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层粘连蛋白(LN)与内异症不同分期及内膜不同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内异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LN含量,并进行两两分析比较,血清及腹腔液中LN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内异症组与对照组血清层粘连蛋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液中内异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6,P=0.000)。Ⅲ~Ⅳ期内异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LN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t=-2.985,P=0.004;t=-6.321,P=0.000)。无论在内异症组还是在对照组,血清及腹腔液中LN在不同内膜分期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N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简称内异症)患者血清sICAM-1、TGF-β1的水平与该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盆腔内异症患者血清35例,对照组患者血清40例的sICAM-1、TGF-β1水平。结果:内异症患者血清sI-CAM-1及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血清sICAM-1及TGF-β1水平比较:两组血清sICAM-1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论是内异症组还是对照组,增生期子宫内膜的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分泌期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内异症组患者增生期和分泌期血清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sICAM-1、TGF-β1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TLR3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LR3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内异症患者的卵巢异位内膜45例(异位内膜组)和相对应的在位子宫内膜32例(在位内膜组),对照组为32例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EnVision二步法)检测各组内膜组织中TLR3的表达情况,以及TLR3在内异症不同临床分期的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中,TLR3蛋白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和腔上皮。TLR3蛋白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表达最低的是异位内膜,但与在位内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3蛋白在Ⅰ~Ⅱ期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的表达与Ⅲ~Ⅳ期患者异位内膜的表达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TLR3低表达可能参与了内异症发病,但与内异症的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不孕患者中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0~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490例因不孕症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腹腔镜及病理证实的EMs患者131例纳入内异症组,将输卵管阻塞、积水、输卵管系膜囊肿、慢性盆腔炎及腹腔镜下盆腹腔无明显异常者359例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宫腔镜全面探查宫腔,内膜病变由术后病理证实。对比两组患者内膜病变发生情况,并分析内异症组内膜病变的发生与内异症分期、病变部位、不孕症类型及患者年龄的相关关系。结果 1内异症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42.75%)显著高于对照组(22.56%),(P0.05),内异症组子宫内膜增生症发生率(3.05%)略高于对照组(1.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36岁以上患者内膜息肉发生率是25岁以下患者的3.67倍;3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内异症分期、病变部位、不孕类型及不孕持续时间无关(P0.05)。结论 EMs相关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明显升高,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递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1(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s VEGFR-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血清、腹腔液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在黄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5例EMs患者,根据R-AFs分期标准将其分为Ⅰ~Ⅱ期15例和Ⅲ~Ⅳ期20例,根据月经周期分为增生期17例和分泌期18例。选择同期30例因卵巢、宫颈及输卵管部位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非EMs患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VEGF、s VEGFR-1在各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的表达水平,并比较VEGF活性指数。结果 EMs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VEGF、s VEGFR-1、VEGF活性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Ⅲ~Ⅳ期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对照组分泌期血清及腹腔液VEGF、s VEGFR-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增生期患者(P0.05),而EMs组患者不同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患者分泌期VEGF活性指数明显高于增生期(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s VEGFR1均参与了EM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Ms)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确诊的EMs患者60例为观察组,R-AFS分期Ⅰ期14例、Ⅱ期16例、Ⅲ期18例、Ⅳ期12例,另选取60例良性卵巢成熟畸胎瘤非EMs患者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及不同R-AFS分期血清VEGF、IGF-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GF-1和VEGF水平分别为(125.32±12.28)ng/ml和(187.64±30.58)pg/ml,高于对照组的(78.83±12.25)ng/ml和(118.35±30.5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患者中不同R-AFS临床分期血清中IGF-1和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VEGF、IGF-1含量与EMs的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性(P0.05),且血清VEGF和IG-I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VEGF、IGF-1在EMs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状态,且与EMs病情进展密切相关,两者可能通过协同作用促进EMs病情发展,以VEGF、IGF-1为靶点可为EM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4及IMP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5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就诊的59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上皮性卵巢癌组),选择同期18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CD44和IMP3表达情况。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D44在上皮性卵巢癌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评分分别为(3.78±2.55)分和(1.89±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7,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组中,50岁和≥50岁患者CD44表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3,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和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CD44表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47,P0.05);无腹膜转移和有腹膜转移患者CD44表达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9,P0.05)。IMP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评分分别为(5.45±2.75)分和(1.67±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0,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组中,50岁和≥50岁患者IMP3表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01,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和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IMP3表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22,P0.05);无腹膜转移和有腹膜转移患者IMP3表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69,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中CD44表达与IMP3表达无相关性(r=0.188,P0.05)。结论 IMP3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CD44在腹膜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作为新的靶向治疗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RANTES(regulated on activation,norm alT cellexpressed and secreted)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0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的异位和在位内膜及35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增殖期和分泌期内膜中RANTES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整个月经周期,内异症组患者在位内膜中RANTES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内膜(P〈0.01);异位内膜中RANTE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ANTES在不同期别的异位内膜之间和在位内膜之间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重度内异症同一期别中,RANTES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ANTES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中表达明显增强,推测RANTES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ER、PR及AR在内异症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和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阐述性激素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机制的关系,探究治疗EMs的新途径。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0例EMs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20例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及AR的表达情况。结果:ER在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异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s患者异位内膜PR及AR表达的相对增高可能在内异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B,Tr K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在位内膜和卵巢异位病灶的表达,及其与分期和痛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因卵巢EMS手术的患者40例,按r-AFS分期进行评分,其中Ⅲ期19例为Ⅲ期组,Ⅳ期21例为Ⅳ期组;并选取因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行手术的患者16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Ⅲ期组和Ⅳ期组卵巢异位病灶、在位内膜与对照组子宫内膜中BDNF、Tr KB水平,分析其与分期及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关系。结果 (1)BDNF、Tr KB在Ⅲ期组和Ⅳ期组在位内膜的表达分别为(1.9±0.3、2.2±0.4)、(2.0±0.3、2.3±0.2)。两两比较,Ⅳ期组均高于Ⅲ期组,并均高于两者在对照组子宫内膜的表达(1.2±0.1、1.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BDNF、Tr KB在Ⅲ期组和Ⅳ期组卵巢异位病灶的表达分别为(2.4±0.5、2.7±0.4)、(2.3±0.6、3.4±0.3)。两两比较,Ⅳ期组均高于Ⅲ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BDNF、Tr KB在Ⅲ期组和Ⅳ期组在位内膜的表达水平与痛经VAS评分呈正相关(r=0.478、0.386,P0.05)。(4)BDNF、Tr KB在Ⅲ期组和Ⅳ期组的在位内膜、卵巢异位病灶的表达,增殖期与分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及Tr KB随EMS病变程度加重其表达增加,推测BDNF及Tr KB可能参与EMS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参与EMS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糖链抗原-125 (CA125)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ECO)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妇科诊治的62例ECO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卵巢良性囊肿[不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62例,纳入对照组,均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95.36±56.31)U/mL vs.(18.64±7.45) 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清CA125水平与EMs分期(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32,P<0.01),并且EMsⅡ~Ⅳ期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较EMs Ⅰ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MsⅡ期与EMsⅢ期患者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清CA125水平与痛经评分(DSS)呈正相关关系(r=0.5650,P<0.01),并且DSS为1~3分患者与0分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CA125与ECO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ECO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随着EMs分期(EMs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与DSS均呈正相关关系.测定血清CA125有助于对ECO的诊断及对病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上皮细胞来源的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pithelialneutrophil-activingpepfide-78,ENA-7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探讨二者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bentassay,ELISA)检测48例(Ⅰ、Ⅱ期22例,Ⅲ、Ⅳ期26例)EMs患者及40例非EMs患者血清中VEGF与ENA-78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EMs的关系和相关性,以及二者表达水平与患者痛经程度的关系。结果:EMs患者血清中VEGF和ENA-78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EM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EMs患者血清VEGF及ENA-78的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和ENA-78在EM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72,P0.05);血清中VEGF和ENA-78的表达水平与痛经严重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VEGF和ENA-78在EMs患者血清中呈正相关表达,二者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血清中VEGF和ENA-78的水平无法反应痛经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原则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符合本次试验要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组)、子宫腺肌症患者(B组)和子宫肌瘤患者(C组)各60例进行试验。抽取血液及腹腔液,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CA125和腹腔液CA125值。结果血清CA125检测结果显示:A组轻型患者检测值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重型患者检测值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液CA125检测结果显示:A组轻型患者检测值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和腹腔液CA125水平低,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和腹腔液CA125水平高。结论血清CA125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更有意义;腹腔液CA12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更有意义,血清和腹腔液CA12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分级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细胞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P450arom)联合血清CA125检测在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ctriosis,EM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的45例盆腔EMs患者为研究组,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Ⅰ期)排除EMs且卵巢正常的患者45例为对照组,术前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术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研究组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和对照组患者正常子宫内膜中P450arom的表达结果。结果研究组在位及异位内膜均有P450arom的强表达,对照组子宫内膜弱表达或无表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子宫内膜P450arom诊断EM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8%、93.3%、92.1%;检测血清CA125诊断EM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2.2%、91.1%、87.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EM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1%、88.8%、89.1%。结论在位子宫内膜P450arom检测有助于盆腔EMs的诊断,联合血清CA125检测可提高盆腔EMs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简称内异症)的表达及在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 将内异症患者按修订后的美国生殖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R-AFS)进行分期,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腹腔液中IL-8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IL-8 mRNA水平,以log互补DNA/log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log cDNA/log GAPDH)代表其mRNA水平.结果 内异症患者与对照组腹腔液中IL-8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3.37±8.23),(12.32±4.2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增生期和分泌期内膜组织IL-8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011±0.2689,1.1239±0.2738,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作为自分泌生长因子和正反馈因子,直接促进内膜基质细胞生长,在内异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及CA199检测水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AFS)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微粒子发光方法检测1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及CA199指标,患者手术后将55例患者按术中所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AFS分期分成I、Ⅱ、Ⅲ、Ⅳ四组,人组的5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都排除患有其他妇科疾病。结果:血清CA125及CA199水平随AFS分期的增高而升高,I期与Ⅳ期、Ⅲ期与Ⅳ期、Ⅱ期与Ⅳ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相关性。结论:血清CA125和CA199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中有不同表达,随AFS分期的增高而升高,二者联合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并能能够更准确的判断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CSF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探讨M-CSFR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实验组(经腹腔镜手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EMs)异位内膜标本30例、在位内膜标本15例;同时收集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标本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述标本中M-CSFR mRNA含量,探讨M-CSFR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EMs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标本M-CSFR水平分别为33.70±25.97、17.79±5.8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标本M-CSFR水平为5.52±2.44,明显低于实验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M-CSF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SFR可能参与E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平  张怡  戴芙蓉  胡华利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87-2190
目的:探讨c-k it受体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 etriosis,EM s)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2例EM s患者异位内膜(异位内膜组)及在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c-k it和SCF的表达,并与30例非EM s患者在位内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异位和在位内膜组中,c-k it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MOD)分别为0.42±0.09和0.37±0.0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的0.28±0.07(P<0.05)。②异位和在位内膜组中,SCF阳性表达分别为0.27±0.07和0.24±0.0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对照组的0.15±0.04(P<0.05)。③c-k it和SCF在异位内膜组增生期和分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的分泌期高于增生期(P<0.05);c-k it和SCF在位内膜组分泌期和增殖期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④c-k it和SCF在异位内膜组Ⅰ/Ⅱ期与Ⅲ/Ⅳ期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 it/SCF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增强,提示c-k it/SCF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和腹腔液瘦素及其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的方法测定42例内异症患者和36例非内异症对照组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瘦素及其受体的含量,并分析其与内异症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内异症组患者血清瘦素及其受体水平、体重指数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内异症组腹腔液中瘦素及其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内异症病变轻度及重度患者腹腔液瘦素及其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内异症患者轻度病变组与重度组比较瘦素及其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瘦素及其受体水平在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明显升高,并随病变的严重程度而降低,局部瘦素系统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不孕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法检测37例轻度内异症不孕患者(内异组)、28例输卵管性不孕组(管性组)和20例对照组血清和腹腔液的一氧化氮水平。结果:对照组、管性组和内异组腹腔液中一氧化氮代谢物水平F/F0分别为(1.1298±0.039251)、(1.136317±0.05875)和(1.205783±0.043172),内异组腹腔液中一氧化氮代谢物水平增高,与对照组和管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性组和内异组血清中一氧化氮代谢物水平F/F0分别为(1.143167±0.045557)、(1.1334±0.026565)和(1.12725±0.0497),3组血清中一氧化氮代谢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液NO水平变化可能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