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子宫腺肌病对育龄期女性生殖结局存在负面影响。探讨影响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生殖结局的潜在因素,有利于子宫腺肌病患者助孕成功率预测模型的构建。针对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通过药物预处理、促排卵方案合理选择、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移植策略合理选择以及对患者妊娠后保胎处理等个体化措施优化辅助生殖助孕策略,可有效提高其助孕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辅助生殖助孕存在治疗周期长和费用高等问题,研究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和患者需求,可减少其往返时间和误工费,帮助生殖机构调整和优化服务,并为落实国家双向转诊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7月-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遗传科就诊的176例自愿参与调查的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不孕不育信息、就诊需求、双向转诊知晓率、双向转诊需求及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患者存在不孕不育年限长,约75.00%的患者受不孕不育问题困扰超过3年,甚至长达10余年;且74.43%患者来自非省会城市,多数需到生殖机构较集中的省会城市进行助孕治疗,但82.39%的患者对双向转诊制度不了解;助孕成功后77.27%的患者愿意转诊到当地医院;对下级医院的医疗水平不信任、下级医院条件相对落后及设备缺乏等因素造成约22.73%的患者不愿意转诊。结论:辅助生殖双向转诊需求较大,但知晓率低,基层医院医师对双向转诊重视程度不高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等限制了双向转诊的落地,应加强双向转诊人才培养和联盟建设,以推进双向转诊制度落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辅助生殖失败患者的疗效。方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及拟行IVF-ET的不孕患者,查封闭抗体阴性并要求行主动免疫治疗者181例,分析病因,观察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成功率。根据治疗后封闭抗体是否转阳分为治疗成功组和治疗失败组,随访再次行助孕治疗的妊娠结局。结果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成功组患者再次助孕的妊娠率高于治疗失败组,流产率低于治疗失败组,但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主动免疫治疗可在一定范围内改善辅助生殖助孕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辅助生殖助孕前患者资料信息核查表》,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依据原卫生部出台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国家卫计委相关规定、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中有关辅助生殖技术术前检查要求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版)》中的相关要求,结合中心临床诊疗规范及患者就诊流程,设计并应用《辅助生殖助孕前患者资料信息核查表》对不孕夫妇相关资料信息进行科学、高效、规范管理,2016年10月—2017年3月临床使用抽查进周签字日患者检查资料漏交发生率、临床医疗组与患者夫妇签署助孕相关知情同意书前核查相关资料信息平均所需时间、收单人员收取、整理每对助孕夫妇各项检查报告的平均所需时间。结果:对3 419例IVF/ICSI患者夫妇、591例IUI患者夫妇进行助孕前资料信息核查,在助孕知情同意进周期签字日出现漏检、漏交或遗失女方及男方必备检查报告的发生率由原来的0.6%下降到0.05%;收单人员收取、整理每对助孕夫妇各项检查报告的平均所需时间由原来5 min/次缩短至3.5 min/次;临床医疗组与患者夫妇签署助孕相关知情同意书前核查相关资料信息平均所需时间由原来的2.5 min/次缩短至1 min/次。结论:《辅助生殖助孕前患者资料信息核查表》的应用可提高临床工作效率,保障了患者身份识别安全,同时也可以保护医院及中心医护人员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高龄不孕妇女辅助生殖(ART)助孕前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ART助孕的高育龄不孕妇女203例作为不孕组,按照年龄以1:1匹配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已婚女性203例作为对照组。向两组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一般情况及心理状态,对比调查结果并分析影响ART助孕妇女心理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不孕组SAS(45.05±8.74分)、SDS(45.62±10.03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9.87±9.07分、38.05±9.96分)(P0.05),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36.0%和33.0%。不孕组有焦虑症状患者年龄≥40岁、不孕年限4年、家庭年收入≤5万元、既往治疗费用5万元占比高于无焦虑症状患者,夫妻关系融洽、了解ART助孕相关知识、初次失败后愿意再次辅助生殖者占比低于无焦虑症状患者(P0.05);有抑郁症状患者年龄≥40岁、不孕年限4年、家庭年收入≤5万元、既往治疗费用5万元者占比高于无抑郁症状患者,夫妻关系融洽、了解ART助孕相关知识、初次失败后愿意再次辅助生殖者占比低于无抑郁症状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不孕年限4年、既往治疗费用5万元、未生育是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年龄≥40岁、不孕年限4年、既往治疗费用5万元是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接受ART助孕的高龄不孕妇女助孕前普遍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临床应关注高龄不孕妇女ART助孕前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受到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生活方式以及"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影响,涌现了大批有生育需求的高龄夫妇。高龄生育力下降迫使其寻求辅助生殖技术的帮助。然而高龄不孕夫妇助孕风险较高、成功率低下,并且引发一系列医学及社会问题。现代辅助生殖技术能提供怎样的帮助,对临床医疗工作者而言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展好孕课堂对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情绪状态、患者满意度及其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助孕治疗并参加好孕课堂的新鲜周期移植患者512例,根据参加好孕课堂次数将其分为3组,A组患者共68例(参加好孕课堂次数为0次);B组患者共260例(参加好孕课堂次数≤4次),C组患者共184例(8次好孕课堂全部参加)。比较3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状态、患者满意度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评分C组<B组<A组(P<0.05),而患者满意度B组与C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01),3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好孕课堂可显著改善IVF助孕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俗称试管婴儿,是现代人类助孕技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辅助生殖医学领域。它主要适用于女性输卵管性因素、男性重度少弱精、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素、不明原因不孕等,目前的临床妊娠率在20%-40%^[1]。在实施该技术过程中,诸多因素可影响其成功率,需要医、护、患三方面紧密合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精子畸形率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受精率的影响.方法 统计2007年3月-2010年9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因畸精子症首次行Half-ICSI助孕的82个周期中IVF受精率和ICSI受精率,根据受精率分为4组:50个周期畸形率≤95%(轻度畸精子症组),22个周期畸形率≥96%(重度畸精子症组),与因精液异常进行IVF助孕的28个周期(IVF组),和因严重少精症进行ICSI助孕的56个周期(ICSI组)受精率进行比较.结果 轻度畸精子症组IVF和IC-SI受精率分别为80.8%和87.3%,与单纯IVF组和ICSI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畸精子症组IVF受精率为29.2%,明显低于IV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畸精子症组ICSI受精率为85.1%,与ICS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子畸形率≤95%,不影响IVF受精率;畸形率≥96%,IVF受精率明显降低.男方轻度畸精子症患者可行IVF受精,重度畸精子症建议行ICSI授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活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月经稀发女性16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行IVF-ET的PCOS患者86例为观察组,行IVF-ET的非PCOS患者8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史及雌激素水平情况,综合分析诱导PCOS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助孕妊娠情况及活产率。结果观察组体质量、BM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毛、痤疮、初潮后2~3年仍月经稀、生活压力大和饮食不规律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存在PCOS家族史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孕酮、黄体生成素、游离睾酮、胰岛素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PCOS家族史、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生活压力过大及孕酮、黄体生成素和游离睾酮水平均是影响引发PCOS的高危因素。观察组临床妊娠率及最终活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COS患者助孕活产率的危险因素包括PCOS患者BMI、孕酮及黄体生成素水平(P0.05)。结论肥胖、PCOS家族史、雌激素水平低等是PCOS发病的高危因素,且PCOS患者BMI、孕酮及黄体生成素会影响其IVF-ET助孕活产率。临床针对月经稀发者应积极改善饮食习惯、缓解生活压力、控制体质量、控制血糖、控制激素水平,降低PCOS的发生率,提高IVF-ET助孕活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9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胀、呼吸困难、尿少、胸腹水等,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均得到改善.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经门诊促排卵治疗后,83.3%为晚发型,均为成功妊娠病例;辅助生殖助孕治疗后,87.9%为早发型,解冻周期治疗后100%为晚发型妊娠病例.结论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病早晚与体内激素水平和卵泡的排出情况密切相关.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发倾向的患者,门诊要用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代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辅助生殖助孕必须严格遵守移植手术指征,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常规体外受精(conventionalin vitro fertilization, c-IVF)是利用优化后的精子与卵母细胞自然结合完成IVF的一类辅助生殖技术, 主要应用于女性因素不孕、部分男性因素不育及不明原因不孕不育患者的助孕治疗。但目前尚缺乏c-IVF相关的操作标准或共识, 尤其对于如何选择最佳授精方式以避免受精率低下或完全受精失败的发生, 始终是困扰辅助生殖临床医生与胚胎实验室人员的难题。因此, 由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发起, 并联合全国多家生殖医学中心共同编撰了本共识, 旨在规范c-IVF的选择标准、精液优化处理及授精操作流程, 为辅助生殖临床医生和胚胎实验室人员提供实用性参考, 以期获得稳定且满意的辅助生殖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在辅助生殖助孕患者身份识别管理中的风险防范管理效果。方法应用HFMEA对本中心辅助生殖助孕患者诊疗流程中的身份识别进行科学管理,包括(1)成立生殖中心护理HFMEA小组;(2)绘制助孕患者诊疗流程图;(3)使用HFMEA对流程中每一步骤进行分析、评估,列出每一步骤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因与失效后果,对每一失效模式发生的风险优先指数(RPN)进行统计分析和反馈;(4)根据RPN制定并实施改进行动以减低医疗风险。结果实施HFMEA管理、采取一系列改进行动后,RPN明显降低,特别是在指纹采集、指纹识别正确的取卵取精患者及正确的胚胎移植患者时,RPN下降95. 0%;有效杜绝三起企图实施非法代孕的案例发生,极大保障了辅助生殖患者身份识别安全。结论 HFMEA管理方法可保障辅助生殖助孕患者身份识别安全,运用HFMEA管理方法可持续改进辅助生殖各项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夫妇不孕不育相关特征及其移植结局相关性。方法 以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地区3家医院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夫妇为研究对象,从生殖档案中收集相关数据,对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后常规项目指标进行跟踪随访,并收集移植结局,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夫妇不孕不育特征及移植结局进行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移植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 628对夫妇中原发不孕夫妇974对,占37.06%,继发不孕夫妇1 654对,占62.94%,单纯女方因素1 132例,占43.09%,单纯男方因素1 008例,占38.35%,双方因素488对,占18.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OR=1.191)、优质胚胎数(OR=1.294)、不孕不育年限(OR=1.374)、移植日血清孕酮水平(OR=0.351)、移植日内膜厚度(OR=1.082)是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夫妇移植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地区不孕不育夫妇多以继发性不孕为主,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夫妇妊娠结局与年龄、不孕不育年限、移植日血清孕酮水平、移植日内膜厚度、优质胚...  相似文献   

15.
年轻女性受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受教育以及事业的影响,推迟了生育时期,高龄时生育力下降迫使其寻求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帮助.然而,高龄女性ART助孕的医疗风险与伦理风险都会显著增加,且助孕成功率低.正因如此,中国ART机构不愿多接诊高龄的患者,这不仅会降低患者的就诊信心,并且成功率低就可能意味着无法通过中国严格执行的ART技术评审.要解决目前高龄不孕女性求助ART技术的困难,不仅需要医疗机构正确评估患者的生育能力,提高诊治高龄女性生育力的技术水平,也需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客观公正的ART评估与政策.  相似文献   

16.
年轻女性受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受教育以及事业的影响,推迟了生育时期,高龄时生育力下降迫使其寻求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帮助。然而,高龄女性ART助孕的医疗风险与伦理风险都会显著增加,且助孕成功率低。正因如此,中国ART机构不愿多接诊高龄的患者,这不仅会降低患者的就诊信心,并且成功率低就可能意味着无法通过中国严格执行的ART技术评审。要解决目前高龄不孕女性求助ART技术的困难,不仅需要医疗机构正确评估患者的生育能力,提高诊治高龄女性生育力的技术水平,也需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客观公正的ART评估与政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流程在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辽宁省某医院接受辅助生殖助孕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管理流程,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管理流程用于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nCPAP治疗压力和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先将OSAS患者根据AHI分度进行治疗前后分析,再将患者根据肥胖程度进行治疗前后分析。结果患者nCPAP治疗压力与AHI、BMI正相关,相关系数顺次分别为0.47、0.38。重度患者BMI、颈围、治疗压力高于中度患者(P〈0.01)。治疗前轻度肥胖组AHI、压力高于非肥胖组(P〈0.01),中度肥胖组AHI、压力高于轻度肥胖组(P〈0.01),中度肥胖组minSaO2低于轻度肥胖组(P〈0.01),轻度肥胖组minSaO2低于非肥胖组(P〈0.01)。治疗后各组压力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非肥胖组minSaO2高于轻度肥胖组及中度肥胖组(P〈0.01)。各组治疗前后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不仅AHI,而且BMI、颈围也对nCPAP治疗压力和疗效存在影响。故在nCPAP呼吸机压力滴定和评估疗效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在拟定其他辅助治疗方案时减肥应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在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中,部分患者合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且IR影响ART助孕结局,这可能是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的原因之一。本文就IR对辅助生殖助孕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IR引起的RIF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3月于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 436例PCOS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孕妇BMI分为正常体重组(735例)、超重组(462例)以及肥胖组(239例)。经助孕治疗后比较3组基本情况、实验室及临床指标。结果超重组及肥胖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值、促性腺激素用药天数及总用量、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早产率、流产率和巨大儿出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3组接受单精子卵泡胞浆内注射/体外受精/体外成熟(intracytoplasminc sperm injection/in vitro fertilization/in vitro mataration,ICSI/IVF/IVM)助孕治疗的病例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 CG)日直径≥18 mm的卵泡数和多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及肥胖组患者的抗苗勒氏管激素值水平、卵巢敏感指数、h CG日雌激素水平、获卵数、2PN受精率、2PN卵裂率、着床率、妊娠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超重组及肥胖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出正常范围的BMI会对PCOS患者助孕过程及助孕结局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超重或肥胖PCOS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病率高,助孕成功率低,新生儿容易出现不良结局。该类患者应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以提高助孕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