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手术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不论手术大小,对于患者来说都可以成为一种强烈的精神刺激,引起患者精神或心理行为的改变,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所以有效的手术前心理护理与手术成败及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关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林春晖 《现代康复》1997,1(3):237-238
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生命的价值与健康长寿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逐步成为人们的需求与愿望。以往我们在卫生宣传教育方面采取的一些单向传播方式,目前已经不能适用于社会的需求,难于促进改变人们一些不良卫生行为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现代社会如何转变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多发梗塞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和行为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MMSE、ADL、GDS、BEHAVE-AD量表对74例住院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x^2检验。结果 7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以日夜节律紊乱、攻击行为、行为紊乱、偏执和妄想、情感障碍,幻觉较常见;不同年龄段间精神和行为障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中、重度痴呆患者的行为紊乱较轻度患者明显(P<0.05)。结论 多发梗塞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和行为障碍发生率极高,对痴呆病人及其照料者均有多方面的负性影响,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4.
医源性感染仍然在医院中继续发生。感染传播的主要方式被认为是通过手的携带把病原体从一个病人传染给了另一个病人。洗手是普通教育的一部分,但大量事实证明,仅少部分人遵守洗手。这表明仅知识本身是不足以改变人们行为的。在公共卫生其他领域中,当事实向人们指出安全的生活方式的优越性之后,甚至还会有象“自我毁灭”一类的行为发生,如吸烟、坐着不动的生活方式、汽车旅行中不系安全带等。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上,我们通过提倡禁烟、增加使用安全带和多运动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从这些社会保健问题中,医院的流行病学家们可以学到一些经验,研究怎样应用社会影响力和开展对不规范行为的被  相似文献   

5.
酒精作为一种传统的精神活性物质长期在民间广泛使用,其对社会和个体健康的危害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的文献报道很多[1~3]。近年来以冰毒为代表的苯丙胺类人工合成的新型毒品已逐渐取代吗啡、大麻等传统毒品在社会上滥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类新型毒品引发的精神障碍开始引起专业人士的关注[4~6],因而有必要对这两类物质所致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众多的宣传方法与手段中 ,宣传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 ,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获取信息方便及可信度高等优势而备受公众青睐。因此 ,宣传媒体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体应该成为献血宣传工作的主渠道。作为无偿献血工作者 ,必需把握好“宣传是运用各种信息符号对人们进行心理引导 ,以影响其态度和行动的社会传播行为”这一理念 ,综合运用社会学、舆论学、心理学、传播学和行为学的方法与手段 ,围绕无偿献血的主题 ,探索公众心理 ,选择宣传方法 ,运用宣传手段 ,围绕无偿献血的主题 ,探索公众心理 ,选择宣传方法 ,运用宣传手段 ,重视宣传环境 ,注重…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日益受到临床各学科的重视,孕产妇的心理保健也逐渐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妊娠对于孕产妇来说是一次巨大的生理改变和心理应激过程。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改变,以产后抑郁症最为常见。“产后抑郁症”是发生在产后的一种以抑郁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患。  相似文献   

8.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精神病学家们已意识到家庭环境与子女罹患精神疾病的关系,但当时多注意从父母的早逝、离异、分居等角度考虑。近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引起了重视。不当的父母教养方式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还有人提出幼年儿童期的各种创伤性体验和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是精神分裂症的心因性起源。  相似文献   

9.
第六讲精神因素与健康三.家庭精神因素与健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影响着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医源性疾病人们较为熟悉,家源性疾病(即由家庭精神因素而致的社会性疾病)尚未引起医学家应有的重视。在社会医学发展模式转变的社会里,作为“社会人”的疾病诊治  相似文献   

10.
许多文献报道伴认知功能受损病人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变化特征,并认为与某些心理测验关系密切.情绪状态对于身体健康和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许多研究成果表明,情绪状态可能通过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种途径或方式与身体健康产生因果性的联系,并且可以通过改变信息到达大脑时的舒适感影响人们对身体症状的认知,对健康行为方式的选择,对所患疾病的适应和对疾病恢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是帮助人们善于用健康的观念处理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健康素质,达到精神、躯体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完美状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然而精神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人群,它与其他躯体疾病患者不同的是疾病的表现主要在精神与行为方面的异常.  相似文献   

12.
情绪刺激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珍 《现代护理》2005,11(16):1295-1297
许多文献报道伴认知功能受损病人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变化特征,并认为与某些心理测验关系密切。情绪状态对于身体健康和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许多研究成果表明,情绪状态可能通过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种途径或方式与身体健康产生因果性的联系,并且可以通过改变信息到达大脑时的舒适感影响人们对身体症状的认知,对健康行为方式的选择,对所患疾病的适应和对疾病恢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姚素琴 《当代护士》1996,(11):10-10
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的有效控制,我国即将迈入老龄化的社会,因此老年人的社会问题必然引起各界极大的重视和关注。为了更好地保障“老有所医”与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医院的护理工作也要面对新形势新特点,主动适应和积极探索老年病人的护理需求。 一、老年病人的基本特征 1、生理方面:进入老年期后,人们的机体就会出现加速老化的状况,这是一种持续和不可逆的发展过程。全身的组织器官趋向萎缩,各种生理功能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心身疾病是由于精神和情绪负担过重而引起的疾病。心身疾病的发生、演变、预防和转归都和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所以预防心身疾病应从社会心理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儿童营养对行为的近期与远期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儿童营养对行为的近期与远期影响,探讨营养不良与行为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前瞻性观察。营养不良组168例、营养正常组152例。观察两组行为障碍发生及发展情况,每半年随访一次。全部病例均随访至8~10岁。结果:营养不良组近期出现行为障碍64例(38%),远期81例(48%)。对照组近期出现行为障碍22例(14%),远期25例(16%),两组差异显著。营养不良组随着营养改善、年龄增长,其行为障碍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结论:儿童营养不良与行为障碍关系密切,营养缺乏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避免营养缺乏尤其是婴幼儿时期营养缺乏是减少儿童行为障碍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且上升速度逐年加快。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从健康方面探讨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现就引起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及防治知识,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心理卫生是保持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心身疾病与行为缺陷的发生,使个体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增进心身健康,从而促进事业成就与社会贡献。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卫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患病老年人与健康老年人两方面阐述了老年人的心理卫生问题。对于患病老年人,由于社会因素而引起心理应激与精神上的刺激,造成脑血管痉挛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影响体内激素水平,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化媒体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从单向接收信息到双向互动,对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语言表达习惯和社会交往形式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Antony[1]将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传播学者Kaplan和Haenlein[2]将社交媒体定义为"一系列建立在Web 2.0的技术和意识形  相似文献   

19.
一般说,“伦理”与“道德”是同义词,“伦”是人与人的关系,“理”是道理规则,所以说“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遵守的行为和准则。从另一方面分析,“伦理”的含义较之“道德”更深一层,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即研究道德问题的理论,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它反映人们社会关系的各种现象,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而医学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简称医德。护理伦  相似文献   

20.
伤残病人的康复过程,实质上主要不是躯体形态的复原,而是功能的补偿和心理行为方面的适应,后一方面是康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行为与伤残的关系行为与伤残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一般地说,伤残对个体是一种打击,轻者会使病人的心理行为活动发生波动,重者会造成行为障碍。这里,伤残是因,行为问题是果。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