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比较自体组织"桥"式修补术与传统阴道后壁修补术治疗阴道后壁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传统阴道后壁修补术治疗阴道后壁脱垂20例,采用自体组织"桥"式修补术治疗该病2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桥"式修补术组与传统修补术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高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式修补术无一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传统修补术有1例直肠损伤,1例直肠阴道瘘,1例会阴脓肿。结论:自体组织"桥"式修补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且简单易行,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采用自身脱垂阴道壁作为"桥"进行阴道壁修补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阴道脱垂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传统手术38例、"桥"式修补术30例.结果 ,38例传统方法手术者其中10例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复发率为26.3%.30例"桥"式修补术其中2例复发,复发率为15%.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桥"式修补术复发率低、价廉、易行、无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桥”式修补术对治疗轻、中度的阴道前壁或(和)后壁脱垂在妇科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桥”式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壁或(和)后壁脱垂48例,与传统手术方法65例比较,记录患者的术前阳性体征、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桥”式修补术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桥”式手术组48例均愈合良好,并发症少.结论:桥”式修补术对治疗轻、中度的阴道前壁或(和)后壁脱垂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钟华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277+1285
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由于盆腔组织缺陷的部位不同,可导致不同类型的盆底器官脱垂,阴道后壁脱垂是盆腔器官脱垂的一个部分,手术治疗是最有效方法,约11%的患者需要手术纠正。治疗阴道后壁脱垂的经典术式为阴道后壁修补术,即切除多余的阴道后壁黏膜,修补阴道直肠筋膜。但盆底手术目的不仅仅是修补缺陷,还应实现盆底结构和功能的重建,故传统术式并不能真正提高对抗腹压的强度,术  相似文献   

5.
阴道后壁脱垂属后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通过手术对后盆腔进行矫正和重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阴道后壁修补术是切除多余的阴道粘膜,修补阴道直肠筋膜.术后复发率高;自体组织桥式修补术(vaginal bridge repair)是将膨出的阴道粘膜折叠缝合形成"桥",起到支撑、加强盆底筋膜张力的作用[1].本文对比分析了二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改良术式即曼氏术及阴道旁修补联合中央阴道自体组织"桥"式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采用改良术式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的20例患者(观察组),并与同期行传统的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壁修补术的病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2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手术时间观察组65~125 min,对照组55~120min.出血量观察组50~200 mL,平均119.34 mL,对照组55~180 mL,平均105.25 mL,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两组均无排尿困难及尿潴留,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组术后1个月复查阴道深度(前壁长度)5~9 cm,平均6.96 cm,对照组阴道深度3~6cm,平均5.55cm,差异有显著性(P=0.00).术后随访观察组无复发,主观满意度100%,客观满意度95%.对照组2例分别于术后6、11个月复发阴道前壁膨出I度,复发率11%,主观满意度94%,客观满意度90%.与病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36).结论:改良术式阴道旁修补联合阴道前/后壁中央自体组织"桥"式修补术,并可联合盆腔其他手术如曼氏术,能有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阴道后壁膨出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是由于肛提肌与阴道直肠筋膜的损伤或松弛,使直肠自肛提肌上侧向阴道侧膨出所致,多合并直肠膨出及会阴陈旧性裂伤.传统的阴道后壁修补术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率,而现代采用生物补片进行盆底重建费用昂贵,患者难以接受,我院自2005年开始采用"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后壁脱垂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与36例行传统的阴道后壁修补术作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沂蒙山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加阴道旁修补加改良阴道纵隔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采用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加阴道旁修补加改良阴道纵隔成形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脱垂患者42例,为观察组,并与同期采用阴式子宫全切加传统阴道前后壁修补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脱垂患者36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42例均取得满意效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日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排尿困难及尿潴留,术后随访2年。观察组术后1个月复查阴道深度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4例,复发率11.1%,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加阴道旁修补加改良阴道纵隔成形术能有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经济实用,特别适合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9.
吴丽芬 《海南医学》2010,21(14):103-104
目的采用自身脱垂的阴道后壁做为"桥"进行后壁脱垂修补,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6例阴道后壁脱垂患者施以自身阴道壁"桥"式修补术。结果 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40min,出血量平均60ml,无手术并发症。最短随访病例6个月,排便正常,无便秘症状出现。结论自身阴道后壁"桥"式修复术简便、廉价、易行,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传统修补术与“桥”式修补术治疗阴道后壁膨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行传统修补术及32例行“桥”式修补术治疗阴道后壁膨出的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随访近期复发情况。结果“桥”式修补缝合时间比传统术式缝合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传统术式少,术后恢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疗效确切,简便易行,临床效果优于传统修补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行阴道旁修补术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DF)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8例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经阴道阴道旁修补术(VPVR)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结果1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7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86mL;住院时间4~7d。无1例发生尿道、膀胱及输尿管损伤。结论经阴道行阴道旁修补术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短期疗效明显,并发症少,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自身脱垂的阴道前、后壁作为"补片",进行"桥"式加固修补术,并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6例阴道前、后壁脱垂患者,采用自身阴道壁作为"补片"进行"桥"式加固修补术。结果 26例手术均获成功,治愈率100%,最短随访病例5个月,排尿、排便均正常,无阴道前、后壁坏死及尿瘘或排尿不畅、直肠阴道瘘等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自身阴道壁作为"补片"进行"桥"式加固修补术,简便、廉价、易行,无排异反应,患者乐意接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又称为盆底支持组织松弛(Relaxation of Pelvic Sup-ports)或盆底缺陷(Pelvic Floor Defects),表现为子宫脱垂等盆底器官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症状等。约有11%的患者需进行手术纠正[1]。治疗阴道后壁膨出的经典术式为阴道后壁修补术,即切除多余阴道后壁粘膜。从现代解剖学观念来说,此种修补手术未达到重建盆底结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盆腔器官脱垂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包括阴道前后壁脱垂、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脱垂常伴有膀胱膨出,阴道后壁脱垂常伴有直肠膨出。治疗阴道脱垂的传统手术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但此类手术复发率高,参照Pertros提出的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我院自2008年以来,行阴道“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脱垂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女性盆底结构损伤性疾病的可行性治疗措施,及术后复发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40例女性盆底损伤性疾病的手术方式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复发的预防。结果:140例子宫脱垂及阴道脱垂患者中,136例经阴道手术效果满意、4例经腹手术后,因阴道前壁膨出则再次手术。结论:阴道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阴道残端高位悬吊术为中重度子宫脱垂首选术式。若经腹手术同时应行阴道前壁修补术,术前术后必须综合治疗,以预防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采用自身脱垂阴道壁作为“桥”进行阴道壁修补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阴道脱垂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传统手术38例、“桥”式修补术30例。结果,38例传统方法手术者其中10例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复发率为26.3%。30例“桥”式修补术其中2例复发,复发率为15%。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桥”式修补术复发率低、价廉、易行、无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盆底器官脱垂是一种典型的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对女性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且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别介绍了前盆腔重建术、中盆腔重建—骶骨阴道穹隆悬吊术、后盆腔重建—阴道后壁修补术,对不同的术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妇产科医师必须综合患者的各项评估指标,权衡各种术式的利弊,并结合患者自身意愿,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桥"式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后壁膨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桥"式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复发情况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桥"式术治疗阴道前后壁膨出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修补术,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阴道后壁无张力悬吊加桥式网片修补治疗阴道穹窿脱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采用阴道后壁无张力悬吊术加桥式网片治疗阴道穹窿脱垂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在会阴和阴道后穹窿植入聚丙烯吊带,达到重建子宫骶韧带并将阴道顶端固定在正常解剖位置,分别在阴道前后壁做个“桥”并置入网片,加强阴道前、后壁力量,降低术后膨出的复发率。结果15例患者中,5例既往曾行阴式手术,10例无阴式手术史,悬吊后脱垂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55min,平均出血量150ml。平均随访7个月,均未出现阴道明显缩短,无性交困难。有1例补片钻出阴道壁1.5cm,1例出现阴道血肿。结论阴道后壁悬吊术是在吊带周围发生纤维化反应,加固并代替松弛的韧带,是治疗阴道穹窿脱垂创伤最小的手术。结合在阴道前、后壁筋膜上添加补片插入加固,该方法加强了宫骶韧带,使盆底膨出有了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术后不影响阴道的长度,降低了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网片在盆底重建手术的应用及护理侧重点.方法:总结2007年1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18例阴道壁膨出疾病患者,按照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及术中应用不可吸收聚丙烯网片.结果:18例患者中发现3例网片侵蚀阴道黏膜,其中1例为前壁网片,2例为后壁网片,无网片感染的发生,1例前壁脱出患者术后5个月复发.结论:此手术不仅能修复受损的组织并且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支持使结构重建和功能重建,使患者了解手术的优越性,并且愿意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