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飞金止痛涂膜剂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金罗汉止痛涂膜剂;观察组30例,采用飞金祛痛涂膜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以7d为1个疗程,共治疗4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疼痛VAS、DAS28评分及ESR和hs-CRP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随访第12周临床缓解率分别为46.67%、63.33%;对照组治疗4周、随访第12周临床缓解率分别为50.00%、5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VAS、DAS28评分、ESR和hs-CRP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飞金止痛涂膜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安全有效,可作为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单葵  李桂明 《中国药房》2007,18(15):1176-1177
目的:观察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6例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6例)。其中,治疗组外用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涂抹,3次.d-1;对照组涂抹5%布洛芬乳膏,3次.d-1,疗程均为2wk。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疗效显著优于5%布洛芬乳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痹祺胶囊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和天津医院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4例,根据患者用药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洛索洛芬钠片,60 m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痹祺胶囊,1.2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压痛和肿胀关节数及症状积分,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及红细胞沉降(ESR)。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6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症状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3水平、ESR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B-AL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MMP-3、ESR和B-ALP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痹祺胶囊联合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水平,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对比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硫酸氨基葡萄糖的方案和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1.7到2017.1.7期间治疗的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依据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为主治疗)、观察组(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各50例,对比2组治疗效果和发生的副反应概率。结果:观察组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后,其副反应发生概率仅有8.00%,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但是2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别不大(98.00%VS 96.00%),P0.05。结论: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相比,针对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硫酸氨基葡萄糖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安全系数更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21,(1):21-24
目的 观察三黄膏外敷联合当归活血液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瘀热阻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长沙市中医医院门诊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和塞来昔布;治疗组外敷三黄膏和内服当归活血液。治疗7 d,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4、7 d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关节肿胀评分;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2%)。治疗1 d后,两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 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关节肿胀好转(P 0.05),对照组关节肿胀无明显变化(P 0.05)。治疗4、7 d后,两组关节肿胀和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继续改善(P 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ESR、CRP、UA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三黄膏外敷联合当归活血液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GA)急性发作期对症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97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3例)、C组(31例)。A组采用滑膜炎颗粒治疗, B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 C组采用氨酚双氢可待因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C组VAS评分(1.06±1.03)分低于A组的(2.87±1.69)分和B组的(1.96±0.94)分, B组低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组和C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12%、19.35%,均低于B组的42.42%,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的WBC、CRP、ESR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WBC、CRP、ESR均较治疗前下降,且B组CRP(5.60±2.26)mg/L和C组CRP(5.77±2.23)m...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比较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降尿酸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治疗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降尿酸药物的不同,将服用非布司他的3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而服用别嘌醇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Likert量表法对患者治疗前后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程度和皮肤颜色进行评估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d后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疼痛、肿胀和皮肤发红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d治疗后,两组患者的3项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d后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关节皮肤颜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4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司他作为降尿酸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能够取得较好疗效,但对其使用剂量、联合药物方案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和查找文献资料,从药理作用、药动学、国内外临床研究、用法与用量、药物不良反应5个方面评价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结果详细地评价了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结论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采用中国西藏雪域高原的野生珍稀植物药材:铁棒锤、麝香、藏红花、雪莲花、冰片、五灵脂、延胡索、川芎、红景天、秦艽、桃仁,在挖掘藏医民间验方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急、慢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骨质增生所致的肢体关节疼痛、肿胀,以及神经性头痛。现综述其药理作用、药动学及临床评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解毒止痛汤联合经络段放线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7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解毒止痛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络段放线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炎症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关节活动、关节疼痛及关节肿胀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关节活动积分(1.03±0.16)分、关节疼痛积分(0.86±0.11)分及关节肿胀积分(0.74±0.0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75±0.28)、(1.49±0.17)、(1.18±0.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分别为(7.16±1.39)mg/L、(281.63±30.44)μmol/L、(11.35±5.18)mm/h低于治疗前的(19.86±3.34)mg/L、(528.75±36.34)μmol/L、(30.15±6.28)mm/h,对照组CRP、UA、ESR水平分别为(10.28±2.61)mg/L、(376.48±32.52)μmol/L、(19.29±5.37)mm/h低于治疗前的(20.13±3.26)mg/L、(531.57±36.16)μmol/L、(29.20±6.31)mm/h,且治疗后观察组CRP、UA、ES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疾病,采用解毒止痛汤联合经络段放线法治疗的效果更突出,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和降低尿酸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6例AG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双氯芬酸钠治疗)和医用三氧组(三氧大自血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各63例。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评分、血沉、血清TNF-α、IL-6、IL-1β、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后,医用三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明显高于双氯芬酸钠组的79.37%(P<0.05);医用三氧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评分明显低于双氯芬酸钠组(P<0.05);血沉、血清TNF-α、IL-6、IL-1β、CRP水平明显低于双氯芬酸钠组(P<0.05);治疗期间,医用三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67%,略高于双氯芬酸钠组的9.52%,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AGA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关节疼痛、肿胀程度,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受限,降低血沉,减轻炎性反应,且未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初始剂量4片/次,3次/d,若患者无明显不适可渐增加剂量,6片/次,3次/d,患者症状好转后可减量,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1粒/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症状体征、关节功能分级和X线分级的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4%、92.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压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活动障碍评分均显著降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ESR、CRP、IgA、IgG、IgM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关节功能分级、X线分级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调节患者免疫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脑降压片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清脑降压片,6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脑利钠肽(NT-Pro BN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98%、9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HCY、NT-Pro BNP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降压片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降低血清HCY、NT-Pro BNP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雷波  李川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1):2945-2948
目的探讨独圣活血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威远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74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1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独圣活血片,3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08%,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瘀斑等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症状体征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独圣活血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前列倍喜胶囊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四川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前列倍喜胶囊,6粒/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1片/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NIH-CPSI积分、白细胞(WBC)和卵磷脂小体。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13%、9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CPSI积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CPSI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水平显著降低,卵磷脂小体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前列倍喜胶囊治疗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双醋瑞因胶囊,5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120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量表(ROM)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和ROM评分均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ysholm评分、RO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能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联合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治疗闭合性足踝部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天全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闭合性足踝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注射液,50 mg/次,2~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以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伤科接骨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9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踝关节背伸、踝关节屈曲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消肿止痛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联合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治疗闭合性足踝部骨折早期肿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元胡止痛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和维生素B1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次,2次/d,维生素B1片1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元胡止痛片5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VAS法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4 h、1周、1个月时的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止痛即刻起效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1周、1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 < 0.05)。治疗组在治疗后24 h、1周、1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应的各时间点,其中治疗组治疗后1周、1个月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止痛即刻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0%、97.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元胡止痛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和维生素B1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长春胺缓释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治疗的200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383只患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100例,195眼)与对照组(n=100例,188眼)。对照组患者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2片/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长春胺缓释胶囊,1粒/次,2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中心视力(BCVA)、眼底检查相关指标、血流变学指标、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P<0.05)。两组治疗后BCVA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均显著减小,微血管瘤数则均显著减少,而视网膜血管渗漏(VL)、毛细血管无灌注区(CNP)面积均显著缩小,视网膜平均循环时间(MCT)均显著缩短(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BCVA和眼底检查相关参数的改善效果均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血浆黏度(PV)均显著下降,而红细胞变形指数(RDI)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RCAI、P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RDI则显著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患眼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阻力指数(RI)则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眼视网膜中央动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善效果均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的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春胺缓释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整体疗效良好,有助于提高患者视力,改善眼底病变,纠正体内血流变学异常,改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口服克拉霉素缓释片,0.5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匮肾气丸,9 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白细胞(WBC)计数和前列腺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12%、9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尿路症状、生活质量和总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计数均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WBC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 Ig A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s Ig 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前列腺液s Ig A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腰康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1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颈腰康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9.07%和90.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和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IL-1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腰康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