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托吡酯对3~12岁癫痫儿童骨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双  庞保东  曹丽华  刘寅  董琰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5):5007-5008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托吡酯(TPM)对癫痫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50例原发性癫痫患儿予口服TPM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分别测定骨密度(BMD)、骨碱性磷酸酶(BAP)、血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对照组为30例未治疗的原发性癫痫患儿,同期检测上述指标。对上述骨代谢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托吡酯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BMD、BAP、Ca、P、ALP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服用托吡酯(TPM)对3~12岁癫痫患儿骨代谢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48例设为观察组,给予抗癫痫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时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磷(P)、血钙(ca)、骨碱性磷酸酶(BAP)、骨密度(BMD)等骨代谢指标。将同期未接受抗癫痫治疗的29例癫痫患儿设为对照组,同期观察上述骨代谢指标。结果:两组间治疗前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个月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磷(P)、血钙(ca)、骨密度(BM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P值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癫痫治疗对癫痫患儿骨代谢有一定影响,骨碱性磷酸酶可以作为骨代谢敏感指标应用于癫痫患儿的治疗,来指导抗癫痫药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艳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369-3371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对癫痫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正常体检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诊断明确的癫痫患儿40例作为实验组,于治疗前、托吡酯单药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骨钙蛋白(OC)和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DPD/Cr)。结果:①托吡酯组治疗3个月后,托吡酯组的血清OC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托吡酯组治疗3个月后,托吡酯组的DPD/Cr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托吡酯对癫痫儿童骨代谢中的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均有影响,长期服用此药治疗的癫痫患儿需要同时服用钙剂和Vit 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OXC)对癫痫患儿甲状腺功能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首发初诊的癫痫患儿20例为治疗组,另取同期来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0例儿童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OXC单药治疗至少12个月。记录并比较对照组及治疗组用药前、用药6、12个月后的各项骨代谢指标、骨密度(BMD)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及治疗组用药前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相比,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用药前多种骨代谢指标及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6、12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6个月后相比,血钙(Ca)减低,甲状旁腺素(PT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骨代谢指标及BM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XC长期使用可能会使癫痫患儿血清FT4水平降低,导致甲状腺功能受损,并可能会使癫痫患儿血Ca降低,血PTH升高,导致骨代谢紊乱,故建议在服用OXC期间临床应积极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血Ca、血PTH,必要时每日补充预防剂量的Ca和维生素D。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托吡酯(topiramate,TPM)与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婴幼儿癫痫患者体重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单独服用TPM、VPA的婴幼儿癫痫患者各30例为治疗组,同期健康体检婴幼儿2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在首次体检时及3个月后分别测定体重、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早晨空腹血糖、胰岛素、瘦素水平.[结果]TPM组治疗3个月后患儿体重增长较缓慢,血清TG、TC、胰岛素、瘦素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早晨空腹血糖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VPA组治疗3个月后患儿体重增长加速,血清TG、TC、胰岛素、瘦素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早晨空腹血糖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PM可使婴幼儿体重增长缓慢,并降低TG、TC、胰岛素、瘦素水平;VPA可使婴幼儿体重增长加速,并升高TG、TC、胰岛素、瘦素水平;TPM、VPA对血糖无明显影响.TPM、VPA对婴幼儿癫痫患者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阶段肾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检测肾病患者与正常同龄人的骨密度(BMD)和骨代谢等生化指标,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肾病组血钙(Ca)、25-OH维生素D3(25-OH-D3)降低,血磷(P)、甲状旁腺素(TP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肾病组和肾衰组血Ca、25-OH-D3均降低,血P、TPH、骨钙素(OCN)、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T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特殊序列(CTx)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病组与肾衰组比较:肾衰组Ca、T1NP、TPH、BMD降低,血P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代谢指标较BMD能更敏感反映肾病早期骨代谢的变化,是肾病患者骨质疏松预防与疗效观察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哮喘幼儿吸入类固醇糖皮质激素(GC)——二丙酸倍氯松(BDP)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我国哮喘幼儿吸入二丙酸倍氯松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可能。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6年12月,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对所选患儿随机分为吸入BDP组和对照组。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对入选患儿在用药期间就影响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常见三种因素-日光照射、饮食因素、体育活动进行调查,以了解这些因素在两组的均衡分布情况。χ2检验,评定所选对象的可比性。于用药前、用药6个月和12个月对两组患儿进行血碱性磷酸酶(AKP)、血钙(Ca)、血磷(P)、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PD/Cr)的测定。所有数据经Excel录入,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日光照射、饮食因素、体育活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些因素在两组患儿中是均衡的。治疗前检测吸入BDP组与对照组患儿骨代谢指标血AKP、血Ca、血P、尿DP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前两组患儿骨代谢水平无差异;吸入BDP6个月、12个月后检测吸入BDP组与对照组患儿骨代谢指标血AKP、血Ca、血P、尿DP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长期吸入BDP不会影响哮喘患儿骨代谢水平。结论:长期吸入BDP对哮喘患儿骨代谢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癫痫患儿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粒子酶发光法对对照组30例正常儿童及观察组73例服用托吡酯单药治疗的癫痫患儿在其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用药后12个月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托吡酯对癫痫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无影响,P>0.05。结论:托吡酯对癫痫患儿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CBZ)和托吡酯(TPM)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对癫痫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42例癫痫患儿,年龄6~10岁,其中男22例,女20例,均为局灶性发作。其中15例予TMP单药治疗,14例予CBZ单药治疗,13例予CBZ及TPM联合治疗6个月。15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尿脱氧吡啶啉(DPD)的质量浓度。为去除尿浓缩稀释对尿DPD的影响,将尿DPD的质量浓度通过尿肌酐(Cr)的质量浓度校正,以尿DPD和尿Cr比值表示,即DPD/Cr。结果各组间DPD/CR水平相比较差别无显著性(TPM组(27.88±6.35)nmol/mmol,CBZ组(28.07±6.48)nmol/mmol,CBZ-plus-TPM组(29.69±5.74)nmol/mmol,对照组(25.23±6.32)nmol/mmol)。结论 CBZ、TPM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6个月对癫痫患儿DPD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癫痫新药单药或联合用药对癫痫患儿血液系统指标的影响。方法观察并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8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癫痫患儿在抗癫痫新药单药或联合用药至少1年后血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以同期门诊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奥卡西平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患儿6个月及12个月均引起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6个月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12个月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联合用药或单用抗癫痫新药对血液系统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拉莫三嗪会引起癫痫患儿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降低,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及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会引起癫痫患儿白细胞计数降低;其他抗癫痫新药联合用药或单用抗癫痫新药对血液系统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探讨单药应用丙戊酸、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三种抗癫痫药物对学龄期癫痫患儿临床疗效和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保定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学龄期癫痫患儿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50例,A组给予奥卡西平,B组给予左乙拉西坦,C组给予丙戊酸,均进行单药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并比较三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组血清Ca与25-(OH)D水平下降、AL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25、4.037、4.976,P<0.001);B组仅ALP水平显著升高(t=2.321,P<0.05);C组血清Ca、25-(OH)D与BMD水平显著下降、ALP与BAP水平显著升高(t=31.596、5.991、3.591、3.239、4.643,P<0.001)。三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癫痫患儿,左乙拉西坦在疗效上优于丙戊酸,在不良反应上优于奥卡西平,且对学龄期患儿的骨代谢指标影响也为最小,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研茹 《现代保健》2009,(20):24-25
目的用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并用P300来检测其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门诊2004~2007年癫痫大发作患者共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在25~40岁,用药前均作EEG、IQ及P300检查,服药半年或一年后再作P300检测。结果服用托吡酯半年组,P300潜伏期和反应时间较服药前明显缩短,P300波幅无显著性改变。服用托吡酯一年组,P300潜伏期和反应时间较服药前明显缩短,但因样本较少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300波幅无明显改变。结论服用托吡酯半年或一年后,临床症状得到控制。P300潜伏期反应时间有明显变化,提示托吡酯治疗对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正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为24例,A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B组患者采用托吡酯治疗,C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托吡酯不良反应最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联合托吡酯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综合征Lennox-Gastaut(LG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诊断为LGS的患儿分为左乙拉西坦治疗联合托吡酯治疗组和左乙拉西坦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左乙拉西坦单药干预,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LEV联合治疗组前后患儿头颅磁共振波谱、脑电图棘慢波指数的变化,同时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作为评定工具,对LEV联合治疗组前后儿童进行智力测试及评定。结果 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0%,左乙拉西坦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0%,两组病例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患儿头颅磁共振波谱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值升高,脑电图棘慢波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患儿认知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EV联合托吡酯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脑性瘫痪钙与骨密度监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钙代谢水平及骨密度变化情况。方法:测定80例脑瘫患儿与正常儿童血钙、BALP及骨密度(BMD)。结果:脑瘫患儿血钙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血清BAL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性瘫痪患儿骨密度降低,骨碱性磷酸酶在脑瘫患儿中明显升高,表示脑瘫患儿骨矿化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联合托吡酯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综合征(Lennox-Gastaut,LG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诊断为LGS的患儿分为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组和左乙拉西坦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左乙拉西坦单药干预,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LEV联合治疗组前后患儿头颅磁共振波谱、脑电图棘慢波指数的变化,同时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作为评定工具,对LEV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对儿童进行智力测试及评定。结果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0%,左乙拉西坦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0%,两组病例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患儿头颅磁共振波谱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值升高,脑电图棘慢波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患儿认知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EV联合托吡酯治疗LGS综合征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3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甲组(托吡酯治疗)、乙组(卡马西平治疗)、丙组(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甲组、乙组、丙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0%、80.65%、83.87%,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乙组、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5%、32.26%、25.81%,差异显著(P0.05)。结论: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效果理想,但托吡酯的药物安全性更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治疗效果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癫痫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骨代谢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骨代谢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钙离子和血磷离子明显高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激素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胃肠不适、头晕、血白细胞总数减少及转氨酶升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临床效果显著,对骨代谢影响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密固达对武汉地区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为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增加骨密度,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及改善骨代谢指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入该院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更年期女性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钙剂和Vit D3,观察组联合密固达(唑来膦酸盐5 mg)静脉滴注1次;对比两组治疗后1个月全身骨密度(BMD),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包括碱性磷酸酶(ALP)、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水平和血生化指标包括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和Vit D3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骨折和脊柱变形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MD值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BMD恢复正常百分比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骨转换标志物水平无变化,但观察组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PTH和Vit 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随访观察组疼痛、骨折和脊柱变形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固达治疗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托吡酯、丙戊酸钠及两者联合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取100例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癫痫患儿,随机将100例癫痫患儿分成3组,治疗A组33例,治疗B组33例和联合组34例;在3~6个月的治疗过程中,单用托吡酯对治疗A组患儿进行治疗,单用丙戊酸钠对治疗B组患儿进行治疗,联合组选用托吡酯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严格控制剂量,并记录患儿的癫痫发作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3组的总有效率中以联合组(94.12%)疗效最佳,且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的不良反应率依次为12.12%,15.15%和17.65%,且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