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X线、CT和MRI检查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其分别实施X线、CT及MRI检查。比较这三种检查结果的阳性率。结果:X线检查的阳性率为20.0%,CT检查的阳性率为65.6%,MRI检查的阳性率为95.6%。结论: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中,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检查和CT检查。  相似文献   

2.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炜  李林霞 《海南医学》2009,20(10):123-124
目的探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及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2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的表现。结果42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中,X线、CT及MRI的阳性率分别是45.2%、78.6%及100%。结论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MRI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CT,最后为X线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X线、CT、MR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60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取X线、CT、MRI影像学方法进行检查,对诊断结果展开分析。结果:MRI阳性率最高,X线片最低。结论:MRI检查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更加准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高于X线与CT检查。  相似文献   

4.
尚月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2):745-747
目的探讨X线、CT、核素骨扫描(ECT)及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价值。方法分析58例78髋临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的早期X线、CT、ECT及MRI扫描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X线平片、CT、ECT及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51.3%,85.8%,89.7%及92.3%.结论MRI是目前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理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影像比较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英  卢延东  张威  张硕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134-135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影像学表现及此3项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42例60个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CT及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18.3%(11/60)、68.3%(41/60)及96.7%(58/60)。结论X线平片、CT、MRI三项检查对早期NFH的诊断阳性率南低至高依次为X线、CT和MRI,MRI是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佳方法,敏感性高,应用前景更广泛。  相似文献   

6.
孙西林  贺利昌  何华 《河北医学》2005,11(12):1074-1075
目的:探讨X线、CT及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价值.方法:比较28例40个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CT及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45%、85%及95%.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比CT更具敏感性,X线平片则缺乏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炎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08-109
目的比较CT与X线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9月于我院接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患者46例,对比分析4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CT、X线平片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CT扫描检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阳性率为92.2%,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测的81.2%(P〈0.05);CT扫描检测出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7.2%,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测的50.0%(P〈0.05)。结论CT与X线相比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明显较高,尤其是早期检出率,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X线、CT表现和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经临床病例证实的52例81个股骨头坏死的X线、CT和MRI影像学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及临床价值.结果 52例81个股骨头坏死的X线、CT和MRI结果分别为47例、57例、81例,准确率分别为58.0%、70.4%、100%.结论 MRI在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病变以及确定坏死的部位及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X线及CT,MRI在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MRI表现和病理基础。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30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患共累计47个病变股骨头,X线检查漏诊了16个病变股骨头,CT检查漏诊了5个病变股骨头,MR检查诊断了经X线、CT检查后漏诊的5例病变股骨头。结论:骨髓水肿是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MRI“线样征”是诊断早期缺血坏死的特征性表现,MR是目前诊断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敏感、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龙长江 《吉林医学》2011,(32):6859-6860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表现及以上3种方法在该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56例85个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CT及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44.7%、80%及90.6%。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比CT更具敏感性,X线平片则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