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的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运彬  王俊平  杨杰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7):1892-1895
目的:建立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的新模式和解决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我院近10年转运的6295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通过建立固定的转运网络和合适的转运指征,正确实施规范化ABCDE复苏方案,积极防范并发症,转运中合理运用机械通气以及正确保暖,降低了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结论:通过建立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的新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危重新生儿院前网络转运9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危重新生儿院前网络转运的意义。【方法】建立以本院NICU为网络中心,以本市及周边地区共41家基层医院为成员单位的区域性危重新生儿院前网络转运系统,对转运新生儿倒数、病种分布、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三年来转运911例危重新生儿,转运新生儿逐年增加(P〈0.05),转运后放弃47例,死亡67例,病死率逐年降低(P〈0.05)。299例转运新生儿进行了转运前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其中非危重组68例,无死亡,危重组181例,死亡10例,病死率5.52%,极危重组50例,死亡8例,病死率16%。评分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建立完善的网络转运系统,掌握转运指征和及时转运,对保证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急救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接收单位主动"把流动的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送到危重儿身边"的双程转运系统 [1] .近年来,南于交通的便利,接收医院对新生儿抢救技术的提高,在严密监护下将危重新生儿转运至上一级医院NICU进行救治,对降低危重新生儿致残率、提高人口素质和降低病死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危重新生儿本身存在严重生理紊乱,而转运途中条件有限 [2] ,新生儿急救转运存在较大风险.为加强新生儿急救转运的管理,本文就危重新生儿转运指征、转运系统建立、转运模式、转运前准备、转运中护理、转运后交接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6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的急救与监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玲  叶丽华 《护理研究》2004,18(19):1745-1746
新生儿转运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或缺乏新生儿重症监护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医院 ,转运至有新生儿专科医护人员及现代化医疗设备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医院进行急救监护。我院 2 0 0 3年 4月— 2 0 0 4年 3月率先在本省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 (NETS) ,近年来成功转运危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建立市三级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市三级医院建立NFTS并与市、县、镇32家医院建立转运网络关系,评价分析三年来转运效果.[结果]转运危重新生儿1071人,途中无死亡病例,治愈率81.35%,死亡29例(占2.71%).转运新生儿病死率从6.86%下降至1.18%;系统内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死率从17.79%下降至5.30%.[结论]建立市三级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是降低城市及周边地区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伤残及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6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的急救与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玲  叶丽华 《护理研究》2004,18(10):1745-1746
新生儿转运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或缺乏新生儿重症监护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医院,转运至有新生儿专科医护人员及现代化医疗设备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进行急救监护。我院2003年4月-2004年3月率先在本省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NFTS),近年来成功转运危重新生儿6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20世纪90年代初在广州、上海等城市开始启动,随着各地新生儿病房的陆续建立,以区域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为中心的主动式转运系统也逐渐建立,转运为危重新生儿提供了快捷的生命通道[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卫生院新生儿专科培训的意义,提高急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率。方法建立急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将乡镇卫生院的儿科、妇产科医护人员纳入培训对象,举办急危重新生儿急救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结果卫生院儿科、妇产科医护人员的新生儿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及临床综合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危重新生儿转运率及转运成功率大大提高。结论通过新生儿专科培训,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第一时间转运时机的评估、转运指征掌握更加准确,第一时间急救实施更加到位,转运网络更加优化,转运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人口素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车载转运暖箱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作用,评价新生儿转运救护措施的效果。 方法 我院NICU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共转运危重新生儿197例。成立转运小组,做好转运前物品及患儿的准备;转运中应用车载转运暖箱为新生儿保暖,加强呼吸道管理,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各项安全护理及管道护理。转运后妥善交接,为下次转运做好准备。 结果 197例危重新生儿均成功转运至我院,转运成功率100%。转运后,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血气分析结果及血糖均优于转运前。 结论 运用车载转运暖箱转运危重新生儿,维持了患儿体温稳定,提高了新生儿转运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危重新生儿的转运与院前急救护理治疗过程,寻救成功转运和恰当救护的护理经验,达到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及伤残率的目的。方法我院新生儿科自2002年8月始探索新生儿急救网络模式,建立了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采取24h专线电话等有效护理方法进行了危重新生儿院前抢救和转运的护理治疗方法。结果NETS的主要功能是妥善地将高危新生儿转运到适宜的MCU进行救治,降低了危重新生儿死亡率。结论基层医院应正确把握转运指征,及早干预治疗,及时转运,增加新生儿救治率,减少基层医院新生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危重新生儿转运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及相关经验探讨。方法:配备先进设备的新生儿转运专用救护车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参与双程转运危重新生儿。结果:81例转运危重新生儿中75例痊愈,占92.60%;自动出院5例,占6.17%;死亡1例,占1.23%。结论:建立安全有效的NETS,并掌握适当的转运时机及转运过程中的恰当救治,可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基层医院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转运系统(newborn emergency transport service,NETS)的建立是新生儿急救工作中重要一环,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转往三级医院的NICU做进一步监护、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转运过程,而是一个连续的监护治疗过程。成功转运能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我院于2003年12月-2005年12月转运危重新生儿82例,现将转运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彩玲  赵毅  安育林  殷秀 《现代护理》2007,13(18):1707-1708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新生儿安全转运系统的有效管理。方法建立安全转运系统和转运抢救预案,抓好转运前期准备、中期严密监护及后期紧密衔接3个环节。结果404例危重新生儿得到安全、及时地转运,有效地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结论安全转运系统的实施,先进的急救设备,规范的转运系统和转运抢救预案,医护密切配合及熟练的抢救技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危重新生儿病死率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张艳荣  郗瑞倩  张佩超 《护理研究》2005,19(20):1837-1838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危重新生儿存活率、降低致残率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我院NICU于2002年11月正式启动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至2004年11月共转运危重新生儿187例,现将转运及救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该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区域性危重新生儿主动转运网络系统的转运特点,为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危重新生儿主动转运网络建设过程中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和网络医院特点。结果该院与重庆地区及周边区域90家医院建立稳定的转运协作关系,初步建立了重庆市新生儿急救转诊系统,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通过网络转运系统转诊新生儿13 856例。转运新生儿数量逐渐增多,转诊率和转运新生儿病死率同步下降,疾病种类中主要以早产儿为主。结论新生儿出生数量和早产儿逐年增加,提示需要产科、儿科进一步配合和加快新生儿室建设,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如何做好新生儿安全转运系统的有效管理.方法 建立安全转运系统和转运抢救预案,抓好转运前期准备、中期严密监护及后期紧密衔接3个环节.结果 404例危重新生儿得到安全、及时地转运,有效地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结论 安全转运系统的实施,先进的急救设备,规范的转运系统和转运抢救预案,医护密切配合及熟练的抢救技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危重新生儿病死率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危重新生儿存活率、降低致残率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我院NICU于2002年11月正式启动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至2004年11月共转运危重新生儿187例,现将转运及救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与转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方法建立新生儿转运网络,将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转往具有高水平重症监护中心。包括现场抢救、途中连续监护、治疗。结果共接诊转运危重新生儿568例,占同期NICU住院率71.5%,转运病种前三位分别是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疾病、早产儿(共占87.5%)。其中499例治愈出院,占87.8%。放弃40例(7.04%),转运病死率,最终病死率分别为0.5%、4.5%。结论建立完善的网络转运系统,转运前重视稳定病情,转运途中专业人员参与,恰当地实施监护、治疗措施是转运成功的关键,为抢救成功提供了保证,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9.
急危重新生儿的转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重新生儿成功转运对降低整个区域的新生儿死亡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新生儿转运不是一般的运送患儿,需要专门的转运设备及经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转运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密切监测与救护,使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我科自成立新生儿转运中心以来,转运设备日益完善,医护队伍日益庞大,大大的提高了急危重新生儿的转运质量,是各基层医院抢救急危重新生儿的坚实后盾。  相似文献   

20.
危重新生儿转运程序及护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新生儿转运工作是新生儿急救工作重要的环节 ,是将危重新生儿转运至更高一级医院的NICU作进一步监护、诊断和治疗。它绝不是一般的运送患儿 ,而是在转运患儿的同时能对患儿进行急救和监护。不论是在人员配备或者是通讯联络方面均有很高要求 ,转运途中患儿应该能够得到相当于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疗护理[1] 。出色的转运工作在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与致残率上发挥很大的作用。1998年 ,我院新生儿科正式开始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 ,并开辟了高危新生儿入院的快速绿色通道。经过 6年的实践积累 ,网络工作不断完善 ,明显地降低了新生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