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穗产人工栽培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穗产人工栽培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DS法,对穗产人工栽培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从鱼腥草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23种化学成分、结论:穗产人工栽培鱼腥草的挥发油与其他产地鱼腥草挥发油成分有明显区别,但各产地的鱼腥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的总含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复方鱼腥草合剂是根据复方鱼腥草片剂改而成 ,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 5味药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 ,临床上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有风热证候者。鱼腥草、连翘、金银花 3味药材均含有挥发油 ,且为活性成分 ,可以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其他水溶性成分如绿原酸等 ,可用水煎煮提取。黄芩、板蓝根含有黄酮、靛蓝、靛玉红及多种氨基酸等 ,均溶于水 ,可用水为溶媒 ,煎出其活性成分 [1 ]。1 挥发油提取条件研究1 .1 鱼腥草挥发油提取试验 :鱼腥草挥发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鱼腥草素 (即癸酰乙醛 )、…  相似文献   

3.
紫花前胡 Peucedanum decursivum ( Miq.)Maxim.属伞形科植物 ,根为传统中药。具有疏风清热、下气化痰等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等疾病。近年药理研究表明 ,紫花前胡挥发油的醇提物具有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作用 [1]。同时还有抗菌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强 [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紫花前胡的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对其挥发油的研究亦有报道[3 ,4] ,鉴于各地药材的化学成分及质量受产地、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利用毛细管气相 GC- MS仪对湖南邵阳产的紫花前胡挥发油进行系统、全面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CO2萃取法对五味藤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提取效果。[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及CO2超临界萃取法(SFE)提取五味藤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SD法提取的挥发油分离出40个色谱峰,鉴定了14个化合物;SFE法提取的挥发油分离出25个色谱峰,鉴定了13个化合物。[结论]SD法提取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苯甲醛和α-亚甲基-γ-丁内酯,SFE法提取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β-石竹烯。两种提取方法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GC-MS测定鱼腥草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平原 《广西医学》2012,34(7):935-936,941
目的 测定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 从鱼腥草挥发油中分离出68种化学成分,鉴定出47个化合物,质量分数占总出峰量的71.87%.主要成分为2-十二烷酮(13.10%)、乙酸香叶酯(7.80%)、左旋乙酸冰片酯(7.05%)、棕榈酸(4.30%)、石竹素(4.12%)、2-十三烷酮(4.03%)、月桂酸(3.08%).未检测出鱼腥草素.结论 该研究为鱼腥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工栽培和黔产野生鱼腥草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人工栽培鱼腥草和野生鱼腥草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气-质联用对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测定其百分含量。鉴定了人工栽培鱼腥草挥发油中42个成分,野生鱼腥草挥发油中34个成分。结果表明,具抗菌作用的癸酰乙醛,甲基壬正酮等在人工栽培鱼腥草挥发油中的含量高于野生鱼腥草挥发油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鲜鱼腥草挥发油小鼠给药后血中的移行成分。方法建立鲜鱼腥草挥发油小鼠给药后血中移行成分GC-MS分析方法;比较空白血浆、含药血浆和挥发油的成分异同,确定灌服鱼腥草挥发油小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鱼腥草挥发油给药前后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均发生了变化,从灌胃给药的小鼠血中发现了11个入血成分,均为鱼腥草挥发油的原型成分。结论初步阐明鱼腥草挥发油灌胃后进入小鼠体内血液中的成分,推测血中移行成分可能为鱼腥草挥发油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桑育黎  郝延军 《医学教育探索》2006,(10):I0011-I0012
独一味Lamiophlomisrotata(Benth.)Kudo为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又名独步通[1]。其根或根茎及全草入药,生长于海拔3000m以上的裸岩等,分布于我国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区,有丰富的药用资源。现已从独一味中分离和鉴定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环烯醚萜类和苯乙醇苷类等成分。独一味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尤其具有显著的止血镇痛作用。研究发现,独一味中总黄酮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是其镇痛有效部位[2]。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是独一味中的主要止血活性成分,作用与云南白药相近[3];挥发油类成分是其抗肿瘤活性成分[4]。1化学成分1.1地上部分1.1.1…  相似文献   

9.
芸香科植物疏毛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bodinieri ( 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是中药吴茱萸的主要基源生药之一 [1] ,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阴止泻之功能 ,用于厥阳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外治口疮 ,高血压等。吴茱萸富含挥发油 ,有关吴茱萸挥发油成分的研究已有报道 [2 ] ,但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成分迄今未见报道。在吴茱萸化学成分的系统性研究里 ,我们曾首先对疏毛吴茱萸果实和其复方的生物碱成分进行了研究 [3 ,4] 。本文报道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成分…  相似文献   

10.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Pamp.、玉兰M.denudata Desr.或武当玉兰M.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1],产于四川、湖北、湖南、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地。辛夷既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能,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等症,又是很好的香料,提取的精油能用于食用香精、烟用香精和日化香精的生产。辛夷的药用及香用有效成分均为其所含的挥发油[2]。其主要化学成分有1,8-桉叶素、香桧烯、蒎烯等[3],目前,对辛夷的研究主要包括其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4],徐丽华等[5]采用HPLC法测定辛夷中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鱼腥草染色体数目与挥发油成分的关系,比较鱼腥草鲜草与干草及其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差异。方法对不同染色体数目的鱼腥草鲜草地上和地下及其阴干地上部分挥发油成分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按挥发油TLC图谱斑点数目和清晰度不同,20份鲜草材料地上部分大致呈现5种类型,地下部分挥发油大致呈现3种类型,19份干草材料大致呈现4种类型。结论鲜草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鲜草与干草挥发油在化学成分上均有较大差异,材料间挥发油成分差异鲜草大于干草,地上大于地下,并且鲜草挥发油有染色体数目增加同时斑点数增多的趋势;峨眉蕺菜同蕺菜在挥发油成分上并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2.
青蒿Artemisia annua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暑,除湿,截虐[1]等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青蒿素和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青蒿素具有抗虐,抗菌,解热,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2].青蒿油具有抗菌,抗炎,镇咳,祛痰的作用[3],还可以治疗神经性皮炎[4],皮肤真菌病[5],慢支炎[6]等疾病.目前,对青蒿油含量测定的研究不多,作者采用挥发油含量测定法测定不同生长采收期青蒿油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广西不同产地莪术挥发油的含量测定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广西境内不同产地的广西莪术鲜品挥发油的含量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方法对各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的广西莪术鲜品挥发油得油率在0.44%~0.97%之间,经GC-MS分析鉴别出3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以倍半萜类为主。[结论]广西不同产地的广西莪术挥发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化学成分也有较大差别,其中以灵山广江的挥发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小驳骨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驳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小驳骨挥发油的得油率为0.79%,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别出39种成分。[结论]小驳骨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植物醇(39.21%)、植物酮(10.98%)、1-辛烯-3-醇(2.84%)、广藿香醇(2.68%)、α-紫罗兰酮(2.20%)。  相似文献   

15.
八角茴香种子和果壳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的种子和果壳的挥发油,用GC-MS法鉴定挥发油成分。结果:从八角茴香种子挥发油鉴定了3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的97.77%,得率为5.92%;八角茴香果壳挥发油鉴定了3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的96.08%,得率为5.24%。结论:有22个化学成分是种子和果壳共有的。其中,主要成分是茴香脑、胡椒酚、草蒿脑、2-[2-吡啶基]-环己醇、柠檬烯、芳樟醇和α-香柑油烯等。  相似文献   

16.
山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 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除去种子的成熟果实 ,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等功效。作为一种常用中药 ,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4] ,但尚未见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报道。为了更好的了解萸肉的性质 ,本文采用河南西峡产的山萸肉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收油率为 1 .6% ) ,经无水乙醚萃取 ,常压蒸馏除去溶剂后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技术进行分析 ,共分离出 48个峰 ,以归一化法计算了各个峰的相对含量 ,并从中鉴定了 2 8种成分 ,占挥发油总组分的 70 %。1 实验部分1 .1 山茱萸挥发油的…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艾叶与五月艾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西产五月艾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与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分别提取艾叶和广西产五月艾中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技术对艾叶和五月艾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艾叶和广西产五月艾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1.05%、1.32%,挥发油中均含有按油精、龙脑、大根香叶烯D、石竹烯及其氧化物等特征成分,但挥发油的组分与含量有一定差别。[结论]以上结果可为合理使用广西产五月艾药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蓟为菊科蓟属植物C irsium japon 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1],为多年生宿根草本。中国大部分地区及朝鲜、日本均有分布。大蓟主要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出血证,如吐血、咯血、衄血、崩漏、尿血和热毒痈肿等症[2]。大蓟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研究表明大蓟中含有三萜、甾体、挥发油、长链炔醇、黄酮和黄酮苷及大蓟菊糖、丁香苷、绿原酸、尿苷等化合物[3]。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成分,对大蓟根部分的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并通过NMR、M S、IR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华佗豆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验研究。[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法分别对华佗豆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试。[结果]通过预试验,提示华佗豆中可能含有黄酮类、酚类、生物碱、挥发油、有机酸、皂苷、糖类、苷类等化学成分。[结论]此试验为进一步进行华佗豆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赤芝)Ganodermalucidum(W.Curt.Fr)Karst.及紫芝G.japonicum(Fr.)Lloyd的干燥子实体[1],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临床主要治疗肝病、胃溃疡、高血压、神经衰弱等。在过去的20年里,灵芝的研究在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所含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目前较明确地认为灵芝多糖是灵芝扶正固本的主要成分之一[2]。此外,尚含有150多种三蔬类化合物[3],生物碱类、多种酶类、多肽、甾类、树脂、氨基酸等[4,5,6]、非极性部分[7]。另外,还有一些文献[5,8]报道灵芝含有挥发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