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山慈菇始载于《本草拾遗》.唐宋时期本草文献对其形态描述过于简单,导致药用品种来源不明确,可能为杜鹃兰和老鸦瓣等;明清至民国时期中药山慈菇品种来源为老鸦瓣;民国时期山慈菇药材加工方式改变,进而出现光慈姑之名;近代中药山慈菇品种来源变为杜鹃兰、独蒜兰、云南独蒜兰,而老鸦瓣则成为中药光慈姑的基原植物.梳理山慈菇品种来源发现,惟有老鸦瓣药用基原明确,药用历史最长,建议恢复老鸦瓣作为中药山慈菇的品种来源.  相似文献   

2.
用植物的某些部分,特别是青牛胆属Tinospora植物的茎和根可治疗人体和动物体的癌症。植物最好是T.malabarica、波叶青牛胆T.crispa、小瘤青牛胆T.tuberculata、纤梗青牛胆T.capillipes、T.baenzigeri、T.bakis、连蕊藤属Parabaena spp.、粉防已Stephnia tetrandra、特别是心叶青牛胆T.cordifolia,药物可局部使用和/或口服。根茎细胞的提取物可单独用或和放疗、外科手术或化疗联用,可制成溶液,粉剂及丸剂。已知心叶青牛胆可退烧、止泻、治皮疹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青牛胆的物种鉴定和遗传图谱的构建寻找一种新的途径。方法采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技术对青牛胆DNA进行PCR扩增,逐级优化反应参数。结果优化得到稳定重复性好的青牛胆SRAP反应体系。结论SRAP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青牛胆进行鉴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为今后进一步的青牛胆物种鉴定、遗传图谱的构建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海南青牛胆非生物碱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防己科植物的一个新种——海南青牛胆(TinosporaHainanesisH.S.LoetZ.X.Li)的藤茎中又分得2个非生物碱化合物,经光谱解析,鉴定为丁香甙(syringin)和20-羟基蜕皮素(20-hy-droxyecdysone)。丁香甙为首次从青牛胆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5.
海南青牛胆中分出一种新季铵生物碱郭幼莹,林连波,申静(海南医学院化学教研室)海口570102海南青牛胆(TinosporaHainanesis)系防己科植物,为一新种,民间用以治疗关节疼痛、筋骨损伤,其化学成分未见报导。作者从其藤茎中分出多种成分,经...  相似文献   

6.
海南青牛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南省青牛胆(TinosporahainanesisH.S.LoetZ.X.Li)藤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提取及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化学成分,通过MS,NMR,HMQC,HMBC测定结构。结果:从防已科植物的一个新种海南青牛胆(TinosporahainanesisH.S.LoetZ.X.Li)的藤茎中分离出5种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罗汉松甾酮A(makisteroneA,Ⅰ)、2,3-二甲氧基-9,10-二羟基-N-甲基四氢原小檗碱季铵盐(2,3-dimethoxy-9,10-dihydroxy-N-methyltetrahydroprotoberberinequaternarysalt,Ⅱ)、巴马汀(palmatine,Ⅲ)、β-香树脂醇(β-amyrin,Ⅳ)和阿魏酸二十二酯(docosylferulate,Ⅴ)。结论:Ⅱ为新季铵生物碱,定名为海南青牛胆碱(haitinosporine)、Ⅰ、Ⅳ、Ⅴ为首次从青牛胆属植物中分出。  相似文献   

7.
海南青牛胆中结构明确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甾酮类化合物、季铵类生物碱、挥发油、游离氨 基酸、无机元素及其他类化合物。药理实验证明其安全,无毒副作用,并有抗骨质疏松及消 除关节炎产生的关节肿胀,缓解疼痛,抑制炎症的作用。就海南青牛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 行了综述,为今后研究与应用该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防已科一个新种-海南青牛胆Tinospora hainanensis H.S.LoetZ.X.L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果,结果:从海南青牛胆藤茎中分离出4种非生物碱成分,它们分别鉴定为24-epi-罗汉松甾酮A(24-epi-makisterone A,I)二十八碳酸(octacosyl acid,II),二十八碳醇(octacosyl alcohol,III)和二十六碳醇(hexacosyl alcohol,IV).结论:以上4种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I、II和IV为首次从青牛胆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
海南青牛胆茎水煎剂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南青牛胆茎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腹腔注射青牛胆茎水煎剂,观察其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体重、踝周径、热致敏时间、继发性关节炎评分、以及继发性关节炎关节病理的影响.结果:海南青牛胆使大鼠体重减轻,继发性关节炎的肿胀显著减轻、继发性关节炎评分下降、热过敏潜伏期显著延长、踝关节的病理变化改善.结论:海南青牛胆茎能明显消除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产生的关节肿胀,缓解疼痛,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青牛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青牛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青牛胆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经鉴定为:20β-羟基蜕皮素(Ⅰ)、金果榄苷(Ⅱ)、非洲防己碱(Ⅲ)、尖防己碱(Ⅳ)、药根碱(Ⅴ).结论: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和分析海南青牛胆对维甲酸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 84 只 SD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模型组,海南青牛胆高、中、低剂量 (0.72、0.36、0.18 g/kg) 组,仙灵骨葆胶囊组,尼尔雌醇片组。观察海南青牛胆对维甲酸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股骨湿质量、干质量及骨密度的影响。结果 4周后,海南青牛胆可明显增加维甲酸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以及股骨湿质量、干质量;并能显著升高血清磷水平,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 活性,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 海南青牛胆可使维甲酸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增加,改善大鼠的血清生化指标,对于临床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宽筋藤为防己科植物中华青牛胆属植物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Lour.)Merr)的干燥茎藤,别名亦为无地生须、青宽筋藤、伸筋藤、无地根、青筋藤、砍不死、打不死、软筋藤。宽筋藤具有祛风止痛和舒筋活络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和跌打损伤等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宽筋藤还能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僵硬、骨折术后和上肢痹症等疾病。本文从其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3.
青牛胆急性毒性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海南青牛胆茎提取物,通过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及安全性研究,作出初步评价。方法:取KM小鼠50只,雌、雄各半,10只做预试验,另40只按同性别随机分为雌、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组)和药物组,每组各20只。对小鼠空腹经口灌胃给予青牛胆提取物分别为人临床用量的200倍、400倍和600倍剂量,观察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及有无死亡。结果:观察7d,未见小鼠死亡,所有受试小鼠毛色光洁,活动、饮食和二便正常,两组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青牛胆未见有明显毒性反应,表明本品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地苦胆为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尖叶青牛胆(TinoshoruSagittata(OLiver)Gagn)的根,据我组实验研究表明,地苦胆对小鼠肉瘤180有效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毒性较小。该药民间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喉炎、胃肠炎、胃痛、痈结肿病等。我们在研究地苦胆抗肿瘤作用的基础上,就其抗癌作用的机理以及对平滑肌,对血压、对炎症等方面的作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查阅相关文献,从光慈姑的药用历史变迁、所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3方面确定光慈姑药材的基源,梳理现有文献中的研究观点,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光慈姑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微波协助提取光慈姑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到微波提取光慈姑多糖的数学回归方程;对影响光慈姑多糖提取率的关键因素及相互作用进行探讨,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微波功率660 W,液料比8.7∶l,处理时间13.1min,光慈姑多糖提取率理论最大值可为10.34%。结论:响应面法较好的拟合了微波协助提取光慈姑多糖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华青牛胆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中华青牛胆中镉、钴、铬、铜、锰、镍等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在最佳仪器工作条件下,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0.0%~10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9%,检出限在1~8 ng/L之间。结论:该方法快速便捷,准确度高,适用于中药材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地苦胆为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尖叶青牛胆Tinospora Sagittata(Oliver)Gagn.药用其块根,贵州又名山慈菇、九龙胆,生长于山野林缘、石缝、灌丛中,四季可挖采,西南各省均产,贵州药源较丰富。民间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急性咽喉炎、胃肠炎、胃痛、痈结肿痛等。据省肿瘤防办介绍,我省瓮安县农村有用本品治疗急性白血病,有一定疗效。其化学成分主要含掌叶防己碱等生物碱,并显黄酮甙反应。我们用体内筛选法进行研究,发现地苦胆对小白鼠移植性肿瘤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鸦胆子别名老鸦胆、苦参子,系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我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研制鸦胆子油静脉乳剂,并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该药现成为当代治疗肿瘤最活跃的中药制剂之一。因系新药开发,对其实验研究的概括总结不乏其文,但尚未有对鸦胆子油乳剂临床研究概述的报道。现将其治疗肿瘤  相似文献   

20.
山慈菇拮抗环磷酰胺诱发体细胞遗传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慈菇是一种较常用的抗癌中药,对多种肉瘤、肝癌实体型有抑制作用。但是有关山慈菇对遗传物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体细胞微核试验方法探讨山慈菇的抗突变作用。1 材料和方法 昆明种小白鼠,体重为18g~20g,雌雄各半。环磷酰胺(Cyctophosphamidum,cp),长春第十二制药厂生产。山慈菇水提取物:山慈菇(百合科植物老鸦瓣 Tulipa edulis Baker的干燥鳞茎)购自长春市医药公司医药商店,经粉碎后,称取20g粉末,去离子水300ml浸泡1h,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