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宜宾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与情绪调节策略等状况及其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探讨PTSD、抑郁与情绪调节策略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抑郁量表、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对宜宾震中长宁县321名青少年进行测量。结果:(1)震后2周,6.50%的青少年有PTSD倾向,46.40%的青少年有抑郁症状,表现出更多的回避性症状(维度得分3.24±0.77)以及警觉性增高症状(维度得分10.24±2.49);(2)从性别看,女生的CES-D量表得分(t=-2.804,P0.01)及发生率(χ~2=7.100,P0.05)均显著高于男生,同时其ERQ量表的认知重评维度得分(t=-2.154,P0.05)亦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的ERQ量表表达抑制维度得分(t=2.650,P0.01)显著高于女生;从年级看,初中生PCL-5得分(t=3.147,P0.05)及发生率(χ~2=15.797,P0.01)均显著高于高中生,同时在认知重评维度(χ~2=5.747,P0.05)上高中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3)被试的PCL-5量表得分与CES-D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9,P0.01),与ERQ量表的认知重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87,P0.01),与表达抑制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139,P0.05);被试CES-D量表上的得分与ERQ量表的认知重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60,P0.01),与表达抑制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120,P0.05);(4)有PTSD倾向的被试在CES-D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没有PTSD倾向的被试(t=5.617,P0.01);同时,有PTSD倾向的被试在ERQ量表的认知重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没有PTSD倾向的被试(t=-2.870,P0.01),有抑郁症状的被试在PCL-5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没有抑郁症状的被试(t=12.194,P0.01);同时,有抑郁症状的被试和没有抑郁症状的被试分别在ERQ量表的两个维度上得分呈显著差异,表现为有抑郁症状的在表达抑制维度上显著高于没有抑郁症状的(t=2.021,P0.05);而认知重评维度上,有抑郁症状的则显著低于没有抑郁症状的(t=-2.780,P0.01)。结论:震后不久的灾区青少年的PTSD倾向和抑郁症状较严重,而性别、年龄的不同有较明显差异;应有重点地关注女生以及年龄偏低的青少年,注重提升他们的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1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问卷(SRRS)对45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与自我效能感(r=-0.421)和主观社会支持(r=-0.329)呈负相关关系(P<0.001);自我效能感在主观支持与抑郁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3.87%.结论:提高大学生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知能力,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水平,将有利于减少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抑郁情绪和童年创伤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社会支持量表(SSRS),童年创伤问卷(CTQ-SF)3个量表对566名大学生集体实施测试。结果:大学生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r=-0.273,P0.01),与童年创伤成显著正相关(r=0.273,P0.01);社会支持与童年创伤显著负相关(r=-0.260,P0.01);在社会支持在童年创伤和抑郁情绪之间中介效应的检验中,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4.46%,13.77%。结论:童年创伤对大学生抑郁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也会通过影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抑郁情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孤独感和抑郁的现状,分析孤独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UCLA孤独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7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调查,并与84名其他疾病类型的患者比较。结果:①从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孤独感及抑郁的均值来看,孤独感和抑郁分值都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抑郁症患者三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与中国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t=7.190,P0.01);②客观支持在发病情况存在显著差异(t=2.519,P0.05),社会支持在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F=4.705,P0.05);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437,P0.01),抑郁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r=-0.301,P0.01),抑郁与孤独感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r=-0.562,P0.01);④孤独感在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抑郁情绪;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客观支持比复发患者高,已婚患者的社会支持比未婚患者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越高,孤独感越少,抑郁情绪越少;孤独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抑郁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焦虑及抑郁发生状况,并对其与家庭支持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住院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108例,调查患者一般资料,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住院期间焦虑和抑郁现状,再使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分析患者家庭支持情况,并分析焦虑、抑郁与家庭支持间相关性。结果:108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焦虑67例(62.04%)、抑郁63例(58.33%),且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评分(t=23.134,23.057;P0.05)。108例创伤性四肢骨折住院患者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职业分布、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支持水平的SAS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0,-12.877,-2.301,-3.810,26.332,16.379;P0.05);108例创伤性四肢骨折住院患者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职业分布、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支持水平的SAS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6,-14.172,-2.367,-3.847,20.282,13.531;P0.05)。家庭支持量表得分与SAS量表、SDS量表得分均呈负相关(r=-0.546,-0.489;P0.05)。结论: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且与家庭支持情况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社会支持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在此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昆明市传染病院的艾滋病患者124例,并采用生存质量问卷(WHOQOL-HIV-BREF)、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SSS)和攻击性问卷(AQ-CV)进行调查,采用相关法对这三者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和生存质量量表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精神支柱领域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20,0.412,0.450,0.443,0.449,0.350;P0.01);2攻击性各维度得分与生存质量大部分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在敌意和指向自我攻击性两个维度上的得分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88,P0.01;r=-0.180,P0.05)。结论:拥有更高的生存质量,以及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会使艾滋病患者的攻击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及灵活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山东省某大学279名在读大学生,运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乐观量表(LOT-R)及归因方式问卷(ASQ)对心理健康状况、归因方式及灵活性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在ASQ的正性事件普遍维度和负性事件的内外维度上以及归因灵活性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正性事件内外维度及归因灵活性得分与SDS、SAS及PANAS负性情绪得分均呈负相关(r=-0.42~-0.14,P0.05或0.01),与PANAS正性情绪和LOT-R得分均呈正相关(r=0.20~0.31,P0.01);负性事件内外维度得分与SDS、SAS及PANAS负性情绪得分呈正相关(r=0.38、0.26、0.33,均P0.01),与PANAS正性情绪和LOT-R得分呈负相关(r=-0.17、-0.29,均P0.01)。回归分析表明,正性事件内外维度与抑郁相关(β=-1.42,P0.05),归因灵活性与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及乐观度相关(β=-6.12、-5.49、-1.84、2.49、1.67;P0.05或0.01),负性事件内外维度与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及乐观度相关(β=4.72、3.09、2.63、-1.45、-1.17;P0.01)。结论:倾向于把正性事件归因为外在的和暂时的、把负性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持续的和普遍的个体会体验到较高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倾向于把正性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和持久的、把负性事件归因为外在的和暂时的个体会体验到较高的正性情绪,有着较高的乐观水平;归因灵活性得分低的个体抑郁、焦虑情绪较高,正性情绪、乐观度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警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学专业量表对354名警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自我接纳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①警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自我接纳状况较好;②积极应对方式与SAQ总分(r=0.419,P0.01)、自我接纳(SA)维度(r=0.288,P0.01)、自我评价(SE)维度(r=0.386,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③消极应对方式与SAQ总分(r=-0.241,P0.01)、自我接纳维度(r=-0.221,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警校大学生处于应激状态时倾向于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应对,其自我接纳状况与应对方式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相关,警察院校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提高警校大学生的应激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哈萨克族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接纳与自尊间的关系,为哈萨克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在新疆4所高校随机抽取1006名哈萨克族大学生采用自我接纳问卷、自尊量表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哈萨克族大学男生的自我接纳和自尊得分高于女生,并且存在统计学差异(t=3.569,4.267;P0.01)。社交苦恼、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总分男生均低于女生,并且也存在统计学差异(t=-2.162,-2.258,-2.417;P0.01)。城市哈萨克族大学生自尊得分低于农村学生,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总分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得分,并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t=-8.49,-2.58;P0.05)。年级方面除了自尊不同年级学生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外(t=10.99,P0.01),其他方面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大学生自我接纳与自尊存在正相关关系(r=0.593,P0.01);社交苦恼和社交焦虑总分与社交回避呈现正相关关系(r=0.692,0.918;P0.01)。回归方程显示,自尊在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总分及各维度间存在中介作用。结论:哈萨克族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接纳、自尊间存在密切联系,并且自尊在社交焦虑和自我接纳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生命质量状况。方法:纳入符合ICD-10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60例和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组6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分别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HAMD、HAMA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t=8.218,6.144;P0.001),PSSS总分(t=6.242,P=0.000)和GQOLI-74各维度分(t=2.622,4.983,2.983,4.184,6.137;P0.0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的心理功能维度与心理健康状况(HAMD,HAMA)呈负相关(r=-0.288,-0.312;P0.01),与家庭支持呈正相关(r=0.457,P0.01),总体生活质量因子分与抑郁情绪呈负相关(r=-0.167,P0.05),GQOLI-74的4个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157,0.281,0.414,0.164;P0.05或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社会支持度、生活质量较健康对照组差,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对273名产妇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11.5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为23.1%;2产后抑郁组和正常组产妇在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总分以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利用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产妇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产妇的抑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r=-0.329,-0.232,-0.238,-0.212,-0.301);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530,0.439,0.344,0.325);4自我效能感和主观支持进入抑郁的回归方程,它们能解释产后抑郁情绪发生的39.1%。结论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是影响产后抑郁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在依恋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3所农村学校留守儿童192名和非留守儿童86名,采用亲密关系量表(ECR)、社会支持量表(SSRS)、应付方式问卷(CSQ)以对依恋、社会支持、应付方式进行测评。结果:①ECR量表中留守儿童依恋焦虑及回避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t=-2.357,-2.869;P0.05);SSRS量表中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得分即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z=-2.808,-3.235,-2.776;P0.01);在CSQ量表中,留守儿童在求助这个因子上低于非留守儿童(z=-1.970,P0.05);②相关分析显示,留守儿童依恋回避与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求助、解决问题存在负相关(r=-0.252,-0.379,-0.363,-0.234;P0.01),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与求助存在显著正相关(r=0.326,0.521;P0.01),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与解决问题存在显著正相关(r=0.272,0.351;P0.01);③留守儿童主观支持在依恋回避与求助及解决问题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对支持的利用度在依恋回避与求助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结论:①留守儿童表现为高回避、高焦虑的不安全的依恋特征,缺乏社会支持,较少采取成熟型应付方式;②留守儿童依恋模式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对应付方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同时另选63名牙周健康者信息资料设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进行评分,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30,-3.993,P0.001);两组受检者的MCMQ评分中面对及屈服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MCMQ评分中回避得分明显较高(t=7.031,P0.001);两组受检者在SSAS评分中的客观支持比较无明显差异,然而观察组患者在SSAS评分中的主观、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7.254,-7.712,-5.570,P0.001);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水平与面对及回避两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83,0.227;P0.05),与客观支持属负相关(r=-0.062,P0.05),患者抑郁水平与屈服的应对方式属正相关(r=0.279,P0.05),与主观及客观支持、社会支持总体情况均呈现负相关(r=-0.358,-0.307,-0.385;P0.05)。结论:医护人员需要引导患者运用积极的情绪和正确的方式来面对疾病,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进而避免患者负性情绪出现,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体验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SSMI)对3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同时做人格、自尊、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精神症状评估.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SSMI-C总分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包括:病程(r=0.12,P<0.05),PANSS抑郁因子分(r=0.18,P<0.01),SES评分(r=-0.40,P<0.01),GSES评分(r=-0.22,P<0.01),EPQ的P分(r=0.22,P<0.01)、E分(r=-0.22,P<0.01)、N分(r=0.42,P<0.01)和L分(r=-0.25,P<0.01),SCSQ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r=-0.14,P<0.05)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r=0.19,P<0.01),SSRS的客观支持评分r=-0.25,P<0.01),主观支持评分(r=-0.18,P<0.01)和支持利用度评分(r=-0.25,P<0.01).回归分析结果 :EPQ的P分、SES评分、SSRS的客观支持评分和PANSS抑郁因子分进入回归模型,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30、-0.23、-0.19、0.13.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多个因素有关,其中神经质人格特征、自尊水平、社会客观支持和抑郁情绪对患者的病耻感体验水平有着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咨询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对广州市2所医学院校346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医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2.610,P0.01),男生高于女生,而在年级变量上差异不显著;医学生抑郁情绪得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而在年级变量上差异显著(F=4.195,P0.01),1~3年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4、5年级学生;②医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575,P0.01),且对抑郁得分回归显著(B=-0.843,P0.01)。结论医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核心自我评价是抑郁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心理适应与自我接纳对95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以期为新生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广东某综合性大学2014级879名大一新生作为被试,在入学2个月后进行现场测试,分别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自我接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总分与人际关系因子的得分性别差异显著(t=-2.43,P0.05;t=-2.66,P0.01),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独立生活维度,文科生的困扰明显多于理科生(t=3.50,P0.001);学习方法上,独生子女的困扰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t=3.10,P0.01);而在资源利用、人际关系以及心理适应总分上,非独生子女的困扰显著高于独生子女(t=-3.73,P0.001;t=-2.67,P0.01;t=-2.03,P0.05);2心理适应得分与心理健康量表得分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接纳各因素得分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我接纳水平与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16~0.51;P均0.05)。回归分析表明,自我接纳总分、抑郁对新生心理适应水平有较强的预测性;3经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自我接纳在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心理适应通过自我接纳,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结论:95后大学新生的自我接纳在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心理适应通过促进自我接纳而抑制其心理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医科大学硕士新生的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自我接纳问卷(SAQ)对某医科大学研究生新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男女新生在自我评价因子、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新生在自我评价因子和积极应对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量表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403,0.529,0.544;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量表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590,-0.425,-0.609;P0.01);应对方式对自我接纳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应对方式的改变会影响研究生新生自我接纳程度的改变,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新生自我接纳程度较高,反之自我接纳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压力、社会支持和妊娠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西安市两所医院444例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妊娠压力量表(PPS)、多维度领悟社会支持量表(MSPSS)进行调查。结果:妊娠压力与妊娠抑郁(r=0.389,P0.01)呈正相关,妊娠压力与社会支持(r=-0.323,P0.01)呈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妊娠抑郁(r=-0.462,P0.01)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在妊娠压力和抑郁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20%。结论:妊娠压力处于中度水平,孕妇具有较高社会支持度,社会支持在妊娠期妇女压力与抑郁情绪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特战队员抑郁现状,探究特战队员情绪调节方式在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对560名特战队员进行调查。结果:(1)特战队员抑郁的检出率为13.2%,其中中重度抑郁占9.6%。情绪调节方式使用的频率依次为式自我安慰、情感求助、行为抑制和认知重视,核心自我评价得分高于理论中值;(2)不同抑郁程度特战队员在核心自我评价和情绪调节方式上有显著差异;(3)抑郁与核心自我评价(r=-0.660,P0.001)和情感求助(r=-0.289,P0.01)、自我安慰(r=-0.467,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认知重视(r=0.568,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行为抑制相关不显著;(4)核心自我评价(β=-0.371,P0.001)和自我安慰(β=-0.275,P0.001)可负向预测抑郁程度,认知重视(β=0.395,P0.001)可正向预测抑郁程度;(5)中介效应模型显示,认知重视和自我安慰在核心自我评价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特战队员中重度抑郁发生率较高,核心自我评价影响个体抑郁水平,且这种影响被认知重视和自我安慰部分中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方法:对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958名本科护生采用情绪智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本科女护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高于本科男护生,但本科男护生消极情感得分显著高于本科女护生(t=4.01,P0.01);本科护生在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从一年级至四年级逐渐递增,不同年级的本科护生在生活满意度(F=11.78,P0.01)、积极情感(F=12.32,P0.01)、消极情感上有差异(F=11.26,P0.01);2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27~0.58,P0.01),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3~-0.38,P0.01);3领悟社会支持是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的中介变量,领悟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1本科护生主观幸福感较好,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本科护生通过合理感知、调节、控制和运用情绪去解决实际问题、拥有更好的人际交往,最终增加幸福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