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半结构访谈建立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对22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0.890,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81.8%,协调系数分别为0.195和0.182(P<0.01)。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48项三级指标。结论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急危重症方向专科护理人员对该专科方向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掌握临床实践能力的观点,并结合前期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指标,构建中医院校急危重症专科方向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指标,细化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指标,为我国急危重症方向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6所大型三级甲等医院480名急危重症专科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最终形成中医院校急危重症方向护理研究生临床能力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临床实践能力、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政治思想品德)和19项二级指标。[结论]护理急危重症方向临床能力指标构建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对培养急危重症方向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全面、细化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 为促进我国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国际助产实践基本能力为理论框架, 通过文献分析、德尔菲法确立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 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本研究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38%、74.07%, 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94, 指标体系总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30、0.965, 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0、0.297(P<0.01)。最终形成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4项、内涵指标76项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以母婴健康为服务宗旨、基地功能定位为基础, 构建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和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方法选择来自全国16个省市区30所医学院校及三级甲等医院的34名护理专家,采用Delphi法对我国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指标进行两轮函询。结果初步构建了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指标,包括6项一级指标、45项二级指标、64项三级指标。结论通过Delphi法构建的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指标体系,各指标专家意见集中、科学、可靠,为完善我国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从全国范围选择4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专家积极性高,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0.00%和91.67%;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5、0.89;第2轮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4、0.262。最终形成包含6个一级指标,即:临床专科护理能力、教育能力、提供咨询能力、研究能力、临床和专业领导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及34个二级指标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结论初步确定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指标体系,为日后形成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准入及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初步拟定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选取26名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5.7%、86.7%,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54、0.238(均P0.001),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3。最终构建了5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准入指标,以及包括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41项三级指标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准入及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院校选拔、培养、考核、评价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高级实践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订核心能力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立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23名咨询专家,2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8和0.884;2轮咨询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6~0.235和0.153~0.243(P<0.001),最终构建的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包含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101项三级指标。结论 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可为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个人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各级指标及其权重系数,实现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方法:采用Delphi法对34位专家进行函询,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最终确定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值分别为“职业道德”(W=0.2309),“临床实践能力”(W=0.3226),“临床教学能力”(W=0.1324),“临床管理能力”(W=0.1747),“临床科研能力”(W=0.1394)。各级指标的层次单排序及总排序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0,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检验结果。结论:本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权重的研究,可以使得该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规范化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以柯氏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法、Delphi专家咨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建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2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0.821,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387,0.291,经χ2检验,均P<0.001。最终确定的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10项二级指标和40项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全面评估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效果、不断改进临床培养模式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师的核心能力指标,促进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方法 在阅读文献基础上初步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教师的核心能力指标,采用Delphi法对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结果 经过2轮咨询后,各专家意见趋于一致.2轮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第1轮91.7%,第2轮90.9%;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76、0.890;核心能力指标协调系数P均<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最终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师核心能力由5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及所对应的权重分别为临床护理能力(0.210)、科研能力(0.209)、临床教育能力(0.208)、护理管理能力(0.189)以及专业发展能力(0.184).结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师的核心能力指标的构建可对临床带教教师的考核、培训和选拔等提供量化依据,为全国各院校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实用、客观的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初步确定指标草案,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专家咨询筛选。结果:确定了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44个。结论:初步形成了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方法:在调查ICU护士核心能力的基础上,从保障ICU专科护理技术的完整性角度来制定评价体系的三级指标,利用Delphi专家调查、肯德尔(Kendall)和谐系统及其显著性检验来对指标进行论证。结果:确定的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项一级指标(基础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12项二级指标、74项三级指标,通过Kendall和谐系统及其显著性检验,被广东省数十家三级医院采用。结论:根据ICU护士的现有能力水平,以各项ICU专科护理技术为评价单位制定指标评价体系,是切合ICU护理临床实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儿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要求,构建儿科护理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研究组通过查阅文献及小组讨论,构建出儿科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及问卷,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问卷咨询,应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一级指标为专业态度、护理实践、评判性思维、疾病信息管理、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共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66个;各级指标及总体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682,0.600,0.616,0.608。[结论]儿科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分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共92个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可靠,可对儿科临床护士的评价、培训、考核、准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与考核出发,归纳、分析国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经验,结合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况,提出几点建议:优化课程设置,强化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临床实践兴趣;规范评估与考核,保障培养质量,以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体现护理专科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实现应用型高级护理实践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科学、全面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从全国范围内选取专家40名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专家函询的群体权威系数为0.87,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00%、92.10%,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8、0.31。最终形成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及25个二级指标。结论:初步确定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一套体现现代护理教育理念,符合护理教学改革方向,科学的、合理的、易于操作的见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专家评议,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集体论证确定各评价指标及权重,初步构建临床见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临床见习教学质量评价后确立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169项及权重赋值。评价者、被评价者及学生对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满意。结论评价指标满足了见习教学质量评价的需求,管理者、专家、教师及学生对评价指标及权重值设定认可度、协调度一致,信度较高,可用于护理专业见习教学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一套体现现代护理教育理念,符合护理教学改革方向,科学的、合理的、易于操作的见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专家评议,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集体论证确定各评价指标及权重,初步构建临床见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临床见习教学质量评价后确立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169项及权重赋值.评价者、被评价者及学生对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 满意.结论 评价指标满足了见习教学质量评价的需求,管理者、专家、教师及学生对评价指标及权重值设定认可度、协调度一致,信度较高,可用于护理专业见习教学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肿瘤专科护士学员临床实习需求现况,为教学基地临床带教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中华护理学会2011年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班的96名肿瘤专科护士学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专科护士学员中71.88%希望在专科医院进行实习,在实习安排方面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需求最高,其次为示范操作、专科护理诊疗技术;需求较低的为临床护理教学、护理会诊及论文撰写、辅助检查技能。结论:学员对临床护理实践技能方面的需求较高,而对教学与科研能力重要性的认知与临床对肿瘤专科护士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
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 competencies represent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nursing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The transition of EBP learning goals from the baccalaureate to the master of science in nursing and 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 levels provides a bluepri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dvancement of student knowledge, skills, and attitude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scribe 3 nursing curricula related to EBP competencies at the baccalaureate, master’s, and 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