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地碘含片对金黄地鼠口腔黏膜的刺激性。方法:将金黄地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西地碘含片完整黏膜组,西地碘含片破损黏膜组,赋形剂完整黏膜组,赋形剂破损黏膜组,每组6只,经口腔黏膜给药7d后作大体观察评价和组织学评价。结果:大体观察显示西地碘含片对金黄地鼠的口腔完整黏膜和破损黏膜均无刺激性;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西地碘含片对完整黏膜和破损黏膜均不产生炎症等病理学改变;病理组织学评分显示西地碘含片对完整黏膜和破损黏膜均无刺激性。结论:西地碘含片对金黄地鼠的口腔黏膜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2.
萎缩性咽炎主要是由萎缩性鼻炎蔓延所致,病理变化为咽部腺体退变和黏膜萎缩,初起表现为黏膜干燥、黏液腺分泌减少、分泌物稠厚,继而黏膜下组织逐渐机化收缩,压迫黏液腺及血管,导致黏膜萎缩变薄;黏膜颜色苍白,发亮如蜡纸,黏膜表面附有黏稠分泌物或有臭味的黄褐色结痂等症状。笔者自2003-2007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口腔黏膜给药的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黏膜给药途径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黏膜部位血液循环丰富,人体的所有黏膜系统,包括眼、鼻、肺、舌下、颊黏膜、直肠以及阴道等,几乎都已成了给药的选择途径。大多数黏膜给药途径由于依从性差而逐渐淡出,但口腔黏膜(舌下黏膜和颊黏膜)给药途径却由于具有较好的依从性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黏膜给药是指药物通过合适的载体,与人体某些黏膜部位接触,经黏膜上皮细胞转运进入组织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的一种给药方式。近年来,人们给予黏膜给药途径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黏膜部位血液循环丰富,人体的所有黏膜系统,包括眼、鼻、肺、舌下、颊黏膜、直肠以及阴道等,几乎都已成了给药的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人常见口腔病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淑华  王丹妮 《新中医》2006,38(9):78-79
由于艾滋病毒(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是带有CD4^+表面抗原的淋巴细胞,而这种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从而破坏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造成免疫缺陷,降低或失去对各种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致临床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口腔黏膜有很好的防御屏障功能,其中包括物理、化学屏障,黏膜表面和黏膜内的非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屏障,口腔的唾液屏障是口腔黏膜的第一道屏障,唾液对口腔黏膜的机械性冲洗作用一方面排除了有毒物质,另一方面可使微生物不至于粘附着在黏膜表面。  相似文献   

6.
赵宏艳  肖诚  鞠大宏  于峥  徐世杰  吕爱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2):160-160,F0003,F0004,I0001
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肠道黏膜是机体防止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在宿主与外环境间黏膜稳态的建立和维持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中药大部分是以口服的途径进入机体发挥其功效,因而其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必定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对黏膜免疫系统的深入研究,中医药对黏膜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也日渐明朗。本文主要简述近10年中医药对肠道黏膜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讲展。  相似文献   

7.
谢科  吕颜宗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641-1641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的局限性溃疡损伤。可自愈,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处的黏膜,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色或黄色的假膜,其边缘清楚,周围黏膜红而微肿,局部灼痛为主要特征。笔者以益气养阴药为主,治疗复发性口溃疡45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依据病程的长短和病理改变性质的不同,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两大类。慢性咽炎主要为咽黏膜慢性炎症,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卡他性炎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养生大世界》2006,(1A):44-44
症状:眼干泪少或无泪,视力欠佳,口干鼻干,皮肤黏膜干燥及鼻唇黏膜干燥。检查:鼻唇黏膜活检有成簇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腺体萎缩。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不及时容易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且病死率高。肠黏膜屏障损伤是导致急性胰腺炎加重的关键环节。急性胰腺炎晚期肠黏膜屏障损伤促使肠道内有害菌群移位,细菌及其产生的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内毒素血症和肠源性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西医在治疗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损伤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中药通过内服外用多种方式作用于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修复,治疗效果确切、肯定,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认可。急性胰腺炎属于中医学的“脾心痛”“结胸”“胰瘅”等范畴,病因多为过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胆石症等导致湿热蕴结中焦,脾胃壅滞,肠腑不通,治疗宜通里攻下,清热解毒,行气活血。该文查阅近5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改善肠道微循环障碍、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氧化应激反应、减少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肠上皮细胞的凋亡等保护肠黏膜机械屏障;通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开放肠内营养时间而恢复肠黏膜化学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而改善肠黏膜生物屏障;调节免疫细胞水平而增强肠黏膜免疫屏障。文章从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损伤特点、中医治则及中药治疗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深入研究及临床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癌前病变;黏膜颜色改变,由正常橘红色转为灰白、灰黄、灰绿色。萎缩早期可见黏膜内小血管,后可见黏膜下大血管,萎缩性胃炎可合并表浅性胃炎,有时亦有形成表现,这时黏膜层变厚,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或者结节状,伴僵硬感。家父郑焕文系湖北省名老中医,从医六十余个春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多有研究,兹揣浅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秉权 《中医研究》2010,23(12):41-44
慢性咽炎(chronic pharyngitis)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临床报道显示,反复呼吸道疾病与缺zn有关;SIgA作为局部抗体,是机体黏膜预防疾病的重要因素。SIgA的分析研究对于与黏膜免疫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学者认为唾液SIgA异常多见于呼吸道炎症。  相似文献   

13.
陈思 《家庭中医药》2006,13(4):69-69
1、趁热吃 食物过烫易使口腔黏膜受损伤,造成口腔溃疡,失去保护口腔的功能。同时过烫食物还会导致食道黏膜烫伤,刺激黏膜再生,留下疤痕或炎症,久而久之易引起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减少腭裂术后近期并发症修复方法。方法:在裂隙的一侧软腭口腔黏膜,另一侧鼻黏膜制作黏膜辩,蒂位于裂隙,把两个黏膜辩换位缝合,8例软腭裂术中未作松弛切口。结果:30例腭裂全部一期愈合,未出现穿孔或复裂等近期并发症。结论:黏膜翻辩术修复软腭裂有效的减少了术后近期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炎症性肠病,证候表现多见于湿热型,其病因尚不明确,但UC患者存在肠黏膜屏障受损的表现。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历史悠久,效果显著,临床常用健脾及清热类中药治疗,研究表明,多数中药及复方的化学成分有调节患者血清内炎症因子的含量,抑制肠道炎症反应,修复肠道黏膜的作用。此文通过研究整理近年来关于肠黏膜屏障结构、UC患者的肠黏膜表现以及中药对湿热型UC肠道黏膜的作用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明确中医药湿热型UC的机制,并为进一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梁腾辉  王萌 《中成药》2023,(10):3353-3359
黏膜给药系统具有可避免首过效应、血药浓度平稳、应用方便等特点,是药剂学发展方向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黏膜特殊的生理环境使给药系统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较短,从而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天然多糖是含有大量氢键形成基团的亲水性大分子,具有良好的粘附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黏膜给药制剂粘附材料。基于天然多糖及其衍生物制备的粘附性给药体系能显著增加药物滞留时间,降低给药频率,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患者依从性。本文对天然多糖在黏膜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不包括胃肠道黏膜)进行综述,为今后天然多糖在经黏膜给药物制剂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腺宁栓多次直肠给药后,动物所产生的刺激反应及刺激反应可能出现的靶器官,为临床毒副反应的检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SD大鼠进行多次直肠给药黏膜刺激性试验,大鼠直肠给药剂量为临床用药量,连续给药及观察7天,末次给药24h后每组剖解6只动物,取出直肠局部组织,观察直肠黏膜有无充血、红肿等情况,以积分评价方法判断药物对直肠黏膜是否有刺激性,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有异常,则停药观察的动物需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无异常,则停药观察的动物只需做解剖观察。结果:大鼠腺宁栓多次直肠给药,动物解剖可见由药物引起的轻微直肠黏膜充血、红肿等现象,以积分评价方法判断药物对直肠黏膜有轻度刺激性,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大鼠直肠黏膜有药物引起的轻微病理变化。结论:腺宁栓大鼠多次直肠给药,对直肠黏膜有轻度刺激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鼻咽癌患者放疗中出现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患者13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氧气雾化吸入地塞米松注射液,实验组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P<0.05,口咽黏膜修复耗时平均时间与总疗程耗时平均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的疗效确切,副作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及肠道黏膜和黏膜下层,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以结肠黏膜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北中医》2009,31(7):1115-1116
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1.1胃镜诊断标准①黏膜颜色改变正常为橘红色,萎缩时呈灰白、灰黄或灰色;同一部位的黏膜深浅不一致,红色强的地方也带灰白色,一般灰黄或灰白的地方可有略隆起的小红点或红斑存在;萎缩黏膜的范围或是弥漫或是局部的,甚至是小灶性的,黏膜变薄而凹陷,境界常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