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急性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康复组)和神经科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评价标准,康复组进行系统吞咽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结果 康复护理治疗组疗效评价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全面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析吞咽障碍的原因,确定吞咽障碍的发生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急性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康复组)和神经科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评价标准,康复组进行系统吞咽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结果 康复护理治疗组疗效评价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全面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析吞咽障碍的原因,确定吞咽障碍的发生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早期临床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临床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进行早期临床护理、康复训练,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临床护理、康复训练,可使患者尽早改善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分法分级。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训练。结果康复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吞咽能力康复。  相似文献   

5.
王静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1173-1175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康复护理干预组和神经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各29例,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和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标准,康复干预组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结果干预组吞咽疗效评价平均得分和吞咽障碍分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及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早期介入吞咽功能训练.结果:经过2周训练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程度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及护理对可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加快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按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加用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恢复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病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采用吞咽障碍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实施训练2周后,观察2组方法对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改善此类患者的吞咽障碍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吞咽功能,减轻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41例被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给予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吞咽功能评定,观察吞咽功能改善状态。结果:康复治疗组疗效显著。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早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2周后,对比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脑损害的语言及吞咽障碍诊治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语症和吞咽障碍是目前临床上脑损害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本文重点介绍国内外关于失语症的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新进展,以及吞咽障碍的临床评估、功能检查和康复训练新进展,以便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实时B型和M型(B/M型)超声引导下观察食物黏滞度对健康人群吞咽过程中颏舌骨肌运动的影响。 方法应用实时B/M型超声测量30例健康志愿者(男15例,女15例)分别吞咽5ml果汁样、薄液样、蜂蜜样以及布丁样黏滞度食物过程中颏舌骨肌的运动范围和运动持续时间。每例受试者测量3次取平均值。 结果随着食物黏滞度的增加,颏舌骨肌运动范围和运动持续时间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吞咽果汁样、薄液样、蜂蜜样、布丁样食物时,颏舌骨肌运动范围分别为(6.993±1.776)mm、(7.463±1.947)mm、(8.446±2.293)mm、(8.905±2.057)mm,运动持续时间分别为(0.899±0.129)s、(1.019±0.149)s、(1.119±0.111)s、(1.211±0.141)s;各黏滞度间两两比较发现,颏舌骨肌运动范围在果汁样和薄液样、蜂蜜样和布丁样黏滞度食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黏滞度食物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颏舌骨肌运动持续时间在各黏滞度食物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吞咽相同黏滞度食物时,男性颏舌骨肌运动范围和运动持续时间总是大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时B/M型超声可以清晰显像吞咽过程中颏舌骨肌的运动;食物黏滞度可以对颏舌骨肌运动产生影响;颏舌骨肌运动持续时间是评价食物黏滞度对颏舌骨肌运动影响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的早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损伤颅神经致吞咽困难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方法吞咽障碍患者86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日本洼田氏的咽水试验作为评定标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进行以吞咽饮食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分别在术后第一天和治疗4周后进行测评。结果康复治疗组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神经损伤所致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不仅使患者恢复了经口吞咽进食,同时促进了语言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26例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感觉刺激、口面部肌力训练、摄食训练等康复训练.结果:本组患者吞咽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尽早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系统有序的训练和科学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重建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5.
吞咽筛选试验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吞咽筛选试验对60例脑卒中患者吞咽机能进行评估,设置32例为对照组,对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住院日、体重及营养等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实验组中摄食—吞咽障碍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经过吞咽筛选试验后,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在并发症、体重下降幅度、缩短住院日方面优于对照组。表明吞咽筛选试验能够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咽下困难,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同时使病人的营养得到保障,对脑卒中患者的整体康复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鼻饲照护者对患者鼻饲体位的认知现状。方法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3名鼻饲照护者,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74.42%照护者了解鼻饲体位不当易诱发或加重肺部感染,41.86%照护者了解病情允许时鼻饲体位为抬高床头至少30°,27.91%照护者能正确安置患者鼻饲体位,9.30%照护者了解鼻饲后保持原体位至少30min。结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鼻饲照护者对鼻饲体位认知偏差,应对照护者进行强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吞咽反射对ICU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影响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芳琴  赵静月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57-1958
目的观察吞咽反射对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有无影响。方法应用PORTEX专用气囊压力监测表进行首次气囊校准后,分别于校正后2 h4、h6、h、8 h连续监测有吞咽反射组和无吞咽反射组的气囊压力。结果校正后2 h,两组患者的气囊压力经统计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校正后4 h两组患者的气囊压力经统计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于收入ICU治疗的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病人(尤其是吞咽反射存在的病人),应该在气囊测压表的监测下,每隔4 h注气校正一次,才能防止套囊漏气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致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对350例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感觉刺激、口面部肌力训练、摄食训练等康复训练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吞咽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显效115例,有效175例,无效60例。结论:尽早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系统有序的训练和科学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吸人性肺炎的发生,加快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含咽温开水抑制插胃管过程中呕吐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插胃管过程中含咽温开水抑制呕吐反应的作用,以提高插胃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选取有插胃管需求的清醒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含咽温开水组和常规组各95例,分别使用含咽温开水法和常规法插胃管,以插管时间、呕吐症状及一次插管成功率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2种方法的插管效果。结果含咽温开水组的胃管插入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咽温开水在插胃管过程中可有效地抑制呕吐反应,提高置人胃管的成功率,并缩短插管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3.0 T磁共振常规多回波采集T2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nhanced gradient echo 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观察黑质核团1的存在与否在诊断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PD病人和年龄相匹配的364例对照组病人的ESWAN图像,根据黑质核团1能否在ESWAN序列上显示出来,即是否存在"燕尾征",将被试区分为PD病人和非PD病人,并对其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PD病人组58例病人中,55例无"燕尾征"(94.83%),3例不确定;364例对照组病人中,344例表现出"燕尾征"(94.51%)。采用"燕尾征"来区分PD病人和非PD病人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1%。结论 3.0 T磁共振成像常规ESWAN序列上黑质"燕尾征"的缺失,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PD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