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β-CD包合升白胶囊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比较超声波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的包合效果,确定最优包合方法;再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挥发油与β-CD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因素,每因素选择3水平,优选包合条件,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包合物;结果优选出最佳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比例为1∶10,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1.5 h,包合物收得率为80.63%,挥发油利用率为94.14%。结论按优选工艺条件,挥发油与β-CD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且挥发油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饱和水溶液法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四味清口含片中广陈皮、桂心、细辛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以油和β-CD比、搅拌速度、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收率进行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β-CD包合四味清口含片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挥发油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CD比为1∶4,搅拌速度为100 r/min,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3 h。结论该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挥发油的利用率和包合物收率都较高,为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β-环糊精包合冠心康胶囊挥发油的制备工艺,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超声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β-CD与挥发油的用量比、包合温度及超声时间等因素对包合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冠心康胶囊挥发油的β-CD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与挥发油的用量比7∶1,包合温度45℃,超声时间40 min,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3%。结论:通过β-CD包合后可使挥发油粉末化,提高其稳定性。优选的包合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为冠心康胶囊的工业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白纸扇感冒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白纸扇感冒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从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研磨法中挑选最佳制备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β-CD与水的比例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包合工艺;应用TLC,UV及显微成像对制备的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结果:最佳的包合方法为饱和水溶液法,其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CD 1∶8,包合温度55℃,搅拌时间3 h,β-CD-水1∶10;TLC,UV及显微成像分析结果均显示挥发油与β-CD已形成包合物。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简单、稳定可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白术、桂枝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优选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包合物进行鉴别分析。结果饱和水溶液法包合白术、桂枝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为1∶6,包合时间为3 h,包合温度为40℃。结论此包合工艺简单、易行,能有效的保留白术、桂枝中挥发油成分,为葶苈生脉方的工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抗病毒口服液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比较超声波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的包合效果,确定最优包合方法;再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挥发油与HP-β-CD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因素,每因素选择3水平,优选包合条件,同时采用薄层色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包合物。结果优选出最佳工艺为:挥发油与HP-β-CD比例为1∶12,包合温度45℃,包合时间为3h,挥发油的包合率为66.71%,包合物的收得率为90.07%。结论按优选工艺条件,挥发油与HP-β-CD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且挥发油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石丹颗粒中挥发油包合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石丹颗粒中挥发油的包合工艺,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挥发油包封率和包合物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对包合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β-CD)的投料比、加水量和研磨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挥发油包合物进行TLC鉴别、UV鉴别、显微鉴别及稳定性考察。结果:采用研磨法包合,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挥发油的投料比8∶1,加3倍量水研磨3 h;挥发油包封率87.04%,包合物得率89.12%。β-CD包合物在第0,1,3天的挥发油保留率分别为100%,89.23%,78.46%。结论:挥发油进入了β-CD空腔中形成相对稳定的β-CD包合物,制剂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优选的包合工艺稳定可行,适合石丹颗粒的工业大生产。  相似文献   

8.
β-环糊精包合川芎挥发油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征  郑啸  高珍  操锋  平其能 《中药材》2008,31(12):1903-1906
目的:摸索β-环糊精(β-CD)包合川芎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提高其主成分藁本内酯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与包合物含油率为综合评价指标,优选饱和水溶液法包合的最佳工艺;对包合物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定;采用HPLC分析考察包合后挥发油的稳定性。结果:确定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包合的最佳工艺即包合温度为45℃,包合时间为2.5 h,川芎挥发油与无水乙醇质量比为1∶1,川芎挥发油与β-CD质量比为1∶7;TLC检验说明挥发油经包合形成了包合物;HPLC分析确证包合后藁本内酯极少发生异构,稳定性增加。结论:β-CD包合可有效改善藁本内酯的稳定性,同时使液体药物固体粉末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九味蒲芍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以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β-CD与挥发油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红外分光光度法(IR)对包合物进行验证,并考察包合物在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 6.2 g与挥发油1 ml,在53℃条件下包合4.2 h;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光度法结果表明,包合物已经形成;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挥发油经包合后稳定性得到明显加强。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简单可行,达到了制备包合物的目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摸索β-环糊精(β-CD)包合冠心康胶囊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提高挥发油稳定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超声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β- CD与挥发油的用量比( W / V)、包合温度及超声时间等因素对包合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冠心康胶囊挥发油的β-CD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 CD与挥发油的用量比为7∶1,包合温度为45 °C,超声时间为40 min,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小于3%。结论:通过β-CD包合后可使挥发油粉末化,提高其稳定性,优选的包合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为冠心康胶囊的工业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黑胡椒挥发油的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分析挥发油化学组分,为固化黑胡椒挥发油粉末的内在品质评价、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黑胡椒油β-CD包合物,以黑胡椒油与β-CD的配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包合物含油率、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制备工艺,经显微观察和热重分析进行包合物形成的验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比较包合前后挥发油及经再次蒸馏原料油中组分的种类和含量。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加6倍量β-CD于60℃包合4 h;包合物平均含油率11.56%,黑胡椒挥发油平均包合率75.32%,包合物平均收率86.13%。黑胡椒挥发油、包合物和经再次蒸馏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46,40,4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的构成基本一致,含量较高的6种成分总和占挥发油的70%以上;包合物和再次蒸馏后的黑胡椒挥发油新增和减失的成分比例均不到1%。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简便可行,可供黑胡椒油固化粉末的生产及质量控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莪术挥发油提取及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挥发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L9(34)筛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考察了饱和水溶液法β-CD包合莪术挥发油时挥发油与β-CD用量的比例、包合温度和包舍时间对包合的影响.结果 挥发油提取务件为:莪术粗粉加8倍量水浸泡30 min,提油5 h.综合比较了挥发油的利用率、包合物收率及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结果A1B2C3为最佳因素水平组合,即最佳包合条件为50℃,搅拌60 min,挥发油:β-CD比例为1:4.结论 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率高,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宁心痛颗粒中川芎、细辛混合挥发油成分β-环糊精(β-CD)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川芎、细辛混合油的利用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考察挥发油与β-CD比例、β-CD与水量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4个因素。结果: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β-CD与油比例6∶1,β-CD与水比例1∶6,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2h。结论:优选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活血膏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活血膏中挥发油的提取及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确定以饱和水溶液法的基础上,采用恒温磁力搅拌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为评价指标,按正交试验表对包合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根据正交试验表分析,对实验指标影响程度为油:β-CD>包合温度>搅拌时间,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油:β-CD为1:6,包合温度为50℃,搅拌时间2小时。结论:根据优选的工艺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应用于活血膏中,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类风关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及β-CD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类风关颗粒剂中草果、防风挥发油的提取及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变化试验,以草果、防风挥发油出油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挥发油的利用率为指标优选β-CD包合工艺.结果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为:草果、防风不用提前浸泡,以饮片投料,加8倍量水,蒸馏提取6 h;包合物最佳包合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挥发油用15倍量85%乙醇溶解,与β-CD的投料比为1:8,在25℃下,超声包结30 min.结论该工艺可用于草果、防风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  相似文献   

16.
穿蛭膏药材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穿蛭膏药材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利用率、丹皮酚包合率为指标,比较超声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的包合效果,确定最优包合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超声法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并对制成的包合物进行鉴别和稳定性考察.结果 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mL:g);包合时间30 min;包合温度50℃;超声功率250 W.结论 优选的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质鼍稳定,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方愈溃胶囊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中药复方愈溃胶囊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包合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并采用差示量热扫描法、热重分析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是挥发油(mL)-β-CD(g)1∶10,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2 h,表征分析显示挥发油被β-CD成功包合。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操作简便、工艺稳定、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山奈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包合物收率和油利用率的综合评分为筛选指标,选择山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用量比(V/W)、包合温度及搅拌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优选包合工艺。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衍射法对山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表征,并考察包合物在强光、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最佳包合条件为山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用量比为1∶8.51(m L∶g),包合温度为13.10℃,搅拌时间为3小时。红外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衍射法等表征结果表明包合物已形成,并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结论:最佳包合工艺合理、可行,有效地提高了山奈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王静  邢煜军  张保国  李钦 《中成药》2011,(9):1607-1610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甘松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包合物收率,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含油率3指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对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研磨法进行比较,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优选研磨法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并采用TLC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 研磨法制备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较为理想,研磨法最佳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比例为6∶1(g∶ mL),加2倍量蒸馏水,研磨30 min.结论 确定了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包合前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
唐林  夏新华  周莉莉  杜阳 《中成药》2015,(2):419-423
目的优选乳痛软坚片中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比较饱和水溶液法与研磨法;结合单因素试验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对研磨法包合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研磨法优于饱和水溶液法,其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g)与挥发油(m L)投料比为10∶1,加水量3倍,研磨时间2.5 h。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