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护理措施。对21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使用StryK-ER公司CBC ConstaVac引流血回输器行自体血回输,在整个回输过程保证回输装置密封,禁忌有气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回输过程无不良反应或栓塞,凝血等异常,良好的护理是减少回输引流血并发症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背景:采用自体引流回血能够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后异体血需求量,而全髋关节置换后应用抗凝药物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目的:观察应用抗凝药物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单侧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进行自体引流血回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结果与结论:置换后,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总失血量和大腿中部周径变化最大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应用抗凝药物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采用自体引流血不会影响患者的隐性失血量,但会造成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3.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急性─氧化碳中毒的护理阮翠华邵阳市中心医院内四科自血光量子疗法是当今世界医学发展的一项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用于临床,它又称紫外线照射充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是经过专门的治疗机,将患者的静脉血经体外抗凝,紫外线照射,充氧后立即经静脉回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髋部骨折手术中自体血回输对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6月,髋部骨折手术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自体血回输组20例,异体血输血组21例。其中包括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25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6例。术前查凝血指标,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回收、洗涤术野出血,于手术主要步骤结束后回输到患者体内。输血后2小时后再次采集血液样本检查凝血指标,并比较术前及术后的凝血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的PT、APTT、TT、INR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0.05。结论髋部骨折手术中给予自体血回输对患者是安全的,并不会导致凝血功能失常。  相似文献   

5.
回输洗涤自体血对机体凝血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回输洗涤自体血前后机体凝血参数的变化 ,了解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对其的影响。方法  2 0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10例 ,术后回输经洗涤处理的自体血 ;对照组 10例 ,未接受洗涤自体血。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回输自体血液前 15min、回输后 10min、以及体外循环结束后 3h、 2 4h测定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纤维蛋白原 (Fbg)水平。结果 各时间点APTT、PT、Fbg水平 ,两组变化趋势相似。体外循环结束后 ,APTT、PT明显延长 (P <0 0 5 ) ,术后 2 4小时恢复正常 ;纤维蛋白原水平在体外循环结束后明显降低 (P <0 0 1) ,术后 2 4小时内逐渐恢复甚至高于术前水平。但两组同一时间点APTT、PT、Fbg的变化 ,无统计学差异 ;实验组洗涤自体血回输前后APTT、PT、Fbg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术后 2 4小时库血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 ;两组术后 2 4h胸腔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洗涤自体血回输对机体凝血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 ,能明显减少库血用量 ,是一种有效的血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液回收机在术中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手术者,于手术开始即把术区出血收至贮血罐内,经处理后在术中或术毕回输给病人,术中连续监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率细胞观测血细胞及血电解质的变化.结果平均回收血量1551ml(700~2900ml)洗涤后自体血552ml (200~1400ml).自体血回输后,与术前相比,RBC、HB值下降不显著,(p>0.05);PLT明显降低(p<0.05),血浆钾、钠、氯值变化不显著.结论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体输血,能有效减少输异体血,但需注意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一项术中自体血回输研究项目通过论证由中国船舶总公司国营第六一二厂和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联合承担的“术中自体血回输系统研制开发”科技攻关项目,最近在武汉通过了湖北省计委组织的专家论证,并已向国家计委申报纳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划。术中自体血回输,...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液回收机在术中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30例手术者 ,于手术开始即把术区出血收至贮血罐内 ,经处理后在术中或术毕回输给病人 ,术中连续监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率细胞观测血细胞及血电解质的变化 .结果 平均回收血量 15 5 1ml( 70 0~ 2 90 0ml)洗涤后自体血 5 5 2ml ( 2 0 0~ 14 0 0ml) .自体血回输后 ,与术前相比 ,RBC、HB值下降不显著 ,(p >0 .0 5 ) ;PLT明显降低 (p <0 .0 5 ) ,血浆钾、钠、氯值变化不显著 .结论 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体输血 ,能有效减少输异体血 ,但需注意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补充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普外科腹膜后肿瘤择期手术患者术后输注单采自体红细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20例腹膜后肿瘤择期手术患者自体输血对患者血液指标的影响及术后自体红细胞回输的疗效.结果 20例自体储血患者血常规指标单采后与单采前相比有所下降,但PLT、HCT、Hb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LT> 150×109/L、HCT> 30% 、Hb>1 l0g/L),因此自体储血不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和组织缺氧.回输自体血后患者的血液指标与术后相比有所回升,防止了术后失血性贫血的发生.结论 普外科择期手术术后输注单采自体红细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案,不仅可以解决择期大手术的输血需求,而且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手术范围的不断扩大,失血量大的手术不断增加,常使供血发生困难。而且,随着现代血型血清学、免疫血液学和传染病学的快速发展,自体血的回输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者就术中自体输血的操作和护理作如下介绍。 一、自体血回输的特点:及时提供急需用的血液。不需化验血型和交叉试验;能有效地将丧失的血液重新利用;自身的红细胞活力较库存血好;不会产生异体血液成分的免疫学并发症;消除了肝炎、艾滋病等异体输血引起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配合自体血回输在休克型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价值,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1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46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患者输注库血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自体血回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输血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组间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输血不良反应明显较小,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配合自体血回输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可有效维持血容量,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血液回输技术在脊柱侧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血液回输技术在脊柱侧弯手术的应用价值 ,我们将 2 6例脊柱侧弯矫正术病人分为两组 ,均在全麻后行手术 ,A组 :术中输库存血 :B组 :术中使用洗涤式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失血 ,以洗涤红细胞的形式回输 ,术中部分或不输入库存血 ,血液回收以后回输及输库存血皆未出现输血并发症。研究结果表明 ,在脊柱侧弯矫正术中应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措施可有效减少输入库存血 ,降低住院费用 ,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肺心病血液高粘滞的成因及自体血液体外紫外线照射充氧后再输回对肺心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 对本院确诊的37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的流动性、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及血液的凝固性等19项指标综合观测与健康人群对照. 并对肺心病患者用自体血液体外照射充氧后回输治疗. 结果: 发现肺心病患者血液呈高粘滞状态, 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栓长度、血栓湿重、血栓干重、卡森屈服值. 均较健康组有明显差异(P<0.05~0.01). 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加自身血体外紫外线照射充氧后回输治疗, 住院后每周作一次, 最多连作三次, 至血液流变学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时单用常规综合治疗, 每次自血光疗前后及停止自血光疗后第二或第三周均作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 最后一次结果与治疗前作自身对照. 发现, 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极明显(P<0.001), 卡森屈服值、血浆粘度下降非常显著(P<0.01). 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降低显著(P<0.05). 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测对肺心病诊断、病性判断、疗效监测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肺心病患者自体血液体外紫外线照射充氧后再回输可降低血液的粘滞性、凝固性、红细胞聚集性, 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 提示: 自体血体外紫外线照射充氧的再回输治疗慢性肺心病血液高粘滞血症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宫外孕破裂带伴有腹腔内大量出血而使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手术时充分利用腹腔内自血回输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措施,具有抢救及时,并发症少,经济之优点;特别在血源不足的情况下可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现就以下30例作一分析。 临床资料:我院自1981年~1988年共收治宫外孕病人60余例均采取了手术治疗,其中30例在术中行自体输血占50%效果良好。 一、自血回输途径的选择;根据病程长短,开腹后只要肉眼观察血的颜色较新鲜,无明显污染者,体温正常,可供静脉回输,病程较长腹腔血液不新鲜者可供腹腔回输,本组30例病人27例经静脉回输占90%.3例经腹腔回输占10%。 二、自血回输的方法:手术开始时先在腹膜切一小口用数把止血钳钳夹腹膜,用小量杯挖出腹腔内的游离血液先置有ACD防凝剂(100ml浴液  相似文献   

15.
田莉  李瑞炎  杜艳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4):44-46,I0002
目的:观察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红细胞携氧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1例手术患者采用美国美敦力血液回输机进行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分别测定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血液凝固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红细胞携氧功能相关指标: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血酸碱度(pH)、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61例患者术中回收原血和"机血"共84912ml,平均每例患者回输浓缩红细胞465ml。与术前比较,术后当天和术后第1天凝血功能指标PLT、FIB显著降低(P<0.01),PT显著延长(P<0.05或P<0.01),术后当天D-D明显升高(P<0.05);携氧功能指标PaO2在术后当天和术后第1天显著升高(P<0.01),RBC、HGB、Hct均显著降低(P<0.01,P<0.05)。术后第7天所有异常指标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洗涤式自体血回输不影响血液凝固和携氧功能,可安全应用于心脏手术。  相似文献   

16.
王玲  李华伟 《医学信息》2010,23(5):1521-1522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是将患者的自身造血干细胞采集出来,进行或不进行特殊处理后再回输到经过超大剂量放疗和(或)化疗处理后的患者体内,使其造血和免疫功能得以恢复重建。依据移植中回输的造血干细胞来源,可分为自体骨髓移植(ABMT)、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和自体脐带血移植(ACBT)。  相似文献   

17.
我院手术室从1993年至1997年共收治脾破裂手术30例。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30例,年龄18~60岁,急性大出血22例,其中8例是陈旧性出血。失血量为1400~2500毫升的为16例,失血量在1400毫升以下的为9例,自体血回输的为24例,回输量为500~1100毫升。患者入手术室后均迅速开放二至三条静脉通路,有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抗凝剂进行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实用性和对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的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H组和C组,每组30例。H组行肝素抗凝剂,C组行枸橼酸钠抗凝剂,收集术野失血进行自体血回输,检测回输后两组患者TNF-α、IL-6、IL-8、IL-10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TNF-α在T3和T6时与T1相比明显升高,IL-6、IL-8在T3、T4、T5是逐渐升高,T6时回落,IL-10在T2后持续升高直至T6,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与H组比较,C组IL-6、IL-8和IL-10在T3、T4、T5、T6时浓度明显低于H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肝素组比较,枸橼酸钠组自体血回输后体内炎症因子释放较少, 但操作繁琐、不安全,临床实用性低于肝素组。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顽同性腹水净化回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血液透析原理对腹腔积液患者进行自体腹腔积液净化回输治疗。方法5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RA)为研究对象,从腹腔一侧抽出腹腔积液,净化后回输至对侧。结果58例RA患者于腹腔积液净化回输后,腹围、体重显著下降(P〈0.05);尿量、血浆蛋白显著增加(P〈0.05),腹腔积液减少或消失。结论利用血液透析原理进行自体腹腔积液净化回输技术疗效确切,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20.
观察自体血液回输在复杂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大出血中的应用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