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讨论维生素D2与维生素D3治疗儿童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肌内注射维生素D3针30万U一次注射,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D25 000~10 000U/d,服用1个月。两组均采用维生素D治疗外,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坚持每天户外活动。1个月后复查效果,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儿童佝偻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以骨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值为指标,有效率93.7%,对照组为68.7%,以临床症状体征为指标,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儿童佝偻疗效都较好,但由于药物进入途径不同,以及药物本身分子结构的差异,维生素D3肌内注射疗效更佳,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佝偻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骨代谢指标水平、生长发育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代谢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尿脱氧吡啶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身高及血磷、血钙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患儿效果显著,可调节骨代谢指标水平,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效果优于单用维生素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联合钙剂治疗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登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76例佝偻病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维生素D_3治疗,给予观察组维生素D_3联合钙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关血生化指标[血钙浓度、25-(OH)D_3水平、胫骨骨密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浓度、25-(OH)D_3水平、胫骨骨密度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血钙浓度、25-(OH)D_3水平、胫骨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5%(34/38)]高于对照组[71.1%(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维生素D_3联合钙剂治疗佝偻病,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血钙、25-(OH)D_3水平及胫骨骨密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维生素A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方法:将60例1~6周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维生素A 1 000 IU/d,均服用2周。结果:患儿咳嗽、发热、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等情况,治疗组患儿均优于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百分数和绝对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测定分析结果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A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5.60)。结论:维生素A可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起到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缩短病程的作用。辅以维生素A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新加玉屏风汤联合维生素D治疗早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武威市凉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儿科门诊就诊的67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治疗组(n=34)。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D滴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新加玉屏风汤颗粒剂,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NBAP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25-(OH)D、NBAP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水平比对照组低,25-(OH)D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新加玉屏风汤联合维生素D治疗早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疗效确切,而且可以促进血清25-(OH)D、NBAP水平的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王玉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560-1561
目的:探讨口服维生素D3滴剂在预防和治疗佝偻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4例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患儿口服药物维生素D3滴剂,对照组患儿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对比2组患儿疾病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维生素D3滴剂在预防治疗佝偻病中的效果明显优于葡萄糖酸钙,观察组患儿中的磷酸酶活性值更稳定。结论维生素D3滴剂与葡萄糖酸钙对佝偻病都有一定的预防治疗效果,经比较维生素D3滴剂的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更高,更适用于儿科临床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诊治方法与预后。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0月选择我院收治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住院的年龄、性别匹配的无佝偻病症状的小儿40例对照组,都进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同时观察组患者采用中性缓冲磷酸盐溶液与维生素D制剂、钙剂的联合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含量为234.12±18.32 U/L,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0.0%。结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为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加,采用综合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思密达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溃疡面涂抹思密达联合维生素AD滴剂混合剂,对照组使用双料喉风散喷洒,疗程5d,观察患儿口腔溃疡、疼痛对进食的影响及患儿的配合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思密达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能迅速减轻痛苦,患儿易于接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25羟维生素D3与骨碱性磷酸酶诊断佝偻病的临床价值,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0例佝偻病的患者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正常儿童进行检测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骨碱性磷酸酶(BALP),比较临床差异。结果佝偻病患儿的25(OH)D3水平值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而BALP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经过临床治疗后佝偻病患儿的以上两个测定指标的水平值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25(OH)D3与BALP测定对于早期判断佝偻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艳  李传应  吴成 《安徽医学》2021,42(2):129-132
目的 探讨辅助性维生素D对牛奶蛋白过敏(CMPA)患儿过敏症状及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CMPA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游离氨基酸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辅助性维生素D治疗。治疗28天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Treg亚群比例水平。结果 治疗28天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25羟基维生素D、IL-10及Treg亚群水平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磷酸化p-STAT3/STAT3比值水平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磷酸化p-STAT5/STAT5比值水平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助性维生素D联合游离氨基酸治疗CMPA效果优于单一游离氨基酸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程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362-4363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钙+维生素D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科接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2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采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阿法骨化醇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2组病情变化,比较2组总有效率与WOMAC评分。结果试验组用药6个月时的总有效率为76.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6个月时的WOM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膝骨关节炎常规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中合理加用钙剂与维生素D,可增强疗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维生素A联合铁制剂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安全性及对其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变化的评价。方法:将临床24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和观察组C,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儿只给予常规的抗生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A患儿给予补充维生素A;观察组B患儿给予补充硫酸亚铁;观察组C患儿同时给予补充维生素A和硫酸亚铁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4组患儿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意义。结果:(1)观察组C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患儿与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C患儿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A和B 3组患儿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A、B组患儿的CD~(3+)、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观察组C患儿的CD~(3+)、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C患儿的Ig G、Ig M和Ig E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A联合铁制剂可有效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加味益脾镇惊散应用于脾虚肝旺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均安医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脾虚肝旺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加味益脾镇惊散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2组患儿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25-(OH)-D、钙、血清碱性磷酸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磷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食少纳呆和精神症状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益脾镇惊散治疗脾虚肝旺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效果较好,血清磷、食少纳呆、精神症状改善较为明显,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碱性磷酸酶在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治中的敏感性。方法对博乐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8例年龄为2月~3岁体检或就诊的婴幼儿,检查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前佝偻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碱性磷酸酶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碱性磷酸酶亦无明显变化。结论25—羟维生素D3佝偻病初期明显降低,比碱性磷酸酶更敏感,是反映佝偻病活动状态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锌制剂辅助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佝偻病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锌制剂,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锌、钙、磷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骨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40.43%)和总体有效率(97.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7.91%和88.37%)(P<0.05)。结论:锌制剂辅助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杨侃 《华夏医学》2008,21(1):45-47
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酶(以下简称BALP)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原理测定治疗组末梢血BALP,同时摄双腕X线照片,对照组测定血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将两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BALP异常值检出率(≥200U/L)占52.9%,远高于对照组Ca、P、ALP异常值检出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在267例BALP>250U/L(阳性结果)中,有佝偻病临床表现246例(92.1%),符合佝偻病X线表现238例(89.1%)。在BALP>250U/L组中符合佝偻病诊断的比BALP200~250U/L组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BALP对佝偻病的检测比Ca、P、ALP要敏感,以BALP>250U/L作为诊断佝偻病标准与佝偻病临床表现和腕关节X线照片有较高的符合率。对BALP检出异常值(≥200U/L)建议早期干预和治疗,1~3个月治疗后复查BALP作为疗效评估在临床收到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肺癌、胃癌和肝癌的增高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高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临床分期低者,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监测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试验组患者根据血清D-二聚体水平调整患者华法林药物及低分子肝素用量,维持D-二聚体水平范围为0.5到1.0mg之间。比较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下肢周长差值、闭塞静脉的直径狭窄度值、牙龈出血及皮肤淤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下肢静脉血栓生存质量(QOL)评分等临床指标。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83.21±4.33)分与(77.32±3.22)分,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患侧与健侧下肢周长差值分别为(1.50±0.32)cm与(1.89±0.45)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牙龈出血。对照组中2例患者发生牙龈出血,1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1例患者发生皮肤淤斑,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D-二聚体指标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监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维生素D、不同钙剂联合治疗婴幼儿佝偻病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婴幼儿佝偻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使用维生素D联合铁锌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维生素D联合单纯钙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以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结果:观察组患 儿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联合铁锌钙治疗婴幼儿佝偻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长期进行治疗不会对血红蛋白浓度造成影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维生素B_6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癫痫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服用左乙拉西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维生素B_6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及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较对照组(28.5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6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优于单纯左乙拉西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