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宫外孕患者,本次实验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6年7月—2019年7月,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联合诊断组与单一诊断组,其中联合诊断组患者40例,单一诊断组患者40例,联合诊断组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进行诊断,单一诊断组患者则采用了单一的腹部超声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联合诊断组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检出率优于单一诊断组患者,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明显,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诊断效果优秀,可以弥补单一诊断手段的不足之处,可以在临床诊断当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经CT诊断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8例和眼眶神经鞘瘤患者45例,经MRI诊断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41例和眼眶神经鞘瘤患者3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肿瘤鉴别诊断,主要分为定性诊断符合和定位诊断符合,定性诊断符合是影像学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定位诊断符合是影像学诊断与手术定位结果一致。分别计算CT、MRI的定性、定位诊断符合率。结果 CT诊断的38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定性诊断正确的31例,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1.58%;定位诊断正确33例,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6.84%。CT诊断的45例眼眶神经鞘瘤患者定性诊断正确的39例,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6.67%;定位诊断正确37例,定位诊断符合率82.22%。MRI诊断的41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定性诊断正确的38例,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2.68%;定位诊断正确39例,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5.12%。MRI诊断的39例眼眶神经鞘瘤患者定性诊断正确的36例,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2.31%;定位诊断正确的37例,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4.87%。CT、MRI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符合率和定位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MRI诊断眼眶神经鞘瘤的定性符合率和定位符合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和眼眶神经鞘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者的定性、定位诊断符合率均很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为提高诊断正确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经胃镜诊断为CAG的患者200例,对比分析胃镜下直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胃镜直视下诊断为CAG的200例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CAG的患者为134例,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7.0%(134/200);另63例为肠上皮化生,占31.5%,25例为异型增生,占12.5%;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有两种CAG典型表现者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显著升高。结论胃镜检查对CAG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但病理学诊断仍然是CAG诊断的金标准,尤其是胃镜下未能观察到典型的病变时,应联合病理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527-1528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6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诊断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患者选择CT诊断,对照组26例患者选择X线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观察组患者中有33例诊断准确,3例诊断失误,诊断准确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有19例诊断准确,7例诊断失误,诊断准确率为73.08%。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采用CT诊断,诊断的准确率高,可针对诊断结果为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因误诊、漏诊而造成的病情延误。  相似文献   

5.
罗艳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2014-2015
对325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325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相比较,总的诊断符合率为95.69%。其中异位妊娠218例,诊断符合率98.62%;卵巢黄体破裂22例,诊断符合率90.91%;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9例,诊断符合率77.78%;卵巢囊肿蒂扭转15例,诊断符合率66.67%;急性盆腔炎32例,诊断符合率93.75%;宫腔积血29例,诊断符合率100%。超声诊断准确率高,有易操作、可重复等优点,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邓芳 《临床医学》2011,31(5):92-9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意义及其诊断优势。方法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36例,总结分析其超声诊断临床特点。结果 36例超声诊断确诊后行手术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行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31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1%。超声误诊5例,误诊率为13.9%。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具有准确的应用价值和诊断优势,是诊断子宫肌瘤一种良好的检查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624-2625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60例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经阴道超声诊断、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诊断,对比分析上述三种诊断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及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的诊断准确率和不同妊娠类型的诊断鉴别结果符合率均显著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P0.05);经阴道超声诊断与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断和鉴别均可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经阴道超声诊断、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方法,其中经阴道超声诊断及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严赛科 《临床医学》2014,34(10):60-61
目的比较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52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甲组患者26例经腹部超声诊断,乙组患者26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方法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其中可见患者的卵巢卵泡数显著多于经腹部超声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部超声诊断较难准确诊断〈5 mm的小卵泡。这两种诊断方法所诊断的卵巢体积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测诊断,可见多囊改变检出率与卵巢髓质回声异常显著优于腹部超声诊断,便于准确诊断患者病症,并对患者施行有效治疗,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CT与MRI技术诊断鼻咽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入的诊断鼻咽癌患者10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CT技术诊断,观察组采用MRI技术诊断。比较两组患者咽喉部影像学诊断结果、颅底部影像学诊断结果及诊断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断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发现在鼻咽癌诊断中应用CT联合MRI技术,其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极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甲状腺结节运用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结节患者68例,均接受常规超声诊断和弹性成像诊断,对比单一诊断和联合诊断的结果。结果甲状腺结节共检出75个,其中恶性30个,良性45个,使用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61.33%,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为76.00%,联合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92.00%,联合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诊断,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甲状腺结节采用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极高,其诊断数据能更好的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IOTA简单规则与Caruso评分及两项诊断方式联合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接收到的500例卵巢囊肿患者,由两名不知情患者病理结果情况下,利用IOTA简单规则与Caruso评分及两种诊断方法联合方式对患者囊肿的良恶性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诊断方式符合率。结果:IOTA简单规则良性诊断符合率93.1%,恶性诊断符合率93.3%,Caruso评分良性诊断符合率92.3%,恶性诊断符合率92%,两项联合诊断良性诊断符合率98.6%,恶性诊断符合率97.3%。三种诊断结果符合率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两项联合诊断符合率最有优异。结论:IOTA简单规则与Caruso评分及两项诊断方式联合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效果均较为显著,其中,两项诊断方式联合诊断效果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30-3431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采取X线诊断、CT诊断及X线联合CT诊断进行临床影像学检查,对比三种方法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X线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0.75%,CT诊断临床符合率为82.08%,X线联合CT诊断符合率为100.00%,X线联合CT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独X线诊断与CT诊断,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率均较高,而CT诊断符合率相对高于X线诊断,将两种临床诊断方法联合使用准确率更高,具有极高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在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经手术解剖病理证实其胎儿为先天性心脏病的4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给予了常规诊断与超声影像诊断,并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诊断组与超声诊断组,对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超声影像在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实际临床价值。结果:超声诊断组的检出率95%明显高于常规诊断组的75%检出率,超声诊断组的漏诊率5%明显低于常规诊断组的20%漏诊率,超声诊断组的误诊率0明显低于常规诊断组的5%误诊率;说明超声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超声诊断组能够对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准确的分型,常规诊断组不能做到准确分型,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影像诊断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高,能够为医师提供更清晰的影像便于鉴定,有效避免了漏诊及误诊的发生,在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面对就诊的病人 ,为获得疾病的诊断 ,通常需要采用大量的诊断性试验 ,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这些临床诊断信息进行判断 ,使得临床医师常常感叹诊断过程本身的复杂和费时。实际上对临床诊断试验的使用和解释有一些基本原则 ,如果临床医师熟悉这些原则 ,有选择地使用诊断性试验 ,往往能简化诊断的过程 ,并获得对诊断性试验结果的合理解释 ,这些原则就是下面要讨论的内容。本文所讨论的诊断性试验的原则不仅仅限于实验室诊断 ,也适于影像学诊断和根据病史、查体所获得的临床信息而作的临床诊断。1 诊断性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诊断性试验的结…  相似文献   

15.
评价腮腺肿块手术中冷冻切片诊断的临床意义,回顾分析我科284例腮腺肿块术前临床诊断和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情况,其中良性病变术前临床诊断正确率为55.9%,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为94.5%,恶性病变术前诊断正确率为6.6%,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为73.3%。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术前临床诊断,有助于临床医师术中及时了解肿块的病理性质,本文分析讨论术中冷冻切片错误诊断、延迟诊断的原因。强调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研究病理诊断与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疑似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5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并将胃镜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确定胃镜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慢性胃炎诊断中,胃镜检查确诊54例,病理诊断确诊42例,两种诊断方法数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中,胃镜诊断共检出1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占据29.6%,并未发现单纯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所有患者中42例病理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有9例,占据21.4%,发现单纯性慢性浅表性胃炎15例,占据35.7%。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胃镜检查诊断和病理诊断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提高诊断准确率,还需将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34-3435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常规超声诊断及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诊断,并分别作为弹性成像组、常规组及联合组,诊断结束后,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三组的良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结果弹性成像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8.18%,常规超声诊断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7.14%、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2.73%,联合诊断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7.14%、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6.36%,联合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弹性成像组和常规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在一定程度上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诊断价值,但为了进一步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可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过程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18.
评价腮腺肿块手术中冷冻切片诊断的临床意义。回顾分析我科284例腮腺肿块术前临床诊断和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情况,其中良性病变术前临床诊断正确率为55.9%,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为94.5%;恶性病变术前诊断正确率为6.6%。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为73.3%。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明显高手术前临床诊断,有助于临床医师术中及时了解肿块的病理性质。本文分析讨论术中冷冻切片错误诊断、延迟诊断的原因,强调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梁泳毅 《妇幼护理》2022,2(12):2785-2788
目的 探讨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采取 CT 和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我院收 治的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 88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分别采取 CT 和磁共振成像诊断,以脑脊液检查结果作为金指标,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联合诊断与单一诊断的准确率和满意度。结果 CT 诊断准确率为 88.64%,MRI 诊断准确率为 92.05%,两者 联合诊断准确率为 98.86%,MRI 诊断准确率大于 CT 诊断,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 CT 诊断和 MRI 诊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与脑脊液检查准确率差异不大(P>0.05)。两种诊 断方式满意度均非常高,但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采取 CT 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可以很好的检出 疾病,其中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准确率更高,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更高,均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刘中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269-2271
临床病理学诊断是医疗诊断的中心环节,其准确度直接关系着治疗水平。临床上把病理学诊断作为确定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和预测疾病结局的依据。通常称病理医生是"临床诊断的法官",病理学诊断作为一级诊断,被誉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1]。但常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