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针对24例高龄患者的冠心病的发病时间,合并症,临床表现,对机体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急救护理方法,以及缓解疼痛的措施,为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进行心理护理等有效地护理对策.结果 24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密切掌握发病特点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使合并症得到相应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高龄冠心病的患者合并症相对较多,在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对护士的各方面要求高,必须掌握冠心病的发病特点并对发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轻疾病对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并找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06年3月~10月在我院住院的65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及精心的护理,63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出院,2例死亡,有效率为96.92%.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以多种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高血压是引起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的过程中最关键是早期的诊断、及时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引起冠心病猝死的诱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9年1月-12月,22例冠心病猝死患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2例冠心病猝死患者中有明显诱因的15例,占68%.结论 分析引起冠心病猝死的诱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和减少猝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45例作为高龄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采取同种方法治疗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45例作为中年组,对比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 冠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情况.结果 高龄组男性患者占比、有吸烟史占比、高血脂史占比、PCI完全血运重建率均低于中老年组,合并疾病占比、陈旧性心肌梗死占比、多支血管病变占比、阳性意义病变占比均高于中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多支,且具有较多的阳性意义病变,采取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搭桥治疗的护理特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住中国医科大学心外科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高龄患者97例与同期因冠心病住院行搭桥治疗的非高龄糖尿病患者628例进行对比.结果高龄糖尿病患者多支病变的比例高,平均搭桥数量多.高龄糖尿病组出现术后相关并发症明显增加.结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基础疾病复杂,冠脉病变弥漫并且重,搭桥术后并发症多.因此要重视血糖的监测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我院耳鼻喉高龄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探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耳鼻喉高龄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耳鼻喉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长为12.2天,实验组为9.2天,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占了48.0%,比较满意占了32.0%,不满意5例,实验组满意占了56.0%,比较满意占了36.0%,不满意2例,前者总满意度为80.0%,小于后者的92.0%,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我院耳鼻喉高龄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发现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冠心病的发病诱因以及护理对策,提高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减少冠心病对老年人的痛苦。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本院治疗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25位,其中男患者85名、女患者4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他们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对125名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数据显示心律失常占27.2%、高血压占12%、严重心肌缺血占14.4%、感染占36%、环境影响占12%、甲亢、贫血占16%、情绪影响占3.2%、其他占3.2%。由此可以看出心律失常、高血压、其它病症、环境影响是老年冠心病主要的诱发因素。对患者采取基本护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治疗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病情。结论老年冠心病在老年人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病诱因有很多,最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心律失常、感染、环境影响、其他并发症等。在对老年冠心病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发病的症状来进行相应的治疗,减轻冠心病给老年人带去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拟收集沈阳市社区80岁以上高龄贫血老人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高龄老年贫血的重视程度,并提高该人群贫血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3年10月1日~2016年5月30日期间入组"沈阳市社区老年人贫血现状的多因素分析"课题的80岁以上高龄贫血患者40例,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并采血化验,对高龄老人合并疾病情况、贫血程度:贫血形态学及病因学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龄老人最常合并的疾病是冠心病;贫血严重程度:轻度最常见为34例,占85.0%;形态学及病因学分布情况:小细胞贫血最常见为16例,占40.0%,缺铁性贫血最多见为13例,占32.5%。结论沈阳市社区80岁以上高龄老人贫血临床特点同既往文献报道相近似,应给予积极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英昌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17-3218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48例高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48例高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89.58%,中途转开腹手术5例,占10.42%;平均手术时间(34.5&#177;7.5)min;所有患者均在术后4 d~9 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5&#177;1.9)d;43例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对高龄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冠心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危险因素及药物治疗对策.方法:对2006年1~12月江苏省中医院200例冠心病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60岁以上占76.2%,临床表现以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为主占46.1%;冠心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最多占81.0%;并发症中以脑梗塞为主占47.6%;治疗采用针对冠心病及其表现形式、危险因素、合并症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好转率95.5%,死亡率1.5%;结论:冠心病以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临床表现以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所占比例最大;冠心病危险因素中以高血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高脂血症和2型糖尿病;并发症以脑梗塞占比例最大;治疗应采用综合性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1993年1月-2006年6月诊断为冠心病的150例高龄(年龄1〉8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合并疾病、临床症状、危险因素以及与冠心病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合并症(72.7%),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类型(60%),冠心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比例高(41.3%)。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脑梗塞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脑梗塞是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高龄冠心病患者合并症多,护理难度大,对护士的要求高,尤其需要相关的专科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高龄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高龄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1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步骤进行无痛胃镜检查,观察组在全面分析无痛胃镜检查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检查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高龄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应当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消除安全隐患,以保障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后24 h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81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实施PCI,术后配合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术后早期患者发生并发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3例(其中包括暂时性窦性心动过速29例);急性支架内血栓2例;心室颤动1例;皮下血肿及出血各5例;排尿困难9例。结论高龄患者行PCI术后早期并发症多,应掌握老年尤其高龄患者的身心特点,术后24 h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使PCI术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龄冠心病患者行PCI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碧月 《海南医学》2011,22(3):70-71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行PCI术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集并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2例高龄(〉75岁)冠心病行PCI术的患者,根据该组患者的生理及病情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具体护理如术前护理、手术当天的护理、术后的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该组患者经实施具体有效的护理,均无严重的护理并发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通过对92例高龄患者的临床护理得出:只要提高护理细节、加强护理责任心,PCI术对高龄冠心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李海燕 《当代医学》2016,(15):122-123
目的 探究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呼吸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高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接受的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2组:A组60例,B组36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A组在此基础之上渗透了规范化的护理管理理念,实施的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对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的临床治愈率达到了86.67%高于B组的临床治愈率(66.6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高龄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于提高临床治愈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认识高龄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规范护理对策,提高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 对526例年龄6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胃镜检查的心理护理体会及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26例高龄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及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采用了规范的护理对策,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结论 掌握高龄患者的心理特点,应用规范的护理对策,高龄患者同样可以安全接受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排尿性晕厥致跌倒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124例排尿性晕厥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并与2008年1月~2010年1月113例排尿性晕厥患者采取一般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性晕厥致跌倒的发生率差异,并统计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时间段排尿性晕厥致跌倒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排尿性晕厥跌倒的发生率(5.65%)远远小于对照组(42.48%),高龄组、24~8时的跌倒发生率较高.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排尿性晕厥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并且应特别注意高龄老年人及后半夜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分析.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因素和并发症较多,正确掌握其发病特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治疗该病关键.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具有多样性,正确的诊断与全面科学的治疗相结合可以延长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生存周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社区治疗对策。方法本文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社区门诊接收的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社区门诊接收的非冠心病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对引发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社区治疗对策。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危险因素概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有效的社区治疗方法,有助于强化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度,提升老年患者对疾病的管理能力,降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升,帮助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55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探讨,来了解外科手术对于高龄患者是否是较好的治疗途径.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55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进行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对55例患者进行术前的必要护理,使得患者处于最佳手术状态,然后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再观察患者的预后如何.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18例,占36.7,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3例,占产生并发症患者总数的16.7%,出现肺部疾病的有有5例,占27.8%.其中主要是肺炎以及肺不张,出现心律失常的有8例,占44.4%,术后精神失常的1例,占5.6%,以及其他情况的有1例,占5.6%,术后无死亡病例,治疗良好的占63.3%,进行术后半年随访,痊愈患者有40例,治愈率为72.7%.结论 高龄患者还是可以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只要患者做好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外科手术也是未尝不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