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脉冲式封管与普通式封管对于颈内静脉置管封管后再次应用时输液通畅的效果。方法观察组用10mL稀释肝素液(50U/mL)脉冲式封管,每次静脉推注0.2mL,暂停1s,再推注0.2mL,如此反复推注至完成封管。对照组用10mL稀释肝素液(50U/mL)缓慢静脉推注封管。两组在封管时均采用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的正压封管,将活塞夹闭在颈内静脉置管的近端。比较两组封管后输液通畅的效果。结果两组封管效果,观察组颈内静脉置管针的堵管发生率远远小于对照组,且输液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脉冲式封管对保护颈内静脉置管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普通式封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将6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肝素封管液(肝素12500U+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采用肝素封管液(肝素12500U+生理盐水250ml)进行封管。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结果:实验组留置时间小于5d的仅2例,无堵管及静脉炎的发生;对照组留置时间小于5d的14例,8例堵管,9例静脉炎发生。结论:采用肝素12500U+生理盐水100ml的封管液对肿瘤化疗病人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使用生理盐水、62.5 U/mL肝素液、83.3 U/mL肝素液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的封管效果。方法:将150例患者按抛硬币法分为3组,A组采用生理盐水5 mL、B组采用62.5 U/mL肝素液3 mL、C组采用83.3 U/mL肝素液3 mL进行封管,记录3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例数及针眼出血情况。结果:留置时间分别是A组2 d、B组2.3 d、C组3.5 d,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堵管率最高,C组堵管率最低。结论:凝血机理正常的患者应用83.3 U/mL肝素液3 mL进行推-停-推的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能有效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堵管率。  相似文献   

4.
刘亭亭  李莲叶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26+129-126,129
目的:探讨小儿应用静脉留置针时,不同封管溶液对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的影响,以指导临床为小儿采用适宜的封管溶液。方法:将31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小儿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稀释的肝素溶液封管)和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封管),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采用淡肝素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封管均可。鉴于0.9%氯化钠溶液没有加药程序,使用简单方便,建议临床采用0.9%氯化钠溶液对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封管。  相似文献   

5.
骆璐 《中国实用医药》2010,5(9):225-226
目的探讨更合理的封管方式在需每日多次输液老年人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的应用,以期每日应用最少的肝素,达到最满意的封管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输液顺利进行。方法选择本科需每日多次输液的老年留置针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仅在每日末次封管使用62.5 u/ml肝素盐水5 ml,其余每次均使用生理盐水5 ml进行封管,对照组每次均使用62.5 u/ml肝素盐水5 ml进行封管,比较两组留置针堵管情况及保留时间。结果两组留置针每日封管次数、堵管情况和保留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每日多次输液老年人静脉留置针应用生理盐水结合肝素盐水封管可有效防止导管堵塞,减少患者每日肝素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生理盐水、62.5U/mL肝素液、83.3 U/ml肝素液对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5 ml、62.5U/mL肝素液5mL ,83.3 U/ml肝素液5mL进行封管,观察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堵管例数。结果 A组堵管率最高,留置时间最短;C组堵管率最低,留置时间最长。A组和B组、B组和C组、A组和C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无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应用83.3U/mL肝素液5mL进行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能有效降低堵管率并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7.
肝素钠用于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肿瘤化疗患者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使用不同封管液封管后的效果,以选出适宜的封管液。方法:将12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肝素盐水(12.5、25、50U/ml)封管,每组封管120例次,四组共封管480例次,观察其效果。结果:采用肝素盐水封管后再通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50U/ml浓度肝素盐水封管效果优于12.5U/ml浓度肝素盐水。结论: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留置针宜采用肝素盐水封管,其中以50U/ml浓度肝素盐水封管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静脉留置针三种封管液封管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静脉留置针已普遍用于临床,留置是否成功与封管方法及封管液的选择息息相关。笔者尝试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封管,与常规的肝素稀释液和生理盐水封管液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莉  何芬 《中国医药指南》2014,(25):111-11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用于糖尿病酮症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将6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34例,B组26例。A组采用肝素封管液为125 U/mL,B组采用肝素封管液为62.5 U/mL。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结果 A组留置时间(<5 d为3例,发生堵管1例);B组留置时间(<5 d为11例,发生堵管8例)。结论采用浓度为125 U/mL的肝素封管液对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脉冲式封管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脉冲式封管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效果。方法 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脉冲式封管法,对照组给予缓慢均匀静脉推注法。观察2组患儿静脉炎、堵管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堵管发生情况及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封管法可降低新生儿静脉炎、堵管发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对穿刺护理的影响。方法将240例患儿随机分为A、B、C、D组各6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A1和A2组、B1和B2组、C1和C2组、D1和D2组各30例。A1和A2组分别采用3、5ml生理盐水封管;B1和B2组分别采用5ml生理盐水、5ml肝素液封管;C1和C2组均采用5ml生理盐水,分别以10、5ml/min的推注速度进行封管封管;D1和D2组均采用5ml生理盐水按5ml/min的推注速度封管,D1组推注完毕后直接拔针,D2组剩余1ml封管液时边推注边旋转退封管针头。观察并比较对应组72h内堵管、浅静脉炎和肿胀的发生率,以及留置针保留天数。结果 A2、B2、C2、D2组封管情况分别优于对应的A1、B1、C1、D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确的封管方法,可以延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减少穿刺次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生理盐水和肝素钠稀释液用于浅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常规进行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用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组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对浅静脉留置针5d留置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理盐水与肝素钠稀释液用于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静脉,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封管是该技术成功应用的重要环节,如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反之则可由于管道回血引起血栓形成而造成堵管,使留置时间缩短,增加患者痛苦和静脉用药治疗的成本。临床多数以肝素正压封管,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配制液3ml,关闭输液器开关,取掉注射器针头,接输液器针头,缓慢推注,推注封管液剩0.5~1.0ml 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关闭留置针小调节夹,完成封管。但边推边退针操作比较繁琐,我科采用自创的肝素封管时注射器少量刺入肝素帽代替边推边退针,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液和封管位置对封管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00例行浅静脉留置针住院患儿随机均分为ⅠA和ⅠB两哑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封管,比较两组封管液保留天数.另再选取同期住院的100例行浅静脉留置针住院患儿随机均分为ⅡA(关闭套管针小开关关闭位置尽可能靠近套管针延长管尾部位置)和Ⅱ B(关闭套管针小开关关闭位置尽可能靠近套管针延长管起始部位置)两亚组,比较肝素盐水不同封管位置对堵管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ⅠA和ⅠB组两亚组保留天数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A和ⅡB两个亚组比较肝素盐水不同封管位置对堵管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时,肝索盐水在封管保留天数上优于生理盐水;同时封管时留置针小开关关闭位置靠近套管针延长起始处,封管效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5.
2种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肝素钠2种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用生理盐水封管,B组用肝素钠溶液封管。比较2组封管效果。结果A组堵管、回血、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钠溶液封管法的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2种封管液应用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将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门诊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组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比较2组堵管、回血、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及置管留置时间。结果 2组患者堵管、回血、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及置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生理盐水封管,操作简单,无需放置于冰箱内,价格便宜,符合人体生理要求,对血管刺激性小,不受病种限制,扩大了静脉留置针术输液技术的应用范围,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3种不同浓度肝素钠封管液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选择需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A、B、C3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100、250、500mL+肝素12500U作为封管液,比较3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平均留置时间比A组长,而A组平均留置时间比C组长,而堵管发生率A组略低于B组,而C组则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理盐水250mL+肝素12500U作封管液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的疗效最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式静脉封管液的使用效果。方法对200例在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输液结束采用BD福徕喜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对照组输液结束用18.75U/ml肝素钠封管液封管,观察护理人员操作每例的封管时间、留置时间、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封管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平均留置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BD福徕喜预冲式导管冲洗器进行留置针封管,操作方法简便,能减少差错,减轻护士工作量,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静粉 《河北医药》2012,34(18):2864-2866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各级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封管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封管液是保持输液通畅的关键.现在临床上一般采用肝素或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封管,但肝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易出血等危险因素,所以目前对应用肝素钠液封管是否安全还在探讨.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封管液成为研究的课题.现在就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与肝素钠盐水在正压连接式留置针中封管进行对比,探讨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有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以输液器内输入的液体、生理盐水及肝素钠溶液3种留置针封管液的封管效果.方法 将12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40例用输液器内输入的液体封管,B组40例用生理盐水封管,C组40例用肝素钠溶液封管.比较3组的封管效果.结果 A组发生堵管、回血、外渗、静脉炎18例占45.0%,B组10例占25.0%,C组3例占7.5%.3种封管液封管效果的优劣排序为:C组〉B组〉A组.结论 生理盐水封管效果优于输液器内输入的液体封管,肝素钠溶液封管效果要优于生理盐水封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