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株龋齿罗氏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龋齿罗氏菌(Rothia dentocariosa)为兼性厌氧的革兰阳性棒状细菌,是人口咽部的正常菌群,在临床标本中很少分离到.文献报道该菌可引起肺部感染、菌血症、心内膜炎等[1],有人报道可以从猫抓病肿大淋巴结分离出龋齿罗氏菌[2].我们自一患者血液中分离出龋齿罗氏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长奈瑟菌属于奈瑟菌属,从人体分离的大多数奈瑟菌被认为是健康人群口咽部黏膜共生定居的细菌,长奈瑟菌同样也是口咽部的正常菌群,但在少数情况下可引起败血症、骨髓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1969年有研究者首次对该菌进行了描述,直到1983年研究者才报道了该菌的潜在致病性,主要见于牙科手术后及介入性心血管操作后,长奈瑟菌所致感染的病例国内报道甚少,目前国内只有两例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报道,未有该菌引起其他疾病的报道[1-2]。国外作为个案报告也较少,散在分布在多个多家,国外的报告中大多引起心内膜炎[3-4],还可以引起尿道炎、关节炎、腹膜炎等[5-6]。本案例是从1位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到该菌,从临床病史资料、菌种鉴定等方面进行如下报道,希望能引起临床微生物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正长奈瑟菌为奈瑟菌属,革兰阴性球菌,是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之一。该菌为条件致病菌,造成感染的情况少见且相关病例资料少,目前国内仅发现2例长奈瑟菌感染且均为硝酸盐还原亚种~([1-2]),因此研究者对其致病机制、感染途径均缺乏了解。据统计,长奈瑟菌多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3-4]),但近期本院在1例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血液中多次分离出长奈瑟菌长亚种,该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症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奥斯陆莫拉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黏膜上的正常菌群,为条件致病菌,很少致病,可引起肺炎、结膜炎、脑膜炎、脑脓肿、心内膜炎、心包炎等。2017年9月11日本科室从1例气喘患者血液中分离出1株奥斯陆莫拉菌,从形态、生化特点、质谱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鉴定,并用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了K-B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侵蚀艾肯菌(Eikenella corrodens)是人类黏膜表面正常菌群。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黏膜损伤时可进入周围组织引起软组织脓肿、中耳炎、肺炎、心内膜炎、败血性关节炎及术后感染等~([1])。我们在食管癌术后发热患者血液中检出侵蚀艾肯菌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金黄奈瑟菌的分离鉴定秦文敬(东海县医院检验科,江苏东海,222300)金黄奈瑟菌属奈瑟菌科,一般无致病性,当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或心内膜炎,因而可视为机会致病菌。作者在1994年5月从一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金黄...  相似文献   

7.
肠球菌属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正常菌群,当其进入人体血液或其他部位,可引起败血症、尿路感染、心内膜炎等症状和疾病,国内文献报道多见于粪肠球菌感染,母鸡肠菌引起的感染少见报道。我们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中分离出1株母鸡肠球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苛养颗粒链菌属于颗粒链菌属,是人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可引起人类感染性心内膜炎、中耳炎、菌血症、各种脓肿、外伤感染、骨髓炎、角膜炎等。颗粒链菌属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占链球菌感染的4.3%~6.0%[1]。近几年颗粒链菌属分离率有上升趋势,其在心内膜炎患者中的分离率较高,特别是在常规血培养阴性的心内膜炎患者中分离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粘质沙雷氏菌为腐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常存在于水、土壤中,亦可从尿、痰、脓液、分秘物、血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出来。近年来文献报导本菌能引起多种感染,如尿路感染、肺炎、脓胸、肺脓肿、创伤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本菌亦为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
正毗邻颗粒链球菌是颗粒链球菌属的重要菌种,为革兰阳性,触酶阴性,氧化酶阴性,兼性厌氧菌~([1]),是口腔、胃肠道与泌尿生殖道的定植菌~([2]),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5%~6%)、菌血症、败血症和呼吸系统感染~([3]),心内膜炎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4]),毗邻颗粒链球菌引起急性脑膜炎的情况较为少见。2015年8月,笔者从1例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出毗邻颗粒链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