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右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完全梗阻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例右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完全梗阻者行右肾根治十下腔静脉整段切除术前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3例接受手术者中2例超声随访16个月,无瘤生存,1例术后13个月死亡.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下腔静脉癌栓梗阻部位及程度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可为临床术前术式选择、估测手术风险及准备相应对策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下腔静脉癌栓比较少见 ,一般为血管本身肿瘤所致 ,下腔静脉癌栓多为肝脏恶性肿瘤、肾癌、肾上腺恶性肿瘤以及肾母细胞瘤晚期的一种并发症。本文重点讨论 CT、MRI、下腔静脉造影及超声检查在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诊断中的应用。1 不同诊断方法的特点1.1  CT在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特点  CT检查简便、定位准确 ,可通过平扫及增强扫描对不同部位 CT值测量 ,在一定程度上可对组织器进行精确定性。在肾癌患者 ,其 CT片上平扫可见患肾有略强密度或 (和 )混杂密度阴影 ,增强扫描普通 CT影像为肾实质密度增加 ,病变部位呈低密度 (…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CT、彩超诊断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术前经CT、彩超诊断为肾癌下腔静脉癌检病人的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诊断准确度72.2%、敏感度714%、特异度75%、阳性预测值90.9%;彩超则分别为72.7%、75%、66.7%、857%;联合检查组则为90.9%、100%、66.7%及88.9%,联合检查诊断准确度明显优于CT或彩超单项检查。结论:CT或彩超诊断肾癌下胜静脉癌栓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能力,并可替代创伤性大的下腔静脉造影。  相似文献   

4.
肾癌侵入下腔静脉形成癌栓临床上并非罕见 ,如未发生远处转移 ,仍可施行肾癌根治加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 ,手术成功率达75%~100% [1]。1999年我科成功地施行3例肾癌根治及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 ,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例 ,女 ,年龄48岁、36岁、42岁。左肾癌2例、右肾癌1例。临床表现 :消瘦、食欲下降、乏力、上腹部肿块。经多普勒B超、CT、MRI检查 ,诊断 :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Ⅲ度(肝内型 )。全麻下行肾癌根治、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术中各输血4800ML、1600ML、1200ML。术后2例用呼吸机维持24h,监测发现1例呼吸性碱中毒、低…  相似文献   

5.
肾癌腔静脉癌栓2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20例肾癌合并腔静脉癌栓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术前影像学诊断均无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通过超声、CT或MRI明确有腔静脉癌栓,膈上型1例;膈下型19例,其中肾静脉型11例,肝下型5例,肝内型3例。19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术中死亡。术后病理分期(Robson分期)ⅢA期19例,ⅢC期1例。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17例,孔头状腺癌2例,血管平滑肌瘤1例。18例获得术后随访4~70月,平均38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18、23个月因癌死亡,16例无瘤生存。结论手术是肾癌合并腔静脉癌栓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32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颐性分析。结果 癌栓常波及门静脉右支(26/32);肝右动脉扩张,血流阻力下降,血流速度增高;弥漫型肝癌发生门静脉癌栓几率最高(23.8%)。结论彩色多普勒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诊断、癌栓血流分析和肝动脉血流的观察、对肝癌处理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确诊为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制定严密的护理方案,对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患者术前、术后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巡视和观察。结果经护理,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腔静脉阻塞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腔静脉阻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004年12月~2006年12月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诊断的24例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先天性下腔静脉异常8例,其中:肝后段狭窄7例,中段缺如1例;癌栓4例,血栓5例,下腔静脉周围肿瘤压迫7例。超声可以较清晰地显示下腔静脉阻塞部位、范围、病因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下腔静脉阻塞部位及程度作出诊断并对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肾上腺恶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分期、分型及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例肾母细胞瘤、1例右肾移行细胞癌及1例左肾上腺皮质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和生存期.结果:术前CT检查能发现下腔静脉癌栓并对癌栓延伸范围显示清楚,但不能判断癌栓是否有浸润性.术后随访7~25个月.左肾母细胞瘤患者术后存活7个月,患者因肿瘤局部复发死亡.左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存活25个月.右肾癌患者术后存活18个月,死于肿瘤全身转移.结论:肾及肾上腺恶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不是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应当行MRI扫描对下腔静脉癌栓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分型,积极的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7例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痊愈出院26例,死亡1例。结论: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进行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杜煜  时高峰  王亚宁  王琦  彰俊杰 《临床荟萃》2010,25(6):489-491,F0002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肾静脉瘤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均于术前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观察肾静脉内和下腔静脉内有无瘤栓及瘤栓的范围,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评价CT对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的显示情况.结果 22例患者,均为单侧肾癌.手术病理共发现22处肾静脉瘤栓和8例下腔静脉内瘤栓.CT对肾癌瘤栓的检出率为100%.CT诊断22支肾静脉内有瘤栓,8支下腔静脉内有瘤栓.结论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癌瘤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容易侵袭肾静脉形成癌栓。肾癌伴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发生率为5%~10%~([1])。癌栓可累及下腔静脉各段,甚至到达右心房。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切开取栓术是目前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最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极大。本院泌尿科于2016年8月收治1例肾癌  相似文献   

13.
肾癌伴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发生率约为4%~10%,癌栓甚至可达右心房。因手术风险大且预后差,多数病人放弃手术。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在对病人实施肾癌根治术的同时彻底切除下腔静脉中的癌栓,5年生存率可达25%~57%。1999年1月-2005年11月我院共收治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病人15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肾细胞癌(以下简称肾癌)累及肾静脉或下腔静脉,检查证实后常被放弃治疗。目前,由于术前已能够明确瘤栓所处的部位及下腔静脉被侵犯的程度,所以能够大胆的采用手术方法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从病理诊断学看,肾癌侵入肾静脉并形成肾静脉瘤栓。瘤栓延伸至下腔静脉有三种方式:①瘤栓从肾静脉直接延伸,自由浮动;②瘤栓附着和侵犯下腔静脉壁;③从邻近下腔静脉的肾癌直接波及。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7例巨大右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均行肾癌根治术、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巡回护士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8例经手术治疗的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男2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岁;右肾癌伴腔静脉瘤栓31例,左肾癌伴腔静脉瘤栓7例;Ⅰ级瘤栓8例,Ⅱ级24例,Ⅲ级3例,Ⅳ级3例。所有患者均行肾癌根治切除及取瘤栓术,其中35例下腔静脉阻断下切除下腔静脉瘤栓,3例瘤栓达右心房,在体外循环腔静脉心房分流下取瘤栓。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6~114个月,平均41个月,21例无瘤生存(55.2%),2例复发转移带瘤生存(5.2%),13例肿瘤转移死亡(34.2%),2例失访。结论没有转移的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如能完整切除,并非手术禁忌和愈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陈芳  胡德英 《护理研究》2007,21(10):2723-2723
肾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约占原发性肾恶性肿瘤的85%左右,高发年龄50岁~70岁,男女比例为2:1,约有30%~50%肾癌缺乏早期临床表现,多在体检或做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它可直接扩散至肾静脉,逐渐增大,穿透假包膜后在下腔静脉形成癌栓。少数肾肿瘤下腔静脉癌栓节段性完全梗阻病人,若没有重要器官的致命性转移,仍有可能通过根治性肾切除及整段受累下腔静脉的切除获得治愈。我院近期收治1例伴有下腔静脉癌栓的右肾癌病人,行右肾切除加下腔静脉癌切除术,近期效果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肾癌又称肾细胞癌、肾腺癌,是成人常见的肿瘤,可发生在肾实质的任何部位,以上下极最为常见.肿瘤大于3 cm时,易发生转移,肾癌伴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发生率为4%~10%.2010年4月20日,我院收治1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的病人,经过精心准备、积极治疗和护理,病人顺利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孙星慧  郑凯  杨顺良  吴卫真  谭建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33-2034,2037
[目的]探讨肾癌合并静脉癌栓转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48例肾癌合并静脉癌栓转移患者,其中37例行根治性肾癌切除和癌栓切除术,11例(22.9%)有远处转移.用Kaplan-Meier 法计算肿瘤生存率.log rank 法分析各组生存率的差别.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肿瘤预后的因素.[结果]肾癌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为40.7%.癌栓水平:位于肾静脉6例(12.5%),膈以下腔静脉29例(60.5%),侵犯至膈以上腔静脉13例(27%).各静脉癌栓水平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无远处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56%,有远处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8%(P〈0.0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在无远处转移的癌栓患者中,行肾癌根治术及癌栓取出术者5年生存率为68.3%,未进行手术者5年生存率为18%(P〈0.0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远处转移是影响肾癌合并腔静脉转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癌栓水平对肾癌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无远处转移者仍应考虑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胡爱青  朱鑫玲  王志艳 《全科护理》2012,10(19):1822-1823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肾癌伴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病人不再被放弃手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此类病人接受肾癌根治并彻底清除下腔静脉中的癌栓,其5年生存率可达53.0%~72.7%[1]。目前该手术已被认为是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最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2012年3月我院为1例高龄病人在普通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右肾癌根治和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