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疏水化水溶性聚电解质是一种大分子主链或侧链上含有少量疏水基团的新型水溶性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耐盐耐温增粘作用和贮存稳定性。对该类聚电解质的特殊增粘作用及分子结构、聚合物浓度、无机盐、机械剪切作用、pH、温度、表面活性剂、老化时间及与其他疏水化水溶性聚合物作用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制备水溶性L-半胱氨酸的分子印迹微球的方法.方法 以L-半胱氨酸为模板分子,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水相中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聚合反应中温度和分散剂的用量进行研究.结果 分子印迹微球对L-半胱氨酸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温度和分散剂用量影响微球粒径.结论 悬浮聚合法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粒径可控、均匀,随着分散剂的浓度或者温度升高,粒径越小.  相似文献   

3.
以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壳聚糖/褐藻酸钠聚离子复合膜的结构与表面形态。研究了该膜组成、料液浓度、温度等对乙醇-水溶液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褐藻酸钠聚离子复合膜不仅对乙醇-水溶液,而且对许多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水的溶液都具有很高的渗透汽化脱水的选择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4.
药物分析色谱固定相环糊精聚合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氯丙烷成交联剂合成了一种非水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最佳反应条件:n(β-环糊精):n(环氧氯丙烷)=1:12.1,反应温度严格控制在64~66℃,反应24h,通过对聚合物结构分析,β-环糊精聚合物仍保留了β-环糊精分子原有的空腔结构。通过对聚合物质的考察,该聚合物可望成为一种较好的药物分析色谱固定相。  相似文献   

5.
用三乙胺盐酸盐与酚醛环氧树脂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开环顺序等条件对反应程度的影响。研究了开环反应中丙烯酸及三乙胺盐酸盐与酚醛环氧树脂的比例对产物的水溶性及感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液共混制备耻不同比例的热致液晶共聚酯/含酚酞侧基聚芳醚砜共混物。利用锥板流变仪对共混体系的熔体流变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熔体粘度-温度、粘度-剪切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液晶聚合物能明显降低聚芳醚砜的熔体粘度。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三种烷基聚乙二醇酯磷酸锌水溶性润滑添加剂,研究表明,分子中聚乙二醇作为水溶性基团,分子量以1000为宜,分子量大小,聚合物在水中溶解性差,影响其润滑性能;分子量过大,导致单位重量聚合物中疏水基团含量相对减少,同样影响其润滑性能,作为油性剂作用的疏水基团,润滑性能优劣顺序为:C17H35->C11H23->C7H15-,金属元素作为活性元素,铈的抗磨性能优于锌的抗磨性能,一个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性,疏水性,反应性等几类官能团,则兼具油性剂和极压剂功能,是性能优良的水溶性润滑添加剂。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合法制备了P(AM-NVP-DMDA)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对共聚物的溶液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盐效应、粘温关系、流变性能、热稳定性、与碱、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稀溶液性质等。共聚物分子中由于引入了较多的疏水基团而具有较强的疏水缔合效应,在聚合物浓度较低时具有较高粘度。NVP结构单元的引入可适当提高共聚物溶液的热稳定性。对共聚物溶液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在其水溶液中存在着微相分离结构,它对共聚物溶液的增粘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稀土乙酰基丙酮盐[Y(AcAc)3]与格氏试剂(n-BuMgCl)络合催化ε-己内酯聚合。研究了单体与催化剂摩尔化、助催化剂用量、温度、时间及第三组份等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增加助催化剂用量或选择合适的第三组份如二甲基亚砜能有效地提高单体转化率与聚合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为2.1。X-衍射分析表明聚己内酯为结晶性聚合物。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稀溶液中疏水链链长、无机电解质NaCl和CaCl2对疏水缔合水溶性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氨乙基-二甲基烷基溴化铵/丙烯酸钠共聚物(AO)在水溶液中的特性粘数和Huggins常数的影响,以及聚合物AO-8的特性粘数和Huggins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稀溶液中,无机电解质离子强度增大,共聚物AO在NaCl和CaCl2溶液中的特性粘数减小,Huggins常数增大。在亚浓溶液范围对聚合物质量分数、温度、剪切速率及NaCl含量对聚合物的水溶液表现粘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观察到疏水缔合聚合物盐水溶液在NaCl含量提高的情况下,出现的增粘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10、12、15、20W Nd∶YAG激光分别照射12只正常家兔的脑、心、肝、肾区皮肤光照后5h内取相应脏器作组织病理学切片,光镜观察。结果表明:10W照射组,其脑、心、肝、肾所受间接辐射的损伤均不明显;12W照射组,其损伤也不甚明显,仅表现蛛网膜充血,脑组织轻微水肿,心肌细胞浊肿,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窦变窄;15、20W组,各脏器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尤以20W组损伤严重,脑组织出血、坏死,部分脑组织碎裂,多种炎细胞浸润,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退变。心肌纤维呈波浪状改变,横纹消失,部分肌纤维断裂,间质血管扩张、充血。肝脏出现局限性、凝固性坏死区,嗜酸性增强,并有多灶性出血。肾曲小管呈颗粒样变性。所观察脏器中,以脑组织所受损伤最重,其次是肝、心、肾。  相似文献   

12.
背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疾病负担加重。目的 分析2010-2018年杭州市居民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空腹血糖增高、总胆固醇增高的患病率、新发率、转归率变化情况,为保障居民健康、实现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杭州市闸弄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数据库中,获取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杭州市闸弄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免费体检的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体检资料(包括物理检查、病史询问、特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运用Excel软件计算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居民总体、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50~59岁、60~69岁、70~79岁、80~89岁)居民“三高”患病率、新发率及转归率。结果 杭州市闸弄口街道2018年50~90岁人群的总体人数和分布与2018年体检人群的总体人数和分布相近,因此,本次体检人群能代表该社区中老年人群。2010、2012、2014、2016、2018年参与体检的人数依次为9 609人、19 727人、13 610人、13 941人、10 801人,其中2010年、2012年均参与体检人数为5 578人,2012年、2014年均参与体检人数为7 185人,2014年、2016年均参与体检人数为10 968人,2016年、2018年均参与体检人数为8 580人。2012-2018年,偶数年居民血压正常高值患病率依次为39.95%、38.81%、36.96%、34.33%,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7.04%、41.45%、42.94%、38.85%;2010-2018年,偶数年居民空腹血糖增高患病率依次为22.65%、22.40%、26.99%、23.74%、29.01%,总胆固醇增高患病率依次为7.96%、13.76%、4.90%、9.64%、16.05%。2014-2018年,偶数年居民血压正常高值新发率依次为37.78%、36.19%、10.47%,高血压新发率依次为29.72%、26.94%、23.71%;2012-2018年,偶数年居民空腹血糖增高新发率依次为10.84%、13.64%、8.42%、13.82%,总胆固醇增高新发率依次为13.22%、12.27%、17.34%、11.57%。2014-2018年,偶数年居民血压正常高值转归率依次为13.32%、17.83%、21.69%,高血压转归率依次为31.25%、31.51%、38.90%;2012-2018年,偶数年居民空腹血糖增高转归率依次为32.87%、26.36%、32.44%、19.05%,总胆固醇增高转归率依次为39.86%、34.61%、39.33%、36.91%。2014年、2018年男性血压正常高值新发率高于女性(P<0.05);2014年、2016年、2018年男性高血压新发率高于女性(P<0.05);2014年、2016年、2018年男性空腹血糖增高新发率高于女性(P<0.05);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男性总胆固醇增高新发率低于女性(P<0.05)。2014-2018年,偶数年50~59岁、60~69岁年龄段居民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新发率逐年上升,而70~79岁、80~89岁年龄段居民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新发率逐年下降。2012-2018年,偶数年50~59岁年龄段居民空腹血糖增高新发率由6.33%增长到19.22%,而80~89岁年龄段居民空腹血糖增高新发率由21.77%下降到8.21%,其余各年龄段变化不大。2012-2018年,偶数年50~59岁年龄段居民总胆固醇增高新发率由6.82%增长到19.18%,而70~79岁年龄段居民总胆固醇增高新发率由20.34%下降到11.62%,其余各年龄段变化不大。结论 2010-2018年居民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空腹血糖增高、总胆固醇增高患病情况不容乐观,总体呈上升趋势,虽然新发率降低,转归率增高,但仍需加强对“三高”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吴秀红 《中外医疗》2014,(10):28-29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保护作用情况。方法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透析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穿刺方法不同进行随机分组,绳梯法组20例,扣眼法组20例,区域法组20例。结果扣眼法组在引起内瘘血管瘤0、血管狭窄1例(5%)、出血1例(5%)、感染0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绳梯法穿刺组内瘘血管瘤1例(5%)、血管狭窄2例(10%)、出血2例(10%)、感染1例(5%)发生率,χ2值=5.13、50.00、1.80、1.80、1.80、5.56、5.13、5.13,均明显低于区域法穿刺组内瘘血管瘤8例(40%)、血管狭窄2例(10%)、出血3例(15%)、感染1例(5%)发生率,50.00、1.80、5.56、5.13,P&lt;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扣眼法穿刺可以降低内瘘血管瘤、血管狭窄、出血、感染发生率,对内瘘形成有效的保护,提高透析治疗效果,保证良好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小儿疼痛机制的研究深入和对疼痛危害性认识的提高,小儿术后疼痛已日益受到麻醉医师的重视。同时,疼痛评估系统的不断完善,新型镇痛药物的开发应用,疼痛治疗理念的革新,镇痛方法的改进,使小儿术后镇痛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不能达到最理想水平。多个阶段、多种途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多模式镇痛将是小儿术后镇痛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RIPASA评分、血清总胆红素(TBil)、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50例急性右下腹痛患者,根据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及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急性阑尾炎组(150例)和非急性阑尾炎组(100例),急性阑尾炎组根据病理类型分为A亚组(单纯性阑尾炎18例)、B亚组(化脓性阑尾炎76例)、C亚组(坏疽穿孔性阑尾炎56例)。入院时对患者行RIPASA评分,并检测TBil及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急性阑尾炎组RIPASA评分、TBil、CRP水平均高于非急性阑尾炎组(P<0.001)。B亚组RIPASA评分、CRP水平均高于A亚组(P<0.05);C亚组RIPASA评分、TBil、CRP水平均高于A亚组,TBil、CRP水平均高于B亚组(P<0.05)。RIPASA评分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最佳临界值为7.5分,准确率为82.4%,灵敏度为88.7%,特异度为73.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5%CI(0.84,0.93),P<0.001〕;TBil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最佳临界值为14.15 μmol/L,准确率为84.4%,灵敏度为88.7%,特异度为78.0%,AUC为0.86〔95%CI(0.81,0.90),P<0.001〕;CRP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最佳临界值为13.6 mg/L,准确率为84.0%,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78.0%,AUC为0.88〔95%CI(0.84,0.92),P<0.001〕。TBil诊断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最佳临界值为20.28 μmol/L,准确率为80.0%,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74.5%,AUC为0.89〔95%CI(0.82,0.93),P<0.001〕;CRP诊断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最佳临界值为34.0 mg/L,准确率为76.0%,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72.3%,AUC为0.82〔95%CI(0.75,0.88),P<0.001〕。结论 RIPASA评分、TBil、CRP对急性阑尾炎均有诊断价值;TBil、CRP可以预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16.
邓碧兰  庄燕玲 《海南医学》2011,22(8):117-119
目的研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对各型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和87例临床已确诊为肝病患者的PT、APTT、FIB、TT和D-D。前四项采用自动血凝仪检测,后一项采用乳胶凝集法检测。结果不同的肝病患者PT、APTT、FIB、TT和D-D与健康组对比,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肝硬化、肝癌患者PT、APTT、TT时间延长(P〈0.01),FIB含量降低(P〈0.01),D-D水平较高,分别为72.2%和60.0%。急性肝炎组PT时间延长(P〈0.01)、APTT时间也延长(P〈0.01)、TT和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平为18.8%,慢性肝炎组PT、APTT、TT时间延长(P〈0.01),FIB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为7.4%。各型肝脏疾病PT、APTT、TT的值和D-D水平呈现肝硬化组〉肝癌组〉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而FIB则相反。结论 PT、APTT、FIB、TT和D-D可客观地评价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并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这可以为临床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动态观察以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病变中肿瘤抑制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肿瘤增殖抗原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探索鉴别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病变(腺癌14例、腺瘤26例、增生9例)中FHIT、Ki-67、PCNA的表达,对临床病理及生化指标采用有序结果的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鉴别库欣综合征皮质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  FHIT在肾上腺皮质增生中表达最高,腺瘤次之,腺癌最低(分别为100%、96.15%和42.96%),Ki-67与PCNA在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表达最高,腺瘤次之,增生最低(分别为85.71%、7.69%、0.00%和100%、96.15%、77.78%)。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HIT、PCNA两个因素与鉴别腺癌、腺瘤、增生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FHIT、Ki-67和PCNA的表达与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病变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FHIT、PCNA与鉴别诊断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氟西汀治疗抑郁症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按照双盲法原则分组。对抑郁症患者60例实行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剂量20~60 mg/d,平均34 mg/d,疗程6周,同期收治的抑郁病患者60例采用淀粉安慰剂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HAMD减分率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以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治疗1周即见效。6周后观察组,痊愈38例(63.33%),显著进步15例(25.00%),进步5例(8.33%),无效2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35.00%(χ2=15.296,P〈0.01)。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服药过程中表现出恶心8例,呕吐6例,食欲减退5例,乏力7例,失眠8例,头昏4例,出汗5例,口干7例,焦虑5例等,多为轻度或中度,多能耐受、部分症状可自行缓解。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并随用药时间而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以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某城市三个社区共600名老年人(≥ 60岁)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根据医疗记录将被试者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和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组。结果 共病组腰身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P<0.01)和糖尿病组(P<0.05)。高血压组与共病组焦虑和抑郁得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收入、病种/病程与焦虑相关,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病种、病程、腰身指数、收缩压与抑郁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收缩压、糖尿病负向预测焦虑(P<0.01),病程正向预测焦虑(P<0.01);年龄、病程正向预测抑郁(P<0.05),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负向预测抑郁(P<0.01)。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和更为异常的生理指标。患病种类和病程与焦虑和抑郁显著相关。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疾病种类、收缩压和病程是不良情绪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海南省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访谈,调查病例发病史、感染途径、感染来源;利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检验方法,对15份病例血液培养菌,生猪肉、猪鼻拭子、内脏及血液进行检测。结果 病例男性,41岁,泥水工,2017年1月28日发病,临床表现及特征主要为发热、畏寒、气促,腹泻、呼吸不畅,面色潮红、四肢紫绀、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病情重、进展快、病程短,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于2月8日抢救无效死亡。病例发病前屠宰生猪时手指切割受伤。在病例的血液,屠宰生猪肉,以及所屠宰生猪同圈其他生猪的鼻拭子中均培养出猪链球菌。结论 该病例为海南省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感染途径为被感染猪链球菌的生猪肉通过伤口感染。建议医疗机构发现休克、败血症病例,应尽快开展血病原菌培养,详细询问猪接触史和尽快控制中毒性休克,可以降低死亡率;防控策略主要是加强病例监测,加大畜牧检疫,从严查处私宰行为,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民群众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