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3 生物碱类中药及炮制解毒3.1 乌头碱类中药及炮制解毒 乌头碱类的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等,这类成分毒性剧烈。如服用乌头碱的中毒量为1~2mg,致死量为2~4mg,4~6mg可致人速死;服生乌头根4g可致人死,也有服1g即死者。生用极易中毒,制成酒剂或服用后饮酒,虽可增效,但极易引起中毒。此类中药所含生物碱以乌头碱的毒性最强,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先兴奋而后抑制,甚则麻痹血管运行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死亡等。另外乌头碱可直接作用于心肌,提高心肌的应激性,从而可导致心律失常。乌头碱易被吸收,中毒量与致死量非常接  相似文献   

2.
乌头为野生的毛莨科乌头属植物Acon ;tum ,carm ;chael;Debx或北乌头A .kusezoff;Reichb等的块根 ,其成分为次乌头碱 ,乌头碱 ,美沙乌头碱 ,塔拉乌头胺 ,卡乌碱 ,及川乌碱甲和乙 ,异乌头碱 ,索馨乌头碱。它的毒性主要来自乌头碱类生物碱的有毒成分 ,致死量 3~ 4mg ,人口服2mg即可中毒。  乌头临床常用治疗关节痛、腰腿痛、外伤等。在应用此药时往往因用药不当而引起中毒 ,中毒时发病快 ,出现心律不齐 ,不能洗胃 ,使吃进的乌头碱有毒成分洗不出来 ,使病情加重 ,现将 2例乌头碱中毒 ,报道如下。1 …  相似文献   

3.
乌头属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毒,以根部为最。药用其正根称乌头,支根称附子,此类药物味辛,性热,有大毒。经严格炮制后,具有祛风除湿、散寒镇痛的功效。现代医学药物分析表明,乌头类中草药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碱及其同系衍生物,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毒性较大,以乌头碱毒性最强,一般口服乌头碱0.2mg可产生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4.
蒙药制剂中乌头碱的毒理作用及中毒解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乌头碱主含于毛莨科乌头系多年生有毒草本植物 ,乌头系植物品种甚多 ,据查我国境内约有 70余种。临床上主要药用川乌、草乌、关白附、附子及雪上一枝蒿等 ,其中蒙药制剂中主要药用草乌及其药、叶 ,如嘎日地 - 1 3、巴特日 - 7等。1 乌头碱的毒理作用草乌中主含乌头碱、中乌头碱等生物碱成份 ,水解后可产生乌头次碱和乌头原碱。乌头碱毒性最强 ,内服0 .2 mg即可中毒 ,内服 3~ 4mg即可致死。乌头碱极易从消化道吸收 ,中毒极为迅速 ,误服或过量服用后数分钟内即出现中毒症状。其毒理作用主要是刺激神经系统 ,先兴奋后抑制 ,最先感觉神经未稍…  相似文献   

5.
附子毒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adi Debx的子根,性微辛、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该植物全株有毒,以根头最毒。附子的毒性成份为乌头碱(Aconitine),能溶于水与乙醇,毒性极大,口服0.2mg即为中毒剂量产生中毒症状。其结晶2~4mg即可以致死.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6.
乌头类中药毒性及现代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帅  李妍  李卫飞  许金凯  李飞  杜红 《中草药》2016,47(22):4095-4102
乌头类中药是一类常用有毒中药材,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所含主要成分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同时也是其毒性成分。由于其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临床治疗窗较窄,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和中毒事件频频发生,限制其广泛应用。研究炮制或配伍对乌头急性毒性的影响,并深入了解其毒性产生的机制,对于进一步开发乌头新型制剂、指导临床更加安全合理地使用乌头类中药及其安全性评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近年来乌头类中药毒性成分、急性毒性及与毒性相关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安全使用乌头类中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邓江  龙丽娜  杜方麓 《中成药》2007,29(12):I0014-I0015
川乌、附子、草乌[3]等均为毒性较大的中药,其毒性主要由乌头碱类生物碱引起。人口服乌头碱0.2mg可引致中毒,乌头碱的致死量为3~4mg。故临床一般不提倡服用生品,一般服用炮制品,通过炮制可以使药材中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会降低十倍,毒性也明显降低(苯甲酰乌头胺毒性即降低约仅为乌头碱的1/200,而乌头胺的毒性更小,仅为乌头碱的1/2000左右)。常见的炮制品种主要有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等等。如今,市面上存在的有关乌头类炮制品种繁多,各个品种的产地,炮制工艺,品次均有不同,我们对流通于长沙药材市场的各种乌头类炮制品种中的乌头总碱、酯型…  相似文献   

8.
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学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实验研究明确地揭示了中药炮制可使毒性成分降低或减少这一原理 ,下面就对其做一简述。1 对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如附子、乌头所具有的有效成分为乌头碱 ,但引起中毒或死亡的成分也是乌头碱 ,尤其是对酯型乌头碱毒性最强 ,但这一成分的性质不稳定 ,遇水或遇热易水解或分解 ,转化为毒性较低的乌头次碱和乌头原碱 ,所以临床将乌头、附子经炮制和长时间的煎煮后使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 ,毒性大大降低 ,但强心镇痛抗风湿局麻作用基本保持不变 ,取得了显著成效。2 对含挥发油药物的影响如苍术…  相似文献   

9.
乌头碱中毒致全血细胞减少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头碱类植物有毒成分为乌头碱.乌头碱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症状,且乌头碱可直接作用于心肌而引起心律失常.现将笔者在临床发现1例乌头碱中毒致全血细胞减少病例报告下.  相似文献   

10.
中药炮制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 ,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特别是对于毒性中药的炮制人们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1 净选去毒此类方法主要是对于一些动物或昆虫类中药 ,如斑蝥、虻虫、青娘虫、红娘虫、蕲蛇等 ,通过除去有毒的头尾或足翅 ,以达到除去有毒成分的目的。2 水漂去毒即将有毒中药在较多量的水中浸泡 ,不断翻动 ,多换水 ,以漂去所含的某些毒物 ,适用于所含的毒性成分易溶于水或较易溶于水的药物。如川乌、草乌、半夏、南星、附子等。乌头及附子类药物的毒性成分均为乌头碱 ,乌头碱本身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但其水解的产物乌头次碱…  相似文献   

11.
《亚太传统医药》2006,(6):32-32
<正>16种不合理使用中药会引起不良反应:1.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2.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如  相似文献   

12.
制川乌草乌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gqi Reichb.的干燥块根。川乌、草乌药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具有温经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多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拘挛、心腹冷痛等的治疗。其成分主要是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此类生物碱毒性很大,以乌头碱含量计,口服0.2mg就会令人中毒,3~5mg就会致死。而此类生物碱的另一特性是性质不稳定,遇水、加热容易水解成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进一步水解则生成毒性更小或无毒的醇胺类生物碱。所以生川乌、生草乌仅可外用,不宜内服。经长时间的浸泡和煮制等特殊炮制工芦制成的制川乌、制草乌才可用于内服。  相似文献   

13.
有毒中药的抗癌作用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须学  程晓卫 《中草药》2005,36(5):795-796
有毒中药是指药理作用强,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或致人死亡的中药。癌毒致病暴戾,毒陷邪深,非攻不克,故常采用以毒攻毒之法,选用药性剧烈的毒剧中药,以达到攻坚蚀疮、破瘀散结之目的。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有毒中药对肿瘤的治疗作用,主要是它能对癌细胞产生直接的细胞毒作用。1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通过对有毒中药的成分分析表明,其毒性成分主要是生物碱类(如士的宁、马钱子碱、乌头碱等)、苷类(大戟苷、牵牛子苷、蟾酥毒素、商陆毒素等)、毒蛋白类(如植物性毒蛋白、毒性蛋白等)、酚或有机酸类(如斑蝥素、尿黑素…  相似文献   

14.
中药及其制剂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多因超量或用法不当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笔者统计的1152例中,345例是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占29.9%,其中植物类中药引起占90%以上,主要有乌头碱类药物(川、草乌及附子)。该类药物的有毒成份为乌头碱,有剧毒,其晶体0.2mg即可中毒,其致死量为2~4mg。另一个为雷公藤及其制剂,朱天忠搜集的1981年以来涉及雷公藤中毒死亡的资料对该药的毒理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黄育文 《新中医》2014,46(3):231-232
<正>草乌、川乌属于乌头碱类植物,是含多种生物碱的有毒中药。乌头碱能通过消化道或破损皮肤吸收,主要经肾脏及唾液排出,因吸收快,故中毒极为迅速,可于数分钟内出现中毒症状[1]。临床上常有因对乌头碱类中药的炮制及煎煮方法不当而引起中毒者。笔者在急诊临床工作中曾经成功抢救川乌、草乌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1例,现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张某,女,50岁,因腰腿痛于5月18日早上9时到本院门诊就诊,医生开具了3剂中药,其中包含有毒中药成分(生川乌、生草乌)。在诊疗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药乌头主要成份为乌头碱,经过炮制剧毒性的乌头碱被水解成毒性很小的苯酸乌头原碱和乙酸,苯酸乌头原碱又可再一步水解成毒性极微的乌头原碱和苯甲酸。乌头碱的分解产物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外邪侵犯肢体经络所致风湿痹痛。但由于炮制不当,中毒现象时有发生。乌头碱中毒主要引起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重则可引起心源性休克,致命性心律失常,如不及时抢救可致生命危险。我们运用参差甘草汤加减治疗乌头碱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急诊科收治观察的乌头碱中毒病人37例。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16例…  相似文献   

17.
干姜与附子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干姜与附子共煎减小附子毒性的有效部位及其机理。方法取干姜的水提物及醋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的提取物分别与附子共煎,取各种煎液进行小鼠口服给药的急性毒性实验及用HPLC法测定煎液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干姜与附子合煎有减小附子毒性的作用,但共煎液中的乌头碱含量增加,次乌头碱含量减小。干姜的氯仿提取物及石油醚提取物与附子共煎可明显减小附子的毒性,同时煎液中乌头碱含量明显减小。尤其是石油醚提取物同时使次乌头碱的煎出量也明显减小。干姜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与附子共煎,可明显减小附子的毒性,但煎液中的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均增加。干姜的水提物与附子共煎毒性略增大,乌头碱与次乌头碱的煎出量略有增加。结论干姜与附子共煎有减轻附子毒性作用。干姜中的氯仿、石油醚提取物可能通过减少乌头碱等有毒物质的煎出量而减小附子的毒性,干姜中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可能具有同附子中的有毒生物碱发生某种结合而抑制其吸收的作用,也可能具有吸收后在体内发挥拮抗附子所含有毒生物碱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薄层层析方法检测了泰癌注射液中有毒成分乌头碱、美沙乌头碱和海帕乌头碱。实验结果表明,有毒成分在加工过程中基本已水解为毒性小的成分,仅美沙乌头碱在相同R_f值处有隐约可见的斑点。经对14批样品检测,薄层色谱图基本一致,说明泰癌注射液工艺可靠,检测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
综合抢救重度附子中毒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子的毒性成分为乌头碱,其中毒量为0.2mg,3~4mg可致死,口服后多在10~30min内发作,起病急,病情危重,可迅速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单独采取中药解毒或一般内科常规治疗,疗效欠佳。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本院急诊ICU采用综合疗法救治重度附子中毒7例,成功率达100%。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农民,年龄29~68岁,平均41岁。所有患者均为口服中毒,其中3例因治病心急,擅自加大剂量,2例因煎煮方法不当(时间仅10min左右),2例因附子泡酒后直接饮用;发病时间为5~30min,从发病到入住我院急诊ICU病房时间为0.5~8h。7例附子中毒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附子中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色谱方法,比较附子单煎、附子与浙贝母合煎后有毒成分的变化趋势,从而从化学成分变化角度证明中医理论——十八反的科学内涵;方法:试验用二氯甲烷(CH2CL2)和三氯甲烷(CHCL3)分别对采用同一煎煮条件得到的单煎、合煎物进行萃取处理,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D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规定对该样品进行HPIC测定;结果:发现在相同处理条件下,附子与浙贝母合煎样品中的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含量高于附子单煎样品;在此测定条件下可以有效的分离上述3种成分。且测定成分附近没有干扰峰;结论:经过与浙贝母合并煎煮后,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以及新乌头碱的含量显著提高,从化学成分变化的角度证明中药配伍理论——“十八反”具有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