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测定张家港市区蟑螂(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乙酰甲胺磷、敌敌畏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根据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在全市开展有效、科学的灭蟑工作。方法采用全国蟑螂防治学组制定的《蟑螂抗药性监测方案(试行)》规定的药膜法测定蟑螂(德国小蠊)半数击倒时间。结果现场蟑螂(德国小蠊)对上述4种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36、0.69、0.77、4.00。结果显示,张家港市区蟑螂(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乙酰甲胺磷均表现为敏感,对敌敌畏已产生低度抗药。结论应根据抗药性合理选择杀虫剂,以提高蟑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掌握上海市杨浦区德国小蠊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药膜法检测德国小蠊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德国小蠊对氟虫腈、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是33.96、16.76、12.37、10.41和2.78。结果显示,德国小蠊对氟虫腈产生高度抗药性,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产生中度抗药性,对残杀威产生低度抗药性。结论上海市杨浦区德国小蠊对5种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建议科学合理用药,同时辅以环境治理,控制和延缓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德国小蠊使用各类型杀虫剂后的抗药性进行分析。方法对德国小蠊试虫使用药膜测定法,观察对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使用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毒死蜱、残杀威和溴氰菊酯等5类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抗药性分析,抗药倍数数值分别为8.32、9.23、7.73、2.87、3.87。所有参与实验的德国小蠊全部出现被击倒情况,其中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毒死蜱3类属于中度抗性,残杀威和溴氰菊酯2类属于轻度抗性。结论德国小蠊对残杀威和溴氰菊酯抗性较低,对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毒死蜱抗性较高,应结合实际情况使用杀虫剂,降低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安康市中心城区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以便通过抗药性检出水平在全市开展有效、科学的灭蟑工作。方法采用500 ml广口瓶药膜接触法,测定德国小蠊半数击倒时间。结果现场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5种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为3.43、1.93、1.30、4.10、1.40,均为低度抗性。结论安康市中心城区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5种杀虫剂尚未产生高度抗性,可以合理轮流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科学、合理选择和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现场品系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乙酰甲胺磷和毒死蜱的抗性系数分别为7.80、3.00、1.39、8.31和6.66。结论北京市海淀区现场品系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和毒死蜱的抗药性处于中度抗性水平,对溴氰菊酯和残杀威处于低度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掌握连云港市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情况,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用的药膜接触法,测定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和残杀威抗药性。结果连云港市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38.2、6.0和1.8,其抗性水平分别为高度抗性、中度抗性和低度抗性。结论连云港市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抗和残杀威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在防制蟑螂中,应根据抗性情况合理选择杀虫剂,以提高蟑螂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及时掌握上海市奉贤区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动态,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捕获、饲养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开展抗药性检测。结果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的抗性系数最高,分别为5.38、6.17,抗性水平为中度;对溴氰菊酯抗性系数为3.31,属于低抗水平;对残杀威、乙酰甲胺磷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25、1.04,基本无抗药性产生。结论奉贤区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对部分常用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溴氰菊酯、残杀威、乙酰甲胺磷等杀虫剂,减少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浦区蚊、蝇、蟑螂对敌敌畏等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以便通过抗药性水平来科学、合理的使用杀虫剂。方法采用浸液法,测定Ⅲ末龄期幼虫半数致死浓度;点滴法,测定家蝇半数致死量;采用500ml广口瓶药膜接触法,测定德国小蠊半数击倒时间。结果蚊、蝇、蟑螂对敌敌畏等3种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抗药性,即淡色库蚊对敌敌畏抗药性级别为高抗,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为抵抗;家蝇对敌敌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抗药性级别均为高抗;蟑螂对氯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抗药性级别均为敏感。结论在蚊、蝇、蟑螂的防治过程中,根据其抗药性情况,必须选择适当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唐山市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点滴法,检测唐山市家蝇野外种群对胺菊酯、氯氰菊酯、顺式氟氰菊酯、高效氟氯菊酯、甲基吡恶啉等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唐山市家蝇对胺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甲基吡恶磷的抗性系数为低抗性级别;溴氰菊酯为高抗性级别。结论应根据抗药性调查结果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铁路辖区德国小蠊对氟虫腈等5种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和致死效果,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果酱瓶药膜接触法。结果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系数为2.17,对三氟氯氰菊酯抗性系数为2.87;三氟氯氰菊酯对某铁路辖区野生品系致死效果下降率最大(83.33%),其次为残杀威(46.67%)。结论应充分考虑德国小蠊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问题,要科学、合理地规划,有计划地使用化学杀虫剂,使用前要进行抗性测定。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在以后的蟑螂防治中要减少对三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的使用频次和使用量,谨慎使用残杀威。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德国小蠊对6种杀虫剂抗药性测定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天津市德国小蠊对残杀威、溴氰菊酯、林丹、敌百虫、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测定结果,各区对上述药剂的抗性系数分别是:1.32~3.95、1.07~4.28、3.48~4.19、1.65~5.34、1.45~5.08。天津市部分区的野外品系德国小蠊已对6种杀虫剂产生不同的抗药性,今后在防治蟑螂时应根据抗性水平合理选用药剂。  相似文献   

12.
蔡水波  李丽梅  林香玉 《医学动物防制》2013,(11):1261-1261,1263
目的了解泉州市德国小蠊对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和毒死蜱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现状,为科学防制德国小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接触法,测定德国小蠊的半数击倒时间(Kk)。结果德国小蠊对毒死蜱、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的KT5。值分别为59.796min、48.888min、25.947min、20.176min、13.8655min。结论德国小蠊对残杀威敏感性最高,其它依次为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毒死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无锡市德国小蠊的抗性和抗性消退研究;探讨进行综合防制的措施。方法 抗性和抗性消退测定采用药膜接触法。结果 无锡市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已产生较高程度的抗性,对残杀威、溴氰菊酯和氯菊酯敏感性亦有所减弱;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消退速度较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性消退速度快;采用堵洞抹缝、清除垃圾等环境治理措施,选择合理的杀虫用药及剂型进行杀灭和巩固,可基本控制德国小蠊的侵害和孳生。结果 无锡市德国小蠊对某些杀虫剂抗性已较高,应注意合理选择杀虫剂,交替用药、混配用药;选择合理的用药及剂型进行化学防治辅以彻底的环境治理措施是对德国小蠊进行综合防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德国小蠊抗药性的检测,合理用药,从而控制蟑螂密度。方法根据蟑螂抗药性监测方案采用药膜法进行检测;利用化学防治,进行杀灭效果研究。结果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德国小蠊现场品系对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抗性系数分别是0.89、4.78和0.64,均属于低度抗性。经现场用药处理后德国小蠊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根据抗性结果,合理用药与环境治理相结合能在较长时间内有效控制蟑螂密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汕头市德国小蠊对3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科学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在汕头市区采集德国小蠊,实验室培养一代后采用点滴法进行测定。结果德国小蠊对敌敌畏、残杀威、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0.92、1.20、38.72。结论德国小蠊对敌敌畏、残杀威无明显抗药性,对溴氰菊酯产生了高度抗性,应加强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工作及其科学合理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沧州市淡色库蚊对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幼虫对醚菊酯、联苯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毒死蜱、双硫磷和DDT 7种杀虫剂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醚菊酯、联苯菊酯抗性倍数分别为141.00、51.25,均为高抗;毒死蜱、DDT抗性倍数分别为4.19、7.92,均为低抗;胺菊酯、氯氰菊酯、双硫磷抗性倍数分别为0.03、1.24、0.82,均属敏感。结论沧州市淡色库蚊幼虫对部分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在灭蚊工作中应选择敏感杀虫剂,注意避免大量单独使用某种杀虫剂而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美洲大蠊抗性调查及其防制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本市美洲大蠊对3种常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药性产生情况。方法点滴法。结果 美洲大蠊对氯菊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达到9.53、9.14和7.92,已经产生了抗性。结论 轮换使用不同杀虫剂、剂型和施药技术,重视德国小蠊抗性的早期防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德国小蠊对敌敌畏、残杀威和溴氰菊酯3种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参照国标GB/T26352-2010用点滴发进行测试。结果野外采集品系德国小蠊与敏感品系比较,对敌敌畏、溴氰菊酯和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4.45、1.72、2.79,产生明显抗药性。结论德国小蠊对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抗药性不一,其化学防制须选择适当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规范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幼虫浸渍法检测白纹伊蚊幼虫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使用SPSS 18.0软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及杀虫剂对幼蚊半数致死浓度(LC50);用成蚊接触筒法检测白纹伊蚊成蚊在常用杀虫剂诊断剂量时24 h死亡率,评价抗药性水平。结果 2018和2019年上海市金山区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呈现中度和高度抗药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5.03和65.96倍;对溴氰菊酯呈现高度抗药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7.25和211.75倍;对氯菊酯呈现高度抗药性,抗性倍数为46.17和243.36倍;2018—2019、2021和2023年对双硫磷呈现中度和高度抗药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9.55、23.94、53.48和22.12倍;2021和2023年对倍硫磷呈现中度抗药性,抗性倍数分别为30.04和12.54倍。2021和2023年上海市金山区白纹伊蚊成蚊对0.03%溴氰菊酯、0.07%高效氯氟氰菊酯、0.4%氯菊酯和0.08%高效氯氰菊酯均呈现抗性,死亡率在17.20%~49.67%;对0.7%高效氯氟氰菊酯和0.2%杀螟硫磷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天津市津南区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双硫磷等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野外种群的抗药性,与敏感种群比较其抗药性程度。结果 2016年天津市津南区淡色库蚊野外种群对溴氰菊酯、双硫磷、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4.50、13.60、7.59、4.00、2.42和2.15倍。与2013年的抗药性测定结果相比,津南区淡色库蚊对双硫磷抗性有增强趋势,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有下降趋势。结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淡色库蚊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不同,应加强抗药性监测,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