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77-577
答:DIC的主要护理诊断有三点:(1)皮肤完整性受损;出血;与DIC有关;(2)有出血的危险;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与DIC有关;(3)组织灌注量改变;低血压或休克;与DIC有关。  相似文献   

2.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240-240
答:出血性疾病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观察重点:注意观察尿、痰、便的颜色;了解病人的血小板计数。做好预防出血的护理;注意皮肤、粘膜的改变,观察出血部位和范围;内脏出血时要注意观察出血量和出血是否停止;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对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对64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特征是:①格拉斯哥(GCS)积分下降,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②消化道出血多发生在伤后第2周,以老年患者居多;③创伤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致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此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也能诱发消化道出血,所以严密观察病情;适时有效地进行胃肠减压;正确使用止血药;及时补充血容量;加强饮食和基础护理,能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并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道手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手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要点。方法对2002年2月-2006年10月施行了腹腔镜胆道手术的287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有9例(0.3%)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包括穿刺孔出血渗入腹腔2例;胆囊床出血2例;胆囊动脉分支出血1例;胆囊周围粘连组织出血1例;胆总管壁滋养血管出血1例;原发性纤溶亢进至创面渗血不止2例。结论腹腔镜胆道手术后迟发性出血具有隐蔽性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CT,心电图改变与预后关系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锡洪  陈玲 《临床医学》1996,16(4):10-11
本文总结108例脑出血的CT,心电图变化及对预后影响。在这些患者中,小时出血,内囊出血及脑室出血多见;内囊及脑室出血是心电图异常的主要部位;中量出血预后不佳,大量出血死亡率高,脑室出血死亡率较高,有多项心电图异常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6.
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64例进行了护理。总结本组病例的特征是:(1)格拉斯哥(GCS)积分下降,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2)消化道出血多发生在伤后第2周,以老年患者居多;(3)创伤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致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护理要点:严密观察病情;适时有效地进行胃肠减压;正确使用止血药;及时补充血容量;加强饮食和基础护理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E)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规律,为预防出血提供护理依据。回顾性总结分析了31例TAE后短期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的临床资料。出血患多有肝功能严重损害;出血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为主,其次为胃、十二指肠为粘膜病变;术后呕吐、发热等化疗栓塞反应及应用新癀片等退热药物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诱因;74.2%的出血发生在TAE后10d之内,25.8%的出血发生在术后11-40d;因出血而死亡的患占22.6%。据此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病因探讨及其护理陈小兰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胃泌素,护理Keywords:Hemorrhageofuppergastro-intestinaltract;Etiology;Gastrin;Nursing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酸返流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俊超  林世富 《华西医学》1998,13(2):152-153
为了解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胃食管返流情况。采用24小时,pH监测43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食管pH动态变化,并对比出血组与同血组,发现:1.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返流阳性率为62.8%;2.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无显著差别.3;总返流次数出血组,明显多于无出血组。4.长于5分钟返流次数;出血组无出血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预后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641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有61例死亡。其中基底节区出血49例,死亡21例(42.9%);脑干出血18例,死亡14例(77.8%);脑叶出血16例,死亡5例(31.3%);丘脑出血12例,死亡9例(75%);脑室出血6例,死亡4例(66.7%);小脑出血8例,死亡3例(37.5%);混合出血7例,死亡5例(71.4%)。出血量小于30ml29例,死亡4例(13-8%);30—50ml61例,死亡34例(55.7%);51—80ml17例,死亡15例(88.2%);大于80ml9例,死亡8例(88.9%)。结论 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死亡率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年龄有关。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有适应证的患者配以微创血肿清除术,明显地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降低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对4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产后出血及时进行抢救,降低对产妇的危害;结果:产妇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危害,但经过精心护理,产后出血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以前降低;结论:必须重视产后出血的护理,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和精心护理对降低产后出血,减低对产妇的危害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959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519例,缺血性脑卒中440例,观察合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临床特点.结果 959例脑卒中患者中并消化道出血92例,发生率9.59%.其中51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并消化道出血68例,发生率13.10%;4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并消化道出血24例,发生率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并消化道出血特点为:出血性脑卒中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脑干、丘脑、小脑病变及脑室出血容易并消化道出血;脑卒中发病24h内是合并消化道出血高发时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上消化道出血青年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老年组82例、青年组53例,对两组性别构成、并发症、诱因、临床表现及出血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均以男性患者为主,青年组92.45%,老年组73.17%;有明显诱因者青年组明显多于老年组;并发症老年组明显多于青年组;呕血老年组49例(73.17%),消化性溃疡47例(57.32%);青年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例(60.38%);老年组胃溃疡和球部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均为20例(24.39%)。结论 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性别构成、并发症、诱因、临床表现及出血原因等方面均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行PCI的病例640例,分析股动脉出血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出血病例(34例)占全部病例的5.3%;(2)出血组平均年龄高于非出血组,女性多于男性;(3)2组止血方法差异有显著性;(4)出血前后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结论 PCI术后出血的发生有病人自身的因素,也有手术操作过程及护理上的因素,处理措施和护理需个体化。  相似文献   

15.
重症肝炎出血的鉴别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肝炎患者因肝脏的严重损害、临床上常发生出血倾向,根据医学理论指导和护理工作中的观察.重症肝炎发生出血倾向其病因主要有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的出血;门脉高压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为了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抢救.在护理工作中一定要密切观察出血先兆、特征、部位、性质及出血量.结合实验室检查.诈出早期鉴别诊断.主动采取有效措施。亚临床资料1989~1996年我科共收治重症肝炎患者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有明显出血倾向者8例.占61.5%。其中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致出血者1例;DICZ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天幕及大脑镰硬膜下出血的CT影像学表现及其特征。方法 总结分析21例天幕及大脑镰硬膜下出血的CT表现。结果 21例中天幕出血11例,CT表现为片状3例,U形2例,圆环形2例,弧形1例,“Y”形3例;21例中大脑镰部出血10例,CT表现为全程内缘平直、外缘呈波浪状高密度影4例;呈中央增宽、前后较细的梭形高密度影2例;呈前后尖端相对的铁路枕木钉形高密度影2例;呈现为大脑镰部全程大致均匀增宽高密度影2例。结论 天幕及大脑镰硬膜下出血一般较脑凸面硬膜下出血少见,出血量一般少于大脑凸面硬膜下出血,常为复合性硬膜下出血.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和多样性,少量出血易漏诊。  相似文献   

17.
1辩证要点出血证的辩证,首先当分清虚实,是因于热,是因于虚,是因于瘀。因于热,当分实热与虚热;因子虚,当分明虚、气虚和阳虚;因于瘀,当分因实致瘀,还是因虚致瘀。次之,是辨出血方式及所属脏腑部位。出血部位是以出血方式来确定的,如咳血,来自于肺;吐血、呕血,来自于胃;便血,来自于肠;尿血,来自于肾和膀俄。但也有出血方式相同,而直接引起出血的病因与所涉及的脏腑部位各异,如鼻咽,有在肺、胃、肝之不同;吐血,有在胃、肝之别;肌概有在肺、脾之分,当仔细辨别。有时还应注意脏腑与经络之间关系,如尿血可来自于肾,…  相似文献   

18.
鼻出血是人体最常见的出血,以秋季及早春为发病高峰。轻者可表现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出血不止,以致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多次出血易引起贫血。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也以鼻腔前部出血为多见,但也有少数严重的出血发生在鼻腔的后部;40岁后鼻腔前部出血者减少,鼻腔后部出血显著增多,可能与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有关。鼻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9.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271-271
答:出血性疾病的主要护理措施有:(1)让病人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激动,减少活动,以免继续出血;(2)饮食原则为高热量、高维生素、足够蛋白质、易消化的少渣软食。合并有消化道出血者按消化道出血管理饮食;(3)积极预防感染;(4)寻找并设法消除诱发因素;(5)皮肤出血的病人应避免抓搔,防止皮肤挤压及外伤。尽量避免各种穿刺操作.必须进行时应严格皮肤消毒,穿刺后用无菌棉球充分压迫止血;  相似文献   

20.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53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通过对53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行急诊胃镜检查临床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作用。方法 对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且无胃镜检查禁忌证的情况下,24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对血压不稳定的病人在积极扩容升压后进行;对有明显呕吐的病人予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洗胃后进行急诊胃镜检查。结果 胃镜检查时视野清晰度:清晰8例;一般43例;差2例。明确出血部位与原因诊断45例,出血部位与原因不明8例。活动出血9例,其中7例镜下成功止血,2例转手术。8例原因不明者,6例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2例转院。结论 急诊胃镜检查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