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脑瘫高危儿早期实施多元化护理对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NICU救治存活的脑瘫高危儿150例,按照父母自愿的原则,分为干预组78例,常规组72例,并设同期在产科出生的足月顺产儿74例,作为对照组.干预组高危儿采取早期多元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期即开始功能训练,并结合药物、物理治疗手段,同时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家庭积极参与强化训练,治疗至2岁.常规育儿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3组婴儿均于6,12,24个月时进行体格(即身长、体质量、头围)的测量和智能测试.结果 体格发育在6,12,24个月时,干预组优于常规组.干预组与对照组体格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智能发育比较:6个月时CDCC智力发育指数(MDI)干预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M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时干预组MDI、PDI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个月时干预组MDI、PDI指数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是提高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早期家庭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方法采用家庭干预模式对高危儿儿进行早期干预,并定期对所有小儿作智能检查。结果两组患儿于第3、6、12个月采用湖南医科大学编制的《Bayley婴儿智能发育量表》分别测定其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所有患儿1岁时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能发育检查。干预组高危儿运动发育、智能发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高危儿早期家庭式干预,对其体、智力及运动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降低高危儿伤残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3.
脑瘫高危儿不同时期干预的预后临床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开始干预脑性瘫痪高危儿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时间的不同,将95例临床诊断为脑瘫高危儿分为早期干预组(48例)及晚期干预组(47例);早期干预组在新生儿期即接受系统干预,晚期干预组在6个月以后进行干预,并在6、9、12、18月龄时进行运动发育和智力测定。结果早期干预组平均智力发育指数(MDI)高于晚期干预组(P〈0.05),早期干预组平均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晚期干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早期干预组脑瘫、智能低下发生例数明显低于晚期干预组。结论对脑瘫高危儿尽早干预可改善其智力及运动发育,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减少伤残。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56例早产儿(干预组)临床上对症处理,保持体温,正确哺乳,干预措施为抚触、婴儿操、听觉刺激、视觉刺激等。96例早产儿为对照组。采用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于月龄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时进行评定。结果第6个月时,干预组的MDI落后于对照组(P〈0.05),但PDI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12个月时,两组婴幼儿的MDI和PD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18个月时,干预组的MDI和PD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康法作为早期干预手段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62例具有高危因素患儿分为干预组(n=32)和对照组(n=30),治疗前及3个月后对两组进行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并定期随访。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MDI和P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其他功能障碍上,干预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结果:干预组在降低脑瘫发生率上存在一定优势。结论针康法作为早期干预手段能提高脑瘫高危儿的运动功能和促进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早期综合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低出生体质量儿,设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各30例,另设足月正常出生体质量儿30例为正常组。对干预组进行视听觉、前庭功能、触觉、运动等方面的训练及行为指导等早期干预。采用婴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测评3组儿童智力发育指数(PDI)及运动发育指数(MDI)。结果:纠正月龄12个月时,未干预组PDI及MDI评分明显低于干预组和正常组(P<0.01,0.05),且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对低出生体质量儿在婴儿期的运动与智能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英 《当代护士》2007,(10):31-32
目的通过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早期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促进高危儿的行为智能发育,降低高危儿的伤残率。方法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将78例高危儿随父母意见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实施系统干预和综合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育儿,2组均在3、6、9、12个月时分别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进行智能发育测评。结果干预组高危儿心理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比对照组高危儿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为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明显减少伤残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重症新生儿体格、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67例重症新生儿分为2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62例,低体重儿组105例。根据有无系统随访干预又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由专人进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结果 低体重儿组中的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患儿身长、体重、头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智力发育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HIE组中干预组平均高于未干预组10分及8分((P〈0.01)。低体重儿中干预组分别高于未干预组10分及7分(P〈0.05)。HIE、低体重儿脑瘫与智能落后的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未干预组。结论 重症新生儿儿早期系统干预可减少伤残及脑性瘫痪。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早期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中重度HIE新生儿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NGF干预组44例,2组患儿均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生后6h内)应用NGF静脉滴注治疗,1次/d,10~14d为1个疗程。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和28d检查头颅CT、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3个月和6个月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儿心量表(CDCC)评定智力(MDI)/运动(PDI)发育指数。结果NGF干预组头颅cT影像学脑结构的恢复及NBN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MDI、PDI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早期应用NGF治疗中重度新生儿HIE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高危儿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高危儿早期异常神经行为发育的动态变化趋势和早期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高危儿348例分成干预组232例和对照组116例,应用52项神经运动发育量表进行检查,干预组根据0~3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训练,对照组家庭运动训练为主。定期采用Oesell发育量表对2组患儿干预前后进行评价。结果:早期神经行为发育变化在于预训练4、6个月时,干预组患儿的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育商在干预18个月后2组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6、12及18个月时干预组在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行为、语言和个人一社会性行为等5大能区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可纠正异常的神经行为,提高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高危新生儿脑瘫预防及智能发育等的影响。方法将163例高危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83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及定期评估;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行早期环境干预和综合康复功能训练。结果干预组第30天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及3、6、12、18、24个月的发育商(DQ)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头颅CT复查(3个月时)及后遗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高危新生儿施行早期环境干预和综合康复功能训练,可降低脑瘫及智能低下的发生率,对提高患儿存活质量和整体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早期干预对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7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干预组从新生儿期起干预至12个月。2组早产儿均于3、6、9、12月时分别进行体格检查(身高、体重、头围),1岁时对2组早产儿进行Gesell发育量表测试。结果干预组6月、1岁时体格发育快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早产儿1岁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智能发育检查,结果干预组五部分内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干预组无一例发生智力低下,对照组2例发生智力低下。结论给予早产儿早期干预可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期家庭康复对脑瘫高危儿(IHRCP)运动和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15例脑瘫高危儿采用单双号随机分为干预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2组均采用脑瘫高危儿早期综合干预6个月,干预组另加用门诊早期家庭康复指导和家庭康复。干预前和干预后3及6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及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DS)进行疗效评估。纠正胎龄后12月龄进行随访,判定诊断为全面性发育迟缓(GDD)、脑性瘫痪(CP)、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危儿(ASD/IHRASD)的人数。结果:干预后3及6个月,2组GMFM评分、FMFM评分、适应性行为评分、语言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提高趋势(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均P<0.01)。纠正胎龄后12月龄,干预组诊断为GDD、CP、ASD/IHRASD的人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早期家庭康复可以提高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及认知、语言功能,能够改善脑瘫高危儿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措施对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依从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脑梗死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奇偶数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出院前均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措施。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末采用脑卒中防治知识问卷评定患者脑卒中防治认知水平,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定患者自我效能感,采用脑卒中行为改变问卷评定患者依从性。干预3个月末检测两组血糖、血压、血脂、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各项指标控制达标率。随访1 a,分别于随访6个月末、随访1 a末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脑卒中防治知识问卷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干预3个月末两组脑卒中行为改变问卷生活方式依从性及遵医服药依从性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研究组行为转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末研究组血糖、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控制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随访6个月末及随访1 a末研究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认知水平、自我效能感及依从性,控制临床指标,促进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追踪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早产儿从新生儿期开始实施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就医新乡市中心医院儿科新生儿室的早产儿83例,按照父母自愿的原则,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常规育儿组40例,干预组早产儿出院后于家中在早期教育的基础上接受按摩,被动体操,和运动训练,治疗至2岁,常规育儿组只接受常规保健治疗。并设同期在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顺产儿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婴儿均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分别进行体格(即身长、体重、头围)的测量和智能测试。结果:体格发育6,12,24月龄时,干预组快于常规育儿组(P〈0.05),干预组与足月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6月龄CDCC智力发育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12月龄时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4月龄时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12月龄时干预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4月龄时干预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精神发育迟缓、脑瘫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育儿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明显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98 例3~12 个月高危儿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CE 干预,每天2~3 h,每周5 d,于治疗前及治疗6 个月后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编制的儿童心理发育诊断量表(0~6 岁)进行发育商(DQ)测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6 个月的CE 干预,观察组DQ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CE 可有效促进高危儿在运动、认知、言语、社会适应等方面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7.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存活出院的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0一2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训练,由专人定期进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对照组未进行系统干预,每3—6月随访1次。两组均随访至2岁。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身长、体重、头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智力发育指数(P<0.05)、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0.01)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早产儿智力低下、运动低下与脑瘫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产儿经早期系统干预,2岁时可达到正常同龄儿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跟踪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我管理水平、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BMI达标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危险因素达标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PCI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从而有效地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超早期干预对高危新生儿脑瘫及智能发育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早期干预对高危新生儿脑瘫及智能发育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63例高危新生儿分为两组,干预组83例,除常规治疗外,施行早期环境干预和康复功能训练,出院后依据0~3岁小儿智能发育规律及教育大纲,随访干预治疗至2岁;对照组(常规育儿)80例,只接受常规治疗及常规育儿指导和评估。结果干预组神经行为评分第3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在3、6、12、18、24个月的发育商(DQ),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高危新生儿发育落后及后遗症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环境干预、系统的康复功能训练,以及足够的治疗疗程和随访可降低高危新生儿脑瘫和智能低下的发生率,提高高危新生儿的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院外定期随访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社会活动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科急性缺血性卒中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患者共151例,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7例。出院后医务人员根据自制随访流程对观察组进行2周1次的随访,对照组未进行随访,3个月、1年后分别对2组进行改良Rankin评分(mRS)及社会活动功能量表(FAQ)评估。结果:出院3个月后,2组mRS评分、FAQ评分及社会活动功能评定未见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残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年后,2组的mRS评分、致残率、FAQ评分及社会活动障碍率均低于3个月时(P0.05,0.01),且观察组mRS评分、致残率、FAQ评分及社会活动功能障碍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务人员院外定期随访可促进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社会活动功能恢复,功能的恢复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