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疏肝消癖汤治疗乳癖51例322100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孙挂姣乳癖类似于现代医学所指的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性增生部分瘤样变、乳腺纤维瘤等多种乳房疾病。自1990年5月至1994年8月,笔者以自拟疏肝消癖汤治疗5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  相似文献   

2.
黄英 《吉林中医药》2003,23(3):25-25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的常见病 ,笔者自 1998年起 ,用自拟消癖汤治疗本病 4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 2例均为门诊病人 ,已婚 31例 ,未婚 11列 ,其中 2 5例已生育。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5 0岁。双侧乳房可触及肿块者 2 6例 ,单侧乳房可触及肿块者16例。全部经远红外线透照检查、远红外线热图象检查或高频X线机乳腺摄影检查 ,诊断为乳腺增生病 ,并排除恶性病变。中医诊断参照《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 (修订稿 )》[1] 。2 治疗方法以疏肝理气、软坚散结为治则。方用自拟消癖汤 :柴胡 10g ,当归 10g ,白芍 10g ,茯苓 10g…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消癖汤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的疗效。方法:以自拟中药复方疏肝消癖汤治疗乳房囊性增生患者200例,3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愈率为47.0%,显效率28.5%,总有效率95.5%。结论:自拟疏肝消癖汤治疗乳房囊性增生可收到标本兼治,消除病症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 1 996~ 1 999年 ,自拟健乳消癖汤按排卵周期加减治疗 3 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 ,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 6例患者均来自门诊 ,年龄 2 1~ 5 9岁 ,平均3 6 .5 1岁 ;已婚 3 3例 ,未婚 3例 ;病程 <6个月 1 9例 ,6个月~ 2年 1 1例 ,>2年 6例 ;单纯乳腺上皮增生 2 7例 ,乳腺囊性增生 9例。2 诊断标准参照 1 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1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 ;2临床体检单侧或双侧乳房触及圆形肿块 ,质韧不坚 ,边界不清 ,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推之可动 ;3乳房疼痛或肿块多与月经周期及情志有关 ;4乳房…  相似文献   

5.
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中平 《四川中医》1997,15(4):39-40
1990~1995年,笔者应用自拟疏肝消癖汤与温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4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患者中,年龄20~30岁6例,30~40岁四例,40岁以上5例,病程6个月以下7例,1年~3年12例,6个月~1年18例,1年~3年12例,4年以上2例。月经期症状变化者35例。4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乳房疼痛,胀满、乳腺增生在2cm以下13例,2~3cm20例,3cm以上7例。单例乳腺病变对例,双侧乳腺病变17例,已婚38例,未婚2例。[治疗方法]40例患者除4例因停经时肌注黄体酮或乳房患处用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中药包敷外,均内服自拟疏肝消癖汤与温阳消…  相似文献   

6.
乳腺增生为育龄妇女常见病 ,笔者自 1 996年~ 2 0 0 2年自拟疏肝消癖汤治疗 3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8例患者年龄 2 0~ 5 0岁 ,平均 35 .5岁 ;病程<6个月者 1 5例 ,6个月~ 2年者 1 0例 ,>2年者1 3例 ;单纯乳腺上皮增生者 2 8例 ,乳腺囊性增生者 1 0例。治疗方法疏肝消癖汤药物组成 :当归 1 2 g,柴胡 1 2 g,白芍 1 2 g,天冬 1 5 g,郁金 1 5 g,淫羊藿 1 0 g,青皮 1 0 g,甘草 1 0 g,山慈菇 1 0 g,炒麦芽 5 0 g,半枝莲 2 0 g,乳香 1 0 g,没药 1 0 g;经前乳房胀痛较重者加香附、佛手、川楝子、枳壳 ;血瘀痰凝加三…  相似文献   

7.
乳腺腺病是乳腺结构不良的一个发展过程,乳房纤维囊性增生症属于乳腺结构不良的晚期阶段,是成年女性的多发病。笔者应用我院自制化瘀消癖胶囊治疗此类患者2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58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乳腺腺病或乳房纤维囊性增生。采用中医外科学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病程3个月至5年,并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红外线乳腺检查或B超检查等,确诊为乳腺腺病的96例,年龄26~38岁,确诊为乳房纤维囊性增生的为162例,年龄35~48岁。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给予化瘀消癖胶囊Ⅰ号、Ⅱ号内服。化瘀消癖胶囊来源于莫…  相似文献   

8.
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2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病中医称“乳癖”。是女性乳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变。笔者经20余年临床经验,悟出消癖汤(自拟)一方,临床总结215例,疗效满意,管窥之见,不揣冒昧,敬希同道指正。1 临床资料年龄最小21岁,最大48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最短为半年,最长为5年,平均1.5年;部位:双侧乳腺增生152例,右侧21例,左侧42例。所有病例都有乳房胀痛症状,查体可扪及一侧或双侧乳房内有颗粒状、片状或索条状物。2 治疗方法消癖汤:醋炒柴胡10g、炒白芍10g、当归10g、元胡10g、川楝子30g、桔梗10g、夏枯草30g、丹参30g、昆布20g、党参10g、王不留行10g、青皮10g、白芥…  相似文献   

9.
乳核消结汤病灶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91年8月~1992年9月我们用药物导入仪,将自拟的乳核消结汤从乳房导入病灶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疗效较好。临床资料 180例按时间顺序分口服乳核消结汤组60例,均为女性,年龄26~45岁,平均年龄35.8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2.8个月;肿块直径2~5.5cm,平均2.8cm;颗粒状或结节状肿块38例,条索状肿块22例;9例行病理检查,其中;小叶增生型3例,纤维腺病型2例,囊性增生型4例。乳核消结汤导入病灶组120例,其中男1例,  相似文献   

10.
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54例马翠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530021南宁市桃源路36号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妇女的常见病,以30~50岁多见。病程长,部分病人有癌变的可能。笔者自1990年6月~1993年10月,以自拟消癖汤治疗该病共54例,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11.
张春花  王冬娜 《河北中医》2001,23(12):937-937
乳腺增生病 ,中医称为乳癖。1 996~ 2 0 0 1年 ,我们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 5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8例均为门诊病例 ,诊断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 中乳癖的诊断标准 ,结合乳腺近红外线扫描、B超检查 ,除外其它乳腺疾病。年龄最大 52岁 ,最小 1 9岁 ,平均 35岁 ;病程 6个月~ 1 3年 ,平均 1 0个月 ;双侧乳腺增生 1 9例 ,左侧 1 5例 ,右侧 2 4例 ;周期性胀痛33例 ,非周期性胀痛 2 5例 ;乳房肿块呈圆形 (大小不等 )者 31例 ,条索状结节者2 3例 ,囊性肿块者 4例。2 治疗方法均予消癖汤加减治疗。基本方 …  相似文献   

12.
我院妇科门诊自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3月 ,采用自制的消癖 1号、消癖 2号治疗乳腺增生病 12 0例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 0例均系妇科门诊患者 ,其中已婚 88例 ,未婚 32例 ;年龄 17~ 4 8岁 ,平均 33.6岁 ;病程 6个月~ 2 0年。单侧乳房发病 2 6例 ,双侧乳房发病 94例。诊断标准为乳房单侧或双侧有大小不等的肿块 ,多数伴有乳房疼痛等症状 ,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钼钯摄片或彩超、红外扫描检查确诊 ,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 ,如经前、青春期及乳痛症。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月经周期用药 ,即月经干净至排卵期用消癖1号 (鹿…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 1 998~ 2 0 0 1年 ,用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 5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 0例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 2 1~ 60岁 ,平均 36岁 ;已婚 42例 ,未婚 8例 ;病程 6个月以内 1 8例 ,6个月~ 2年 2 4例 ,2年以上 8例 ;单侧乳房发病 1 2例 ,双侧乳房发病 38例。诊断标准参照 1 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即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 ;临床体检单侧或双侧乳房触及大小、形状不一的片块状或颗粒状结节 ,边界不清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质韧不坚 ;乳房疼痛或肿块多与月经周期及情志有关 ;乳房钼…  相似文献   

14.
乳腺小叶增生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 ,笔者在临床应用消乳癖药罩外用、消癖汤内服治疗 5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0例患者年龄 2 5~ 51岁 ,平均 3 8岁 ;病程 <1年者 2 6例 ,2~ 5年者 1 5例 ,>6年者 9例 ;单侧乳腺增生者 1 8例 ,双侧乳腺增生者 3 2例 ;50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乳房胀痛。治疗方法消乳癖 (自拟方 ) :制乳香、制没药、川附子、生南星、生半夏、生磁石、白芷、僵蚕、三棱、莪术、橘叶、香附、川芎、当归各 2 0 g,制山甲 1 2 g,麝香 3 g。以上诸药除麝香外均晒干共研细末 ,加入麝香拌匀备用。另用纱布和…  相似文献   

15.
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8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兰枝 《河南中医》2003,23(4):32-32
乳腺增生属于中医“乳癖”范畴 ,主要发生于中青年妇女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由于反复发作的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 ,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影响 ,有效防治本病 ,有着现实意义。笔者 2 0 0 0年 4月~ 2 0 0 2年 4月 ,采用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 8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84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妇科门诊 ,其中已婚 61例 ,未婚 2 3例 ;年龄在 2 1~ 4 5岁之间 ;病程 3月~半年 8例 ,半年~ 1a 2 1例 ,1~ 2a 2 8例 ,2a以上2 5例 ;单侧乳房发病 2 6例 ,双侧乳房发病 5 8例。1.2 诊断标准①乳房单侧或双侧有大小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通乳散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后血清P含量和乳腺组织PR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腹腔注射诱导建立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分别用通乳散癖汤高、中、低剂量和对照药乳癖消灌胃治疗。结果: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形成病理性增生。通乳散癖汤能明显改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性增生,升高血清P含量,降低乳腺组织PR的表达。通乳散癖汤高剂量组疗效明显优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乳癖消组。结论:通乳散癖汤有明显的对乳腺增生病大鼠整体功能的调节作用和对增生乳腺局部的治疗作用,有预防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的乳腺疾病,如乳腺囊性增生等。1985年以来笔者自拟“消癖汤”治疗本病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门诊病人。其中女性66例,男性2例,均已婚;年龄22~40岁者30例,41~50岁者20例,51岁上者18例;病程1年以内者26例,2~5年25例,5年以上17例,最长18年;乳腺肿块单侧者  相似文献   

18.
消癖化核汤治疗乳腺增生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2 0 0 0年 3月至今用自拟消癖化核汤治疗乳腺增生 4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46例中未婚者 7例 ,已婚者 39例 ;年龄2 0~ 30岁者 1 0例 ,31~ 40岁者 1 8例 ,41~ 5 2岁者 1 8例 ;病程 30天~ 2年 ;双侧乳房有肿块疼痛者 33例 ,单侧者 1 3例 ;辨证分型属肝郁气结型者2 6例 ,气滞血瘀型者 1 4例 ,肝郁脾虚型者 6例。治疗方法消癖化核汤方 :醋柴胡 1 2 g,郁金 1 2 g,香附1 2 g,穿山甲 1 0 g,当归 2 0 g,王不留行 1 2 g,夏枯草30 g,生牡蛎 30 g,橘核 1 5 g,鸡内金 1 5 g,甘草 6g。胀痛明显者加栀子、延胡 ;兼烦躁易怒、…  相似文献   

19.
乳房囊性增生病,祖国医学称为乳癖,多见于25~40岁的中青年妇女。常由肾气不足,冲任失调,兼之情绪刺激,精神紧张引起,导致乳房发生肿块。笔者从1978~1991年采用自拟“消瘤汤”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病13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发病年龄:25~30岁42例,31~35岁49例,36~40岁36例,41~45岁9例。  相似文献   

20.
自拟消乳汤治疗囊性乳房增生病2例报告王月霞黑龙江省大庆五医院163711乳房囊性增生病,也称慢性囊性乳腺增生病或乳腺增生症。是妇女多发病之一,最常见于30~40岁之间,男性也有发生。此病病因尚不明确,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一部分病人可以发生为恶变,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