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胰头癌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小胰头癌在动态增强CT及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图上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胰头癌患者,其中5例行动态增强CT扫描,另5例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动态增强CT扫描方法为;造影剂总量为80~100ml,行团注法,注射造影剂后20s,开始作胰头部层厚,间隔各5mm的动态扫描,螺旋CT双期扫描为:造影剂总量90ml,速率3ml/s,动脉期扫描为注射造影剂30s后行胰头部螺旋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螺旋CT表现特征与时间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螺旋CT增强表现及其随时间延迟所致的CT征象的变化过程。材料与方法 41例肝细胞癌患者,其中13例经手术病理标本证实,其余患者由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采用Siemens Somatom Plus4A螺旋CT设备,先作平扫,然后在肿瘤靶平面进行动脉期同层面动态扫描(延迟14~21s)、全肝门静脉期扫描(延迟80~85s)及病变靶平面平衡期扫描(延迟170~285s),着重观察、  相似文献   

3.
螺旋CT仿真喉镜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旋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系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将螺旋CT容积扫描所得图像数据,通过阈值选择,重建出空腔脏器内表面立体图像。本研究着重讨论螺旋CT仿真喉镜的临床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对14例怀疑下咽、喉新生物或感染的患者进行颈部螺旋CT扫描,经病理证实,其中正常人1例,炎症4例,声门下区纤维化1例,喉癌8例(声门上区癌及喉咽癌4例;声门区癌4例,其中跨声门区生长2例)。14例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0~78岁,平均59岁。1-2 扫描方法1-2-1 仪器及软件 GEHisp…  相似文献   

4.
儿童肾癌的CT诊断(附七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肾癌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儿童肾癌的CT表现。男4例,女3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9岁。全部病例行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儿童肾癌具有学龄期发病优势,这有别于Wilms瘤好发于学龄前期。儿童肾癌的CT表现与Wilms瘤极为相似而难以区分者3例;2例小肾癌表现颇具特征,CT平扫呈轻度高密度影,增强后轻度强化;表现为巨大类囊性低密度肿块(直径>10cm)2例。结论临床特点与CT表现相结合,可对部分儿童肾癌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螺旋CT扫描时间窗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螺旋CT扫描CT征象在不同时相显示的最早时间和最丰富的时间,以便提出一个在时间窗上优化的扫描程序。材料与方法 41例确诊为肝细胞癌病例,应用Siemens Somatom Plus 4A螺旋CT设备,采用100ml对比剂,3ml/s注射速度,于肿瘤靶平面进行动脉期(延迟14~21s)同层面动脉扫描,然后行全肝门脉期(延迟80~85s)扫描和肿瘤靶平面平衡期(延迟170~285s)  相似文献   

6.
电子束CT双期扫描定量估价胰腺增强程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定量估价电子束CT双期扫描胰腺的增强程度。材料和方法:110例可疑胰腺病变者(26~72岁)均行电子束CT检查。其中胰腺癌15例,胰腺炎3例,胰腺外伤2例,正常胰腺90例。应用高压注射器以3.5ml/秒(80ml)和10ml/秒(20ml)速度注射Ultravist100ml,在注射造影剂后18~20秒和55~60秒,应用SVS0.3秒序列扫描胰腺20层,层厚6mm。于动静脉期测量胰腺头、体、尾CT值。结果:在动脉期胰腺增强的CT值为101Hu±8(标准差),静脉期为81Hu±5。其中61例(55%)动脉期较静脉期CT值增高20Hu以上;38例(34%)增高10Hu以上;11例(10%)动脉期CT值低于静脉期。结论:胰腺动脉期扫描较静脉期可提供更详细的解剖结构,可更清楚显示胰腺癌对胰周的浸润,可提高检测胰腺内小病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胰岛素瘤(附13例报告)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目的 研究螺旋CT胰腺双期薄层增强扫描对胰岛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13例胰岛素瘤行螺旋CT胰腺双期薄层增强扫描,100ml对比剂,3ml/s单相注射,延迟25秒行动脉期扫描,延迟65秒行门脉期扫描。结果 检出13例中的10例(77%),检出的10例在动脉期均表现为高密度,门脉期4例为等密度,5例为略高密度,1例为高密度。3例假阴性中2例在两个时相均表现为等密度,1例在两个时相均表现为高密度,因与脾  相似文献   

8.
Hashimoto甲状腺炎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Hashimoto甲状腺炎的CT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Hashimoto甲状腺炎22例;其中手术病理证实15例,活检病理证实4例,经临床及同位素放免测定诊断3例,扫描层厚,层距各5~10mm,结果:Hashimoto甲状腺CT扫描甲状腺实质内多无结节或低密度病灶以及钙化灶,甲状腺两叶多为对称性弥漫性肿大,腺叶增大相至不相显,边缘清楚,结论:CT对Hashimoto甲状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螺旋CT肝脏肿瘤早期增强扫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螺旋CT作肝脏肿瘤早期增强扫描的作用。方法:用螺旋CT对254例肝脏肿瘤患者作全肝早期增强扫描。以2~3ml/s的速度经肘前静脉注入300mgI/ml的造影剂90ml,在注射造影剂25~40s时开始扫描,60s内扫完全肝。结果:与邻近肝组织相比,130例肝细胞性肝癌中有98例呈高密度;32例呈等或低密度:早期癌3例、弥漫型4型,病灶直径在10cm以上者7例,有明显肝动脉—门静脉瘘者18例。87例肝转移瘤中有74例呈环形增强。37例海绵状血管瘤中11处直径小于2cm病灶呈早期显著增强,较大的病灶呈向心性增强。结论:螺旋CT作肝脏早期增强扫描可如实显示肿瘤血供和血管受侵的情况,有利于病灶性质的鉴别和多血供多发病灶及小病灶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氟骨症所致椎管狭窄的CT诊断(附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氟骨症所致椎管狭窄病人的CT表现特点。方法:19例均来自高氟区(水氟含量为7~13ppm ),其中男6 例,女13例。使用全身CT机对胸椎、腰椎进行扫描,2例行CTM 扫描。结果:19例均经CT扫描确诊为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而且均为多椎间发生,典型CT表现为椎管内背侧不同程度的骨样密度区,其厚度为0.6~1.2 cm ,平均为0.9 cm 。18例伴有椎间小关节增生硬化,手术病理证实有黄韧带骨化,其中2例做了骨化黄韧带含氟量测定超过正常20 倍以上。结论:CT扫描是诊断氟骨症所致椎管狭窄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Addison病的CT诊断和分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CT对各型Addison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CT检查对34例,Addison病进行了分类,其中结核性24例,自身免疫性10例,对肾上腺区域进行非增强薄层CT扫描,结果:结核性Addison病中,63%有肾上腺钙化(其中病程长2年者为100%,病程短于2年者为36%)79%肾上腺增大(其中病理长于2年者为50%,病程短于2年者为100%),自身免疫性Addi  相似文献   

12.
妊高征颅脑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妊高征是孕产妇严重并发症,颅脑CT扫描能显示其脑部变化。作者搜集1995-10~1998-0311例妊高征病人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例年龄19~36岁,平均25岁,孕期28~40周。先兆子痫2例,子痫9例,其中产前子痫7例,产前产后均并发子痫1例,产程中子痫1例。均于产后采用岛津4500T型CT扫描仪进行颅脑CT扫描,层厚层距10mm,有2例行CT复查。2 结果先兆子痫2例颅脑CT阴性,因症状缓解,3d后复查仍为阴性。子痫9例;1例阴性,2例颅脑CT表现为顶枕部局灶性…  相似文献   

13.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由多种疾病所引起的一种征象。本文将资料完整、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梗阻性黄疸的CT图像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提高诊断水平。 材料与方法 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39岁,平均56岁。其中胆总管结石14例,胰头癌5例,胆总管炎3例,胆管癌2例,转移癌2例,胰头炎2例。扫描前6~8,小时禁食,半小时前口服1%~2%的泛影葡胺800~1000ml,采用TCT-800A或岛津6800扫描机,取仰卧位,层厚10mm、层距10mm或螺距1,从肝顶扫到胰头。20…  相似文献   

14.
结节性硬化症是Bourneville首先报导并加以命名,是较罕见的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CT的出现为其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们收集资料完整并经证实的21例报导如下,以期提高诊断水平。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8例,女3例,年龄3个月~12岁。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三联症,即皮肤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及精神迟滞、本组中癫痫发作者18例(85.7%),智力低下者13例(61.9%),皮肤皮脂腺癌6例(28.6%)。21例中有以上三大…  相似文献   

15.
高密度肾细胞癌的CT特征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CT平扫呈高密度的肾细胞癌的CT特征,分析其病理基础。方法:总结48例肾细胞癌,其中CT平扫呈高密度者17例;按肿瘤大小分三组(直径大于6cm,介于6~3cm,小于3cm),观察各组中高密度肾细胞癌所占比例,分析17例病人病理大体及镜下改变。结果:三组中高密度肾细胞癌分别为小于10%,大于50%和大于50%;病理改变为:细胞类型为混合型,以透明细胞为主者居多,占76.5%(13/17)。肿瘤内出血,细胞数目多且排列紧密,瘤内有炎性细胞浸润者分别为76.5%(13/17),70.6%(12/17),41.2%(7/17)。结论:高密度肾细胞癌体积较小(多小于6cm),平扫CT值较正常肾实质高5~10HU。病理分析显示可能与肿瘤内出血,肿瘤细胞数目多且排列紧密,瘤内炎性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含气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极其常见的疾病,然而含气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却甚为少见。笔者从1990~1998年共遇9例,现简介如下。1 材料与方法9例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42~70岁,平均58岁。发病时间8个月~10年。以腰痛合并腿痛为主要症状者6例,单纯腰痛者1例,腰痛并下肢麻木无力者2例。体检:4例有下肢感觉减退,6例直腿抬高试验(20°~65°)和加强试验阳性。5例同时摄取X线平片和CT扫描检查,4例仅做CT检查。CT检查常规扫描L3~4、L4~5、L5~S1椎间盘,扫描层厚5mm,层距5mm,每…  相似文献   

17.
小肾癌的CT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目的 分析小肾 CT表现和病理类型及肿瘤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36例小肾癌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大体标本肿瘤直径≤3.0cm。观察CT扫描的密度,增强的程度;观察肿瘤的细胞类型,细胞排列方式,内部改变,组织分级、分期等。CT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CT平扫31例为等或低密度,其中28例为透明细胞癌;5例CT为高密度,其中2例为颗粒细胞癌,2例为混合型,1例为透明细胞癌。静脉注射对比剂后31例增强超过  相似文献   

18.
眼内异物X线检查与CT扫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球内异物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通常所用的检查方法为X线检查[1],近年来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如利用CT[2]做眼球内异物扫描亦较为普遍,但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的患者做过CT扫描,另外还要再做X线定位检查,以便确认异物所在球内的准确方位。为了证实眼内异物CT扫描和X线定位检查,哪种更适合于何种异物的检查,我们对17例球内异物患者做了X线检查和CT扫描对比分析。 材料和方法 本组17例患者年龄为13~66岁,均为男性。其中金属异物12例,雷管炸药3例,石屑崩伤2例,各种异物X线和CT检查显示状况(见…  相似文献   

19.
我们自1994-01~1998-06,采用CT平扫加强化扫描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23例,均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23例中男16例,女7例。年龄27~75岁,平均51岁。有外伤史19例,无明确外伤史4例。病程2~8周,其中单侧出血20例,双侧出血3例,均经手术或穿刺证实。临床表现: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11例有对侧肌力轻度减弱,5例病理征可疑阳性。设备为日本产W450-20A型全身CT扫描机。层厚10毫米,自听眶线向颅顶连续轴位扫描,其中3例加冠状位扫描。碘过敏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种增强方式的螺旋CT扫描显示肝静脉和门静脉的差异,并熟悉它们在CT图像上的解剖学形态。方法 采用3.0ml/s(行螺旋CT动脉和门脉期双期扫描,科称双期组)和1.5ml/s(仅行螺旋CT单纯门脉期扫描,科称单期组)2种注射速率的对比剂,分别完成100和50例病人的螺旋CT检查。结果 2组各50例分析结果显示:双期组中有48例在门脉期扫描能够分别清晰显示肝静脉和门静脉1、2、3级分支,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