐明珍排卵障碍占女性不孕病因的20%左右。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简称hMG)是目前最有效的促进排卵药之一,1984年,国内首例hMG促排卵治疗成功 ̄[1],以后各地相继报道。我科于...  相似文献   

3.
3例下丘脑闭经(HA)妇女及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采用脉冲式静脉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诱导排卵,在LH—RH治疗后10天左右加用小剂量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3例HA病人的3个治疗周期均排卵,其中1例妊娠并足月分娩一男孩。另一周期未加hMG亦排卵。2例PCOS病人经4个周期治疗均失败。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LH—RH与小剂量hMG联合疗法对恢复下丘脑闭经妇女的生殖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肌注免疫球蛋白(IMIG)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412例的常规检查,筛查出不明以复自然流产198例,对再次妊娠的163例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103例,给予IMIG和hCG治疗;hCG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hCG治疗;黄体酮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黄体酮治疗。结果 IMIG和HCG治疗已分娩96例,妊娠近足月2例,妊娠成功率为95.1%;HCG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HMG/HCG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12例,均为原发不孕、继发闭经3例,月经稀发7例;其中颅咽管瘤1例,PCOS3例,其它下丘脑、脑垂体功能紊乱8例。单用HMG/HCG6例,平均每周期用22支,与克罗米酚等联用6例,平均9.5支。结果总排卵率91.67%;妊娠率25%,单用组排卵率83.33%,妊娠率16.67%;联用组排卵经100%,妊娠率33.33%,提示联用的排卵率及妊娠率优于单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经阴道配子输卵管移植治疗非输卵管性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性少弱精症、不明原因不孕等)的效果。方法对引例(对个周期)不孕症患者分别采用(1)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hCG(7个周期):(2)卵泡刺激素(FSH)/hMG/hCG(2)个周期);(3)短方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hMG/hCG(2个周期);(4)长方案GnRH-a/FSH/hMGhCG(12个周期)进行超促排卵。阴道超声下取卵,经阴道向输卵管内插管注人卵母细胞和精子,用hCG或黄体酮维持黄体功能。结果平均每周期植人卵子数为(3.3±2.1)个(1~8个);5例妊娠,周期妊娠率为引7%.其中宫内妊娠4例,输卵管妊娠1例。2例胚胎停止发育,2例继续妊娠已达30~34周。结论经阴道配子输卵管移植是一种操作较简单而有效的助孕技术,与经腹腔镜配子输卵管移植相比,价格低廉,无需麻醉,可用于治疗输卵管正常的多种不孕症。  相似文献   

7.
报道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用克罗米酚(clomiphene citrate,CC)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长期脱敏方案。达到垂体抑制后联合用hM-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3例患者各治疗1周期、2例妊娠、1例继续治疗。结果表明:对传统的hMG促排卵疗法无效的PCOS患者  相似文献   

8.
供卵治疗卵巢早衰妊娠成功(附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我国首例卵巢早衰患者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和供卵获得妊娠成功。供者采用GnRHa/HMG/hCG控制的超排卵方案。受者使用类固醇激素替代治疗(SCRT)方案,促使子宫具备胚胎植入的条件,并与供者排卵周期同步。受者于月经周期第17天接受经体外受精移植的胚胎5个。移植后14天妊娠试验阳性,采用外源性激素维持妊娠直至孕14周,于1994年1月14日分娩正常的足月活男婴。本文对卵巢早衰的发病、病因、激  相似文献   

9.
血清孕酮及hCG水平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元华  王江 《北京医学》1997,19(6):345-347
为探讨血清孕酮(P)及hCG水平对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结果的影响,对48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药物治疗前血清P及hCG水平进行了放射免疫测定,并以hCG日增倍数(hCG1/DT)反映hCG增长率。结果:治疗成功组血清P水平及hCG1/DT明显低于失败组。P≤30nmol/L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P〉30nmol/L者,以P≤30nmol/L预测治疗结果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3.1%及81.8%,阳性及阴性  相似文献   

10.
国产GnRH—a联合HMG治疗克罗米芬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诱导排卵中的作用。方法 对8例用克罗米芬无反应的PCOS患者,采用国产GnRH-a长期脱敏方案,达到垂体抑制后联合用国产HMG-HCG促排卵,共治疗17个周期。结果 14个周期排卵(排卵率为82.4%),6例妊娠(周期妊娠率35.3%,累计妊娠率75.0%),5例足月活产(4例单胎,1例双胎),1例流产。1个周期出现重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我国首例卵巢早衰患者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和供卵获得妊娠成功。供者采用GnRH-a/HMG/hCG控制的超排卵方案。受者使用类固醇激素替代治疗(SCRT)方案,促使子宫具备胚胎植入的条件,并与供者排卵周期同步。受者于月经周期第17天接受经体外受精移植的胚胎5个。移植后14天妊娠试验阳性,采用外源性激素维持妊娠直至孕14周,于1994年1月14日分娩正常的足月活男婴。本文对卵巢早衰的发病、病因、激素替代治疗,供卵的指征及成功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应用hMG/HCG超促排卵治疗不孕症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国闪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本伍绒促性素的超促排卵作用,50例病人90个周期接受hMG/HCG超排卵治疗,自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肌注hMG75u,用B超,宫颈粘液评分及血雌激素,孕激素监测排卵,当优势卵泡平均直径≥18mm时,停用hMG,肌肌注5000U促排卵。结果显示:hMG/HCG促排卵治疗排卵率为91.0%,妊娠率为24.0%,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为44.0%。  相似文献   

13.
诱发超排卵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预测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诱发超排卵条件下进行16例配子输卵管内移植(GIFT),共发生5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OHSS及重度OHSS发生率分别为31.3%(5/16)及6.3%(1/16)。结果提示:OHSS的发生主要与hMG、hCG用量尤其是黄体期hCG用量有密切关系,注射hCG前血E2水平≥1500ng/L及卵泡数≥10个为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妊娠可以促进或加重OHSS;通过连续阴道B超监测卵泡生长;  相似文献   

14.
对16例不孕症妇女,以氯蒂酚(CC)、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超排卵,以阴道B超及尿LH酶标法测定来监则卵泡发育和成熟,在空镜下进行采卵和配子输卵管内移植(GIFT)共16个周期。结果共有7例临床妊娠(6例单胎,1例3胞胎)其中5例足月妊娠,分娩5个健康和,1例单胎妊娠早期流产,1例3胞胎晚期注产。每个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3.8%(7/16)。足月产率为31.3%(5/  相似文献   

15.
血清hCG水平与输卵管妊娠破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已广泛用于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为进一步了解血清hCG水平与输卵管妊娠破裂的关系,我们对7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前血清hCG水平进行分析,以提高输卵管妊娠破裂前早期诊断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1月~1998年12月,经手术或(和)腹腔镜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输卵管妊娠患者77例。由本院放射免疫实验室常规测定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前血清hCG水平。将hCG≥5000IU/L者划为A组(30例),hCG<5000IU/L者划为B组(47例)。比较两组的输卵管状态…  相似文献   

16.
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以达到最低限度的外科干预和药物不良反应,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宫腔注射氨甲喋呤(MTX),以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评价治疗效果,β-HCG下降至正常值(<3.1ng/ml)为治愈。结果16例中输卵管妊娠15例,宫角妊娠1例,均为未破裂型。治疗后72h血清β-HCG水平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33),治愈15例(93.7%),失败1例(6.3%)。住院天数4~22d,平均11.5d。结论对患者无损伤,药物不良反应小,方法简便。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以及宫角妊娠当血清β-HCG≤10ng/ml时可选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以达到最低限度的外科干预和药物不良反应,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宫腔注射氨甲喋呤异位妊娠以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评价治疗效果,β-HCG下降至正常值为治愈,结果 16例中输卵管妊娠15例,有宫角妊娠1例,均为未破裂型。治疗后72h血清β-HCG水平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治愈15例(93.7%),失败1例(6.3%)。住院天数4-22d,平均11.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学英 《中原医刊》2001,28(7):28-29
异位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常见妇科疾病,近年来,国内外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1],对异位妊娠的保护性药物治疗,常用氨甲喋呤(MTX),其效果确切,但其毒性反应较大。据文献报道[2],米非司酮可用于治疗输卵管妊娠,药物副作用小,效果满意。我们自1996年12月开始试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自1996年12月到1999年12月确诊异位妊娠35例。每例诊断均根据病史、妇科检查、血β-hCG及B超检查,其中血β-hCG采用放射免疫法…  相似文献   

19.
探讨用中药及MTX配伍中药治疗条件适宜的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单纯口服中药及MTX配伍中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49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纯中药治疗血β-hCG<10μg·L-1、MTX配伍中药治疗血β-hCG>10μg·L-1的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或流产型治愈率为93.9%。结论对条件适宜的输卵管妊娠可采用单纯中药或MTX配伍中药治疗;MTX配伍中药治疗可减少MTX的剂量和疗程,且可减轻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临床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对44例超促排卵周期中不孕患者年龄、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使用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卵泡大小及数目、有无妊娠等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关系做一分析。结果发现年轻患者,hCG注射日卵泡数目≥13个,中、小卵泡数≥10个时,OHSS发生率明显上升。妊娠,特别是多胎妊娠,常常促进OHSS发生,或加重其症状。HMC治疗剂量与发生OHSS剂量有交叉,因而即使HMG用量少的患者,也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