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药名均以符号替代:异烟肼(H),链霉素(S),对氨基水杨酸(P),氨硫脲(T),利福平(R),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结核病化疗失败的原因有:①不适当的治疗方案,②药物中毒,③病人在治疗期满前自动停药,④病人虽继续就诊,但停药或不规则用药,⑧化疗开始时即为耐药菌感染。其中目前以⑧和④为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结核病治疗方案日趋科学化。在我国卫生资料有限.病人经济条件差.治疗方案不当治疗管理不当.病人不规律用药或中途停药,导致治疗失败以及耐药菌,给结核病的控制带来了很多困难。本组114例结核病人都是由这些原因造成的。我们组成的新型方案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疗程达1~2年治疗肺结核病的标准化疗方案在大多数国家已经被应用了多年,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在应用中。这种方案包括SM和INH,再加上第三药如PAS,TB_1或EMB。开始治疗阶段,每日应用三药三个月。继续治疗阶段,每日应用PAS和INH或TBI和INH或EMB和INH;或INH和SM周二次。假如病人规律地用药并完成规定的疗程,这些长程方案是很有效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病人过早停药或不规律用药,或因药物副作用而必须停止治疗,约有50%的病人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4.
1966~1979年收治的60例初治肺结核复发病例,其中21例细菌学证实;1例手术证实;余38例由X线和临床观察证实。复发主要由不规律用药及未完成规定疗程所致计42例(70%),分析有如下情况:(1)病人因自觉症状消失而中断治疗者32例(54.7%);(2)医生认为病变痊愈而过早停药者9例(21.4%);(3)因药物反应而停药6例(14.2%);(4)因误诊而停药2例(4.7%);(5)其他原因2例(4.7%)。其次为始治方案不合理所致。复发时有症状者占52例(86.6%),两年内复发者达30例,复治病例完成疗程者36例,按初治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耐多药肺结核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对我院1995.7-2003.7间收治的65例耐多药肺结核治疗失败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用药不规律、化疗方案不合理、老年结核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差、药物毒副作用。结论认识耐多药肺结核治疗失败的原因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影响结核病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原因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临床诊治中 ,发现很多患者不按医嘱规律化疗 ,或过早停药 ,由于化疗的依从性问题 ,使结核菌产生耐药导致化疗失败。我们通过对 86例复治结核患者的化疗的依从性的原因进行了调查。1 资料分析1.1 资料 本组 86例为 2 0 0 1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住院及门诊的病例。选择条件 :初治失败 ;规律用药满疗程后痰菌又复阳者 ;不规律化疗超过 1个月者 ;涂片阳性不愿治疗者。其中男5 4人 ,女 32人 ;年龄 12~ 79岁 ,其中 4 4岁以下 4 2例 ,4 5~ 6 0岁 17例 ,>6 0岁 2 7例。 型、 型肺结核 5 4例 ,胸、腰椎结核19例 ,结核性胸膜炎 7例 ,其他结…  相似文献   

7.
RFP复治失败病人,长期排菌,探讨这类病人的治疗,有着临床和流行病学的实际意义。现将我院治疗的疗效总结如下。一、选例标准凡病程在2年以上,经一线药治疗失败,继用RFP等1O个月后痰菌仍阳性,而未用过Z、Th1321的空洞性肺结核,治疗前肝肾功能正常者。五年来共选例53例,因治疗不足半年剔除8例,余下45例供分析。男30例,女15例;有发热症状28例(62.2%),咯血19例(42.2%);病灶<3个肺野13例,≥3个肺野32例。二、化疗方案及方法 12HZ Th1321,即每日用药一年。剂量:体重<50公斤:HO.3g,Z 1.5g,Th1321O.5g;体重≥50公斤:H0.4g,Z 1.75g T.h13210.6g。所有用药都是睡前一次顿服。三、疗效观察 1.细菌学改变:化疗3个月时,痰菌阴转17例(37.8%),6个月时痰菌阴转41例(91.1%)。6个月后痰菌阳性4例,属化疗失败。2.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8例初始耐药病例应用2SHR/7HR方案,以痰菌培养连续3个月阴性为治愈停药标准平均治疗期6.5个月,虽可平均缩短2.5个月,但9个月阴转率89.3%,停药后2年细菌学复发率24%,证明初耐药病例改固定化疗期为不固定化疗期,以痰菌培养阴性连续3个月做为治愈标准是不够的,需要连续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北京市顺义县及大兴县开展肺结核病人不住院全面监督化疗过程中,对所选入的新发现肺结核病人,在治疗前均进行了对链霉素、异菸肼及对氨柳酸的敏感性测定,以便了解北京市这些农村地区原发耐药的发生频率。同时对痰菌敏感病人与痰菌原发耐药病人。均按照事先设计的统一化疗方案,在全面监督下进行化疗,以对比观察原发耐药病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36例新登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的分类及成因. 方法按性别、年龄、民族分类,对所占登记涂阳病例的比例、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136例复治涂阳病人平均年龄36.1岁,男女性别之比 3.12∶1,汉民之比为1∶1.79, 病变范围在3个肺野及以上者占59.12%,项目涂阳复发占复发复治病例的31.91%,余为项目前涂阳预后复发;初治涂阳失败转入占其它复治病例的6.23%;项目涂阴转入占其它复治病例的17.39%;81.19%的病人均有项目前在综合医疗机构无专人管理的化疗史.结论复治涂阳病例存在青壮年多、男性多、民族多等特点,复治病人多因内源性复发或外源性再感染、化疗方案不合理、原发和继发耐药菌的产生、无人管理化疗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11.
肺结核不住院化疗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不住院化疗的关键是督促病人坚持用药和规则用药,防止治疗过程中过早停药或不规则用药造成治疗失败。因此,全面监督是保证不住院化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可靠方法,必须在“监督”两个字上下功夫。我们的工作情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世行贷款方案治疗肺结核失败227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住院复治肺结核病人分析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方案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 随机抽取1998-2000年间经项目治疗复发的肺结核病例,按症状、X线、痰菌、治疗方案及疗程、停药原因及督导管理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年中经项目治疗复发的肺结核病患共227例,占同期住院复治病人的33.8%,且呈上升趋势,失败的原因是医、患两方面的:如入选对象把关不严、督导(DOTS)管理不到位、药物副反应处理不及时或不正确、经济困难和不规律用药等是造成失败的直接原因。结论 项目治疗效果欠佳,建议政府加大对结核病控制经费的投入和强化全程督导化疗(DOTS)管理以及调整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菌阳肺结核的短程化疗是严格的抗菌疗法。国内外多使用3药9个月或4药6个月固定化疗期。但我们认为,化疗开始时的细菌学变化极不相同,大多数病例在化疗2个月时痰菌阴转,并持续阴性直到停药。对此类病例再化疗6个月或9个月显然意义不大。基于此,我院自1987~1991年应用2HRZS/4HR 6个月方案和2HRS/HR不固定化疗期方案治疗54例初治菌阳肺结核,并  相似文献   

14.
缩短2SHR/7HR方案化疗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79例敏感菌肺结核病例应用2SHR/7HR方案,以痰菌培养连续3个月阴性为停药标准。9个月阴转率98.7%,平均治疗期6含月,停药后2年细菌学复发率1.3%,证明改固定化疗期为不固定化疗期,可进一步缩短2SHR/7HR化疗期为平均6个月,其效果与9个月固定化疗期近、远期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5.
影响难治性肺结核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难治性肺结核形成的原因,探讨其免疫功能变化和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1999—2004年收治的痰菌长期、间断反复涂片或培养阳性的66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形成难治性的原因进行分析,以细胞免疫学T淋巴细胞亚群3型(CD3^+)、T淋巴细胞亚群4型(CD4^+)的变化为分析手段,就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CD3^+、CD4^+细胞水平低下,规则用药耐药者22例,不规则用药耐药者44例,25例未使用胸腺肽治疗,其中9例痰菌阳性者阴转(36.0%),41例使用胸腺肽治疗,其中29例痰菌阳性者阴转(7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不合理、耐药性产生、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的重要原因。合理调整化疗方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加强督导治疗和健康教育是有效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6.
引言耐药结核病例的预防,比较简单,就是要有良好的医疗技术和几条简明的规则。对过去治疗不合理并已产生耐药菌株病人的管治,则较为复杂和困难。需要根据病情,多加考虑。耐药性的预防一、良好化疗达到的目的如果能给病者一个良好的处方,并按此治疗,则不会产生耐药菌。良好化疗的效果应达到: 1.如果处方合理,病者并能按此治疗,痰菌应100%阴转; 2.若化疗时间充足,则没有复发; 3.不会产生耐药菌尽管化疗时间短,可引起复发,但结菌仍然敏感,可再用本疗法。尽管这些要求,曾经被认为是化疗的一种革命,但目前已被普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输入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神经重症康复病人感染控制和集束化护理综合措施的有效性。方法以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方案和综合康复治疗方法为依据,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月收治次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49例进行集束化感染控制护理和综合临床康复治疗。结果次多重耐药感染病人49例耐药菌转阴29例,出院11例,转他科9例,耐药菌转阴率为59.18%。综合感染控制措施实施期间,未新发现科内原发多重耐药病人。结论综合康复医院康复病房加强感染控制、综合康复治疗和集束化护理是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及交叉再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们分析1973年4月至1981年2月184例门诊及住院肺结核病人不规则用药原因。184例病人有181例反复用过多种一、二线抗痨药物,归纳其治疗失败原因均为不规则用药。造成不规则用药的因素有以下三方面: 一、医疗方面因素。方案制定不合理者35例,占19.0%;不知道需长期治疗者55例,占29.8%;误诊4例,占2.1%,三者计94例,共占51.1%。二、患者方面因素。有咳嗽症状时就打链霉素的14例,占7.6%;打针怕疼的11例,占5.9%;感觉病好了就停药的9例,占4.8%;忘记吃药的8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1993年1月-1995年12月住院的肺结核病人痰结核菌培养阳性并有药敏结果者205例进行了对氧氟沙星耐药性的回顾性调查,用氧氟沙星治疗者62全争现继发耐药者9例(14.5%),原发耐药者2例(1.40%),用药时间长及单一用药是氧氟沙星产生继发耐药的原因,而原发耐药可能与感染了耐药菌腾,氧氟沙星疗效肯定,耐药发生少,不失为临床一个有效的新抗结核药.  相似文献   

20.
耐药菌的产生会影响肺结核病化疗的效果,研究减少或延缓耐药菌的产生,有效地发挥化疗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对培养阳性并作耐药性测定的126例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对象:126例均为我院1994年4月至1997年5月收住院肺结核病患者,痰培养阳性并做耐药性测定,对8至10种的抗痨药物全部敏感者35例(278%),不同程度耐药91例(722%)。二、判定标准:(1)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测定按《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实施。(2)初始耐药者包括原发耐药病例,病人在发现肺结核病后用抗痨药物不超过1个月。(3)复治病例为初治失败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