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门诊癌症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值为指标,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4019张麻醉处方中的癌症患者所用3650张麻醉处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哌替啶注射液DUI值为1.25,盐酸吗啡缓释片为0.93,磷酸可待因片为0.88。结论本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哌替啶注射液DUI值为1.25,与"癌症三阶梯止痛疗法"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依据WHO“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以DDD和DUI值为指标,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9月1036张住院癌症患者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盐酸哌替啶注射液DUI值为1.33.硫酸吗啡缓释片为1.07,盐酸布桂嗪为1.08,盐酸吗啡注射液为0.44,磷酸可待因片为0.80。结论我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频率过高,与“癌症三阶梯止痛疗法”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本院门诊癌症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准确、合理、有效地使用麻醉药品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收集门诊2006年癌症患者麻醉处方7088张,对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用于门诊癌症患者止痛的麻醉药品有5种,DUI均小于1,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结论 论据WH0和卫生部提出的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吗啡注意液使用量偏小,部分处方在使用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状况,初步评价“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在我院的推行情况。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2002~2004年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用于手术麻醉的芬太尼注射液用量最大,其次是哌替啶注射液;吗啡控释片用量呈上升趋势,吗啡针用量偏少;芬太尼针和哌替啶针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其他3种DUI均<1。结论除哌替啶外,麻醉药品的使用均合理,“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已在我院应用,但仍需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5.
史小四  郭喆  马斌银  刘勇  王惠 《中国医药》2010,5(4):349-351
目的调查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准确合理有效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本院门、急诊麻醉处方387张,并用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为指标分析其使用情况。结果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用药频率最高,为59.69%;急诊科处方276张,门诊外科45张,门诊内科166张。结论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基本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麻醉药品用药及管理的发展趋势,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门诊癌症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准确、合理、有效地使用麻醉药品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06年1—6月门诊癌症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处方3379张,使用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患者的基本情况、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癌症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DUI均〈1,其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有2.60%的处方存在用法方面的问题。结论依据WHO和卫生部提出的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吗啡制剂使用量偏小,为追一步准确、合理、有效地使用麻醉药品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门诊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胜华 《安徽医药》2006,10(1):62-63
目的分析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门诊2003年1月~2004年12月的麻醉药品处方4823张,对麻醉药品消耗和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进行分析与排序。结果处方数最多,用药频度(DDDS)及量最大的均是哌替啶注射液,部分处方用药不妥。结论门诊部分麻醉药品处方应用不合理,应积极推广“癌症三级止痛阶梯疗法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8.
住院麻醉药品处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本院住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住院病人的麻醉药品处方共8360张,以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总用量最多的吗啡控释片,主要用于癌症疼痛患者;芬太尼注射液的处方最多,药物利用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硫酸吗啡控释片、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结论本院住院麻醉性药品使用较为合理,临床基本正确和把握癌症“三个阶梯”止痛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9.
2001~2005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与管理情况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葛德升  庄卫红 《安徽医药》2007,11(9):841-843
目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本院麻醉药品临床应用与管理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本院微机管理决策系统药品管理子系统提供的2001~2005年麻醉药品应用数据和人工方法统计的2001~2005年麻醉药品门诊和住院处方数据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本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其中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和盐酸吗啡片增幅较大;用于手术镇痛、麻醉辅助用药和癌症止痛的麻醉药品用药频度(DDDS)居前3位的分别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片,药物利用指数(DUI)分别是1.20、1.15和1.01,余麻醉药品药物利用指数(DUI)<1.0,用法用量基本合理。结论用于手术镇痛、麻醉辅助用药的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用于癌症止痛的麻醉药品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建议将硫酸吗啡控释片和芬太尼贴片作为晚期癌症患者的首选止痛药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本院麻醉药品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1-12月麻醉药品处方,对有关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麻醉药物使用频率最高者为吗啡注射液,其次为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缓释片。结论基层医院应加强对麻醉药品使用合理性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推广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1.
李立安  占昭君  张幽蕾 《中国药房》2007,18(35):2748-2750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麻醉性镇痛药的利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年8月~2006年8月门诊处方中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a以上老年人中,癌症疼痛患者应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及所有麻醉性镇痛药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癌症疼痛患者(P<0.05);硫酸吗啡缓释片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32,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的DUI=1,磷酸可待因片和阿桔片的DUI分别为0.97和0.95,盐酸哌替啶、吗啡和布桂嗪注射液的DUI均明显<1。结论: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及硫酸吗啡缓释片用于癌症疼痛治疗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应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用药。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度门诊麻醉药品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以DDD和DUI值为指标,对本院2007年1~12月门诊7962张麻醉处方进行统计分析。门诊使用麻醉药品基本合理,麻醉药品用量前三位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吗啡控释片、多瑞吉贴膜。  相似文献   

13.
我院住院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和分析我院住院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以WHO推荐的DDD和DIU为指标,对我院2006年住院癌症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处方5009张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结果:处方使用频率分别为硫酸吗啡缓释片18.8%、硫酸吗啡控释片9.2%、盐酸羟考酮控释片13.7%、芬太尼透皮贴剂18.8%、盐酸哌替啶注射液5.1%;除硫酸吗啡缓释片DUI=1.18、盐酸布桂嗪片DUI=1.03外。其他DUI均≤1。结论: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用于癌症患者基本合理,吗啡口服剂型、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和芬太尼透皮贴剂已经成为缓解癌症疼痛的首选,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不再作为癌痛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 (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对我院2004年麻醉性镇痛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主要用于癌症止痛和手术及术后止痛,癌痛用药以吗啡控释片和吗啡针为主,手术及术后止痛主要以芬太尼注射液和哌替啶注射液为主,口服片剂在肿瘤科使用最多,注射剂主要为麻醉科和外科使用,除美施康定外,DUI均<1或接近于1。结论我院对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为l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住院患者的麻醉处方,对各品种的用量及用药天数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芬太尼贴剂增幅最大;哌替啶注射液的用药频度(DDDs)逐年递减,而吗啡制剂的DDDs逐年增加;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小于1。结论本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癌症止痛治疗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评价药物利用的客观指标,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住院患者使用的麻醉药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有麻醉药品12种,包括注射剂6种、口服片剂5种、外用贴剂1种。药品金额排前3位的麻醉药品是注射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麻醉药品消耗主要分布在肿瘤内科、微创介入科、麻醉科、普外科、重症监护室等。芬太尼透皮贴剂、可待因片、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40 mg/片)和硫酸吗啡片的DUI>1,其余7种麻醉药品的DUI<1。结论:我院麻醉药品消耗基本用于肿瘤患者及手术麻醉和镇痛中,符合麻醉药品用药管理规定。其中,手术镇痛以舒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为主,癌痛治疗以羟考酮缓释片、吗啡注射液为主。我院癌性疼痛患者的镇痛用药方向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要求,但是消耗量和DUI仍偏小,特别是口服剂型。  相似文献   

17.
左拥军  李永兵 《中国药物警戒》2013,10(7):419-420,423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2011~2012年我院门诊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用药天数、限制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等,分析其用药情况。结果门诊癌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性别差异较大,男性多于女性,老年患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总金额居前3位的是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吗啡注射液;DDDs居前3位的分别为吗啡缓释片、吗啡注射液、羟考酮缓释片;DUI>1的药品有吗啡缓释片、吗啡注射液、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DDC最高的为羟考酮缓释片,其次为吗啡缓释片、吗啡注射液。结论我院门诊癌症患者镇痛用药基本符合卫生部"癌症病人三级梯止痛疗法的指导原则",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门诊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 2 0 0 1年麻醉性镇痛药品处方 ,评价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 :盐酸哌替定注射液与吗啡控释片的DUI>1,其他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结论 :推荐吗啡作为晚期癌痛的首选药品 ,推广WTO推荐的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1年该院病区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检索2011年该院病区麻醉药品的临床使用数据,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分析其临床使用情况。结果 2011年我院病区麻醉药品处方共计8361张,其中以手术止痛药芬太尼最多(34.98%),瑞芬太尼次之(28.99%);芬太尼注射液(0.1mg)DUI〉1,其他品种DUI≤1。结论该院病区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在癌症患者应用麻醉药品方面总体符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2004~2008年我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2004~2008年为癌症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处方4 620张,以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及年均增长率(AARG)等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癌症患者吗啡制剂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哌替啶注射液用量2006年大幅下降,2007~2008年已不用于癌痛治疗;布桂嗪片用量偏大,呈下降趋势。2006~2008年DDDs排序前3位的是吗啡缓释片、吗啡注射液和布桂嗪片。2006~2008年吗啡缓释片、吗啡注射液的DUI〉1,2004~2008年布桂嗪片的DUI〉1。结论:我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渐趋合理,但在剂型的选择、给药次数及联合用药方面仍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