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低气腹压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8月,对100例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51例低气腹压(6~8 mm Hg),49例常规气腹压(15 mm Hg)。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100例老年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无中转开腹。低压组手术时间(46.6±20.7)min与常规压组(42.7±22.3)min差异无显著性(t=0.907,P=0.367);低压组术中出血量(52.5±25.3)ml与常规压组(42.1±30.3)ml差异无显著性(t=1.867,P=0.065);低压组住院时间(4.9±2.6)d与常规压组(4.5±2.3)d差异无显著性(t=0.765,P=0.446);低压组术后并发症9例,与常规压组8例差异无显著性(χ2=0.031,P=0.860)。结论选择低压气腹对非高危病人是可行的,对高危病人是必要的,进行低气腹压LC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壁悬吊式非气腹装置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非气腹(n=37)与CO2气腹(n=38)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即时动脉血气分析、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血ACTH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气腹组手术时间(34.2±7.7)min显著短于非气腹组(46.7±16.8)min(t=-4.160,P=0.000),气腹组术中出血量(10.4±2.0)ml显著少于非气腹组(14.8±7.2)ml(t=-3.627,P=0.000)。术后即时动脉血气分析、术后住院时间[气腹组为(3.7±0.7)d,非气腹组为(3.9±1.2)d,t=0.884,P=0.379)]和术后第1天ACTH(气腹组中位数为5.66pmol/L,非气腹组中位数为5.48pmol/L,Z=0.748,P=0.4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非气腹组37例中有20例出现了右季肋部皮下气肿,气腹组无此并发症出现。结论腹壁悬吊式非气腹装置安全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好,并可避免气腹手术的相关并发症,拓宽了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具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低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为近期未发作的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不超过72h,BMI指数〉25的136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CO2气腹组(n=60,对照组)和低压辅助组(n=76,实验组)。结果:1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100%,无血管损伤、脏器穿孔、胆道损伤、胆漏等并发症发生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效果与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空气与CO2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效果,探讨空气膨腹介质下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7~10月109例胆囊良性疾病按本科手术日分为2组,分别施行空气气腹或c0,气腹LC,前者除使用空气气腹外,余均使用常规的腹腔镜手术设备和操作器械,比较2组手术并发症、疼痛反应、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LC,无中转开腹、严重并发症发生。空气组无一例中转CO2气腹手术,与CO2组比较,空气组术后肩痛发生率低(X^2=4.097,P=0.043)、恶心呕吐发生率低(X^2=4.584,P=0.032)、视觉模拟评分低(t=-3.568,P=0.000)、术后排气时间短(Z=-4.287,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t=2.312,P=0.023)、住院费用低(t=-3.854,P=0.000)。结论 空气气腹LC安全可行,简易价廉,减少CO2排放,减轻CO2气腹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气腹皮下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2月我院同期施行无气腹与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情况,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相关费用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气腹组手术时间(99.2±35.4)min,气腹组(102.7±28.8)min,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411,P=0.682)。无气腹组术中出血量(77.0±48.3)ml与气腹组(89.6±53.8)m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940,P=0.351)。无气腹组排气时间(1.8±0.5)d与气腹组(2.1±0.3)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U=304.000,P=0.013)。无气腹组住院时间(8.7±2.9)d显著短于气腹组(10.3±3.1)d(t=-2.031,P=0.047)。无气腹组住院总费用(6372.8±784.7)元,显著少于气腹组(7984.6±1048.7)元(t=-6.657,P=0.000)。结论无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更适于剔除大直径肌瘤,而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未增加,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在妇科手术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气腹单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93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分别施行非气腹单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单孔组,n=42)和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常规组,n=51),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单孔组8例为后位阑尾,无法单钳局部分离,改行传统腹腔镜下阑尾切除;常规组51例行传统腹腔镜下三孔阑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单孔组手术时间(26.1±3.2)min,显著短于常规组(47.1±4.4)min(t=-23.912,P=0.000);单孔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12.1±2.1)h,显著短于常规组(20.1±1.9)h(t=-18.231,P=0.000);单孔组术后住院时间(2.1±0.7)d,明显短于常规组(3.1±0.6)d(t=-7.039,P=0.000);单孔组住院费用(5066.7±99.6)元明显少于常规组(5996.7±119.3)元(t=-37.543,P=0.000).93例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5.3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非气腹单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安全可行,与常规三孔法腹腔阑尾切除术相比,恢复快、费用少,切口瘢痕藏于脐部,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经脐单切口三通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使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切口三通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选择48例单纯性胆囊结石及1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施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脐单切口组,n=58),并与同期208例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三孔腹腔镜组,n=208)进行比较。结果 56例使用常规器械经脐单切口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例因为三角区出血中转为三孔法。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2组手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脐单切口组手术时间为(110.3±14.6)min,显著长于传统三孔腹腔镜组的(44.0±7.6)min(t=46.725,P=0.000)。经脐单切口组住院费用(0.7±0.1)万元,显著低于传统三孔腹腔镜组(0.8±0.1)万元(t=-6.734,P=0.000)。结论使用常规器械经脐单切口三通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切口美观无瘢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无气腹腹腔镜行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优点。方法比较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无气腹36例与气腹39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的子宫重量、术后病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麻醉费用、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无气腹组18例合并心、肺疾病,为气腹禁忌证。结果与气腹组相比,无气腹组手术时间短[(81.0±18.5)min vs(96.5±15.4)min,t=-3.95,P=0.000)],术中出血量少[(53.8±31.6)ml vs(74.2±33.5)ml,t=-2.71,P=0.001],麻醉费用少[(923.6±223.3)元vs(1585.1±253.4)元,t=-12.01,P=0.000],但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长[(5.0±1.0)d vs(3.2±0.9)d,t=14.14,P=0.000],术后住院时间长[(6.1±0.8)d vs(4.6±0.8)d,t=7.65,P=0.000]。2组术中切除子宫重量、术后病率、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气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可行的,尤其对有心、肺合并症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气腹完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比较我院2006年6月~2013年9月年龄>66岁,因直肠癌接受非气腹完全腹腔镜直肠癌TME(n=35)和气腹腹腔镜辅助直肠癌TME( n=33)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48 h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远切缘距病灶边缘距离。结果非气腹完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95.2±28.4) min,明显短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215.9±37.4)min(t=2.559,P=0.013);术中出血量(125.3±39.8)ml,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130.1±45.0)ml无统计学差异(t=-0.467,P=0.642);清扫淋巴结(11±4)枚,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12±5)枚无显著性差异(t=-0.913,P=0.364);肛门排气时间(2.2±0.3)d,明显短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3.8±0.5)d(t=-16.108,P=0.000);术后住院时间(5.2±1.3)d,明显短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8.1±2.2)d(t=6.663,P=0.000);进流质饮食时间(3.2±0.7)d,明显短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4.6±0.4)d(t=-10.044,P=0.000);远切缘距病灶边缘距离(4.2±0.7)cm,明显长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3.3±0.5)cm(t=6.068,P=0.000);手术耗材费用(4920.10±665.6)元,明显少于气腹腹腔镜辅助组(7460.8±124.2)元(t=-21.568,P=0.000)。非气腹完全腹腔镜组无辅助切口,气腹腹腔镜辅助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36.4%(12/33),2组切口并发症有统计学差异(Fisher’s检验,P=0.000)。结论非气腹完全腹腔镜直肠癌TME避免气腹对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腹部辅助切口,更加美观,术后肠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达到腹腔镜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USPLC)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0年10月确诊为无严重胆囊炎症的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单孔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单孔组26例患者23例顺利完成手术,3例中转改LC;常规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孔组与常规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2.45±10.84)min和(39.29±8.61)min(t=5.0601,P=0.0000),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32±5.69)ml和(22.17±6.27)ml(t=1.7703,P=0.0823);术后需镇痛分别为1例和6例(χ2=0.0702,P=0.791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52±1.37)d和(2.57±1.16)d(t=0.7396,P=0.4628)。除手术时间两组有明显差异外(P〈0.05),余两组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样安全、可行,具有瘢痕不明显且隐避,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在胆囊切除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对患者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gasles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GLC)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为12例老年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行GLC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46.67±7.49)min,麻醉时间平均(72.08±8.65)min,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6.55±16.01)h,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平均(51.64±16.49)h。均无胆漏、心肺功能障碍加重、颈肩痛及术后恶心呕吐。平均住院(5.92±1.24)d,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6个月,均无胆管狭窄、残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结论:GLC避免了CO2气腹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影响,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对于合并心肺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43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经验,探讨其学习曲线及实用性推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43例胆囊功能障碍、有症状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甄选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试验组),与同期行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9例(对照组)比较,统计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三点悬吊法完成15例,完全单孔法完成26例,2例中转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2.8±9)min,第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6 min,随着手术经验积累,从第10例开始,平均手术时间缩短至(62.5±5)min,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59.4±3)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04,P=0.16)。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3±1.1)d,对照组为(4±0.87)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28,P=0.17)。术后随访2~12个月,试验组1例患者出现切口液化,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两组患者均无切口疝,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安全可行,其平均手术和住院时间与传统腔镜胆囊切除相近,但切口少,术后切口疼痛轻,美容效果好。经过10例手术可完成单孔胆囊切除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间,40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例资料;按发病到施行手术时间分为4组:72h内为A组(262例),72h ~ 96h为B组(28例),96h ~1周为C组(72例),1周~2周为D组(40例);通过比较4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中转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分析最佳手术时机.统计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分析、Pearson Chi-Square检验或连续校正或Fisher确切概率.结果 成功施行LC340例,中转开腹62例;发生并发症20例.A、B、C、D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0.2±10.3)、(44.1 ±11.7)、(75.4±12.4)、(112±11.9) min,A、B组无统计学差异(P=0.331),与C、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出血量分别为(21.8 ±10.4)、(22.7±10.8)、(55.6±13.2)、(108.9±21.5)ml,A、B组无统计学差异(P=0.423),与C、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1±1.3)、(4.4±1.6)、(4.8±2.1)、(4.8±2.3)d,无统计学差异(P=0.873);总住院时间分别为(7.1±1.4)、(7.5±1.9)、(11.2±1.9)、(16.7 ±2.1)d,A、B组无统计学差异(P =0.416),与C、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中转率分别为15.3%、17.9%、15.3%、15.0%,无统计学差异(P=0.987);并发症发生率3.1%、7.1%、6.9%、12.5%,无统计学差异(P=0.261).结论 急性胆囊炎发病96h内施行LC为最佳时机,手术时间及总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45例单一术者完成的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资料,并与同期另一组术者进行的56例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进行对比分析。2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腹部手术史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单孔组3例因胆囊三角显露不清改行三孔手术,1例术后创口脂肪液化,余无并发症发生。与三孔组相比,单孔组患者满意度高[(8.4±1.0)分vs.(7.7±1.0)分,t=3.184,P=0.002],但手术时间长[(61.2±17.6) min vs.(51.7±16.2)min,t=2.822,P=0.006]。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6~24 h疼痛程度、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安全有效,且术后患者整体满意程度高,但手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手术时间长,有一定单孔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可以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14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联合LCBD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n=42)和对照组(年龄<65岁,n=98),比较2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死亡率有无差异.结果 老年组住院费用(17 149.7 ±8275.8)元,显著高于对照组(13 710.8 ±5228.4)元(t=2.964,P=0.004);老年组手术时间(100.2±25.8) min与对照组(106.3±48.3) min无统计学差异(t=-0.772,P=0.442);老年组中转开腹率7.1% (3/42)与对照组7.1% (7/98)无统计学差异(x2=0.000,P=1.000);老年组术后住院时间(13.0±4.5)d与对照组(11.9±4.1)d无统计学差异(t=1.412,P =0.160);老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 (7/42)与对照组15.3% (15/98)无统计学差异(x2=0.041,P=0.839).2组均无死亡病例.140例随访8 ~42个月,平均25.9月:老年组2例结石残留,其中1例术后3个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出结石,1例术后2个月行ERCP+ EST取石;对照组无结石残留,1例术后20个月胆道结石复发,行ERCP+ EST取石.结论 LC联合胆总管探查不仅对年轻患者,对老年患者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优劣性。方法19例SILC及46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中转率、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的差异。结果SILC手术耗时(49.00±8.34)min长于LC(P=0.000)。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中转、术后无并发症;SILC与Lc术后患者第一天疼痛评分、术后第三天疼痛评分、总疼痛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LC切口长度(22.5±3.5)mm短于LC切口长度(P=0.000)。结论SILC总切口长度短于LC总切口长度,切口效果更美观。SILC能安全地用于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同时对于没有严重合并症和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疾病患者SILC也是一种理想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两孔法40例患者,三孔法50例患者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数据用SPSS20.0进行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采用t检验;术后疼痛情况、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采用卡方检验,且以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并发症发生。两孔法手术时间(41±12.3) min比三孔法(48±15.88) 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7, P=0.036)。两孔法与三孔法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0.22) d 比(1.9±0.17) d、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2±0.22) d 比(1.9±0.17) d、术后住院天数(3.8±0.85) d 比(5.1±0.71) d,均比三孔法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为0分者两孔法组有22例(55.0%),三孔法组仅有13例(26.0%);疼痛评分介于7~10分之间的患者两孔法组有4例(10.0%),三孔法组有8例(1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552, P=0.010)。满意度评分两孔法组5分者有14例(35.0%),三孔法组有8例(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28, P=0.015)。结论两孔法患者较三孔法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术后满意度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式胆囊切除术(OC)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年龄超过70岁急性胆囊炎患者76例,分别采用LC(34例)与OC(42例)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术,且LC组无中转开腹的病例。LC组的手术时间为95.2±19.7 min,OC组的手术时间为86.8±21.2 min,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术中失血>500 mL的有2例(5.9%),OC组术中失血>500 mL的有8例(19.0%)(P<0.05);LC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OC组(P<0.01)。总共有24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31.6%),其中LC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OC组(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及胆道镜在高龄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重症胆管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高龄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86例,分析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①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下取石术患者31例,手术成功31例,发生胆管穿孔1例(3.22%);总有效率为96.77%(30/31);住院时间(9.05±2.11)d,住院费用(1.47±0.34)万元。②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LC手术患者43例,手术成功42例,1例转其他术式手术成功,发生残余结石2例(4.65%);总有效率为97.67%(42/43);住院时间(8.64±1.20)d,住院费用(2.36±0.62)万元。③行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术+LC+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下取石术患者12例,手术成功12例,无转其他术式情况,无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为91.67%(11/12);住院时间(11.06±2.33)d,住院费用(2.79±0.41)万元。所有患者未发生肠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三镜在高龄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重症胆管炎中的治疗效果良好,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术式,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