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可能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疗效良好4例,中残5例,重残3例,死亡14例.结论 本组病例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平均时间为4.3 d.梗死部位主要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可增加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颅脑外伤术后癫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颅脑外伤术后癫痫发作的原因,并对预防及治疗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对938例脑外伤手术后并发癫痫发作的33例患者进行分析,重点对术后的预防用药、易致癫痫发作原因及再次手术问题进行总结.结果 938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癫痫发作33例,占3.5%,其中颅内感染16例,并发癫痫病例大多药物治疗效果好,对难治性癫痫药物无法控制的5例病例经再次手术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脑外伤手术中的正确处理以及术后恰当的预防性用药等可以降低术后癫痫的发病率、减轻癫痫发作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总结39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并发脑梗死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标准随访3个月至2年,治愈好转13例、中残8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1例,其中死亡者均为成年人,以中老年居多.结论 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及其他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按GOS标准评分:恢复良好2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16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病人,应严密观察,及时复查CT,对本病力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分析23例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术后随访半年,按GCS评定预后,本组患者恢复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7例,其中4例死于脑疝,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预后较差,伤后严密观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外伤性脑梗死的综合治疗方法,评价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27例小面积脑梗死患者中采用保守治疗23例,恢复良好16例,轻残7例;手术治疗4例,中残1例,重残2例,死亡1例.两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11例早期行大骨瓣减压术,轻残7例,重残2例,死亡2例;6例延迟行大骨瓣减压术,重残3例,死亡3例;2例保守治疗,重残1例,死亡1例.早期行大骨瓣减压术与延迟行大骨瓣减压术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l例早期行大骨瓣减压术患者术后1周脑梗死面积较术前明显减少[(34.0±1.2)cm3比(22.0±0.8)cm3,P<0.05].结论 对小面积脑梗死保守治疗效果好,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去骨瓣减压可取得较好效果,延迟去骨瓣减压疗效不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吞咽训练在脑外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择天津市环湖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早期吞咽功能分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之间于我院就诊的78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参与研究的78例患者经过治疗均有好转迹象。对其进行术后回访发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中表明,有32例患者恢复良好,12例患者中残,14例患者重残,10例患者植物生存,10例患者死亡。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进行提早预防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脑梗死的发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46例脑外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患者立即经胃管注入3%冰盐水250~300ml,6h/次,4~5d;对照组20例,患者仅插胃管用于胃肠减压观察,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26例患者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8例(30.6%),对照组20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60%)。观察组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脑外伤术后患者冰盐水胃管注入治疗,对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雷少军 《现代保健》2011,(18):153-154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经头颅CT、MRT证实为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26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按照GOS评分标准,恢复良好12例,中残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及早对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作出诊断和治疗及早期预防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脑外伤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病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我科脑外伤患者250例,分析术后再出血的病因,根据所得原因研究防治措施.结果 250例患者临出院时成为植物人50例,死亡20例,重度残废38例,中度残废25例,恢复良好117例.结论 脑外伤术后再出血患者,根据出血原因采用防治措施,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后进行开颅手术,并发脑梗死与低血压的因素分析与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入院的重度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与低血压的患者35例,探讨术后脑梗死与低血压原因。其中选择保守治疗的有13例,再次手术者22例。结果35例重度颅脑损伤开颅术的患者,术后按GOS评分,预后良好者14例,中度残疾者5例,重度残疾者4例,植物生存者2例,死亡10例。脑梗死一般发生于术后6小时至9天之内,并发创伤性低血压,其中>100mmHg者15例,100mmHg-90mmHg者9例,<90mmHg者11例。再次手术者其脑梗死与低血压并发症患者明显减少,二次手术后患者情况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易并发脑血管损伤、创伤性低血压等,加上术中易损伤供血动脉、止血药物的使用以及脱水剂的使用不当等引起脑梗塞及低血压。二次手术明显减轻了术后脑梗死与低血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总结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化脓性门静脉炎诊治及预防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998-2007年行急性阑尾炎手术10 896例中并发化脓性门静脉炎的9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9例患者均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支持治疗,全部治愈,黄疸均在4~7 d消退,8例患者肝功能在7 d内恢复正常,1例患者在14 d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9.0±0.1)d.结论 早期诊断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是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化脓性门静脉炎的关键,早期手术和手术操作技巧是预防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化脓性门静脉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rrjk》2017,(2)
目的:观察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110例(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使用抽签的方式将其简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脑外伤患者在血肿清除术后3个月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组患者术后即进行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皮瓣游离时间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皮瓣游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在血肿清除术后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医院神经外科接收的120例脑外伤颅骨损伤且存活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且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拉斯哥昏迷评分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评分、两组手术后的伤残情况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的手术后拉斯哥昏迷评分、治疗效果优良率评分均好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观察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和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在脑外伤伴有脑积水患者中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外伤伴有脑积水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与同期颅骨修补术联合治疗)和常规组(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与后期颅骨修补术),各30例。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治疗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能有效治疗脑外伤伴有脑积水,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董玮 《中国卫生产业》2013,(36):121-122
目的 观察分析64层螺旋CT在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脑疝患者的64层螺旋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平扫检查中共诊断出脑梗死患者33例,血管造影检查出12例脑循环异常且被证实为脑梗死患者.结论 64层螺旋CT在脑疝术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中有着较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合血管造影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非痉挛发作(NCS)及NCS持续状态(NCSE)的发生情况及临床规律.方法 对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病程第1周内做3~4次脑电图检查,对首次发现有NCS及重症脑梗死患者重点监测,延长描记时间.结果 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异常脑电图78例(60.0%),并发NCS42例(32.3%),其中17例为NCSE(13.1%).并发NCS患者梗死部位在脑叶35例,皮层下7例.本组重症脑梗死患者56例,并发NCS 27例,其中11例为NCSE.NCS及NCSE均在急性脑梗死病程第1天检出.结论 NCS及NCSE可通过脑电图监测实时反映出来,NCS和NCSE的发生与脑梗死病情轻重及梗死部位有关,重症脑梗死及脑叶梗死患者发生率高,疾病早期并发NCS及NCSE发生率较高,越早行脑电图监测,发现NCS及NCSE几率就越大.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脑梗塞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6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26例患者随着年龄段的上升,并发梗死率明显上升,合并有高血压等血管病变的出血患者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上升,大出血者并发梗死率明显上升.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与年龄、合并血管病变、出血量大小相关,并与入院后血压控制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先期行减压、血肿清除术的84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8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率59.52%,对照组33.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明显优于传统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